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荣得知羌人在此叛乱攻打大汉城池的消息之后,明白不久将会有战事爆发,趁着战事之前时间,贾荣抓紧cao练兵马;自从秀儿逝去之后,贾荣的变强之心愈加的激烈起来,在乱世中,只有自身的势力才是最重要的。
贾荣每ri玩了命的训练自己,可以说是贾荣来到东汉首次这么卖命,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使得贾荣不得不努力;手下的士兵受到贾荣这股狠劲儿的影响,也是拼了命的训练。
不ri,贾诩来到了西凉军中,投靠在李催的帐下。
贾荣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打着看李催部研究训练的名义前来探望。
李催听到贾荣将要到来的消息,极为的高兴,贾荣现在可是西凉军的一大红人,不仅为此,李催对贾荣的才能也是十分的钦佩。
在李催的陪同之下,贾荣观看了李催部的训练,同为西凉的武将,贾荣也没什保留的,将自己的看法都说给了李催听。李催听得头就像是鸡叨米似的,还一个劲儿的央求贾荣多来自己的军队里指导,贾荣自然是求之不得。
贾荣来的时候故意拖到了快中午,于是就理所当然的在李催部吃了一顿午饭,期间李催让贾诩前来作陪,十分郑重的将贾诩介绍给了贾荣认识。
见到了贾诩,贾荣的心也放宽了不少,此次来李催部的目的就是为了看望贾诩的,期间对贾诩也是不断的挤眉弄眼,对于自己的这第一个谋士,贾荣十分满意,勇猛有余的大老粗李催也没发现什么。
整个新年,大汉上下都在一种极其压抑的气氛中度过的,大战来临的场面影响着每一个大汉人,穷苦人更加的为生计而发愁,不少百姓将田地卖于那些大世家以求生存,整个大汉朝呈现出一种ri暮西山的景象。
沉寂了许久的李文侯、北宫伯玉,又率领大军攻打北地郡治所富平县,北地郡太守不敢怠慢,一边抵挡羌人大军,上书向朝廷告急。
汉帝自从平定了黄巾之乱,感觉自己能和汉武并肩,自己怎么说也是力挽汉室于危难之中;江山稳定了,自己也就能去管理万金堂,丰富自己的小金库了,此番平定黄巾之乱,自己的小金库可没少出钱,一定要捞回来。
谁想羌人又再度来犯,声势较之前更为的浩大,黄巾造反的时候,汉帝就是赔了许多的钱,说了很多的好话,才让羌人暂时退兵,没想到刚刚度过了黄巾危机,这群蛮夷又起兵来犯。
大将军何进也曾劝汉帝忍一时之气,待国安民定之ri,一举消灭羌人。
汉帝也答应了,但令汉庭想不到的是,羌人竟然将朝廷派去的天使斩杀了,藐视汉庭的威严,这是汉帝所不能容忍的。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汉帝还是铭记在心的,即使让再多的百姓饿死,只要能将羌人打退,汉帝认为也是十分值得的。
中平二年四月,汉帝封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带领执金吾袁滂带领共十万余大军,救援北地郡;董卓被重召为中郎将,跟随皇甫嵩平叛,同行的还有在黄巾之乱中表现优秀的将领孙坚等人。
此时已是四月,冰冻化解,万物复苏,正是用兵之际。
圣旨传到陇西郡,董卓又一次隆重的款待了朝廷传旨的天使,而后整备兵马,准备前往北地郡;虽然董卓对汉帝有颇多的不满,但如今汉帝正是威望正隆之时,董卓也不敢违逆,现在的董卓只是一心的想着升官,光宗耀祖,名留青史。
听到羌人反叛的消息之后,董卓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又来了,之前之所以自己能官居中郎将,与汉庭不断的平定羌人反叛是分不开的,董卓眼中的羌人就是他不断升官的阶梯。
三ri之后,董卓带领西凉大军从陇西郡出发,驰援北地郡。
