阅读历史
换源:

第96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的信任,若是天下有变,袁术可以提师进京,保卫皇驾。

  京师的各个势力听到董卓围攻大将军府杀死何苗,接管南北两军的军权之后,无不震惊,更多的还是不敢相信,何苗升为大将军,掌管南北两军,岂会被士兵围攻府邸而死。

  不少官员闻讯之后连夜赶往皇宫,在圣上面前,说了一大通董卓的不是,什么目无法纪,不将皇帝放在眼中,更有大臣上谏皇帝下令将董卓拘捕。

  仙恋阁在雒阳城内的势力盘根错节,董卓的作为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了贾荣手上,按照最初的约定是董卓负责何苗手中的军权,贾荣负责西园,没想到才分别不过几个时辰,董卓就搞定了何苗,这般速度让贾荣震惊之余咋舌不已。

  董卓有了何苗手下的士兵,实力水涨船高,这会还会不会如同以往客客气气的对待自己这个盟友呢,董卓不是目光短浅之辈,不会在短时间内和自己刀兵相向的,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摆平雒阳的世家,掌握朝纲。

  贾荣暗暗担忧,如此以来,董卓的军力远远大于自己,之前董卓收拢了大约三千人马,而今又得到了一万余人,兵力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反观西凉军,仅有五千多人,董卓还会把自己放在一个同等的台阶上吗,这点值得考校,不过贾荣对手下的五千人有极大的信心,西凉铁骑的威力即使是董卓也不敢掠其威。

  吩咐苏双密切关注城内世家的动静之后,贾荣继续整理着仙恋阁带来的消息,自从来到京师之后,各地的消息仍旧由贾诩代为整理,而贾荣则是离自己最近的雒阳的变化。

  次ri,汉帝刚刚入座,以袁隗为首的一干文官武将纷纷站出指责董卓昨晚带军包围大将军府一事,大将军在三公之上,职位显赫,公然被人保卫府邸以致丧命,传出去,皇室的脸面和尊严何在。

  汉帝年幼,更兼没有主见,闻言良久没有动静,ri前董卓在其心中的威势实在是太强了,让他有些不敢直视董卓的目光,即便昨晚朝中的大臣悉心教导了很多遍。

  不少朝臣开始指着董卓的鼻子大骂,尤以杨彪等一干儒士为甚,直将董卓骂的是体无完肤,听的一旁的贾荣动容不已,没想到古人骂起人来是如此的厉害,端的是大开了一回眼界。

  董卓始终不发一言,他知道这样的罪责就是有十个头也被砍完了。

  “拿上来!”董卓中气十足的声音使得上首的汉帝身躯一震。

  一名士兵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檀木盒子走了进来,呈递到了董卓面前。

  卢植上前喝道:“哪里来的士兵,竟然公然闯进朝堂,左右,还不将他拉下去乱棍打死。”

  董卓哈哈大笑道:“卢中郎不用如此上心,这名士兵是我麾下人马,岂会听命于你,还是先盒子的东西。”

  言罢,不顾周围目瞪口呆的众人,将檀木盒子缓缓打开。

  清盒子里的物事,群臣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虽然昨晚他们就得知何苗身死的消息,和亲眼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对董卓的惧怕再次上升,连大将军府都敢围攻的人,谁敢得罪。

  翻手将何苗的人头抖落在地,董卓大喝道:“何苗勾结宦官,以致大将军丧命,步兵校尉吴匡带军将其杀死为大将军报仇,以慰大将军的在天之灵。”

  董卓自然不会承认自己带军包围了大将军府,即使何苗有罪,也不能承认,吴匡成了最好的替罪羊。

  得到董卓的示意,在两名士兵的陪同下吴匡走了进来。

  “吴匡你且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董卓如同实质的目光扫过吴匡淡淡的说道。

  吴匡身躯一震,道:“那晚逆贼何苗宴请军中的将领,酒醉之后失言,将自己私通宦官之事说了出来,还说了一番大将军的坏话,臣在何苗府上多方打听,终于将事情的原委查了出来。”

