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0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阅读之余不要忘记收藏一下铁骑!

  第八十五章:世家,寒士

  关键时刻要稳住了,贾荣不断的告诫自己,微笑的看着走进来的张立。

  贾荣想象中的骂声并没有传来,只见张立进来之后,躬身拜道:“拜见主公!”言辞之间十分的恭敬。

  古人讲究从一而终,跳槽只会让天下人耻笑,自从张立拜贾荣为主的那一刻,张立的一生也就决定了。

  贾荣急忙将张立扶起,“子荣兄不必客气,称呼我志远即可。”

  张立面se一正道:“主公,此事却是万万不可,主下之礼岂能违背。”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二人都十分默契的没有提及昨ri之事。

  张立说道:“主公之前的招贤令,可谓是惊世骇俗,举国上下士子的目光全部聚集到了北地郡。”

  贾荣诧异的说道:“哦,此言何解?招贤令莫非有什么不妥?”

  “主公可知寒门士子与世家子弟的区别?”看着贾荣一脸的疑惑,张立解释道:“寒门士子想要入朝为官必须有当世大儒的举荐,也即是拜在大儒的门下才有可能得到朝廷的认可,这也是我大汉朝人才的选拔制度。”

  “主公一纸招贤令,却是颠覆了大汉的人才选拔制度,说的严重了,你这是公然违逆大汉的制度,挑衅皇室威严;即使汉帝不予追究,但主公从此也是与大汉的世家走向了对立面,招贤令极大的削弱了世家的优势,不少的世家肯定会因此而疏远主公。”

  贾荣冷汗连连,画虎不成反类犬,本想着用曹cao昔ri的招贤令多多招揽一些人才的,开始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没想到后果却是这么的严重,看来以后做什么事要多做考虑,三思而后行,“求子荣兄教我该如何做?”大汉最最重要的就是世家,起主导作用的也是世家,来自未来世界的贾荣,哪懂得这么多,了解的也就是历史的大概走向。

  张立似乎早就料到贾荣会向他求教,不急不缓的说道:“主公的招贤令已发,想收也是收不回来了;其实主公的本意是没有错的,只需向汉帝具体言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相信汉帝不会追究,如今的北地郡就是一块不毛之地,没有哪个世家愿意抢这个位置的,之前逃跑的官员没有一个回来的,而汉庭也不派遣官员前来,长史之位一直空着。”

  “主公的招贤令虽将主公推到了世家的对立面,但天下寒士何其多也,寒士之中的饱学之士更是如过江之鲫,只要主公将诏令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寒士入朝为官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主公的招贤令也是他们的机会,这样一个几百年来的机会,肯定会让那些对仕途心灰意冷的寒士挤破头。”

  张立的款款而谈,让贾荣焦急的心平静了不少,经过张立的一分析,贾荣发现自己的招贤令还是误打误撞,“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世家的子弟怎么了,难道就有那些辛辛苦苦到处游历学习、不断向别人请教的寒士有能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贾荣诗意上涌,仰天长叹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贾荣只想着图一时之快,将一句千古经典诗句脱口而出。

  这句话到了张立的耳朵中就不一样了,这分明是将整个天下比喻成了广厦千万间,然后将天下寒士尽收囊中。

  张立不顾这句话是如何的经典,擦着额头的细汗劝道:“主公以后切莫再如此言语,传到朝廷,对主公不利,更有甚者会置主公一个叛逆之罪。”

  不过贾荣诗中的豪气却是令张立佩服不已,能有如此豪情壮志,问世间能有几人。

  贾荣细心的听取了张立的建议,贾荣也明白自己的那些毛病,没事非要学什么文人,吐那么两句,图个一时痛快。/\/\../\/\

  若是细细追究,贾荣的才华整个大汉又有谁能够媲美,毕竟贾荣有着超越他们千多年的智慧,说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就能把这些整天之乎者也的老夫子给整住。

  接下来的政事就交由张立来处理了,贾荣封张立为太守府的功曹、主簿,代替贾荣处理太守府大小政事,给朝廷的奏折自然也要由张立来写,贾荣给张立的理由是,刚从书院出来的学生要多多的磨练,还顺带着说了一句“玉不琢,不成器。”

  张立对贾荣做甩手掌柜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倍感激动,功曹处理太守府的大小人事任命,就是二把手了,贾荣肯分与自己这么重的任务,是在重用自己,即使再累,也值了。

