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阎良如此说,贾荣笑道:“可以啊,让韩遂送来两千匹上好战马,十万石粮草,本将军就同意暂时不会攻打你们这些叛军,对了,兵器铠甲箭支什么的也附带着送点。”
阎良感觉熊熊怒火已经在燃烧,看了看左右的侍卫,阎良冷哼一声说道:“将军的条件阎良不敢同意,我军的情况目前不容乐观,还请将军再考虑考虑。”
看到阎良前后的举动,贾荣猜到这个阎良方才存了杀自己的心思,刚才那样说,无非是为了故意激怒韩遂的使者。
“哈哈,这要看韩遂小儿的诚意了!”贾荣大笑道。
阎良感觉和贾荣说话总是有一口气顺不上来,不是韩遂小儿就是韩遂匹夫,再则就是反贼,偏偏和贾荣这样的人讲道理还讲不清,就比如说贾荣讨要两千匹上好战马还有十万石粮草,天方夜谭,说白了就是没有丝毫合作的诚意,若不是顾忌身边的侍卫,恐怕刚才就没忍住出手,对于自己的身手,阎良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此事我回去之后一定会告知韩将军,不知将军攻破金城郡的时候,阎行阎将军怎么样了?”言及此处,阎良的语气竟然有些许的激动。
贾荣淡淡的说道:“死了,对于逆贼,最好的手段就是杀!”
阎良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道:“贾荣小儿,还我弟弟命来!”
贾荣露出恍然的神se,笑道:“你这个使者可是不尽心啊,被你这么一骂,本将军不得不攻打你们这些叛军了。[.”
阎良猛然意识到此番前来的任务,缓和了一下情绪,拱手说道:“方才得罪之处还请将军见谅,韩将军yu与将军讲和,只要不是什么过分的条件,韩将军都会答应的,请将军三思。”
阎良说完,不给贾荣发继续勒索的机会,扭头离开了。
韩遂求和在贾荣的意料中,攻打下汉阳,韩遂军已经是伤筋动骨了,不过贾荣可不想和韩遂火拼从而让汉帝得利,能不能发展自己的势力关键之处就在韩遂的身上,只要韩遂存在一天,就是贾荣呆在金城的借口,暗中发展实力才是王道,既然韩遂送上了门,贾荣也不会客气宰他一下,不过阎行是阎良的弟弟,这个消息令贾荣很感兴趣。
次ri,贾荣并没有再为难阎良,而是带着阎良去城内的监狱看了一下阎行,虽然这三个月一直在忙,却一直在关注着阎行,说是监狱,阎行在这里吃的好住的好,闷的时候还会有士兵带着他在城内闲逛上一圈,是一个ziyou度极大的罪犯,贾荣相信阎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想要收服他现在也仅仅是一句话的事,这三个月,贾荣可是没少用实际行动给阎行上课。
阎良扶着监狱的铁栏,激动的说道:“二弟,在金城可还好?”
看着眼眶通红的阎良,贾荣没有再出言打击。
阎行隔着监狱的铁栏拉住阎良的手说道:“大哥,让你受苦了,阎行不孝。”
“牢门打开了,进去。”贾荣扶着监狱的栏杆吊儿郎当的说道。
阎良感激的看了贾荣一眼,急匆匆的走了进去。
两兄弟在里面亲切的说着一些家常话,阎良看着监狱的门口仅仅贾荣一个人,而看守监狱的士兵也被留在了外面,计上心来,阎良附耳说道:“二弟,依我看,我们两人将贾荣制服,而后逃离金城郡回到韩将军的部下如何?”
阎良惊讶的发现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阎行居然摇了摇头,不由低声说道:“二弟这是怎么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难道二弟不想回去吗。”
阎行苦笑道:“就是再多两个人也是无济于事,贾荣的身手你是没有见识过,即使你我二人联合起来也不是他的对手。”
阎良惊奇的看着阎行,不明白这个一向在武功上谁都不服的二弟为什么有此一说,“难道二弟是怕了吗?”
“大哥是没见识过贾荣的身手,不然你以为他会如此托大这么站在牢门前,只要贾荣吭一声,立即就会有士兵进来,你没见识过他的侍卫,见过之后大哥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了。”
阎良打量了阎行良久,长叹一声说道:“二弟变了啊!”
