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个血淋淋的刀口,贾荣一刀将眼前的敌人削为两半,不顾身上的伤势,继续和周边的敌人厮杀着。

  一个、两个、三个,包围着贾荣的敌人只剩下了两个;贾荣怒吼着,咆哮着。

  被贾荣这种不怕死的jing神给彻底的镇住了,两个敌人士兵不断的后退;趁此时机,贾荣迅速来到李虎的周围,一刀将一个正在全力和李虎厮杀的敌人的头颅削了下来,血如泉涌,喷向高空几米之高,不顾敌人的目瞪口呆,贾荣全力向李虎周围的士兵拼杀。

  李虎这时也是牙龇目裂,亲眼看着救援自己的李喜被敌人杀死,他的心中别提有多么的难过了。

  终于将围在李虎旁边的敌人彻底解决干净,贾荣为此也付出了两个手臂上被砍了好几道血淋淋的刀口,背上也被砍中了一刀,火辣辣的疼;虽然伤口并没有伤在要害,但虽然血液的不断流出,贾荣也感到头晕目眩,贾荣忍住了,敌人尚未被杀退,如何敢昏去。

  李虎的背上也被砍中了一刀,鲜血染红了战衣。

  见周围的敌人已被消灭,贾荣抱着李喜那血肉模糊的尸体一阵的痛哭,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李虎也是在李喜的尸体前不断的留着泪,嘴里“喜哥喜哥”的叫着。

  羌人首领见势不可为,急忙传令鸣金收兵,伴随着呜呜的号角声,羌人退兵了。

  “胜利了,胜利了”,见羌人退兵,城墙上的士兵都大叫着,有的相拥而泣,庆幸着劫后余生;有的士兵呼朋唤友,见昔ri的占有死去,悲伤嚎啕的大哭着。

  就在羌人要退兵时,城门大开,鼓声震天,董卓一骑当先,杀向正准备后退的羌人士兵;听着城下的动静,贾荣停止了痛哭,死者长已矣,再多的悲伤亦是无用,唯有奋力杀敌才能对得起死去的同胞,才能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站在高平城城墙上,贾荣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武勇;只见董卓将手中的大刀挂在得胜钩上,左手翻手取出弓,右手执箭,箭落处敌人纷纷被she倒,只见在战场上驰骋,左右开弓,敌人的士兵不断的落下马,羌人士兵仿佛见到魔鬼似的,纷纷为董卓让开一条道路。

  新书上传,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是作者写作的最大努力!

  第十六章:战后

  临近羌人队伍的时候,董卓将手中的弓箭换为大刀,刀过处敌人纷纷被砍下战马;西凉的士兵见此情景,激动的大吼着,主帅勇猛,士兵倍受鼓舞,自然用命。

  随后,董卓与西凉的士兵让贾荣见识到了什么才叫沙场悍将与百战老卒,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董卓带领西凉士卒将羌人杀的无还手之力。

  羌人暂时退兵了,一群刚刚经历战场的新兵就那么躺在了城墙上,享受着重获新生的感觉。

  等传令兵宣布战争胜利,羌人退兵的时候,贾荣不顾身上的刀伤,背着李喜血淋淋的尸体,李虎跟在身后,亦步亦趋的来到一处荒野,将李喜就地埋葬而下。

  贾荣语气哽咽的对着地上刚刚隆起的一个坟包说道:“李喜兄弟,我们大家会记着你的,你是个英勇的士兵,李家村的士兵永远为你而骄傲。”

  说着说着,贾荣又一次哭了,继续说道:“其实也怨我,如果不是我当初我和你说在战场杀敌建功立业的话,你也不会跟随我来到战场,也不会丢掉xing命。”

  痛哭的李虎走到贾荣的身边,不断的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悲伤与对李喜的不舍,虽然自己真正佩服的人是贾荣,可真正当李喜为了救自己而不惜xing命,李虎内心感动的无以复加。

  直到天黑了,贾荣才站起身对着李喜的坟墓说道:“兄弟,你先在此安歇,将来我一定会将你带回李家村的。”

  说完,对着李喜的坟墓长鞠一躬,步履蹒跚的带着李虎回到了军营。

  刚回到军营,就有一个士兵走上前来,毕恭毕敬的对贾荣说道:“郭将军让你回来后立即去见他。”