  吴匡将何苗是如何私通宦官,许下了多少钱财,事后如何处置等等全部说了出来,说的是栩栩如生,让众人感觉就在身边,至于真假,吴匡一口咬定自己说的是真的,无论百官如何发问。

  袁隗越众道:“一派胡言,一个小小的军中将领,食君之禄不知为君分忧,竟敢公然围攻大将军府,此等罪责,诛杀九族已是从轻处罚,你且说来,你的同党都有谁,若是敢隐瞒,小心圣上天威。”

  吴匡神情一滞,偷偷打量了一眼上首的汉帝,整个宫殿的建筑是有很大讲究的,上位的汉帝给人以隐隐的压迫感。

  在来之前,董卓让他上朝的时候说的是会受到圣上的封赏,没想到袁隗的一番话却将自己从天堂打到了地狱,围攻朝臣府邸,这样的罪责不是吴匡所能承受的。

  董卓见势不妙,走到袁隗的身边说道:“太傅此言差矣,什么叫做诛杀九族轻矣,以我来,吴匡非但无罪,反而有功,何苗害死大将军这样天大的罪责,难道军中的将领不过去还要治罪吗?难道各位认为宦官谋杀了大将军也是罪有应得吗?”

  吴匡早已是六神无主,见董卓站出来为他说话,连声称是。

  袁隗细眼打量了董卓一眼,又了宫门的方向,冷哼一声走到百官前列,拜道:“圣上,步兵校尉擅自围攻大将军府罪大恶极,臣请求圣上下旨诛杀其九族,不然何以让天下人感受到天威浩荡。”

  皇帝摸了摸龙袍,断然下令道:“准奏!”

  吴匡面如死灰,蓦然抓住董卓大叫道:“你不是说圣上会封赏我吗,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董卓不耐烦的瞪了吴匡一眼,这样一来,人人都知道何苗的死和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也不知吴匡这个步兵校尉是怎么当上的,一副无能的模样,被袁隗一吓,连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了。

  “来人,还不将吴匡拉下去。”

  两名士兵走了进来,连拖带架的将吴匡拉了出去,吴匡早已吓的脸se泛白,嘴唇哆嗦,黄白之物被吓的当场窜了出来,朝上大臣无不掩鼻摇头。

  司空刘弘拜道:“吴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步兵校尉,围攻大将军府这样的大事肯定有同谋,臣恳请圣上批准彻查此事,但凡同党一律诛杀。”

  “准奏!”汉帝出奇的配合。

  董卓眼中厉se一闪而逝,亦是躬身拜道:“何苗串通宦官杀害大将军一事,臣请求圣上昭告天下。”

  百官哗然,如果圣上真的下诏何苗串通宦官谋害大将军一事,那么刘弘所说的彻查将会变的没有任何意义,谁会为一个叛贼的死叫冤,这样一来,查出来围攻大将军府邸的人反倒成了有功之士,责罚也就变成了赏赐。

  刘弘信步走到董卓面前厉喝道:“一个小小的边关将领,公然在朝堂上指东画西,丝毫不将圣上放在眼中,派兵围剿大将军府,此等祸国殃民之辈,臣恳求圣上下旨治其死罪,诛杀其九族。”

  董卓的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道:“司空大人口口声声说我围剿大将军府,谁人能够证明,刘大人位居三公,不思为国出力,反倒诬陷朝中大臣,是何居心,若是人人都向刘大人这样,国之不幸。”

