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5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声音中透露着淡淡的怒意。

  贾荣看向大汉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凝重,从其行为举止上不难看出此人也是一个练家子,来到东汉这么久,这点目光还是有的,从他的身上,贾荣感觉到了淡淡的杀气,“不知这位壮士姓名?”贾荣拱拳拜道。

  大汉回了一礼淡淡的说道:“在下纪灵,见过贾太守!”

  纪灵?怪不得,原来是袁术手下的猛将。

  不过眼前的这群人却是来找茬的,贾荣现在可生不出什么挖墙脚的想法,“纪将军擅自带人围住蔡府可是奉了圣上的命令?”

  纪灵如实答道:“非是圣上授意。”

  “可是圣上通知袁太傅,而袁太傅未来得及告知纪将军?”

  “不是!”纪灵的声音没有了方才的坚定。

  “可是蔡大家做了什么不对的事?”

  “不……不是!”

  “那就是纪将军自作主张带领家丁围攻蔡府?”刚刚的围住也被贾荣变成了围攻蔡府。

  纪灵的脸se变得十分难看,有心撤退却无法向袁术交代,不撤退的话,贾荣给自己戴的那顶帽子分量实在是太重了,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纪灵不是傻子,经过贾荣的浅淡分析后自然明白了其中的厉害之处,围攻蔡府的罪名若是落实的话,纪灵也算提前走完了他的一生。

  “纪将军如此行径,分明是不将大汉的法纪和当今圣上放在眼中,蔡大家身为当世大儒,又岂是尔等可以亵渎的。”贾荣步步紧逼的说道。

  天气十分寒冷,可纪灵额头上已经浸出一层淡淡的汗水,即使是袁术的授意,若是事情闹大了,倒霉的也一定是他。

  一名家丁站出来骂道:“休要猖狂!”

  “纪将军,待我们将他擒回去,等候公子发落!”

  纪灵对着那名家丁踢了一脚,骂道:“滚!”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缺看热闹的,仅此一会儿,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四周,向着纪灵贾荣等人指指点点。

  贾荣也不想过于为难纪灵,挥手说道:“你们都回去,以后做什么事情记得先考虑考虑!”

  纪灵躬身拜道:“多谢贾太守好意,纪灵心领了!”说完,带着袁府的家丁落荒而去。

  贾荣对着围观的人群说道:“没什么事了,大家都散了!”

  卫仲道快步走到贾荣面前,一脸欣喜的说道:“幸亏贾太守回来的早,袁府的人实在是太可恶了,待老师回来我一定会禀告此事,竟然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贾荣亲切的拍了拍义愤填膺的卫仲道笑道:“回去,仲道。”

  卫仲道似是想起了什么,盯着贾荣问道:“贾太守,你是不是在外面惹了袁府的什么人,否则那群人怎么会说太守大人打伤了他们家的公子。”

  贾荣讪讪一笑,转身走进了蔡府。

  藏了,兄弟姐妹们给力哦,大家一起努力把铁骑推上新高,铁骑的红票实在是太不给力了,有红票的记得给铁骑一张哦!断崖在此拜谢!

  一二九章:雒阳(十五)

  琴音再次传进贾荣的耳中,方才卫仲道说蔡邕不在府上,那么弹琴的一定是蔡琰了,想起那个天真活泼如同下凡小仙女的蔡琰,贾荣的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只是蔡琰看向自己的眼神分明有一种叫做情意的东西包含在内,这令贾荣头大不已,按说顺着历史的不断进行,蔡琰会成为卫仲道的妻子,没想到一只正在成长的小蝴蝶却改变了这一切,这也导致贾荣面对卫仲道的时候有着些许的羞愧之心。

  看见远处的那道身影,琴音戛然而止,蔡琰环顾左右见没有下人在此,一蹦一跳的来到了贾荣的身边,娇声叫道:“大哥哥来了,方才琰儿弹的好听吗?”

  贾荣亲切的抚摸着蔡琰的小脑袋,笑道:“当然好听了!”

