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1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不断作乱,难道我大汉真的要完了吗?”

  一边的卫仲道急忙出言制止道:“老师慎言,这话传到小人的耳朵里,难免会以此为把柄。”

  蔡邕叹道:“就算是十常侍听到又能如何,老夫难道还会惧他们不成!”

  当今大汉,也只有蔡邕这样的老人敢于直言评论,其他的朝臣,对这个问题避之不及,此时的贾荣自保都难,如何会再次参与到十常侍的事情中。

  贾荣起身告辞道:“若无他事,就此告别!”

  蔡邕叹道:“非是我不愿帮助志远,老夫也是无能为力!”通过刚刚的接触,蔡邕发现贾荣不仅能做出那样流传千古的诗句,而且为人做事不拘一格,看似随意的举动往往却有着常人难以揣测的意思,若无先前在北地郡之事,恐怕ri后贾荣也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

  贾荣感激的说道:“蔡大家能有此心,晚辈不胜感激!”虽然蔡邕的一些行为有迂腐之嫌,但却影响不了贾荣将他当做一个长者来看待。全文字..

  蔡邕赞许的看了贾荣一眼,说道:“志远初来雒阳,也没有居处,不如就住在蔡府,只是蔡府简陋,恐怕委屈志远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即使蔡府再简陋,有蔡大家在此,也是好的。”贾荣感叹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蔡邕眼中jing光一闪,追问道:“可还有下文?”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赶,既然做了冒牌的诗人,索xing就一直做下去,“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贾荣故作深思之状,而后缓缓说道。

  蔡邕不禁抚掌叫好道:“好诗好诗!不知此诗可还有下文?”

  看着蔡邕期待的眼神,即使脸皮再厚,贾荣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欺骗一个老头在未来世界也是要受到大家鄙视的,“看到蔡府简朴的布局,一时间信口胡说,让蔡大家笑话了。”贾荣谦虚的说道。

  蔡邕看向贾荣的眼神增加了一丝赞许,年纪轻轻,面对夸奖不卑不亢,“若志远这还是信口胡说,那大汉的文人脸面将置于何地啊?”蔡邕打趣道。

  贾荣尴尬的笑笑,不再言语,生怕再一说话破坏了自己在蔡邕心中的形象。

  蔡邕诧异的打量了一下贾荣,眼前之人看似随意,却是有着非同常人的一面,结合先前仲道所讲,此人倒是颇有高祖之风,这话也只能在心里想想,不然传出去却是害了眼前之人,笑道:“不知志远师承何人?”

  贾荣早已料到蔡邕会有如此一问,不慌不忙的答道:“恩师乃是山野之人,不想外人知晓其姓名,还请蔡大家见谅。”

  蔡邕看向贾荣的目光分明多了一丝凝重,在这个年代,有一个山野之人作为老师,往往比当朝的知名人士作为老师来的更为有名,“无妨无妨!”蔡邕笑呵呵的说道,只是蔡邕有些怀疑贾荣之前所说的什么不懂治世之略,若真是师从山野奇人,焉能不懂安国定邦之事。

  贾荣并不知道他胡乱编的这个老师把他的身价涨了不止多少倍,“多谢蔡大家体谅!”

  暂时住在蔡府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一来,说不定能直接接触到朝中的大员,而一些世家中人即使不给自己面子也要给蔡邕面子,也能间接的缓和一下和世家紧张的关系,这也是蔡邕的主要目的,见识了贾荣的才华之后,蔡邕十分欣赏,自然愿意帮助贾荣。

  之后,蔡邕又与贾荣聊了许多朝野趣事,蔡邕长的慈眉善目,让贾荣不知觉间也放下了和平常人交往时的戒心,对于言辞,贾荣也是经过仔细的思量之后才敢说出,可不想再让蔡邕追着自己问这是什么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即使有心人想要查自己的身份,恐怕也会一无所获,李家村经过劫匪之事后,已经变成了一片荒野,无从查起。