  对付口才不是很好刘弘,董卓还是信手拈来。

  董卓的这一番话带来的效果仍旧官员的反复责骂,朝上的声音出奇的一致,全部将矛头指向了董卓,董卓所背负的罪名随着群臣的讨论,足足有几十条,每一条都是要杀头的大罪。

  汉帝道:“董卓身为朝臣,不懂为臣之道,即ri起免去其官职,念其对朝廷有功,准其告老还乡。”这一番话,汉帝几乎消耗了所有的勇气,无力的靠在了椅子上。

  昨晚一些大臣进宫面圣之时,反复教导年幼的汉帝应该怎么处罚董卓。

  董卓听罢,不但不谢恩,仰天大笑道:“好一个不懂为臣之道,我谁敢治我的罪。”

  贾荣当即意识到不妙,董卓围攻大将军府,他不感到意外,敢在朝上说出这样一番话,即使是他也不敢,这件事若是传出去,董卓也就是断了自己以后的才路,哪还有士子敢到他的帐下效命,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影响比贾荣和世家作对严重多了。

  大汉虽然呈现衰微之势,始终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皇室的威严早已深入人心,董卓贸然挑衅,得到的终将会是无穷无尽的报复。

  董卓话音刚落,迎来的是群臣劈头盖脸的责骂,言辞较之方才更为严厉。

  突然,一队带甲之士闯入了朝堂,止住了众人指责的声音,惊愕的着这群没经圣上呼唤,公然闯入的士兵,明晃晃的刀枪让他们忘记了继续指责场中的董卓。

  藏票了,支持铁骑的兄弟姐妹们,将你们的红票尽管向铁骑砸来,在此提前祝各位读者朋友们端午节快乐。

  第二八七章:朝堂惊变(下)

  闯进来的士兵被宽广宏伟的宫殿所震惊,如同土包子进城,不断的打量着左右。

  不仅众人被前后的变化惊呆了,贾荣亦是惊讶不已,董卓今ri的行动并没有提前的告知自己,这时,贾荣才明白为何方才门外进入的甲士不听从大臣的命令而是董卓,着这些士兵,董卓今ri的狂妄立即变的情有可原。

  袁隗语气有着结巴的指着董卓说道:“你,你这是干什么?”

  董卓冷笑道:“朝廷不明,胡乱惩罚有功之士,难服军心,本将军这次进京就是要清君侧,中兴大汉,哪位敢上前阻拦。”

  仍有几个大臣不惧董卓的威势,毅然上前,为的是皇家的颜面,自开国到现在,还没听过那个将领敢于公然带兵到朝堂之上,这样的朝堂还是朝堂吗,若是任由董卓如此,ri暮西山的大汉将会加快灭亡,这些大臣们平时虽然互相挑一些小毛病,真当大汉到了生死存亡之还是能够团结在一起的。

  “董卓小儿,朝堂上岂容你胡来,真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你为何做此无父无母之事?”一名官员声se俱厉的说道。

  汉代讲究的就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官员的话让董卓怒不可遏,在军中董卓是很野蛮,但在家中,董卓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无论母亲有何命令,董卓都会执行。

  “来人啊,将这个叛逆拉下去乱杖打死。”

  董卓话音刚落,闯进宫殿的士兵立即走出两名,连拖带架的将官员拉了出去,官员被拉走时不断的大叫道:“圣上,董卓狼子野心,罔顾朝廷,请天子下令诛杀其九族。”

  死到临头,还没有谁才是老大的觉悟,这样的人是该称之为迂腐还是忠心可嘉。

  上首的汉帝被突发的状况震惊,不知所措的着朝上的董卓,眼睛因为惊恐而睁开的有些过分,哪有一丝天下之主的气势,什么“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全被抛到了脑后。

  自从承接大统以来,朝中无论大小事宜,皆是由大将军和太傅全权掌管,说是皇帝,只是一个客罢了。

  “圣上,你倒是说我有罪无罪?”董卓朗声问道,语气中蕴含了一丝咄咄逼人的味道。

  汉帝嘴唇有些哆嗦的说道:“卿……爱卿……爱卿无罪。”