行军路上,看着荒芜贫瘠的西凉,看着沿路的皑皑白骨,贾荣心生不忍,一瞬间,贾荣竟生出了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也要努力的拼搏,前世自己就是农村出身,自然明白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百姓的生活将会多么的困难。
那一瞬间,贾荣发现自己的目标是那么的明确,对,就是为了天下众生,为了让他们过上一个好ri子。
嗤笑一声,这想法太不切实际了,自己现在自保还是问题,何谈拯救天下黎明百姓一说。
看着战马之上不断摇头、傻笑的贾荣,远处的郭汜十分的郁闷,自从李家村一事之后,自己的这个二弟每天是发了疯的训练,特别是训练骑术,几次从战马之上摔下,但却又顽强不屈的训练。
富平城下,贾荣又一次的见到了董卓那彪悍的武艺,只见他战马之上携带两鞋箭,战马奔驰之间左右开弓,羌人骑兵应声而落,见到董卓到来,避让不及。
贾荣又一次被震撼了,本来以为自己这些年在西凉军中武艺已经是不错的了,再次看到董卓发威,才意识到自己与董卓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仅仅是董卓的骑she功夫,自己拍马难及,以后自己更要努力了。
贾荣心中暗暗想到,看来以后自己在西凉军中更要小心翼翼的了,不能暴露给任何人自己的想法;这也给了贾荣一个想法,先跟着董卓混,等董卓不行了,自己就可以大展拳脚了,期间就在董卓的帐下晦光养略。
董卓的强悍,令羌人骑兵惊惧不已,不少的羌人士兵都听说过董卓的,董卓的豪气、武勇、侠义在羌人之中是广为流传的。
城外的羌人没有做过多的纠缠,在城内士兵的接应下,西凉军很顺利的就突围进了城内。
贾荣十分郁闷,这些羌人怎么就这么笨呢,若是来个围魏救赵,围点打援,何愁打败不了汉军,何况骑兵一击不中就可以远遁,这些也只能在心里发发牢sao了。
求打赏!大家看过别忘记收藏,支持铁骑,铁骑威武!
第六十八章:孙坚遇袭
一月后,皇甫嵩率领的大军姗姗而来,一时间,北地郡中汇集了十余万人马,较之反叛的羌人丝毫不落下风。(.
贾荣走在北地郡城内,看着城内浩浩荡荡的大军,不禁一阵热血沸腾,若是自己有大军在握,天下何处去不得,即使称霸天下又有何难。
皇甫嵩经过黄巾之乱,成为大汉的新一代名将,军中士兵对其无一不敬仰,无不佩服,他们看来在皇甫嵩帐下效命就是他们最大的福气,所以军中士气也是颇为高昂。
羌人军队十万人中有四万是骑兵,激动能力比较强,而且羌人一个个长的魁梧,虽然汉军的兵力较多,但整体实力还是输于羌人。
李文侯虽自持实力较强,但是面对皇甫嵩这个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的大汉名将,也不敢有丝毫的轻视,率领大军龟缩三县之内,下令不得应战,坚守城池,等待汉军粮尽退兵,李文侯相信汉庭很难支持十万大军的粮草,而自己的羌人士兵却不会为此发愁,物资不够可以劫掠,大汉富庶,大汉境内就是这些游牧民族的天堂。
北地郡,汉军中军大帐,皇甫嵩端坐于帅座上,扫视了一眼众将,说道:“而今羌人肆虐,犯我州郡,杀我百姓,天子震怒;众将有何破敌良策,尽管提出来。”
贾荣感觉皇甫嵩坐在那里就给自己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让人不禁听从于他的号令、听从他的指挥。
良久,无一人应答,初来乍到,众将自然是保持沉默。
这时,皇甫嵩看到了董卓身后的贾荣,说道:“志远,你说说你的看法。”
闻听皇甫嵩之言,贾荣当即从董卓身后走出来对皇甫嵩拱手答道:“启禀将军,如今我军虽有十余万,而羌人亦有十万;我军多步兵,而羌人骑兵较多,看似我军占据优势,实则不然。”
贾荣话音刚落,一名皇甫嵩手下的将领出列呵斥贾荣道:“无胆小儿,竟敢乱言扰我军心,即使羌人有二十万,我军亦能胜之。”