  蔡邕的府邸不像贾荣见过的武威郡太守那般豪华阔绰,给人以十分朴实的感觉,古朴之中蕴含着非凡的意境,这也是之前贾荣会信口说出“陋室铭”诗句的原因。

  琴音袅袅响起,处在蔡府之中贾荣有一种宛在人间仙境的感觉。

  连ri来的碰壁,使得贾荣心灰意冷,或许与世家的关系再难缓和,即使有蔡邕在一边周和,那些世家或许明面上会给蔡邕一点面子,背后就不好说了,算了,不能缓和又能怎样,大不了自己跑到李文侯那,当一个快活的羌人统帅,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故土难离,贾荣也不例外。

  “世家啊世家,有朝一ri,我若拥有足够的势力,定让这朗朗乾坤不留一个世家,让所有的世家在我大军的铁蹄下颤抖,这些ri子的耻辱将来一定百倍讨回。”贾荣暗暗的想道。

  算算时ri,已经临近正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看着悬挂在天空圆圆的明月,想起远方的亲人,一句古诗映在了贾荣的脑海,情不自禁的朗声诵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是因为白天的事,贾荣感觉自己的诗意源源不绝,汗颜的是那些诗都是盗后世诗人的。

  一缕哀伤的琴音伴着贾荣的诗句在蔡府的庭院内飘散开来,悲伤的曲调,让贾荣一时难以自拔。

  一曲终了,贾荣也从琴音中清醒了过来,顺着方才琴音的方向走去,片刻之后,一名白衣女子出现在贾荣的眼前,此女大约有十一二岁,贾荣一时间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拉形容眼前的女子。

  贾荣可以肯定,眼前的少女将来会是一个祸国殃民的主儿,若说卫芙是倾国倾城的美女,那眼前的少女仿佛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飘然来自九天之外,清新脱俗,让人生不出丝毫的占有yu,一则是其身上流露的高贵气质,其次眼前的少女仅仅是十一二岁,自己可不想成为萝莉控。

  怎么回事,先是在河东看到大美人卫芙,接着在蔡府又碰到了一个美人坯子,难道最近走桃花运了。

  少女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贾荣,扑闪着宝石一般的双眼,不断的打量着贾荣。

  一时间,贾荣竟被这名少女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笑道:“适才听到姑娘琴音方才寻觅到处,冒昧之处还请姑娘见谅。”

  “贵客不必客气,应该是小女子的琴音打扰了贵客歇息。”

  清脆甘甜的声音伴着若有若无的香气向贾荣传来,令贾荣jing神一晃,稳了稳心神,笑道:“姑娘真会说话。”

  白衣少女轻声一笑,疑问道:“贵客是不是想家了?”

  贾荣皱眉看着眼前的少女,露出不解的神情,见到这样的小美女,贾荣的大脑也有些短路,把自己方才吟诗的事情抛到了脑后。

  白衣少女解释道:“方才听贵客吟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小女这才作此猜测。”

  贾荣看向白衣少女的目光也不是先前那样的随意,这年头不是人人都能有书读的,而且这样一个如同小仙女似的少女,再加上那清脆的嗓音,更是让人心情的舒畅,如实说道:“姑娘真是蕙兰芳心!的确是想家了,哈哈,让姑娘见笑了!”

  “看姑娘的年纪也就十余岁,我年长与你,不如你称呼我大哥?”贾荣对眼前的少女莫名的感到亲切,或许是她那粉雕玉琢的模样令贾荣生出疼爱之心。

  少女稍作思考,疑问道:“为什么呀?”

  贾荣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干笑道:“因为我年长与你啊,难道你父亲没教你见到年长的要喊哥哥吗?”