  见到了贾荣今天在战场上的武勇,还有他的有情有义,都深深的令河池县过来的士兵敬服,这是

  发自心底的崇拜,没有参杂任何的其他因素的;在士兵的心中,只有武勇、有情有义的人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与爱戴。

  贾荣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对着传话的士兵点了点头说道:“嗯,我知道了,你下去。”

  士兵对贾荣行了一个军礼,退了出去。

  来到郭汜的营帐,经过传令兵的通报,贾荣见到了郭汜。

  贾荣急忙对郭汜行礼道:“卑职贾荣,拜见郭将军。”

  郭汜走到贾荣的旁边,伸手将他扶起,说道:“不必如此客气。”

  贾荣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虽然自己在平时请教过郭汜武艺上的问题,可郭汜这个人一向是对人很冷漠的,从没见他对谁如此的热情过。

  似乎看出了贾荣的疑惑,郭汜信步走到自己的座位,然后示意贾荣坐下说话;不急不缓的说道:“今天,你的表现很好,我视察了整个守城军队,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唯有你所在河池县的士兵损失最小,斩获的敌人最多。”

  “死者已逝,战场哪有不死人,只有在站与火的历练中,士兵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你也是个明白人,相信你能明白我说的话。”看着贾荣那红红的眼神,郭汜安慰着说道。

  贾荣知道郭汜这是在关心自己,只不过是换个方式表达而已,他看着郭汜说道:“将军请放心,贾荣明白这一点,唯有活的更好,才是对死去的同袍的最好报答。”

  郭汜点点头说道:“或许你说的对,唯有活的更好才是对死者最好的报答。”

  说完,郭汜的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之se。

  贾荣平时观人很仔细,自然捕捉到了郭汜眼神中的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一段不寻常的经历,特别是郭汜这样的百战宿将。

  贾荣静静的看着郭汜,等待着下文,郭汜传令让自己前来,不会是这么简单的。

  “你回去后将河池县的士兵的具体损失统计一下,包括那些在战场受伤过重而失去继续战斗能力的士兵,也要统计出来,统计后将结果报给我。”郭汜接着说道。

  贾荣听见了郭汜的话,追问道:“将军,冒昧问一句,不知那些受伤过重的士兵会如何处理呢?”

  听着贾荣的追问,郭汜满意的点点头,只有懂得关心士兵的将领,才能得到士兵的爱戴,才能在战场上和士兵更好的配合,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他对贾荣说道:“关于这一点你放心,我们会给他们发抚恤金,分给他们田地;至于死亡的士兵,我们也会给予其家人补偿。”

  虽然这种条件在从未来而来的贾荣而言很不公平,但在战乱的时代,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果的了。

  郭汜接着对贾荣说道:“若是没什么事的话,你就去慰问慰问今天刚刚经过战争的士兵们。”

  贾荣对郭汜行了一礼说道:“是,将军,卑职告退。”

  当贾荣转身走的时候,郭汜看到了贾荣背后的刀伤,那殷红的鲜血将战袍染红了;郭汜急忙叫住了贾荣,然后传令让大夫前来治疗。

  经过粗略的包扎,大夫说没什么大碍,休息今天之后就好了,郭汜这才长松了一口气,摆手让贾荣下去,兵嘱咐他好好休息,最近几天不要再参加训练了。

  感受到郭汜对自己的关怀,不管是处于什么情感,贾荣对郭汜还是很感激的。

  回到河池县士兵所在的营帐,贾荣忍着身上的伤势,挨个营帐的慰问;士兵们见到贾荣亲自前来,挣扎着从床上站起来,对贾荣行礼。

  经过今天一战,他们很佩服贾荣战场的表现,军中向来是以强者为尊;何况贾荣以前还是他们的教官,对贾荣的钦佩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贾荣急忙制止他们,说道:“大家不必如此,我只是来看看你们。”

  有的士兵听见贾荣这么说,顿时流下了热泪,他们不管怎么说都还是少年,刚刚经历过同伴的或死或伤,内心都是恐惧悲伤的。

  贾荣也很理解他们,对着他们说道:“我知道大家此刻的心情,我的心中也很不好受;但是你们仔细想想,他们的受伤、死去,是有价值的,他们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而牺牲,他们的死是有意义的;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们的受伤、死亡是重于泰山的。”

  看着士兵们的脸se稍缓,贾荣继续说道:“我们肩负的责任告诉我们,不应该懈怠,以后要更加努力的训练,我还是那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次你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士兵们整齐的回答道,声音虽然低沉,却透露着坚定。