  董卓的目光扫视过在场的官员,大笑道:“听到没有,圣上说我无罪,哈哈哈哈。”嚣张刺耳的大笑声在世家的耳中难听之极,完全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刘大人,听到了吗?”董卓靠近刘弘低沉着声音说道。

  刘弘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以手指着董卓说道:“你……你别过来。”

  董卓听到刘弘语气中的一丝颤抖,忍不住再次大笑起来,想着刘弘前后的表现,董卓心中舒爽不已,还是拳头大顶用,士兵一摆,明晃晃的刀枪对着你,谁还敢上前。

  “那刘大人倒是说我有罪无罪?”董卓咄咄逼人的问道。

  刘弘点点头,又赶紧摇了摇头,刘弘前后的表现让群臣大为失望,不过在这种时刻,却不是出头的时候。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董卓的威势连司空都要避其锋芒,仍旧有官员再度上前与董卓据理力争,令贾荣十分费解。

  古代人的想法不是用现代的思想所能揣度的,他们为了一件鸡毛绿豆大的小事,敢于死谏,何况董卓这样视朝廷为无物的做法,引得天下人的口诛笔伐毫不为过。

  “董卓,在天子面前如此无礼,等到圣上天威降临,必叫汝粉身碎骨,乱臣贼子,忘记了先帝的恩泽吗,狼子野心之辈,诸位何不一起上前,将此贼斩于朝堂之上。”不了董卓的嚣张行径,站出来不断大骂,双目却是充满期待的着朝上的武将。

  朝中的武将大多出身官宦之家,真正凭借自身的本事走到这里的能有几个,长时间的养尊处优早就让他们忘记了什么是血xing。

  董卓冷笑道:“总会有人不识时务,来人啊,请这位大人出去接受杖刑。”

  两名士兵走上前来,将官员拖走,这名官员也是xing子刚烈,口中不断大骂董卓,至死方休。

  前后共有十余名官员不惧董卓的威势,毅然站出来指责他的粗蛮行径,无一例外,全部被董卓处以死刑,这些官员面对死亡,没有贾荣想象中的畏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jing神深深刺激了贾荣,这种不畏死的jing神使得贾荣对这些儒生开始有些刮目相待,真正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能有几人,贾荣自问做不到这一点。

  处理完这些顽固分子之后,董卓傲然道:“还有谁认为本将军的行为失当的,尽管站出来。”

  卢植面露愤恨之se,当即站出,声se俱厉的指责道:“董卓老贼,吾即使是死也不会放过你的,欺压幼主,似尔等之人理应受到天打雷劈。”

  董卓早就对卢植不满了,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拉下去!”

  贾荣见此,当即站了出来,不谈其他,卢植乃是蔡邕的至交好友,若贾荣任由董卓将其杀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董将军,卢大人不识大体,还请将军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他一回。”

  董卓闻言神se停滞片刻之后道:“既然志远如此说,暂且放过卢植之命,若再敢如此,休怪本将军不顾及志远的颜面。”

  贾荣连连称是,急忙将卢植拉向一边。

  生死面前,卢植也清醒了很多,方才凭借的是对大汉的一腔热血,而今冷静下来亦是一阵后怕,为了颜面,仍旧冷哼一声,将头别向别处。

  贾荣无奈一笑,救下卢植是为了蔡邕的面子,卢植不领情也就算了。

  董卓的血腥手段让这群平ri里之乎者也的儒生彻底的安静了下来,惊恐的着董卓,生怕那一点惹的他不高兴而被拉出去处死。

  董卓满意的点点头,他很喜欢这种安静的感觉,特别是在象征大汉统治的朝堂之上,这种天下在握的感觉让他很舒服。

  “司空刘弘在位期间不能做到尽职尽责,臣上谏免去其官职。”董卓拜道。

  汉帝早已被吓的脸se苍白,鼓起的所有勇气被董卓的蛮横做法击打的消散无踪,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少年,见董卓发问,木讷的点了点头。

  董卓遥遥一拜道:“圣上英明!”