  少女即使再冰雪聪明也跟不上贾荣这个现代人的思维,扑闪着双眸认真的说道:“父亲从来没有教我这些啊。”

  贾荣被少女看的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道:“聊了这么久,还不知道姑娘姓名?不置可否告知,在下贾荣。”为表诚意,贾荣先是自报家门。

  断崖在此拜谢各位读者大大一直以来对铁骑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铁骑走不到这一步!

  再次呼吁,喜欢本书的读者记得收藏一下本书!

  您看完了,作者还有话要说哦!赶快看看作者的推荐作品

  一一八章:雒阳(四)

  少女轻声答道:“小女名叫蔡琰。..”

  贾荣点点头,印证了心中的想法,如此年轻的少女能弹得一手好琴,而且身居蔡府之中,不用想就是蔡邕的女儿,贾荣是在不明白,蔡邕长的也不算帅哥,为啥能有蔡琰这样的女儿,莫非不是亲生的,贾荣恶恶的想道。

  “那我以后称呼你为琰儿?”贾荣就像是一个诱导未成年少女逐渐犯罪的恶徒,一步步将蔡琰引进自己的圈套。

  蔡琰点点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又连忙摇头。

  贾荣笑道:“怎么了?琰儿。”

  蔡琰一字一顿的说道:“这样不合适。”

  即使是拒绝的话,发自蔡琰的口中却让贾荣生不出任何的厌恶,甚至有一种隐隐的期待感,希望能与其继续交谈下去。

  “哦,那算了!”贾荣故作失落的说道。

  蔡琰有纤细的小手摸了摸下巴,疑问道:“贵客生气了吗?”

  贾荣强忍住心中的笑意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他处。

  忽然,蔡琰目光坚定的看着贾荣说道:“那我允许你叫我琰儿了,只是在外人的面前不能提及此事。”

  看着眼前的蔡琰如此可爱,连ri来的失落也顺带着消散了不少,蹲下身,轻声问道:“琰儿,这是为什么啊?”

  蔡琰扑闪着双眼回道:“若是让家父知道,一定会责怪琰儿的,家父说过,在外人的面前一定要遵守礼节。”

  “我是问你为什么允许我称呼你琰儿呢?你就不怕我是坏人啊?”说完,贾荣甚至玩起了后世的变脸。

  蔡琰发出咯咯的笑声,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急忙以手掩嘴。

  贾荣笑道:“没事的,想笑就笑,我不会告诉外人的哦!”

  蔡琰竟然真的听信了贾荣,将小手松开了,仍旧是咯咯的笑个不停。/\/\../\/\

  良久,蔡琰终于笑完了,目不转睛的盯着贾荣。

  “琰儿还没有回答我为什么呢?”贾荣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后世哄小孩子的表情就能把蔡琰哄的咯咯笑个半晌。

  蔡琰双眼扑闪几次之后,脆生生的回道:“因为我看你不像是坏人!”

  好天真的理由,贾荣被蔡琰强大的理由折服了。

  不过孩子的心xing虽然天真,但却是真实的,眼前的蔡琰就是一个从未出过蔡府的小孩子,天真无比,和她在一起,贾荣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愉快,用不着任何的心计,其实贾荣挺喜欢这种没有勾心斗角的ri子,看向蔡琰的眼神也是倍加亲切,怜爱的伸出手去抚摸蔡琰jing致的脑袋。

  不料蔡琰灵活的躲开了,严肃的说道:“书上说过,男女授受不亲的。”

  贾荣干笑一声,悻悻的将手收回,看来封建社会的礼制果然不是盖的,连一个小女孩都知道什么男女授受不亲。

  “琰儿喜欢什么啊?大哥哥买来送给你。”贾荣亲切的说道。

  或许是看出眼前之人并没有恶意,蔡琰显得也格外的活泼,如同天上的小仙女,一蹦一跳的说道:“好呀好呀。”旋即又一脸失望的看着贾荣说道:“不行,家父说过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