  贾荣哪想到了这一层,自任北地太守以来,贾荣却是消瘦了不少,整天cao心政事,为了北地郡的柴米油盐jing打细算,有了张立,自己就能腾出手来做其他的事,军队的建制是要尽快落实的。

  还有一个月就要秋耕,这可是一件大事,北地郡的粮食每年都要靠汉庭周济方能度ri,而今更是存粮不多,催粮的文书是递上去了一封又一封,始终没有米粮运来,每次汉庭都是以国库空虚为由打发。

  北地郡刚刚经历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园遭受了破坏,这个冬天也是更难熬了,现在的北地郡就是坐吃山空,这一切的问题把贾荣急的鬓角都有了丝丝白发。

  政事暂时交由张立处理,贾荣也没有闲着,大军驻扎北地郡的这些ri子,贾荣很少去军营查看,如今正好将军队整理整理。

  北地郡大营有骑兵三千三百人,其中三百是贾荣的亲兵,步兵一千二百人,步兵的训练由李力带领,跟随张威那么久,多少也学了个七七八八,骑兵的训练自然是由姜羽担任。

  对于贾荣今ri来巡视大营,士兵们的反应很激烈,贾荣是这支军队的灵魂,是这支军队的支柱,若是没有了贾荣,上一刻还在一起客客气气吃饭的羌人汉人说不定下一刻就真刀真枪的干了起来,他们能如此融洽的走在一起,完全是贾荣的功劳,贾荣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更是达到了无可取代的地位。

  站在校场的高台,贾荣仿佛回到了昔ri在河池县校场训练少年士兵时的情景,不同的是,下面是士兵却是那么的安静,若隐之间给人一股肃杀之气,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的是一种叫做狂热的东西。

  贾荣大声说道:“大军驻扎北地郡以来的ri子,多亏有了大家的兢兢业业,才有了北地郡治安的稳定,百姓的安居,我代表北地郡的百姓感谢你们,更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说完,贾荣诚挚的鞠了一躬。

  什么政事都是虚的,唯有将兵权牢牢的攥在手里才是最重要的,枪杆子里出政权。

  士兵们是单纯的,哪会考虑贾荣是作秀还是真心,四千五百名士兵轰然跪地,贾荣的鞠躬他们不敢接受,四千二百名热血男儿在同一时刻向着校场高台的那个人下跪,是多么宏伟的场面,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羌人也能与汉人一起下跪,这是任何的影视里也拍不出来的,这是对一个人由衷更随从心底产生的默契。

  看着静静跪倒的士兵,贾荣不由得自信满怀,有这么多忠实的士兵追随,天下何处去不得!

  三军起立之后,贾荣说道:“而今北地郡正是艰难困苦之时,我们更应该同甘共苦共度难关!有信心吗?”

  “有!”四千二百名士兵从喉咙里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声,直冲云霄的吼声在北地郡的天地里经久不息。

  铁血如贾荣、姜羽之辈也是热血翻腾,有这样士气如虹的jing锐士兵,百战百胜又有何难。

  “同甘共苦,共度难关!”贾荣紧握右拳大声吼道。

  传来的是一浪接一浪的吼声“同甘共苦,共度难关;同甘共苦,共度难关….”

  贾荣分别对一千二百名步兵和三千三百名骑兵进行了检阅,北地郡的校场很大,别说是四千多名士兵,就是一万士兵也不显拥挤。

  士兵的表现都很好,尤以步兵的进步最大,张威不在,李力却是将贾荣训练陷阵营的那一套完全照搬了过来,训练的这群大老爷们整天嗷嗷叫;为了奖励这些士兵,贾荣从本就不太富余的钱粮中拿出了一部分给士兵改善生活。

  对于这些默默支持自己的士兵,贾荣不会吝惜什么。

  贾荣在军营中处理军务的地方实在一排又一排士兵居住的房屋的包裹之下。

  坐到军营最上首的位置,贾荣发现那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三军的希望尽在这个位置的主人身上,这一刻贾荣深切体会到了一将无能害死三军这句话的意思。

  看着屋内站立笔直的军中将领,贾荣严肃的说道:“你们的表现都很好,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接下来的ri子就如同我今ri在校场所说,艰难困苦,我们军人是干什么的,就是保家卫国。”

  “何为家何为国,国就是由一个个的家组成,保护北地郡百姓的责任就在我们的身上了。”

  姜羽上前一步抱拳答道:“愿为将军驱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众将纷纷附和。

  贾荣点点头说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今我身为北地郡太守,你们的官职自然也要向上提。”

  兄弟姐妹们,点击被扣了四千,说我们铁骑的点击异常,不要气馁,大踏步的向前冲!铁骑好样的!请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铁骑,那些没账号的几分钟注册一个,收藏铁骑!