  “那琰儿以后每ri都给大哥哥弹?”蔡琰一副很受用的样子。

  贾荣有心说好,却不忍欺骗蔡琰,“琰儿,大哥哥今晚就要离开雒阳了,特来向令尊道别的,另外再来看看琰儿。”

  方才愉悦的表情一去不复返,蔡琰换成了苦瓜脸,“大哥哥要走了?怎么会走呢?是不是琰儿做错的什么?”蔡琰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琰儿很乖的,只是我身为一郡太守,应该守护边疆的,不然会有坏蛋打过来的,到时就会有无数的普通百姓因此而遭难。”贾荣轻声解释道。

  蔡琰点点头,笑道:“嗯,琰儿懂得,大哥哥是个大英雄!”

  贾荣难得露出难为的神se,什么大英雄,现在那些士人口中自己就是一个不将汉室放在眼中的乱臣,不过这些却不能和蔡琰说。

  “我走了之后,琰儿要乖哦!”贾荣刮了刮蔡琰的琼鼻说道。

  蔡琰失落的点点头,盯着贾荣问道:“那大哥哥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呢?”

  “看情况!”贾荣长叹一声说道,身为一名武将,就要随时做好战死沙场的准备,这是武将的悲哀,亦是武将的荣誉,自从贾荣做了河池县的指挥、统领,就有了这种觉悟,马革裹尸是战士最大的荣誉。..

  “哦,那琰儿什么时候能去大哥哥的家乡?”

  “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带琰儿去的!”

  “琰儿要乖,我会回来看你的!”贾荣握紧双拳语气坚定的说道。

  “嗯,琰儿很乖的!”蔡琰也被贾荣的信念所感染。

  不知为何,面对蔡琰,贾荣竟然生出了不舍的情怀,这个如同妹妹一样依恋自己的女孩,天真活泼,缓解了不少雒阳之行带来的压抑,和蔡琰在一起,完全不用考虑什么陷阱、心计、尔虞我诈,那种感觉十分让人依恋。

  贾荣鬼使神差的伸出手摸了摸蔡琰的小脸,而一切又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不带有任何的不良思想,“琰儿,以后真有什么事情的话,一定记得去北地郡找大哥哥!”想起历史上蔡琰悲惨的遭遇,贾荣心生不忍,能不能改变这位神奇女子的命运就看以后的造化了,而今的自己虽说与宦官达成了协议,却也是步步惊险如履薄冰,将蔡琰带走的话,很有可能会害了她,而且蔡邕也不会同意的。

  蔡琰猛然仰起头看着贾荣说道:“大哥哥,琰儿回去找你的!”

  远处的卫仲道一脸惊奇的看着亭中的二人,没想到蔡琰竟然会与贾荣如此亲近,平ri里见到谁都是一副带理不理的蔡琰也会流露出可爱的一面,卫仲道摇首离去,嘴里直呼“怪哉”。

  蔡琰的小脸蛋十分有手感,贾荣甚至怀疑若是稍一使劲的话,很有可能会挤出水来。

  有心挣脱,却有着五分不舍,这就是蔡琰此时的内心写照,脸上早已是红霞密布。

  感受着蔡琰脸上传来的火热,贾荣也从方才的想象中清醒了过来,急忙放下右手,笑道:“琰儿,没什么事的话,大哥哥走了哦。”

  蔡琰红着脸低着头不发一言,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代女子一直信奉的守则,即使是十来岁的小女孩也懂得这些的,何况蔡琰身出蔡府,对男女之间的礼节更是了解甚多,蔡琰还从未见过任何一个男人敢在公众场合捏一名女子的脸,这样的人会被大家所看不起的,偏偏贾荣就是这样一个另类,让少女的心怀荡起了点点涟漪。

  为了缓解尴尬,贾荣迈步向着蔡府其他的地点走去,来到蔡府这么久,贾荣还未来得及细细的观赏蔡府的风景。

  听见远去的脚步声,蔡琰抬起垂下的脑袋,扑闪着双眼看着远处的身影,蓦然,蔡妍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大声喊道:“大哥哥,我会想你的!”