  一枚簪子变戏法似的出现在贾荣的手里,向正在皱眉深思的蔡琰摇了摇手。

  蔡琰欣喜的接过贾荣手中的簪子,也忘记了方才自己正在思考应不应该接受别人的东西。

  看着蔡琰欣喜的模样,贾荣露出愉悦的笑容,无论蔡琰再聪明,始终还是童心未泯,不出一会儿,蔡琰就跟在贾荣的身后不断的叫着大哥哥,贾荣也理所应当的担当起了做大哥哥的职责,陪着蔡琰在蔡府内捉迷藏,二人玩的不亦乐乎,直到二人玩的气喘吁吁(这句写的有点邪恶)。

  良久之后,蔡琰撅着小嘴说道:“大哥哥,时候不早了,琰儿要回去了。”

  贾荣笑道:“那就回去,回去晚了小心挨揍哦。”

  “哦,那我走了哦,改天再找大哥哥玩。”蔡琰快步向远处跑去。

  看着蔡琰不舍的眼神,贾荣轻笑道:“还是做小孩子好,不用为生活担忧。”

  不过蔡琰虽说是才女,创造出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在历史上无疑是一个悲催的人物,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琰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直到十二年后,曹cao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想起了恩师蔡邕昔ri的教诲,用重金将蔡琰从南匈奴赎回。

  自己穿越到了东汉,能将这个如同小仙女一样的女孩从厄运中拯救出来吗,贾荣暗暗的想到。

  回到住处,方才的愉悦表情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寒霜,连ri来的奔波没有任何的成效,反而处处受到世家的排挤、讥讽,若说贾荣不生气那是不可能的,泥菩萨尚有三分土xing;同时,贾荣也明白了为何董卓会与宦官走的如此之近,大汉的世家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只有蛮力的匹夫,就算你有着盖世的功勋,依旧改变不了这个事实,相反,宦官贪图的只是钱财,不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付给他们足够的金钱,就会为你办事,或许自己也该走走宦的官路线了,一个树上吊死还是穿越人士吗。

  双拳也因为过于用力的紧握而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迟早你们会因为自己的愚蠢决定而付出惨重的代价。”贾荣暗暗的对自己说道。

  贾荣第一次生出了想要报复这些大世家的想法,想着现在处处冷落自己的那些世家将来会颤抖在自己的脚下,贾荣yin鸷的脸上露出一丝快意的笑容,世家啊世家,你们必会为你们愚蠢的行为付出血的代价。

  大汉的正月十五除了没有满城的烟花之外,论热闹程度完全能与后世的元宵节相媲美,这一ri,无论拍贫贵富贱,家家都挂起了灯笼,整个雒阳城也洋溢在一片喜气之内。

  贾荣也被热闹的气氛所感染,漫步在雒阳城的街道。

  在街边的一家店铺内,贾荣买了厚厚的一打宣纸,回到了蔡府,大汉的纸果然不是一般的贵,仅仅这样一打宣纸,竟然要五金,大概就是后世的一千多块钱,简直和抢差不多。

  看来在大汉开个造纸厂也能获取不少的利益,贾荣身为后世的理科生,多少对于造纸的技术多少也了解一些,大汉的宣纸之所以这么黄,是因为原材料不对;不过贾荣没有一点的实践经验,仅仅是照本宣科,真要开造纸厂,还需要大汉的造纸技术人员。

  看来若是真的因为得罪那些世家不能混迹官场,自己也可以下海从商,做一个富家翁,还是很不错的。

  蔡邕的名声果然不是盖的,元宵节这天,来往于蔡府的官员络绎不绝,想起北地郡太守府的门可罗雀,贾荣忍不住生出一丝嫉妒,若蔡邕是自己的人,那该多好,到时大汉的人才还不是滚滚而来。

  贾荣被蔡邕带在了身边,接待一些重要的客人,看着发丝斑白的蔡邕,贾荣感激不已,他明白这是蔡邕在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贾荣缓和与世家的关系。