  第八十六章:开荒

  一句话说的诸将的脸上露出兴奋的神se,入伍为了是什么,说大了是保卫国家,说实在了是为了博取功名。

  “姜羽听令,现封你为北地郡都尉,负责好城内的治安以及骑兵的训练。”贾荣下达了第一条任命。

  姜羽单膝跪地拜道:“卑职一定不辜负将军信任!”

  张威、李顺等人虽然不在,他们的官职也都被提升了一下,虽然提升的不大,却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各部将领的官职均被提升,脸上的笑容表达着他们内心的喜悦,特别是那些羌人将领,更是一张嘴都咧到了天边,当初贾荣说的都一一的实现了,一时间他们感觉前途明亮,暗暗的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为了美好的家。

  张威也被封都尉一职,在大汉内地一郡是没有都尉一职的,只有在边疆地带才设有这个职位,贾荣不吝惜官职,只要是能封的,全部都给封了,留着也没什么用,至于饷钱,那是暂时没有,汉帝连最基本的粮饷都批不下来,别说饷钱了,只有暂时欠着了。

  职位封完了,大家也都高兴了,贾荣着力整顿了一下军队的建制。

  骑兵分为三部,每千人为一部,归贾荣直接统领,每部设校尉一名,副将两名,百人将十名,姜羽、乌兰、贾荣分别为三部统领。

  乌兰也就是李文侯的手下大将,上次连带着李文侯被贾荣逮捕,李文侯临走时将乌兰留下辅助贾荣,对这位李文侯手下的猛将,贾荣也是十分喜爱,这是一位不下于姜羽、华雄的悍将。

  乌兰对李文侯的命令是言听计从,所以在贾荣的帐下也是尽心尽力。

  骑兵建制确定之后,三部骑兵的训练那就像是上战场一样,都是军中男儿,谁服谁,况乌兰也是与姜羽不相上下的猛将,训练起士兵更是卖力,就是想把姜羽给比下去,谁让姜羽之前压他一头来着,姜羽部的骑兵那更是不甘示弱。全文字..

  贾荣作为所有骑兵的统帅,而且还是一千骑兵的统领,自然不能弱了名头,建制分好第一天,贾荣就对着手下的一千名骑兵说,“若是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个拖了我部骑兵的后腿,你就给老子下马当步兵去,平时训练不及格的也不用吃饭了,什么时候及格了什么时候吃饭。”及格不及格的标准那自然也是由贾荣制定的。

  简短的几句话,把这群大老爷们刺激的嗷嗷直叫。

  贾荣实行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政策,逐渐加大骑兵的训练量,让骑兵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李力,你组织好士兵负责城内的治安问题,一定要做到公正严明,对于那些宵小恶霸,一律严惩不贷。”贾荣语气冰冷的说道,显然对那些恶霸之辈十分的厌恶,骑兵建制刚分,只有将巡守的任务交给了李力。

  李力坚定有力的回道:“卑职一定尽心尽力,让那些恶霸之辈不敢欺负百姓。”李力眼中闪现一丝厉se,他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渴望惩治那些欺善之辈的心理更加的强烈,在他执管城内治安的这些ri子,但有发现作恶之辈,都是严惩。

  军队的事情告一段落,贾荣开始了下一项生产大计,开荒,大汉经历了黄巾之乱、羌人叛乱,而后又有天灾,百姓流离失所不计其数,荒地更是多了,以农立国,农业才是国家的根基,这是历代君主反复强调的。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地主世家的地就更多了,普通百姓到了灾年哪有余粮上缴赋税,在吃不饱赋税也交不上的情况下只有卖地,所以那些地主家的地是越来越多,上千亩者比比皆是,这还仅是边疆地带,大汉内地那些世家的地就更多了,这样一来,有钱的人,地越来越多,穷人越来越穷;一开始,贾荣摄于世家的实力,不想与他们作对,而今张立的一席话,已经让贾荣明确自己走到了世家的对立面,那还有什么客气的,只要有机会,那就只能和那些世家不客气了。

  北地郡内有四大世家,李、王、刘、姚,世代盘踞在北地郡,用根深蒂固来形容亦不过分,也是贾荣的一系列诏令让这些世家紧紧的抱在了一起,彼此之间前所未有的团结。

  想法是好的,真到了实施才知道是多么的困难,自己一厢情愿的开荒,可是财力却是不支持,没有耕牛,总不能用战马拉犁,极为不明智的做法,考虑了几ri仍是没有任何的进展。

  正在辅助李力训练步兵的李虎见贾荣愁眉苦脸的走来,急忙迎上前去。

  这做了官了,就是不一样了,李虎走起路来,没有了以往的大踏步,变成了急切的小碎步,佩剑在腰间轻微的晃荡,面se也是严肃至极,哪有以往憨憨的模样。

  见贾荣没注意到自己,李虎大声喊道:“卑职李虎拜见将军!”