阎行长叹道:“非是阎行变了,而是这三个月以来,我想明白了很多的事情,贾荣说的对,我们可以背负叛贼的骂名,难道还想子孙后代也背上这样的名声吗?难道要让后辈在人前抬不起头来吗?”
“贾荣最近在金城郡的举动都被我看在眼里,现在金城的百姓对贾荣的呼声极高,而他也是在真切的为百姓好,城内的变化相信大哥也看到了,你认为韩遂有这个魄力吗。”
阎良沉默了,金城郡的变化确实很令人吃惊,这么大手笔很难想象出自贾荣之手,那清一se的民居让阎良诧异不已,金城郡到了贾荣手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变化仅仅是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之前在韩遂军中也听到过一些金城的风言风语,阎良还以为是贾荣在玩什么安抚百姓的手段,没想到却是真实的事情。
阎行说道:“我曾经挑战过贾荣,向来引以为傲的身手在贾荣的手里竟然什么也不是。”
“而且与贾荣身边的那些如影随形的侍卫交手我竟然也差点败了,贾荣率领的西凉军的恐怕程度不是大哥所能想象的,如今贾荣再得到了羌人部落的支持,实力更是增加了不少,羌人部落投靠贾荣的事情大哥也听。”
阎行的话让阎良说不出任何的话来,长叹道:“二弟是如何打算的?韩将军派我此次前来就是将二弟赎回去的。”
阎行的神se变幻了许久,坚定的说道:“大哥,我要留在金城郡!”
阎良惊讶的长大了嘴巴,没想到韩遂麾下的得力大将竟然说出这样的话,阎行身为韩遂麾下的第一大将,一旦选择留在金城,这将是韩遂军难以估量的损失,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战斗,联军的士气已经处在了低谷期,人心思定,这时再发生麾下大将叛变的事情,将会造成多么大的影响,阎良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阎行在金城待了三个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还是韩遂军中的红袍大将吗。
“二弟,能告诉为兄这是为什么吗?”
阎行将三个月以来在金城的所见所闻一一讲给了阎良听,最多的就是贾荣是如何对待百姓对待士卒的,阎行说的可比那些汉阳郡流传的那些详细了很多。
阎良长叹道:“既然二弟做了决定,为兄也不再勉强。”
阎行反过来劝道:“大哥,不若你我二人联手辅助贾荣,以大哥之能,一定会得到重用。”
阎良摇摇头离开了牢房,看向门口的那个身影的目光充满了不解。
“希望将军能善待吾弟!”阎良走到贾荣缓缓说道。
贾荣很迷茫的看着阎良,旋即惊喜不已,阎行这么说,表明牢中的那位已经决定留在金城帮助自己,阎行能成为韩遂手下的头号大将,那能力肯定是没话说,不然也不会被留守在允吾帮助韩遂看家,这样一个独当一面的大将,贾荣费了这么多的心思不就是为了让阎行留在金城吗。
之所以接受阎行的挑战,也是为了在军中树立武勇的形象,对一名武将来说,高强的武艺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像贾荣这样的统帅,为了树立形象,贾荣可没少费劲,那些羌人士兵中的刺头一个个被贾荣打的心服口服。
“尽管放心,只要是金子,到本将军的手里就能让他发光。”贾荣自信的说道。
阎良呆呆的看了贾荣半晌摇头离开了,连和贾荣商谈韩遂交代的事情也忘记了。
经过贾荣与阎良交谈,初步达成的条件是:“韩遂赔偿钱两千贯,战马五十匹,粮草五百石!而且但凡是商人经过汉阳郡一律不得为难,不然和解立即取消。”
阎良沉思良久点头答应了,贾荣要的并不多,条件也很合理,完成了韩遂交给的任务阎良也挺高兴的,韩遂军要的就是一个喘气的机会,贾荣有羌人部落的支持,韩遂同样有先零羌的支持。
其实贾荣要的不是这个钱,而是向占据大义,反贼打败了就要赔偿,而西凉军呢则是正义的胜利的一方,不知道阎良知道贾荣的想法还能不能高兴起来。