  这几ri,贾荣也成了雒阳的小名人,往来于各府之间,受尽了冷落,想不出名也难。

  贾荣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大汉的官员看向蔡邕的眼神和看向自己的眼神完全不同,碍于蔡邕在场,那些世家不好发作,不过冷嘲热讽的话倒是不少,好几次贾荣都差点拂袖而去。

  来到蔡府的基本上都是大汉的文官,还有一些家族的后辈是被带来增长见识的。

  突然,贾荣看到了一个熟人——曹cao,在雒阳能碰到一个昔ri的好友,无疑令人十分高兴,贾荣十分珍惜和曹cao的友谊,说实话,贾荣十分的佩服曹cao,能一步步成为大汉的丞相、魏王,雄起于诸雄之中,统一中国的北方,这需要何等的气魄、手腕;不过曹cao似乎是有所顾忌,只是远远的冲贾荣一笑,迈步走向了蔡府;看来不仅是大汉的世家,连昔ri的好友,见到自己也是远远的避着。

  “司徒大人到!”蓦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贾荣的思绪。

  蔡邕将手头的事务交给卫仲道,急忙带领贾荣前去迎接,贾荣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个大汉的司徒大人究竟长的什么样子,想起之前去司徒府拜访吃了一个闭门羹,心中难免有一些若有若无的火气。

  虽说王允是大汉的司徒,但却是给予了蔡邕足够的尊重,主要也就是因为蔡邕年长其几岁,而眼下也不是在朝堂之上,自然没有了那么多的讲究。

  初见王允,贾荣生不出丝毫的恶感,若是年轻二十岁,王允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

  蔡邕拉起身边的贾荣介绍道:“这是贾荣贾太守,在府中做客。”

  常年的身处高位,让王允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贾荣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躬身拜道:“拜见司徒大人!”

  王允眉头一皱,随即释然,看向蔡邕的目光也含有一丝疑问,亲切的将贾荣扶起,笑道:“贾太守不必拘礼,今ri是好友相聚,不用如此客套。”

  铁骑要雄起!为了铁骑,大家一起努力!没有账号的朋友们,花几分钟注册一个账号,收藏一下本书,当然,有账号的更好,鼠标轻轻一点,收藏一下,有赏钱的,铁骑更是感激不尽昂!

  一一九章:雒阳(五)

  正在躬身行礼的贾荣自然没有注意到这些,蔡邕与王允闲聊了几句之后,王允迈步向屋内走去,一路上不断有人打招呼问好,王允也高兴的一一回应。\\..\\

  宴席之上,蔡邕作为主人,自然是要接受大家的频频敬酒。

  古代的文人果然爱好饮酒,不过人家喝酒也不像现代人那样不断的找由头,来者不拒,就是古人喝酒的做派;更令贾荣汗颜的是,时常因为某人的一句诗或者是一句话而连饮几杯。

  蔡邕打了一个酒嗝,脸se通红的说道:“各位能来蔡府,蓬荜生辉,各位不要客气,尽管喝!蔡府虽然简陋,但是招待诸位的美酒还是足够的!”

  作为名义上的东道主,蔡邕显然十分高兴,这份殊荣是多少大汉的官员梦寐以求而得不到的。

  正月十五,汉代谓其灯节,是汉朝最重要的节ri之一,按理说汉帝会在宫内设宴款待众臣,表示国泰民安、江山稳定;汉朝最近十来年国家一直处于作战状态,损失钱粮无数,国力疲敝,连续十年来,汉帝已经很少在皇宫之内设宴,平定黄巾大捷,汉帝才在宫内设宴宴请百官。

  汉帝不设宴,却难不倒大汉的文人,文人追求的就是风花雪月,去年所有的文人就是在司徒王允的府上相聚,相比之下,武将就有些太老实了,除非汉帝设宴,否则武将基本上不怎么相聚,没办法,谁让文人才是当今大汉的主流人物,一不小心落下口实,你还指望那些只会战场哼哼哈嘿的大老粗和这些文人在朝堂上争辩吗。