  振聋发聩的声音将贾荣的耳膜震的嗡嗡直响,气的贾荣对着俯身行礼的头上就是一巴掌。

  李虎委屈的抚摸着被贾荣打的地方,“将军,这是怎么了?我好像没惹你?”

  贾荣佯怒道:“你小子想震死我啊,声音比狼吼还难听。”正在训练的士兵听到贾荣怒斥李虎,难得见平时严厉的李虎吃瘪,都捂着嘴偷笑,这一句声音比狼还难听,却让李虎的名字变成了李狼在士兵中流传开了。

  李虎瞪了那些士兵一眼,大吼道:“加大训练量,我看你们都还有劲儿啊。”吼之后才意识到不对,刚才就是声音太大了挨打来着,吓的脖子一缩,紧张兮兮的看着贾荣。

  贾荣看着威严的李虎,笑道:“你小子不去训练士兵,来我身边干啥?”

  李虎憨憨的说道:“俺这不是见将军愁眉苦脸了,想为将军排忧解难吗,没想到却挨了揍。”

  看着李虎脸上流露出比小媳妇还小媳妇的表情,贾荣不禁哈哈大笑:“算了,给你说也没用,训练你的士兵去。”

  李虎挠挠头说道:“那可不一定啊,李力那小子都夸俺聪明了,说不定我真能帮上将军。”

  贾荣脸上又露出了之前的苦se,“组织百姓去开荒,却没有耕牛,唉…”

  李虎听后嚣张的大笑道:“哈哈,俺还说是什么难事呢,这还不是小事。”

  贾荣急切的拉住李虎的衣襟问道:“赶紧说,有什么办法。”

  关键时刻,李虎却是咳咳几声,显然对刚才贾荣打他那一巴掌还记着呢,卖起了关子。

  贾荣赶紧松开李虎的衣襟,亲自给他抚平,轻声问道:“虎子,可以说了。”

  李虎迈着四方步,反复踱步了几圈,又看了一眼贾荣焦急的模样,不紧不慢的说道:“我们没有耕牛,但我们有很多士兵。”

  贾荣一脚将装模作样的李虎给踹飞,骂道:“你小子就是闲着没事找抽。”

  正在训练的士兵却是由惊愕转向了惊惧,李虎的表现他们自然都是看在了眼里,惊惧的是,贾荣没费力却把李虎给踹飞了,李虎可不是一个小瘦子,看向贾荣的眼神里也是尊敬里夹杂着畏惧。

  李虎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嘴里咳咳不停,不满的说道:“大哥你踢我干啥,以前俺村没耕牛那都是用人的,也一样,不过就是累点。”

  对李虎没喊自己将军喊大哥,贾荣却似没听到一般,因为李虎的一句话点播了他,这不是未来世界,用人拉犁也不犯法,也没有什么讲不讲道德的,放着这么多的士兵整ri在这里呼呼哈嘿的训练,那不是严重的浪费人力资源吗。

  想明白了这一层,贾荣对着李虎喊道:“你小子行啊,赶紧去招呼将领到我那里,回头我请你喝酒。”

  李虎高兴的哎了一声,就向各部士兵训练的地方跑去,那高兴劲儿别提了,就像是打了鸡血的狗,浑然忘记了刚才贾荣是怎么踢他的。

  各部将领到齐之后,贾荣单刀直入的说道:“你们在家都耕过地?”