  “嗯,很好。”贾荣满意的点点有说道,只有经历过生死之战,才明白实力的重要。

  贾荣继续说道:“你们是士兵,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士兵的天职是保卫国家;也只有在战争的历练中,你们才能够茁壮的成长起来;看见今天董将军带领士兵冲杀羌人时候的场景了吗,你们有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的英勇的,我期待着你们的成长。”

  士兵们听到贾荣的话,眼中都闪现出期盼的眼神,他们自然也想成为jing兵强将,也想建功立业;暗暗的握紧拳头,不断的告诉自己,向着各自的心中的目标努力。

  统计了河池县的士兵具体伤亡之后,贾荣惊呆了,本来两千二百七十七人的队伍,经过今天的守城之战后,死亡了两百六十一;受伤很重,失去了继续战斗能力的士兵有一百四十九人;也就是说一战过后仅河池县的士兵就损失了四百一十人,这还是粗略的估计损失比较少的队伍,那其他县的士兵的损失该会有多少。

  吩咐负责传令的士兵向郭汜汇报完士兵的损失之后,贾荣躺到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着今天的战场,想着昨ri还在和自己一起训练、嬉戏,今天却永远的离自己而去的战友,贾荣一时百感交集。

  战场,永远是残酷的;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说得不错,在后世自己对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意识,自己在部队的时候也就是训练的比较苦,何曾见识到这样真正的战场;经过了今天的战事,贾荣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以后的自己要更加的努力了,贾荣在心底暗暗的告诫着自己;不仅是为了等待自己的秀儿,更是为了让自己在乱世能更好的活下去;没有人是不害怕死亡的,特别是在经历了战场的残酷之后。

  回想起董卓身边那个文士的话,贾荣现在深以为然;只有战争才能让一个士兵迅速的成长起来,一味的训练并不能培养出jing兵强将;战场,才是真正训练士兵的校场!

  这一夜,贾荣梦见自己李喜向自己哭诉着自己不愿死去;还梦到自己成为了将军,带领河池县的士兵驰骋沙场,队伍过处,敌人望风而逃;自己做了大官,骑着高头大马回到了李家村,迎娶了秀儿…

  新书上传,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是作者写作的最大努力!开学了,但会保证每ri一更!

  第十七章:合并

  第二天,贾荣起了个大早,用凉水洗了把脸,来到校场;虽然身上的伤势没有好,但那都没什么,现在自己的心里只有不断的训练,增强自身的实力。

  之前还感觉自己在战场能够斩将立功,可真正的到了战场之上才明白自己有多么的渺小;而后再见识到了董卓那强悍的武艺,对贾荣的刺激更大。

  贾荣在校场训练了没多久,河池县的士兵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校场,见贾荣在刻苦的训练着,也一声不吭的加入到了训练的阵营之中。

  整个校场,没有了平ri的打骂叫喊声,有的只是一个个刻苦的训练,经历过昨ri的战争,士兵们明白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虽然整个校场死气沉沉,但相比以往的训练显然更有效果。

  吃过了早饭之后,郭汜派兵前来让贾荣前去帅帐,也就是董卓所在的营帐;贾荣跟随着郭汜派来的传讯兵来到了董卓所在的营帐,通禀之后,贾荣再一次的来到了董卓的营帐,也再一次的见到了董卓。

  对于董卓,贾荣还是很佩服的,一个深的士兵爱戴的将军,必有其出se之处;再说董卓从一个校尉做到后来的并州刺史,再到大汉的相国,绝对是一个枭雄人物;经过昨天董卓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对董卓更是佩服。

  行礼过后,在董卓的示意下,贾荣坐到了郭汜下手的一个位置上,这在董卓的军中已经是很大的优待了。

  郭汜率先打破宁静的场面,对着董卓行礼说道:“将军,这就是河池县的士兵领军人,他所在的队伍是昨天所有士兵里面损失最小,斩获敌人最多的。”

  董卓点点头说道:“嗯,很不错,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贾荣恭敬的回答道:“卑职贾荣,字志远,河池县李家村人士。”

  董卓听了之后大笑道:“我们西凉健儿果然是个个武勇,志远当为其中楷模。”

  贾荣恭维的对董卓说道:“全赖将军带军有方,士兵们才会用命。”