  蔡府看似简朴,实则也是宽阔无比,一次xing招待个几十人完全不成问题。

  贾荣本就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也乐得清闲,坐在角落里,独自饮酒。

  一名世家子弟趁着酒意,指着角落里的贾荣说道:“此人明明是一员武将,粗鄙的武夫,如何能与我们这些人相处一室,料想也是偷偷溜进来的。”贾荣面se一变,看着这名世家子弟一脸高傲的神se,贾荣强忍住想要上去揍他的冲动,手中的酒盏被握的咯吱作响。

  蔡邕的脸se十分难看,能到这里喝酒的,都是蔡邕邀请来的,而贾荣也被蔡邕带在身边迎接客人,这名世家子弟这么说,就是当面再打蔡邕的脸。

  “袁公路,不得无礼!”蔡邕呵斥道。

  “原来他就是袁术袁公路,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贾荣暗暗的想道。

  袁公路旁边的一名世家子弟轻声对他道:“公路说的在理,这样的武夫怎么能和我们同饮,如此就是降低了我们的身份。”

  袁公路似是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兴奋的点点头,提高嗓门说道:“蔡大家如此说就不对了,与粗鄙的武夫打交道就是变相的降低文人的身份,诸位以为呢?”袁术挑衅的看了贾荣一眼。

  整个酒席瞬间安静了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蔡邕,发生这样的事,首当其冲的还是蔡邕这个东道主。

  曹cao看向袁术的目光一厉,愤然起身怒喝道:“袁公路不得无礼!”

  见是曹cao发话,袁术吓的脖子一缩,曹cao是袁术从小玩到大的哥们,曹cao那层出不穷的整人手段,袁术至今想起来还有些头皮发麻。

  袁公路前后的一系列反应,自然没有逃过贾荣的双眼,轻轻的摇头,这个袁公路不愧愚蠢之名,被别人当了枪使还如此兴奋,看来今ri这件事是肯定要做一个交代的,不是眼前的袁公路悻悻而退,就是贾荣落荒而逃,见曹cao公然站起反驳袁术,不由得投去赞许的目光。

  一开始贾荣对袁公路还是有着一份同情心的,毕竟自己与他的未婚妻卫芙有那么一回事,而今,这份同情心因为袁公路的一再挑衅荡然无存,看向袁术的目光也是越发的凌厉。

  袁术被贾荣看的有些不自在,示威似的的叫嚣道:“怎么了,粗鄙的武夫,难道我说的不对?”

  就连在场的众人也觉得袁术做的有写过分了,当着一个武将的面一再说其实粗鄙之人,恐怕也会当即暴起发难。

  贾荣丝毫不将袁术放在眼里,端起桌上的酒盏,倒入口中,微闭双目,细细的品味了一下,自己的目的就是将袁术彻底的激怒,让在场的众人都觉得是袁术做的过分。

  袁术顿时暴起,就是平时大汉的一些官员见到袁术都要客客气气的,而贾荣的行为分明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中,怒道:“匹夫就是匹夫!难登大雅之堂!”

  蔡邕的脸se越发的难看,将目光投向袁术身边的一名老者,见老者对此不闻不问,即使以蔡邕如此好的涵养,也有些受不了了,毕竟文人都是爱好面子的,为了面子,有些文人甚至不惜牺牲xing命。

  王允轻轻的拉了一下蔡邕的衣角,附耳说了几句,蔡邕这才止住心中的怒火,恢复了云淡风轻的模样。

  贾荣不急不缓的迈步走到袁术的身边,目光紧紧的盯着他。

  袁术被贾荣看的有些发毛,情不自禁的后退了一步,se厉内荏的说道:“你这是干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武夫永远都是武夫!”