韩遂的事情告一段落,贾荣立即又在城内贴上了招贤令的告示,如今自己在金城郡的威望名声都达到了,而且还是蔡邕名义上的弟子,应该能够招到更多的人才。
一七二章:单福
想起人才,贾荣想到了张立,颍川书院的那几个出名的谋士和内政人才让贾荣可是一直念念不忘的,不仅是那几个人,只要是颍川书院的贾荣都喜欢,看看张立就知道了,办事能力越来越强。
招贤令一出,在金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招贤令上说只要是有一技之长在就可以到太守府招贤堂里报名,这三月以来,贾荣在金城郡的名声达到了一个高峰,只要是普通的百姓提起贾荣,无不出声赞叹,上到发丝斑白的老者,下到几岁的孩童都在传扬着贾荣的美名。
不少的木匠、铁匠首先来应征,金城郡的匠作坊在那放着呢,而匠作坊可不是只有铁匠才能进,只要是有手艺的人都可以进,贾荣也秉承了招贤令上的有一技之长皆可的宗旨,经过jing挑细选,匠作坊一下子招揽了几十人,可让刘铁匠又是一阵好忙。
其实匠作坊一直用来制作香皂并不是长远之计,铁匠打铁,木匠搞创新一样都不能少的,香皂只能是没人任何长处,而忠诚度可靠的人来做的,目前贾荣正在寻找这样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发现这样的人的确不在少数,没办法,为百姓做的好事多了,不仅是百姓就连麾下的官员忠诚度都是蹭蹭的往上窜。
金城虽然地处边郡,但也有着一些人才的,贾荣的事情在金城附近郡县广为流传,而招贤令不仅是在金城郡,不少内郡也能隐隐的听到金城郡招贤令的事情来,这就是仙恋阁的影响力。
仙恋阁已经在大汉站住了脚,情报组织的事情就该提上台面了,有仙恋阁做支撑,能够很好的掩饰工作者的身份,获取一些情报也很容易,关键是情报人员不好挑选,一不小心里面出了个jian细,损失可就大了。{.
贾荣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压到了自己的头上,什么情报组织,安抚羌人,还有马上就要进行的开荒,太多的事情让贾荣有一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看来应该依靠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找一些内政人才,自己好做个甩手掌柜,穿越者毕竟有着很多的优势,比如一直默默无闻的人才贾荣可以率先挖掘出来,经过这么长的时间,贾荣发现,做甩手掌柜有很大的好处,那就是提升手下的忠诚度,不过前提是这个手下的品德要好。
人才的来源最佳地非颍川书院莫属,想到这里,贾荣起身来到了张立办公务的地方,看着专心致志的处理事务的张立,贾荣轻步来到了张立的身边,倒上了一些开水,自从贾荣醉酒收了张立之后,他就再也不饮酒了,贾荣常常在他的面前提酒勾引他的馋虫。
“子荣兄休息一会儿!”贾荣轻声说道。
只见张立被吓的一跳,抬头看见了贾荣,惊讶道:“主公什么时候来的?”
贾荣笑道:“子荣兄是处理公务太认真了,以致于没看到我的到来,我们金城郡缺的就是子荣兄这样的人才啊。”
受到贾荣的夸奖,张立挺兴奋的,不好意思的说道:“主公过奖了,卑职只是做好分内之事。”
“子荣啊,你看我们金城郡如今实在是很缺乏人才,把你的那些师兄弟什么的引荐几个如何?来到金城一定不会亏待他们的。”
张立为难道:“不瞒主公,我在颍川书院学习的时间短,而且好友不多,也不知我的那些好友愿不愿意来金城,不然我写书信试试。”
贾荣兴奋道:“行行,子荣兄现在就写,我马上就用快马送到颍川。/\/\../\/\”
张立无奈的摇摇头,提笔开始写信,其实张立还有一件事没和贾荣说,以前是因为贾荣一直飘忽不定的,贾荣已经允诺,现在的金城就是他们的治地,以后不会有什么大的改变了,话到嘴边,张立还是没有说出来,正憧憬着美好未来的贾荣哪注意到了张立的模样。
一刻钟过去之后,张立吹了吹书信的墨迹,认真的将书信装到信封内。
贾荣接过书信,宝贝似的抱到怀中,笑道:“不知子荣兄的好友会不会来呢?”