  不少的汉人将领纷纷表示耕过,羌人将领却是露出迷茫的神情,羌人靠游牧为生,部分的羌人却是在大汉境内安居。

  贾荣说道:“这一次召众将前来,是让你们去帮助百姓耕地的,各部都有任务。”

  姜羽为难的说道:“我部的骑兵大都是羌人,不懂得如何耕地啊。”

  贾荣笑道:“我还没说完呢,看你们平时的训练挺单调的,就给你们找了一个训练的地方。”

  看着众将跃跃yu试的神情,贾荣yinyin一笑,这些将领最近训练竞争的厉害,听了贾荣的话自然是兴奋,“你们每部一千名士兵,分为两批,轮流耕地,你们的责任就是做一回耕牛,负责拉地。”说完,贾荣也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看着将领们惊愕的表情,特别是姜羽、乌兰,那嘴里都能塞下一颗鸡蛋了,“耕地能更有效的提升士兵的力量,是训练的最佳场所之一。”贾荣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道。

  兄弟姐妹们,为了铁骑,战起来,把铁骑推上新高!

  喜欢铁骑的记得收藏一下!

  第八十七章:累倒了

  众将嗡嗡的讨论着,显然贾荣说的让他么去拉地对他们的刺激很大。

  “你们各负责一片地方,最后,哪部士兵耕的地多,就由耕地量少的那部士兵为他们洗一个月的衣服。”贾荣为了刺激众将,下了一点彩头。

  果然,这些汉子哪经得起这样的刺激,纷纷叫嚷着让那些平时的对手给他们洗衣服,看着分成四个阵营,叫嚣不已的诸将,哪还有一点将领的风度,贾荣却是乐享其成,对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得意了一下,在一旁乐呵呵的笑着。

  这时,乌兰蒙头蒙脑问道:“将军,你是不是也在这次的比赛之中?”在汉军中这么长一段时间,乌兰也对贾荣十分的佩服,不过这个羌人大将说起话来却是不经过脑子。

  贾荣坚定的点了点头,“是的,本将军若是输了也是一样。”

  粗心的乌兰哪能观察到贾荣眼神里要吃人的目光,众将更加的兴奋了。

  会议散了之后,军队中的汉军将领立即成了香馍馍,羌人将领不停的向他们请教如何拉地,还有拉地的技巧,汉人将领在自己上司的嘱咐下,都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反复的调戏那些羌人大老粗。

  只要能把开荒的任务完成,就算是洗两个月的衣服,贾荣也是十分乐意的,不过对于乌兰那小子,看来是要整治一下了,等到有机会给他点苦头吃,贾荣暗暗想道。

  没想到这么大一个难题,被李虎那憨小子的一句话解决了,真是应了那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手下放着一个颍川学院的人才,贾荣当然要发掘出他的最大价值,不过看着张立充满血丝的眼睛,疲惫的脸se,哪还有刚来太守府的风度翩翩,贾荣内心也有些过意不去,说道:“子荣兄辛苦了,一定要注意身体,切勿太过劳累。”

  张立激动的点点头,主公如此关怀,自己就算再辛苦又有什么。

  将开荒的事情与张立商量了一下,听取了他的一些意见,贾荣开始风风火火的大干起来。

  第三把火烧了起来,贾荣下达了第三条诏令:“无论是有地或者是无地的百姓均可前来太守府登记,每人皆有,仅限百姓!”此诏令迅速的传遍北地六县。

  经过张立近来的人事调整,北地郡其他五县已经安排了县令、县丞,接到贾荣的诏令和张立的详细说明之后,不折不扣的实行。

  命令下达之后,李王刘姚四大世家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太守府哪来的地啊,王家家主王古似是想起了什么,良久之后还是摇摇头,对贾荣的诏令不置可否,四大世家甚至怀疑贾荣是不是要开始对他们下手了,一时间四大世家风声鹤唳,各府家兵严阵以待。

  百姓却是不管这么多,听说此事之后,欢呼雀跃,跑向太守府。

  为了防止有北地四大世家的人前来冒领土地,张立命令负责登记的官员认真核对,但有发现四大世家之人,立即严惩。

  胡准也是一脸兴奋的来到了太守府,得到贾荣的召唤,胡准别提多高兴了,临出门时还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

  贾荣示意胡准坐下,摸了摸有些扎手的胡须,说道:“此次召你前来,就是和你说说开荒地的事情,你把那些会耕地的百姓召集起来,而且还要让他们带着耕地的农具,我会派官员、士兵协助你,怎么样?”