  贾荣愣愣的定在原地良久之后,才转身去寻找亭内那个娇巧的身影,映入眼帘的是空荡荡的凉亭,贾荣摇头向远处走去。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蔡邕一脸怒容的回到的蔡府,平时和善的蔡邕发起怒来也是十分的吓人,卫仲道在一边唯唯诺诺站着,任劳任怨的接受着蔡邕的怒火。

  在此之前,蔡邕正在司徒王允的府上,与王允交谈ri前和汉帝所说的水舟之事,交谈正欢,没想到传来蔡府被围的消息,任谁得知自己的家被一群围住了也不会有好心情的,何况蔡邕是当世的名人,更是身处司徒府上,发生这样的事,让他的颜面何存,当场脸se发黑,在王允的劝导下急匆匆的赶回了蔡府。

  蔡邕的第一波怒气,被卫仲道完完全全的阻挡了下来,谁让蔡邕是师字辈的呢,即使再骂狠点,卫仲道也只能听着。

  怒气消散之后,蔡邕恢复了以往的睿智,轻声问道:“贾荣何在?”

  卫仲道恭敬的回道:“贾太守如今正在蔡府中!”

  “把他找来!”提及贾荣,蔡邕语气中含着难以掩饰的怒火。

  “贾太守,一会儿老师说什么一定不要往心里去,等老师火气散尽就好了。”卫仲道跟在贾荣的身后不断的说道,贾荣最近以脸皮厚、狡辩之名迅速在雒阳城传开,卫仲道可害怕蔡邕与贾荣一见面就吵了起来,那样他夹在二人的中间就不好办了。

  贾荣笑道:“仲道尽管放心,蔡大家说什么我听着就是。”

  蔡邕的怒火也没有白白的发泄,卫仲道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不出所料,蔡邕果然没有给贾荣好脸se看,一张老脸也因为过度压制内心的愤怒而变的沟壑纵横。

  “蔡大家找晚辈前来有何事?”在蔡邕的面前,为表尊敬,贾荣始终是以晚辈自居。

  “志远做的好事,难道还要我一一说出来吗?”蔡邕怒道。

  贾荣恭敬的说道:“蔡大家有所不知,今ri街市之上,那袁术竟然当众调戏良家女子,晚辈心生不忍,出言相劝,没想到袁术反倒令家丁围住晚辈,言称连昨ri蔡府之事一并了解;想我堂堂大汉,怎么能当众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如此行径岂不是令圣上蒙羞,让天下人耻笑吗,为了汉室的尊严,晚辈自知不敌,还是勇敢的出手了。”贾荣将今ri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袁术成了十恶不赦的恶棍,而贾荣成为了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蔡邕哪会被贾荣的话所戏弄,淡淡的问道:“志远所说可是属实。”

  贾荣坚定的说道:“句句属实,若是蔡大家不信,尽管派人前去查证,更可恶的是雒阳城的官衙竟然不阻止。”

  “据老夫所知,怎么是袁公路被贾太守打的卧病在床,袁府家丁气不过,这才来蔡府讨要说法。”蔡邕目不转睛的看着贾荣问道。

  贾荣轻咳一声,整理了一下思维,缓缓说道:“蔡大家也知我大汉百姓都是忠勇善良嫉恶妒丑的,看那袁术如此行为,围观的百姓自发的帮助晚辈,这才一举打退了袁府家丁。”

  蔡邕长叹一声,语气缓和了下来,“在外面,志远一定要慎言,切记祸从口出;这次志远将袁术打了,以袁隗的xing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明ri朝堂之上,恐怕又是一番争论。

  “蔡大家不用担心,晚辈已经决定今晚便会离去。”

  蔡邕惊异的看着贾荣,良久之后说道:“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如今的雒阳城洪涛暗涌,非是久留之地。”