  接着董卓趁机弹劾了朝上的很多的官员,像张温杨彪等人的官职皆因为董卓一言而被免去,董卓成了朝堂上的主人。

  由于和董卓的关系,贾荣被封为右将军,超脱于杂牌将军,仍旧是凉州牧凉侯,董卓则是直接举荐自己为大汉司空,位居三公,百官莫敢不从。

  经过董卓前后一闹,朝上的官员十去其四,让人有些空荡的感觉。

  紧接着,董卓上谏提拔被宦官打压的党人,他也明白朝上若是只有武将,势必会造成天下大乱,治理江山,需要的仍旧是文人,不过大汉的文人大多出自世家,以往朝廷的人才是直接从世家中提拔,董卓今ri之举算是得罪了京城的所有世家,别现在是一团和气,不定私下里将会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密谋,文人的花花肠子多的让人防不胜防。

  提拔被打压的党人,会使当人对心存感激,当初党人受到了世家和宦官的迫害,对世家有的只是满腔怒火,二者合作的可能xing很小,董卓正是准了这一点。

  被禁锢多年的党人因为董卓之故,再度出现在朝堂之上,一时之间,“幽滞之士多有显拔”,吏部尚书周铋、侍中伍琼等人都是在一夜之间被提了上来,升官速度之快让人咂舌不已,虽然这些人被驱逐之前在朝中有官职在身。

  董卓虽然罢免了很多官员的职务,亦是“不拘一格”的提拔了一批官员,其中有之前出言反对他的杨彪,以及黄琬,这二人在朝中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提拔世家中人,间接的表明了董卓的意思,只要配合就会得到重用。

  满朝上下皆惧于董卓的yin威,不敢发一言,生怕引得董卓大怒而处以死刑,和武夫讲道理,自寻死路,朝上的武将也是满脸羞红的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着满朝文武前倨后恭的模样,一直冷眼旁观的贾荣忍不住冷笑出声,恶人需要恶人磨啊。

  下朝之后,官员失去了以往谈笑的那份闲适,面se匆忙的赶回府邸。

  董卓没有撤去皇宫门前的士兵,而是言称皇宫缺少士兵保护,董卓军愿意担当这个重任,整个皇宫在悄然之间被董卓给占领了下来,只要皇帝在董卓的手上,这些以忠臣自居的大臣就不敢放肆。

  回到军营,贾荣将朝堂上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贾诩,在谋略方面,一百个贾荣也不是贾诩的对手。

  贾诩听完之后捋了捋颔下的胡须,含笑道:“主公无需忧虑,董卓此举其实也是被城中的世家所逼,这样也好,只需和董卓军保持面离心和即可,至于城中的世家,肯定会组织反扑,这些传承百年的大世家岂会屈服于董卓的yin威之下,不出三ri,就会有消息传来,主公只需坐山观虎斗。”

  了,声竭力嘶就各种支持,各位读者大大在阅读之余不要忘记收藏一下铁骑,支持一下铁骑,拜谢!

  第二八八章:宝物斋(上)

  “董卓军目前大约有一万七千多人,而我军只有五千多人,如之奈何?”贾荣发挥了不耻下问的优良品质,继续问道。

  贾诩徐徐说道:“将军与董卓同出凉州,仅此一点,足矣,董卓虽然暂时在实力上领先了世家大族一头,实则不然,百年的底蕴非是一朝一夕可以逆转的,稍有不慎,就有粉身碎骨之嫌,不可不小心谨慎,此时,董卓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值得放心的同伴,将军正是不二的人选,西凉军的战力即使是董卓也不得小心应对,城中还有仙恋阁这样一颗暗棋,关键时刻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将军呢?”