  董卓听了之后,大笑道:“你也不用恭维与我,你的表现很不错;以后故道县的士兵就也由你来带领,希望你能将他们给我训练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但是提前说好,本将军的原则是有功赏,有过必罚。”一番话,董卓说的格外的严肃。

  贾荣不卑不亢的拱手对董卓说道:“卑职一定不辜负将军的厚望。”

  董卓对贾荣的回答也很满意,对着郭汜说道:“阿多,你带贾荣去故道县的士兵所在的队伍,让贾荣接手故道县士兵的事务。”

  郭汜对董卓行了一礼,然后带着贾荣离开了董卓的营帐。

  郭汜传令让故道县的士兵立即到校场集合,然后和贾荣一块来到了故道县士兵平时训练的校场。

  在校场上,贾荣见到了故道县的士兵,故道县的士兵基本上也是少年组成;看着他们那没来得及擦掉的汗珠以及脸上的尘土,贾荣知道他们也是在刻苦的训练。

  郭汜示意大家安静,等到士兵逐渐的安静下来,然后正容说道:“今天把你们聚集起来的目的,是让你们和河池县的士兵合为一体,然后由原河池县的领军人贾荣统一指挥,这是军令,不容得有丝毫的违抗,你们明白吗?”

  故道县的士兵们参差不齐的回答着“是”。

  郭汜对此也没有追究,毕竟是刚经历过战场的新兵,对他们的要求自然比百战jing兵低了许多。

  将所有的工作交接给贾荣之后,郭汜离开了校场。

  贾荣看着故道县的士兵站的歪歪扭扭的队伍,回头对身后的传令兵说道:“去让河池县的士兵前来这里集合。”

  士兵离开后大约一刻钟,河池县的士兵就来到了;士兵到来后,自觉的站好队,静静的等待着贾荣的检阅。

  贾荣满意的点点头,虽然很久没有强调过军容军纪军姿,但很显然,河池县的士兵并没有忘记过自己曾经的训练。

  叫来故道县的领军人,让他跟着自己视察一圈;故道县的领军人名叫许强,长的敦厚憨实。

  跟着贾荣在河池县和故道县的士兵队伍里走过一圈之后,贾荣带着许强来到了整支队伍的前面。

  他示意所有的士兵安静,然后对着许强问道:“不知许强兄弟对刚才的巡视,有何感觉?”

  许强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然后憨憨的说道:“俺也没什么感觉,就是看着河池县的士兵站的很整齐,也都不说话;我们故道县的士兵站的不整齐,说话声不断,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贾荣听完许强的话后,点点头,然后对着故道县的士兵说道:“刚才你们的领军人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如果不相信你们转身看看,看一下河池县的军容军纪,再看看你们自己,相比之下,你们算是士兵吗?”

  一番义正言辞的话,说的故道县来的少年士兵们羞愧的低下了头。

  贾荣看着他们的反应,继续说道:“同样是士兵,你们也可以做的更好,为什么要让别人指出来自己的不是呢!”

  站在贾荣旁边的许强,也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虽然许强为人比较憨,但一些大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故道县的士兵是他一手带出来的,故道县的士兵表现不好,他的脸上自然也是不好看。

  “我知道你们对我做你们的长官并不是很服气,但不管你们服气与不服气,在我的指挥下都要做到令行禁止,否则军法从事;我也给你们机会,只要你们谁能够打倒我,我自然向郭将军请命让他做这支队伍的指挥。”贾荣继续说道。

  贾荣话音刚落,下面传来嗡嗡的讨论声,因为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长官,没见过拿自己的官职开玩笑的;反观河池县的士兵,仍旧是如刚才的安静,似乎在他们的眼中这是很寻常的一件事,也或许是他们对贾荣太有信心了。

  经过短暂的讨论,故道县的士兵选出了一个代表站出来问道:“不知将军刚才说的话是否当真?”