  “只是志远回到北地郡以后一定要事事为百姓着想,ri前所说我已经据实禀告了圣上,圣上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一定能够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含义,大汉如今已是危在旦夕,志远身为一方太守,一定要上报圣上,下安黎民,做一个好官,造福一方百姓。”蔡邕言辞恳切的说道。

  看着蔡邕,贾荣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眼前的老人为了大汉不断的奔波,得到一句治世经典之论,为了大汉的百姓,更是亲自上谏汉帝,该承担多么大的压力,世家的恐怖实力,蔡邕不可能不知;刚开始的时候蔡邕很不待见自己,但经过吟诗事件之后,蔡邕始终以长者的身份出现在贾荣的身边,循循善诱,为了缓和贾荣与世家的关系,更是不惜放下颜面为贾荣周旋。

  藏红票了,大家给力昂,家里没网线,只能每天网来回跑了,不过不会耽误大家看的,断崖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为了铁骑,兄弟姐妹们,站起来!

  一三零章:雒阳(十六)

  ri暮西山的大汉,却有如此的忠臣,实乃大汉之幸大汉之悲也,喜的是乱世之中有这样为国为民着想的臣子,悲哀的却是一个蔡邕始终改变不了历史的进程,大汉朝也必定会被替代,若不是自己的出现,蔡邕也难免悲惨的下场。..

  而今的大汉就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迟暮老人,即使再好的药方,也只会让他多苟延残喘片刻,腐朽的体制,腐朽的朝政已经背离了民心,试想,百姓连最基本的种的地都在被逐渐吞并,失去了生存的依靠,这些百姓就会揭竿而起,黄巾之乱只不过是一个jing钟,不过这些却不能阻挡贾荣对这个老人的敬佩,就像后人能铭记文天祥这个人是一样的。

  贾荣单膝跪倒拜道:“多谢蔡大家一直以来的帮助,此情此恩,贾荣必定铭记在心,ri后蔡大家若是有用得着贾荣的地方,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蔡邕将贾荣扶起,责备道:“志远何必如此,想志远在北地郡所为也是为了大汉的百姓,你我同为汉臣,理应同心协力中兴汉室。”

  贾荣点了点头,虽然内心不赞同蔡邕的说法,但贾荣却不忍心辩驳。

  良久的沉默之后,蔡邕似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语气颤抖的说道:“志远可愿拜我为师?”

  贾荣的大脑立时当机,愣愣的立在原地,一边的卫仲道急忙拉了拉贾荣的衣服,低声说道:“贾太守还不赶紧拜师,能得到老师欣赏的人很少的。”连ri来的相处,卫仲道能感觉到贾荣这个人是十分不错的,有了师兄弟这层身份,那就更好了,之前贾荣和自己的父亲兄弟相交,不郁闷才怪了,只不过碍于父亲的面子没有提及,而今大好的良机摆在眼前,岂有放过之理。

  三叩九拜之后,贾荣又有一种身在梦中的感觉,没想到自己有老师了,而且还是蔡邕,或许别人都会羡慕自己有一个山野奇人做老师,但却是虚构的,当有了这层身份,贾荣的身份也不会变的那么尴尬,一些士子也会理所当然的投靠在贾荣的麾下,再上之前贾荣在北地郡颁布的诏令,贾荣可以预料当这层身份公布之后将会引起多大的反应,多少人挤破了头的想要拜在蔡邕门下,没想到幸运女神竟然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贾荣有一种抱着蔡邕猛亲几口的冲动,这个老头实在太可爱了,买彩票的话,肯定能中五百万大奖。

  蓦然,贾荣想起了什么,再次拜道:“多谢蔡大家!”