  经过贾诩的开导分析,贾荣豁然开朗,因为军力上的差距带来的不快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不过主公却要尽量为麾下的将士争取名利,这些人跟着将军,无非就是想着能够飞黄腾达,原部人马还好,最后招揽南北两军将士一定要小心应对。”贾诩说道。

  贾荣点头道:“军师之言在理,雒阳的事情烦劳军师劳累一下代为处理。”

  贾诩躬身拜道:“主公命令,义不容辞。”

  “文和辛苦了,多多注意身体。”贾荣关心道。

  贾诩又是激动的一拜。

  贾荣微笑着点点头,古人就是好,不会因为命令的不公平而讨价还价,相反他们还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信任,贾荣很喜欢这种风格的员工,适当的关怀他们一下更是能让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心存感激,何乐而不为。

  稍后的一段时间里,贾荣不断为麾下的将领争取官职,不管是不是杂牌将军,只要能让麾下的一个个小将领能有个官职就行,这样更能刺激底层士兵的努力。

  收拢的两千南北两军将士,贾荣亦是一视同仁,坚决秉持有功赏,有过罚的策略,再加上贾荣并不缺钱,这些士兵在西凉军的待遇比在禁军大营还要好,训练的好了还能够获得奖赏,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最底层的士兵其实是最好管理的,叛乱主要来自的却是上层的将领,没有他们带头,这些大头兵岂敢轻举妄动。

  每天大鱼大肉,训练量虽然很大,却没有人抱怨。

  贾荣稍施手段就将这些士兵收拾的服服帖帖,将西凉军的纪律背的是耳熟能详,底层的士兵小将领贾荣从两千人中重新选拔了一下,凭靠的完全是士兵本身的能力,之前的小头目换了有一大半之多。

  新进的小头目出自底层的士兵,对贾荣只有感激,整个西凉军倒是呈现欣欣向荣之态。

  和城中世家周旋最主要的任务就交给了董卓,贾荣只需要表明支持董卓的立场即可,这几次的朝堂争论都是以董卓的胜利而告终,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贾荣发现了这一点,却没有告诉董卓。

  现在的董卓正完全的处于志得意满时期,听不得任何的逆言,从朝上就可以得知,贾荣也不想因为这件事和他有什么嫌隙。

  守在河东的士兵也被调到了雒阳城周边的关卡,高顺等人带着粮草也赶到了雒阳。

  有了这些士兵的加入,董卓的气势更胜了,世家十分配合董卓的行动。

  朝堂上依旧是董卓的一言堂,在这里,以往叱咤风云的世家没有说话的余地,令董卓欢喜的是,杨彪黄琬等扶植上来的世家中人对自己是言听计从,包括新进的党人,对董卓亦是心存感激。

  这些人在一起,整ri研究着怎样去分化世家手中的权力,忙得是不亦乐乎。

  权力分化之后,紧接着就是兵权,世家还会甘于受到剥削吗,贾荣暗暗想到。

  京城的仙恋阁以最快的速度运转着,雒阳的局势过于混乱,明面上的势力屈指可数,但隐藏在暗中的却不能预料,贾荣保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在朝上,除了为麾下将士争取名利之外,其余的任由董卓胡来。

  “圣上,先帝组建的西园军而今分化的四分五裂,请圣上下旨恢复西园军。”董卓拜道。

  “准奏!”汉帝发现自己说这两个字已经说的十分麻木了,以致于顺口即来。

  袁隗拜道:“圣上,而今国库空虚,国内叛乱之声不绝于耳,若组建军队,势必消耗更多的钱粮,此事且容缓一缓再做定论。”涉及到军权,世家是寸步不让。

  汉帝为难的着董卓道:“爱卿,这……”

  董卓道:“太傅此言差矣,先帝之时,西园军是jing锐之士,其实组建并不需要什么钱粮,因为西园军的建制还在,只需圣上一道旨意,让西园军返回即可。”

  袁隗面se微微一变,据理力争道:“当初圣上离开皇宫之时,京城大乱,西园军也被打入到了各军中,若是强行征召,只怕军心不稳,望圣上三思。”

  董卓大笑道:“太傅此言大缪,怎么会导致军心不稳,太傅且说来,有我数万大军镇守雒阳,哪有宵小敢犯上作乱。”

  袁隗一时语结,面se不断变换,始终是一国太傅,稳下心神道:“司空大人何以要重建西园军?”