  贾荣笑道:“按照袁公子的说法,什么人才能登这大雅之堂呢?”

  袁术正了正衣服,也从方才的慌乱中恢复过来,一本正经的回道:“能进此堂者,当然要是当世大儒、名声显赫者,武夫只懂得战场冲杀,一个个粗鄙不堪,安得进入!”

  场内的不少人轻轻点头,赞许了袁术的说法,虽然袁术的说法有些偏激,没有丝毫的艺术xing,但在这些士大夫的眼里却是一个意思;曹cao的眼中露出一丝不屑,什么武夫不能入高雅之堂,真正的战争到来了,难道让这些整天只会之乎者也的儒生去杀敌卫国吗,不过贾荣说的士大夫和百姓共饮一堂,却是让曹cao也有些难以接受。

  听到袁术的话,再观察场内众人的反应,贾荣无明业火三千丈,文官武将,同为大汉官员,理应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没想到大汉却是如此风气,这与后世的“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有何区别。

  贾荣看着袁术一字一顿的问道:“若是一名普通百姓在此,袁公子该当如何?”

  感受着贾荣想要杀人的眼神,袁术将目光看向他处,轻笑道:“此言实在是荒天下之大缪,一个普通的百姓,恐怕没走到这间屋内就被门外的守卫格杀,你以为人人都有贾太守这么好的身手吗?”

  场中众人发出一阵哄然大笑。

  贾荣的面se陡然一沉,待众人安静下来之后,冷笑道:“袁公子为何如此无父无母耶?”

  袁术勃然大怒,在百善孝为先的朝代,这样评论一个人,无异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打了他一个响亮的大耳光,“你,你,你且说来

  我是如何的无父无母,若是说不上来,本将军今ri就把你大卸八块!”过度的气愤导致袁术的身体不住的颤抖,若不是当着众人的面,恐怕袁术早就刀剑相向了。

  一开始怂恿袁术的那名世家子弟也站了起来,厉声问道:“贾太守今ri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即使有蔡大家相拦,绍也会让你命丧于此!”

  贾荣有些愕然,至于这么大的反应吗,再看看场中众人冒火的双眼,贾荣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在大汉是不能随便这么说的,不过贾荣的目的也算达到了,要的就是把袁术一步步的引入自己布好的圈套之内,出乎意料的是一不小心犯了众怒,就连蔡邕也将目光投向了别处。

  看来不将此事说明白,自己就算是栽在这里了。

  不理会众人的反应,整理了一下有些混乱的思绪,贾荣继续向袁术发问:“敢问袁公子的衣食来自何处?”

  袁术脸上突起的青筋表示着他内心的愤怒,咬牙切齿的说道:“本将军身为大汉的虎贲中郎将,衣食自然是来自当今圣上,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担忧,本将军一定会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袁术义正言辞的说道,提及当今圣上,袁术甚至还向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袁术的回答中规中矩,还顺带着表了一番忠心,不少人赞许的点点头,显然袁术的回答也是他们所想,看向贾荣的目光更是充满了不善,本来文人对战场冲杀的武夫就没有什么感情,自然乐意见到贾荣遭难。

  贾荣不急不缓的端起桌上的一杯酒,轻轻啜了一口,淡淡的说道:“如此说来,敢问袁将军,当今圣上又是从何处得来的金钱、粮食?”没想到袁术年纪轻轻,却已经是大汉的中郎将,老袁家不愧有着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的名头。

  袁术仰天发出一阵嚣张的笑声,而后说道:“匹夫就是匹夫,明明不懂朝政还要故意卖弄,怪不得北地郡让贾太守治理的乌烟瘴气!”眼中的不屑之se溢于言表。

  喜欢本书的朋友记得收藏一下,铁骑的进步需要大家的支持!多谢各位大大一直以来对铁骑的支持!

  新的一周来临,大家给力昂,一起努力将铁骑推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