  卫仲道提醒道:“应该叫老师。”

  “拜见恩师!”贾荣的下拜完全是发自内心。

  贾荣能够理解蔡邕的一番苦心,即使明ri朝堂之上袁家发难,贾荣也有了蔡邕这一层防护伞,教训在雒阳大街上行无耻之事的袁术也变得理所当然,有了蔡邕这样的老师,汉帝想要杀自己也要费一番功夫,以后治理起北地郡更会有事半功倍之效,此事之后,贾荣已经算作是半个世家中人,直接缓和了与世家间的关系,即使有心人想要发难也要掂量掂量,不过这些只是明面上的,背地里,那些世家绝对还是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

  贾荣更能明白蔡邕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仅仅是朝堂之上世家的批判就不是蔡邕这个迟暮老人所能承担的,还有世家的责难,蔡邕是当世大儒,不代表世家不敢害他,不过拜蔡邕为师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让贾荣无法拒绝,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能有志远这样的弟子是老夫的荣幸,今ri老夫太高兴了,哈哈哈......”蔡邕的一席话已经将贾荣的身份彻底的定位,古人讲究言出必行,像蔡邕这样的人物决定的事情更是不会轻易的更改。..

  一边的卫仲道不断的诽腹,还今ri是最高兴的呢,恐怕是火气最大的ri子。

  贾荣感激的拜道:“多谢恩师!”

  一切尽在不言中,过多的推辞也显得虚伪,还不如坦而受之,以后尽心为蔡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让他不会死的那么惨,安度晚年,帮助他完成修编汉史的愿望。

  拜蔡邕为师,贾荣感到身上的担子又加重了几分,想起天真可爱如同仙女的蔡琰还有眼前慈祥的老人,贾荣暗暗握紧了双拳,回到北地郡之后一定要奋发图强,彻底的强大起来,只有绝对的实力才是最好的保障。

  夕阳西下,雒阳城外,五十名骑兵一字排开,静静的等待,只有偶尔的一声马嘶。

  一骑从远方奔至,张绣出众拜道:“启禀将军,北地郡五十名骑兵已经到齐!”

  贾荣也换上了戎装,映着落ri的余晖,贾荣的身影显得十分的高大,双目如电,打在每一个士兵的心头,所有的士兵挺了挺已经很直的胸膛,他们就是贾荣手中的一把利剑,剑锋指处,敌人纳首,贾荣军中的第一条军令就是令行禁止,无论什么人,不守军令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令行禁止已经牢牢的刻在了每一个士兵的心头。

  贾荣大喊一声,一骑当先向远处飞驰而去,身后五十名骑兵紧紧跟随,扬起的尘烟证明着这些人曾经来过。

  次ri,汉帝对一名小宦官努了努嘴,沉沉的打了一个呵欠。

  宦官会意,扯着嗓子喊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太傅袁隗出列拜道:“臣有事启奏!”

  汉帝的脸se当即沉了下来,方才打呵欠是故意而为,意思就是今ri不用上朝,不过却不想落人口实,没想到还有人不识抬举上奏,这些人上奏无非就是伸手找自己要钱,汉帝不耐烦的说道:“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啊,袁太傅。”言外之意就是没重要的事就退朝,这还等着回去补个回笼觉呢。

  袁隗再次重复道:“臣有要事启奏!”

  “准奏!”汉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怒意。

  袁隗不以为意,拜道:“昨ri虎贲中郎将在洛阳城内遭到北地郡太守的无故殴打,以致虎贲中郎将卧病在床,无法早朝,请圣上裁断!”

  汉帝的眼中闪过一丝jing光,他从这件事上嗅到了一丝商机,若是利用得当,肯定能捞上一笔,也不是汉帝没有志气,即使是皇帝没有钱腰板子也硬不起来。

  “谁是虎贲中郎将?谁又是北地郡太守?二人为何发生冲突,爱卿且细细道来!”汉帝一副贤君风范。

  众人被彻底的雷到了,没想到汉帝连虎贲中郎将是谁都不知道,还有最近风头正盛的贾荣竟然也被汉帝遗忘,念及此处,一众文官看向宦官的眼神变的愈加犀利,肯定是宦官在中间捣鬼,蒙蔽圣上视听,不过宦官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很自然的将目光投向他处,只要汉帝不下旨,这些口口声声皇权至上的文人绝对不会悍然发难,当然排除一两个另类。

  袁隗稍作停顿之后,继续说道:“虎贲中郎将乃是袁术袁公路,北地太守却是贾荣。”

  “哦!”汉帝恍然的点点头说道:“袁公路与袁太傅可是有关系?”