“主公,属下也不能保证。”
“哦,你的好友名叫什么?”贾荣这才想起问名字来。
“他叫单福,游学到了颍川学院,虽然这个人出身普通百姓家,却是十分有才华,据说还受到院长的夸奖呢!”张立说道。
“单福?”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呢,贾荣猛的一拍额头,大笑道:“子荣兄真是我的福星啊,一定要让你的那位好友过来。”
张立愣愣的看着贾荣,不知道为什么听说了自己那位好友的名字就如此的激动呢,单福这个人很普通的啊,不是什么名声在外的名士,哪值得贾荣这么兴奋。
如果所料未错,单福就是三国上那个帮助刘备屡次大破曹军的徐庶,论起行军布阵的才华,贾荣认为徐庶这个人的能力还是十分强悍的,不然也不会让曹军屡屡受挫,引得曹cao打探他的家世,最后一封信将徐庶从刘备的身边骗了回来,让刘备失去了一大助力,继续着流亡的生活。
若是张立的好友真的前来的话,金城郡必将再上一个新的阶梯,身在汉代,贾荣深深的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xing,拥有一个人才就可能拥有一批人才,顺藤摸瓜的道理贾荣还是懂得的,一定要让麾下的文官武将将这个好习惯延续下去,直到西凉军全是人才为止。
贾荣在张立诧异的目光下一脸微笑的离开了,同时带走的还有张立写给好友单福的那封书信。
贾荣一直想着建一个学校,拥有自己的人才基地,这样一来,以后即使和大汉的世家抗衡也有了一些实力,更为重要的是不用为那些治理地方的人才cao心了,只需要从学校里面挑选优秀的人才治理地方就行了。
不过学校的建造虽然简单,可是书籍呢,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些孩子整天听天书,这时,贾荣想到了活字印刷术,这样就不用为书籍担忧了,不过纸还是一个问题,大汉纸的昂贵程度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再说书籍的来源,谁得到一本书不当宝贝一样收藏着啊,哪会拿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
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想要让每个百姓家的孩子都能有书读,还是先将纸的问题解决了再。
来到招贤堂,看着满屋的应征人才,贾荣不禁喜上眉梢,亲自坐在桌子前一一询问。
金城郡的百姓又有哪个不识贾荣,看见桌案前的人换成了贾荣,都表现的十分兴奋。
“什么名字?擅长什么?家住何地?”贾荣快速的问道。
“草民王与,家住金城郡,我最擅长的就是木匠活,像桌子椅子之类的东西我都会做,攻城的云梯也能做,大人你看我行吗?”王与一脸期待的回道。
贾荣点点头说道:“不错,今ri你就去匠作坊刘铁匠那里报道,让他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至于工钱,刘铁匠也会告诉你的,好好干,官府是不会亏待你的!”
王与激动的点点头,高兴的离开了,贾荣的几句话让王与浑身上下充满了斗志,随后的几名前来应征的人才里没出现什么特别的人物,贾荣也感觉到有些索然无味了,问到的基本上不是种地就是会盖房子的,怎么就没一个中意的呢。
眼前的这位是一名头发已经有些斑白的老者,年纪大约在五十岁多一点,这也仅是贾荣的粗略估计。
“老伯,你会些什么?”对于老者,贾荣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活了大半辈子,老者似乎见惯了这些场面,没有其他年轻人看到贾荣表现的那样激动,语气平缓的说道:“草民胡为,一直从事造纸,不知还能不能为大人效命。”
真是刚瞌睡就有人送来一个枕头啊,刚才还在为纸的事情发愁呢,这不,一个会造纸的就来了,看着老者的架势,当初也应该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能在大汉造纸厂工作的,那都是比后世的白领还要高一级的人物,说不定眼前的老者还是一个为皇家办事的呢。
“老伯,我准备在金城开一个造纸厂,到时一定请老伯指导,老伯一定不要推辞。”贾荣语气诚恳的说道。
胡为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道:“大人有用得着草民的地方尽管直言!”贾荣在金城郡的行为为其争得了很大的民心值,不然招贤令一处也不会有这么大的效果了,不仅是城中的一些青壮年,年迈的老人也在想着怎么在贾荣的面前表现一番呢。
得到了一个真正的造纸人员,贾荣的心情很愉快,理论上怎样造纸贾荣是知道的,但是实际的cao作却是不知道,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难,有一个真正的造纸技术人员总比瞎摸索的强,让这些真正的造纸人员先造着,自己适当的加上一些现代的知识,让造纸的技术逐渐的提高。
一七三章:造纸厂
贾荣认真的将胡为的名字登记到了名册上,后面写上了造纸,最后问清了胡为的住处,贾荣这才开始问下一个。