  贾荣坚定的说道:“绝对属实,不敢有任何虚言。”

  那名士兵脸上露出兴奋的神se,对着身后一名长的很强壮的士兵说道:“张大憨,现在你可以向这位将军发起挑战,如果你胜利了这位将军,那么你就可以取代他的职位,可以做大官。”

  名叫张大憨的士兵听了后,激动的搓了搓手,在他看来,贾荣是很大的官,他打败了贾荣就能成为那么大的官了。

  看着张大憨那憨厚的比许强还憨的样子,贾荣就知道,这个叫张大憨的一定是被有心的人给利用了;但贾荣并没有打算手下留情,关键时刻,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想指挥好整支队伍,就要拿出相应的让大家佩服的本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打倒所有的挑战者。

  张大憨憨憨的对着贾荣大吼道:“俺打倒你,俺就能做大官了。”说完,直接挥拳就向贾荣打去。

  听着拳风,贾荣知道这厮的力气很大,不过对于近战,贾荣对自己的身手很有信心;贾荣直接用了最凌厉的招式,一记勾摆连击,将刚刚冲上来的张大憨打的七荤八素,紧接着又“抱臂背摔”,将张大憨直接摔倒在地。

  故道县的士兵还没来及为张大憨加油,张大憨就被贾荣凌厉的攻击给打倒在地,一时间目瞪口呆;张大憨虽然有些憨头憨脑,但是那力气,那身手也是没话说的,没想到贾荣这么犀利,眨眼之间就把张大憨给打倒了。

  贾荣走上前去,伸手将张大憨拉了起来,看着张伟那憨憨的模样,贾荣也没忍心说他什么,示意他回到队伍里去。

  谁料张大憨直接跪在了贾荣的面前,说道:“俺没有服过谁,今天俺算是彻底的服了,以后大人说往东,我绝不往西;以后大人但有什么命令,大憨一定为大人完成。”

  贾荣没想到还会有这么一出,不过贾荣对张大憨的归心也是心喜不已;他急忙将大憨扶起来,亲切的说道:“大憨,赶紧起来。”

  张大憨也是顺着贾荣扶自己的手就起来了,而后站在贾荣的身边憨憨的说道:“若是以后谁再对这位大人不服,先来找我。”

  听见张大憨的话,刚才怂恿张大憨的那名士兵脸se难看极了,没想到没教训成贾荣,反倒让贾荣把张大憨给收服了,张大憨在故道县的士兵里也是小有威名的,士兵们背后都称他为大力士。

  贾荣听了也是很高兴,正愁着怎么收服故道县的士兵呢,经张大憨这么一说,难度下降了很多。

  看着张大憨的目光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没想到张大憨竟帮了自己一个大忙;他看着张大憨说道:“张大憨,你原来的名字就是叫张大憨的吗?”

  张大憨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村里的人都那么叫我,也就慢慢的习惯了。”

  新书上传,藏、求推荐,您的支持将是断崖写作的最大动力;开学了,但断崖保证一定保证每ri一更!

  第十八章:羌人之战(一)

  贾荣听后一阵思索,然后对着张大憨说道:“这样,我看你长的也是雄姿伟岸,你以后就叫张伟?你看怎么样?”

  张大憨听后急忙跪下给贾荣行礼说道:“多谢大人赐名之恩,大人的恩情大憨一生难忘。”

  张大憨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贾荣对着故道县的士兵说道:“还有什么人不服,尽管上来一试,我绝不食言,打败我之后你就可以做我的位置。”

  这一次下面没有了嗡嗡的讨论声,也没有士兵站出来,一个个士兵安安静静的看着贾荣。

  看见这样的情况,贾荣不急不缓的说道:“既然你们没有什么意见,以后在我的队伍里就要遵守我的军令,若是有违抗军令的,我定不会轻饶。”

  “张威,你出来。”贾荣对着河池县的士兵说道。

  这时一个士兵从河池县士兵方阵里走了出来,笔直的站在贾荣的身边,等待贾荣的命令;张威是贾荣在河池县训练士兵时,从河池县军队里来的士兵之一,在河池县的时候,他就不少为贾荣出谋划策,帮助贾荣训练士兵,贾荣一直也对他很信任。

  在河池县的时候,张威就对贾荣很佩服,经过在去武威郡路上贾荣的威势,再到昨ri贾荣在战场的英勇表现,他现在对贾荣的话是言听计从。

  贾荣指着对故道县的士兵说道:“以后张威负责训练你们的军姿军纪还有你们平时的训练,由许强配合,你们要做到令行禁止,好好训练,明白了吗?”

  故道县的士兵有气无力的回答着“明白了。”

  贾荣听后大声说道:“你们是一群士兵,不是老弱妇孺,听听你们的声音,像是一群大老爷们吗?重新回答我,明白了吗?”