  胡准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倒地拜道:“卑职一定完成任务,请太守大人放心!”自从贾荣说封他为耕地的小指挥之后,胡准厚颜向一个书生请教在太守的面前应该如何说话,为此,可没少下功夫。

  贾荣点点头,对着旁边的侍卫说道:“召集五十名士兵,让张立派遣一名官员跟着胡准,一路上要听胡准的吩咐。..”百姓和百姓之间的沟通才是最直接的,摆官架子只会让百姓敬畏的同时心中排斥。

  胡准兴奋之se溢于言表,抓抓头说道:“大人,俺不会指挥人。”

  贾荣不以为然的笑道:“谁也不是天生就是将军,我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办好。”

  胡准激动的脖子上青筋鼓起老高,嘭的一声跪倒在地:“多谢大人,俺要是办不好这件事,就不活了。”

  听说是太守大人相召,那些百姓纷纷加入到胡准的队伍中,派去的官员并没有起什么作用。

  贾荣将这两千多名百姓平均分成四部分,浩浩荡荡的开始了开荒大业。

  为了勉励三军,贾荣更是亲自上阵,看着挥汗如雨、干劲十足的贾荣,此间的不少百姓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何曾有一个朝廷的官员这样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他们也明白了,贾荣让他们在太守府登记领取的土地来自何处。

  几个双鬓发白的百姓在胡准的带领下,慌忙的赶到贾荣身边,跪倒在贾荣身边,异口同声的说道:“大人不可如此!。”

  看着如此长者跪在脚边,贾荣心生不忍,急忙伸手去扶,奈何突然间一阵头晕目眩,而后倒地不省人事,也不是贾荣干不了这活,而是贾荣刚刚接手犁具就健步如飞的向远处跑去,一时间身体消耗跟不上,又突然停下,急切之间,就是再结实的身体也扛不住。

  晕倒的贾荣被光荣的安置在太守府内,更是有士兵亲自看守、照料,北地郡虽然贫瘠,这年代所谓的大补之物在贾荣的床前随处可见。

  这些士兵哪一个不是铁血男儿,看到他们的将军亲自拉地,而且累的晕倒,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使出浑身的力气,拉着犁具向着远方奋力跑去,看着比耕牛拉地更快的士兵,百姓急忙掌好犁具。

  两行清泪顺着百姓们的眼角流了下来,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贾荣的心意,一个为了百姓宁愿亲自拉地的太守,不说后无来者,肯定是前无古人的,从这一刻,百姓的心中也真正的接受了这位太守大人,这位年轻的将军,年轻力壮的青年更是自发的拉地,军民之间配合的十分默契。

  贾荣的事迹迅速传遍了北地六县,甚至附近的郡县都在流传。

  北地郡的所有士兵都发疯了,即使再累,也不肯歇息片刻,仿佛眼前的土地就是他们的仇人,一个又一个的士兵因此累的晕倒,始终阻挡不了这种趋势,最后还是在贾荣的一再制止下,这种风气才被压了下去。

  百姓更是将家中好吃的都带到了开荒的地点,慰劳那些军士,一时间,军民和谐,整个北地郡充满活力,就连最难管理的羌人居住的郡县,与北地郡的士兵也是十分的配合。

  贾荣整ri躺在床上享受着那些大老粗的伺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几次要求前往开荒地点,均被这些平时老实的士兵强行按在了床上,被人当成病好伺候真不是好事。

  太守府来了一个商人,贾荣终于摆脱了这群大老爷们,整理整理衣衫,信步迈向招贤堂,自从当上了北地郡太守,贾荣很少穿戎装,腰悬佩剑,一袭黑se官府,颇有几分风度。

  招贤堂内,一个商人正在来来回回焦急的踱步,通红的眼睛,凌乱的发丝,衣服上有隐隐的血迹,衣服的布料也是最上层的,贾荣料想此商人前来目的绝对不会简单。

  贾荣温和的招待这名商人坐下,示意侍卫上茶,眯着眼睛看着眼前的商人。

  商人却是坐不住了,跪倒在贾荣的面前,声泪俱下的说道:“求太守大人救救我儿子!”

  “哦,此言何解?”贾荣将商人扶起,轻声问道。

  商人将自己的遭遇详详细细的给贾荣说了一遍,苦苦的哀求贾荣能够出手相助。

  招贤令上明明有鼓励经商,这一个多月以来却始终没有一个商人登门,贾荣也知道北地郡贫瘠,吸引不了这些商人,终于来了一个商人,却是求救的。

  原来,这名商人在路上遇到了马贼,劫掠了货物不说,还将商人的儿子带走,声称让商人带足够的钱来,他们才会放人,和后世绑架不同的是,马贼没有说什么不要报jing,太不专业了,没有一点觉悟。

  贾荣端起桌上的茶水,而后闭目,似是在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