金城郡的世家很少,人才相对来说就少了,即使来应征的这些也是平时大家公认的一些智者,有些只是听别人讲过几次书,就成了百姓眼中的读书人,由此可见知识的普及程度差到了什么地步。
目前招到的造纸技术人员就胡为一个,开造纸厂的事情也只能请教他一个人了,造纸的方面,贾荣除了懂得一些比较先进一些的原理,其他的事情就一无所知了。
胡为完全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连带着自己多年来造纸的一些经验也都说给了贾荣听,最后胡为的那句造纸是需要汉帝下旨的话贾荣也没放在心上,这些事情交给苏双打点一下就行了,听说最近苏双和汉帝的关系保持的不错,苏双代表的就是自己。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极大的方便了汉代人的学习,不过书籍仍旧是一个难题,主要是汉朝的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誊写的,极为麻烦,再说那些世家也不可能将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书籍流传出去,这也是为什么关羽得到了一本chun秋视若珍宝的原因。
在汉朝,文化人的地位非常高,一些太守县令对待当地的名士都要做到毕恭毕敬的。
汉代的纸有很多种,比如说用渔网布造的纸就是网纸,用破布造的纸就是布纸,种类有很多,不过这些方法造出来的纸都是泛黄的,不过东莱的左伯制造出来了细腻白洁的纸,被传为一时佳话,不论这些人造的纸怎么样,肯定没有用先进方法造的纸好,无论是纸的质量还是纸的成se,造纸到了宋朝才算到了鼎盛的时期,造出来的纸细腻光滑,让你爱不释手。
造纸厂是按照汉朝的规格建造的,胡为亲自指导造纸厂的建造,建造造纸厂自然又需要匠人的帮助,贾荣开出的工资比以往高了一些,每ri三十钱,香皂赚了钱,自然是要造福百姓的,百姓有了钱就会消费,如此形成一个很好的循环圈,百姓才能过上好ri子,造纸厂的东西很多都是金城没有的,需要去内郡采购,有仙恋阁做后盾,很轻易的就完成了。
金城郡盖房子的匠人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人物,先前盖普通居民住的地方的时候还不能体现出来,不过匠作坊、造纸厂的建造却是给这些匠人开出了让普通百姓极为眼红的工资,不少的百姓纷纷学习建造的技术,盖房子说是一样技术活,实际上很简单,金城的房屋不是雒阳的,都是极为简单的一层房屋,最高的也不过是三层的酒楼,这样一来,建造的技术被极大的简化了。
胡为人老了,眼力jing神上也有些跟不上了,不过在胡为的一封书信下,六个以前跟着胡为学习造纸的弟子来到了金城,对于这些真正的技术人员,贾荣十分重视,以前他们在大汉的造纸厂每月的工钱也就是一贯钱,到了贾荣这里直接给他们每月开了三贯,而且每人分配了一套房子,胡为的工资直接开到了十贯,这个消息若是传出去,恐怕又会引发普通百姓的震动,引发百姓学习造纸的热chao。
有了实质的奖励,这些年轻人干活的尽头更高了,纷纷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
贾荣可不想着让他们这么享受,让他们在造纸厂建成之后培养一批新的学徒,和匠作坊一样,技术不能保密,好的东西就要大家一起探讨。
对此胡为欣然接受,人老了,也不想把这一身的技术带走,当初胡为也是经过了多年的煎熬才学会了造纸这项技术活,了解一名普通百姓想要学得真正的技术是多么的困难,这也让胡为放宽了心思,将造纸的技术交给百姓,若是换成是旁人的话,胡为来不来还不一定呢,主要是贾荣在金城郡的作为让这个老人看到了希望,他能感觉到贾荣的心意。..
造纸厂的事情完全交给了胡为几个人处理,等到建成之后,自己再找个适当的机会将造出好纸的技术教给他们,从而降低成本造出更好的纸来。
开荒令下达到了贾荣统治的十四县里,引发了一股开荒热chao,特别是北地郡来的那些百姓表现的更为踊跃,金城郡里没有他们的土地,贾荣下令开荒最大的获利者就是他们。
羌人部落的热情完全不输于任何人,他们是第一年来到汉人境内生活,除了贾荣帮助建造的房屋一无所有,汉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多少还是了解的,明白土地对于百姓的重要xing,开荒令下达之后,贾荣派遣李文候辅助羌人部落开荒。
金城郡相比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郡城了,但是将十四县的人口全部统计在册之后发现才有十万余人,这还包括从北地郡来的一万名普通百姓和羌人部落迁移过来的,这样一个大郡,人口如此稀少,人均下来的土地还是不少的,不过金城郡向来是荒芜贫瘠,土地的质量也不怎么地,依靠百姓种庄稼生存是不可能的。
此次开荒,军队自然又被当成了苦力来使,不过听说是开荒之后,这些士兵没有发出一句怨言,特别是羌人士兵,斗志昂扬,开荒的热情十分高。
贾荣指着远处一片大好的田地问道:“这是谁家的田地?”