  “明白了!”这一次,故道县的士兵是鼓足了劲儿的呐喊,附近正在训练的士兵,听见呼喊声,也向这边投来诧异的目光。

  贾荣点点头说道:“这次还可以,以后你们在军纪军姿方面要好好的向河池县的士兵学习;下面就有张威带着你们训练,我会不定期的来察看结果。”

  经过昨天的战事,贾荣对士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自己的要求更加的严格;经过了战争,士兵们对此也没有意见,放在以往肯定会有些情绪的。

  个人的武勇在战场上不能发挥出大的作用,只有士兵配合的好了,才能主导整个战场。

  士兵们今天都起来的很早,而且训练也十分的刻苦,显然是被昨天的战争给刺激住了,迫切的希望增强自身的实力。

  故道县的士兵原本有两千一百人,而今只剩下一千二百一十人,直接减员了将近一半的士兵;如今河池县的士兵与故道县的士兵合起来有三千零七十七人,较之前的人数多了三成左右。

  安排好河池县士兵与故道县士兵的具体训练事宜,贾荣继续着自身的训练;军体拳是贾荣每天练习必不可少的部分,自己虽然兵器战逊se与他人,但在近身战方面,贾荣自认为绝不输于任何人。

  对于长枪、大刀的训练,贾荣努力的练习刀法,在他看来,只有刀法才适合自己,刀,才能让自己发挥出最大的实力,枪,则被贾荣暂时的舍弃了。

  一个星期的短暂调整,河池县的士兵与故道县的士兵融为了一个整体;训练的方法还是按照贾荣在河池县训练士兵的方法是一样的,分工负责,每一个小区域选出一个小教练,由教练来教下面的士兵,然后张威负责教授这些教练。

  由于原河池县的士兵对于这一套训练方法已经是很熟悉了,所以贾荣直接任命河池县一些在战争中表现优秀的士兵来训练故道县的士兵,这次的方阵没有之前的那么多人,每个方阵五十人,每个贾荣派去两名士兵训练,这样便于在战场上作战的时候做到灵活的指挥,也能让贾荣把故道县的士兵军权更好的掌握在手中。

  原河池县的那些士兵,也能算个小百人长了。

  贾荣也算是有了第一批自己的亲信,在河池县的时候,这些士兵就很爱戴贾荣,由自己熟悉的人去掌管故道县的士兵,贾荣的权利将能得到最大的巩固。

  看着河池县士兵每ri刻苦的训练、军姿军纪,对故道县的士兵刺激很大,所以他们进步的也很快。

  每天,贾荣都和河池县、故道县的士兵一起训练着,并且让河池县的士兵教练们教故道县的士兵打军体拳,完全的做到了将自身会的武艺都毫无遗漏的交给了这群士兵们。

  看着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贾荣对未来不知道的战争稍微有了点底气。

  李力、李顺最近一个星期训练的很刻苦,李喜的死亡对他两个的刺激很大,就连一向活泼好动的李力,最近也是在沉默的训练着,李顺那是自然不用说了,比以前还沉默,除了见到贾荣还能说上两句话,其他时间他基本不开口说话的。

  看着这样的额情况,贾荣也没有猪呢比去调整什么,他们都经历过了战争,应该长大了,贾荣这一次也没有分给他们任务,而是让李力李虎他们几个原李家村的士兵跟着自己训练,由自己亲自指导。

  张伟,也就是那个张大憨,最近是形影不离的跟着贾荣,贾荣训练,他也是跟着训练;用他的话说就是它以后就跟着贾荣了,贾荣劝不动他,也就此作罢,贾荣也有了他的第一个亲兵。

  贾荣在训练之余,也指导张伟的训练,教他如何打军体拳,张伟虽然学的很慢,但每次都很认真,贾荣说的每一句话他听的都很仔细,所以进步的也很快。

  半个月后,郭汜派人前来传话,让贾荣前去郭汜营帐,说是有要事相商。

  来到郭汜的营帐,贾荣看见营帐里已经有好多的各县的领军人在互相的讨论着什么,郭汜在帅座上深思着什么。

  等到各县的领军人到齐之后,郭汜示意大家安静。

  从帅座上站起来,说道:“这次的羌人来犯,见过半月前的攻城之战之后,并未退兵,而是驻扎在城外五十里的地方休养生息,每天派出斥候前来打探,可见羌人并未死心。”

  “这次将大家召集而来,是有一件要事;董将军传下军令,让各部人马全部出动,攻击城外五十里处的羌人;上一次羌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