  袁隗据实答道:“老臣是袁公路的叔父!”

  “大胆,想一个小小的北地太守竟敢殴打袁太傅的侄子,该当何罪?不用说了,撤职!”汉帝怒道。

  一阵嗡嗡的讨论声之后,一名官员拜道:“臣认为免去贾荣的职位实在是太轻,还应诛杀九族!”

  真是不知道脸赖,若是贾荣在此,肯定会有这么一叹,汉帝的意思摆明了就是讽刺袁隗的,没想到却一名大臣顺坡下驴。

  又是一阵讨论声后,蔡邕拜道:“此事臣不敢苟同!”

  汉帝轻轻的“哦”了一声,他发现这件事变的越来越有趣了,没想到连蔡邕也会站出来,“蔡大家请说!”

  “贾荣出身蔽府,正是不肖弟子,不知贾荣做错了什么,竟引得袁太傅如此大的怒火,想北地太守贾荣兢兢业业,造福一方百姓,保卫我大汉的边疆,何罪之有!”蔡邕转向袁隗问道。

  话音刚落,整个朝堂再一次被喧哗声所充斥,贾荣竟然是蔡邕的弟子,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北地郡太守有如此大的能量,能拜在当世大儒蔡邕的门下,蔡邕收徒的门槛,在整个大汉都是出了名的严厉,只要他没看上,无论是什么人举荐都没有用,一律拒之门外。

  汉帝重重的拍了几下桌子,待众人安静下来之后,面无表情的说道:“袁太傅可将昨ri之事说出来,让百官评论。”

  袁隗用了生平认为最华丽的语言装饰了袁术一番,将袁术的调戏良家女子说成了在大街上认错了人,贾荣的指责也变成了公然谩骂不将朝廷命官放在眼中,更别提贾荣手下的士兵殴打袁术一事了,直接被袁隗说成了意图造反,袁术成了无辜的受害者,贾荣成了恶徒,同样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来就就有不同的效果,此言果然不假。

  袁隗身为太傅,本身学识不必说,脸皮更是要比百官厚那么一点。

  每天传小说到七里外的网上传,或许有时会迟到,希望大家能够体谅,希望兄弟姐妹们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铁骑。

  一三一章:雒阳(终)

  整个大殿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大家看向袁隗的目光包含了一丝敬畏,在场的众人哪个是泛泛之辈,从袁隗的只言片语中,自然能推断出一些信息来,只不过碍于袁隗的面子,没有公然揭穿,堂堂的大汉太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起谎话来竟然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的,袁术是什么德行,都是略有耳闻的;今ri令百官吃惊的事情太多了,先是北地郡太守成了蔡邕门下,而后是袁隗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说辞,只把众人弄的一愣一愣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蔡邕吃惊的看着袁隗,良久长叹道:“实在没想到袁太傅颠倒黑白的功夫这么了得,三言两语竟然将我徒儿说成了十恶不赦之徒,老夫实在是佩服,不过那袁术是什么样的人,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公断。”蔡邕气的颔下的胡子一抖一抖的,说话也少了些许的顾忌。

  袁隗的脸se只是稍微红了那么一下,仰首说道:“老夫所说句句属实,还请圣上裁决!”