一名百姓走上来轻声说道:“那是城内于家的。”
贾荣点点头,指着另外一片田地继续问道:“那边的呢?”
“大人,这附近全部都是于家的田地。”
贾荣轻嘶一声,这于家不过是金城郡的一个土豪,却拥有这么多的良田,金城郡一共有三大土豪两大世家,这仅仅是最为强势的几大家,还有很多小土豪,相比其他郡县来说情况还是很好的,不过一个小小的土豪拥有这么多的田地,不得不令人深思,特别是金城郡土豪里面的韩家和世家里的韩家都和韩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情况容不得忽视。
“回去让张大人查一下金城郡土豪世家各有地多少,将他们的详细情况统计上来。”贾荣对着身边的一名孤狼士兵说道。
孤狼抱拳应诺之后迅速离开了这里。
几万军民一起努力,一月之后,开出了十五万余亩的良田,而且这些田地全部都属于太守府的。
开荒最多的就是郡城了,百姓军队比其他县城多出好多,开荒了五万余亩良田,其他各县加在一起一共开了八万余亩,羌人部落开出了将近三万亩的田地,人均能够分到一亩多地,这样的成绩还会十分不错的。
首先获得土地的就是从北地郡来的百姓,每人分得了两亩田地,一个三口之家一次就能得到六亩田地,来年的chun耕就能投入使用了;金城郡的原先百姓每人分得了一亩田,这样一来,还剩下一万余亩田地,这样的结果每个人都很高兴,除了城内的土豪和世家,羌人部落的土地就交给了他们自己来处理。
土豪世家最近很老实,大概是听说了贾荣的一些手段,不过贾荣可不想就这样放过他们,经过张立的统计,仅仅于家就有万亩良田,这还仅仅是明面上的,这些世家土豪一共占有了将近四万亩良田,良田不等于田地,是那些地势比较好,出产量高的田地,一般良田一亩地能比普通田地打的粮食多出来二分之一,比如说一块普通的田地出产量是每亩两石粮食,那么良田就是三石。
造纸厂已经建造好了,正在招收一些工人,现在的造纸厂可没有后世的那么多讲究,什么污染了之类的,不存在,主要是没有人意识到环境这两个字,经过苏双在雒阳的周旋,汉帝也同意了金城郡造纸厂,只是每年要上缴一定的金钱。
每个工人每月的工钱是五百钱,五百钱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省吃俭用一个月的了,招工的条令刚刚下达,造纸厂的门前就挤满了人,贾荣下令挑选的大部分都是十五六岁的工人,这个时代没劳动法,不然贾荣又有了一条新罪名,挑选这样的人主要是年轻人学习起来比较快,贾荣可不想造纸厂里面就那几个技术人员,高薪请他们自然是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会造纸的技术。
就像匠作坊现在也正在吸收一些年轻人,打铁的技术需要不断的革新创造,仅仅是老一式不会取得很好的打铁效果,因为这些老铁匠打铁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模式,而新人则不同,有了原先的基础,会有更多新颖的想法。
这些工人在进入造纸厂、匠作坊的时候都会签一个合同,造纸、匠作坊视他们工作的好坏予以加钱,但绝对不会减少他们的工资,他们要在造纸厂匠作坊内工作二十年,一切行动听从太守府的指挥,不然会遭到太守府的制裁。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断崖感激不尽,多谢一直以来支持铁骑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的铁骑!
一七四章:金城仙恋阁
古代第一个劳动合同无疑是很不公平的,但就是这么一个条约让无数的人趋之若鹜,只要进入到匠作坊或者造纸厂里面就意味着以后不用为吃的喝的发愁了,甚至有些人表示愿意在造纸厂或者匠作坊内一辈子。{.
金城郡的所有事情都已经进入了预想的轨道,金城郡的粮草熬过这个冬天肯定不是问题,何况还有秋天的一次收获呢。
这ri,正在考虑着如何招揽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