  董卓义正言辞道:“天下局势未明,天子身边正需要一支jing锐军队来保护,西园军正是最好的抉择,其组建于先帝之时,耗费钱财无数,军中士兵尽皆是骁勇善战之辈,不需要过多训练。”

  上首的汉帝闻言意动不已,当今朝廷的局势让年少的皇帝明白了军队的重要xing,若是手中有这样一支军队,不需多少时ri,自己就有了和董卓等人对抗的资本,双手因为激动而有些微微颤抖。

  以袁隗为首的大臣据理力争,始终不同意重建西园军一事,只好暂时作罢,董卓虽然十分的强势,却不敢公然抵抗所有人的意思,之前公然在朝堂上的粗蛮行径也是无奈之举,既然掌控的朝堂,就要广开言路,这是李儒反复教导他的。

  董卓的行径紧紧挑起世家心中的一根弦,袁绍在其叔父袁隗的暗示下挂印而去,直奔渤海郡,不少世家中人纷纷离开京城,观时局的变化。

  “竖子敢而,好你个袁家,屡次三番和我做对,哼。”先是袁术逃出京城,现在袁绍再次到渤海,摆明有很大的问题。

  一旁的李儒说道:“主公无需忧虑,一个小小的袁绍难以成大事,雒阳位于天下之中,固守四周的关卡即可。”

  董卓口上答应,心中仍旧一阵不快。

  “非但如此,主公明ri在朝堂上要当众上袁绍为渤海太守。”李儒继续劝道。

  董卓闻言勃然大怒,再也止不住心中的怒火,指着李儒的鼻子大骂了一通。

  李儒低垂着脑袋,像是犯错的孩子,静静的聆听董卓的教诲。

  良久,董卓心中的怒火被压下了不少,淡淡说道:“就以文优之间,我累了,你下去。”

  李儒yu言又止的了董卓,没再去出言挑拨,拜退而去。

  李儒刚走不过盏茶功夫,董卓抓起桌案上的竹简向屋外摔去,两旁的桌案皆被掀翻在地。

  事了,董卓喘着粗气,着满是狼藉的房屋,招呼几个侍女收拾了一下。

  处理完所有的事务之后,贾荣行走在城内的宽广的街道上,雒阳城内有四条主干街道,能容下五马并驾,贾荣粗略的测量一下,大约有二十多米宽,比之金城略胜一筹,四条主干街道两旁林立着店铺、酒楼等,整个雒阳的布局井然有序,每条主干道路再次分为三条,公卿、尚书等走在中间的道路上,平民百姓则是走在左右两边的道路上,以表示官员的超然地位,而金城却只有一条主干街道。

  贾荣是为了出来散散心,穿着很普通的便装,前后左右遥遥跟着孤狼士兵。

  着繁华的洛阳城,贾荣不禁感慨,若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这片乐土会成为一片废墟,抛开烦恼的思绪,贾荣着路边一个名为宝物斋的店铺,信步走了进去。

  远处的孤狼士兵见此,不慌不忙的逡巡在店铺的周围,随时关注着里面的动静。

  “这个怎么卖?”贾荣拿起一个金簪问道。

  店铺老板睁开懒洋洋的双眼,瞥了一眼贾荣手中的簪子说道:“三万钱。”

  贾荣不禁咂舌,这样一个小东西就要价这么昂贵,是富二代的专享了。

  连续问了几件物品的价格,店铺老板面露不满之se,把贾荣当成了一个装阔的穷小子。

  更令贾荣吃惊的是,这里竟然有一块仙恋阁产的香皂,贾荣惊愕的指着它问道:“这个东西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