  “你,你,你……”蔡邕指着袁隗,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王司徒,你且说袁术是什么样的人。”蔡邕指着旁边的王允问道。

  王允无奈的看了蔡邕一眼,蔡邕是忠臣不假,但说话办事的方式有些激进了,这也是大汉文人的普遍毛病,经不起挑衅,“臣每ri下朝都回到了府中,因此对袁公子的事情没有耳闻,不好做判断!”王允向汉帝拜道。

  蔡邕目瞪口呆的看着昔ri的好友,没想到关键时刻会置身事外,自己还想着通过王允让汉帝实施仁政,善待百姓,而今看来,以前的却是看错了人。

  汉帝饶有兴致的看着大殿上的双方,袁隗护短在朝野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关键是能护到这种地步却是连汉帝也始料未及的,也不加阻拦,就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世家的团结力很强,或许这件事就是一个突破点,而今经过王允这么一番说辞,蔡邕与世家的关系必然会紧张起来,到时就是皇权发展起来的契机。

  北地太守贾荣汉帝岂会不知,包括最近此人在雒阳的种种行径,汉帝一清二楚,身处皇宫不假,汉帝的耳目可是遍布雒阳,掌握雒阳的最新动态,袁隗上奏贾荣殴打袁术一事,汉帝也想着趁此机会整治一下贾荣,让他感受一下天威不可量,不然难保这个年轻的太守大人会胡来,贾荣在北地郡的行为或许在文武百官的眼中是对皇权的挑衅,汉帝却不这么认为,贾荣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忠臣,因为他没向汉帝讨要粮草;其实有时汉帝也很单纯,只要你将治地治理好,不向朝廷要钱,就是一个好官。

  谁知蔡邕竟然站出来为贾荣辩解,这样一来整治贾荣就要注意手段了,贾荣是蔡邕的门下弟子,打狗也要看主人的,否则会寒了蔡邕这个老忠臣的心。

  袁隗一脸正容的看着蔡邕说道:“不知蔡大家还有何话说?”

  蔡邕辩驳不过,气的冷哼一声,把头扭向别处,不少官员想笑却碍于袁隗威势,强忍着心中的笑意。

  汉帝扫视了一下群臣,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蔡邕急了,汉帝这样讲,就是要落实贾荣的罪名,如此一来,贾荣最低也要丢官,丢官是小,北地郡的情况蔡邕从贾荣的口中了解甚多,恐怕无辜的百姓又要因此而流离失所。

  “臣有事启奏!”一个十分尖细的声音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只见张让扭着步子走到了殿下,对着汉帝三叩九拜之后,起身缓缓说道:“据臣所知,贾太守昨ri是在雒阳大街上看到中郎将袁术当街调戏良家女子,气愤不过,这才出言相阻,贾太守提醒袁术此举会有损我大汉威严,谁知那袁术不但不听,反而派遣家丁包围了贾太守,幸亏贾太守所带侍卫强悍,将袁府家丁击退,期间误伤了袁术。..”

  “圣上想想,袁术在雒阳城的大街上调戏良家女子,会造成多么坏的影响,对圣上的颜面造成多么大的损失。”张让分析的头头是道。

  其余的宦官或多或少都得到了贾荣的好处,也纷纷站出来为贾荣说好话。

  蔡邕感到以往听起来十分反感的宦官嗓,今ri听起来格外的顺耳,诧异的看了张让一眼,向汉帝拜道:“圣上,方才中常侍所述句句属实,请圣上明断!”以往蔡邕都是一句一个阉人的叫这些宦官,今ri却是改了口。

  汉帝眼中闪过一丝厉芒,贾荣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守,没想到竟然会有张让、蔡邕为其辩驳,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情况,看来这个贾荣比董卓还要有能量,这样一来,更坚定了汉帝整治贾荣的决心。

  “不知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担任北地郡太守?”汉帝一锤定音,根本不给蔡邕等人翻案的机会。

  蔡邕徒劳的长叹一声,不再言语,汉帝此言一出,摆明了就是要将贾荣降职,降职也好,自己这个徒儿一上任便是一方太守,多经过几次磨练,效果会更好,不过今ri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个老人所能接受。

  张让也十分识时务的束手站在一边。

  袁隗拜道:“臣有人选,执金吾袁滂曾力战羌人,可堪重用!”关键时刻,袁隗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大不了再花钱将族中的其余弟子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