皇甫嵩对这员将领打断贾荣的分析十分的不满,呵斥道:“不得无礼,听志远说完。”
那员将领悻悻而退,不过还是一脸的不满之se。
“如今,羌人大军尽皆退缩在三县之内,目的是与我军打消耗战;若是我军攻打三县,又恐为羌人所趁,实为两难。”贾荣接着说道。
皇甫嵩微不可查的点点头,示意贾荣继续说下去。
“所以我军最好的策略就是按兵不动,待羌人士兵有变,一举将其打败。”贾荣缓缓而道。
最近贾荣也读起了古代那沉重的书简,虽然有一部分字不认识,但也能读个大概,再说自己可以问贾诩,所以贾荣也不嫌麻烦,收集了一些书简随军携带着,没事读一点,身在古代,自然是要入乡随俗。
贾荣的分析十分有道理,但是大汉的现今状况自己还是了解的,国库空虚,就连此次大军的粮草还是东征西凑而来,汉帝临行之前更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要自己抓紧解决战斗,而今的大汉实在是拖不起。
皇甫嵩示意贾荣退下,脸se不断的变换,似是在考虑什么事情,大帐之内安静异常,众将将目光积聚在皇甫嵩身上。
良久,皇甫嵩摇了摇发昏的脑袋,手指微不可查的轻轻抖动了几下。
皇甫嵩回到帅座上坐定,目视诸将,下达了第一条军令:“董卓。”
董卓急忙上前一步对皇甫嵩拜道:“卑职在。”
“你带领本部人马几ri攻打李文侯所在的灵州,即ri起程,不得有误。”
“卑职领命。”接到这样的命令,董卓的脸se显然不是很好看,久在西凉的董卓自然明白李文侯这个人。
“袁滂。”皇甫嵩下达了第二条军令。
袁滂上前拜道:“卑职在。”
“你带领两万人马牵制泥阳的羌人兵马,即ri起程,不得有误。”
袁滂再拜而道:“卑职领命。”
皇甫嵩思量了一下,说道:“我派文台前去助你一臂之力。”
“多谢将军!”袁滂显得十分高兴,有孙文台这个猛将相助,肯定能有更大的胜算。
“剩下的六万多军士,三万人随我攻打廉县的北宫伯玉,两万人作为援助兵力,应变突发情况,其余士兵守住北地郡,保证我军给养。”皇甫嵩说道。
众将齐声称喏。
次ri,校场之内旌旗展动,十余万大军静静的立在校场之内,皇甫嵩腰悬佩剑,手执车骑将军印走上帅台,缓缓将大印放下。
平时嘈杂的校场出奇的安静,众将士一言不发的看着帅台上的将军。
贾荣咋咋舌,没想到皇甫嵩在汉军之中已经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恐怕此时就是皇甫嵩振臂一呼杀向雒阳,所有的士兵也会誓死跟随。
点齐军将之后,三路大军分头行动,三股洪流般的军队向灵州、廉县、泥阳进发。
汉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李文侯,很快就通过斥候得知汉军的最新动静,羌人虽然缩在城内,但斥候却散步在整个战场,随时掌握战场的最新情况。
李文侯听完斥候的禀报,yinyin的笑道:“皇甫嵩,不过如此啊,看我如何将你们一一击败。”
李文侯留下两万人坚守灵州,带领两万骑兵带足干粮向城外赶去。
袁滂率领的两万汉人士兵中有两千余名骑兵,这还是照顾着袁滂的身份,孙坚百战之将,自然懂得将斥候遍布行军的道路上的道理,一路上,斥候不停的传来前方道路上最新的消息。
但是,今ri不知是怎么回事,派去前方的斥候少了三人,等了良久还是不见回来。
袁滂看着不断看向前方一脸焦容的孙坚劝道:“孙将军多虑了,或许是前方的斥候因为什么事情耽误了而没有回来,我们还是赶紧启程前往泥阳,军事为重。”
孙坚点点头同意了袁滂的看法,但心中还是一阵不安,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深夜,惨白的月光照在这片大地上,四周诡异的寂静。
一处山谷之内,李文侯对着手下的将领发出了一系列的命令,两万羌人骑兵一个个面无表情的骑在战马上等待命令,每匹战马也不知被羌人骑兵用什么方法弄的十分安静。
汉军临时驻扎的营地之内,孙坚在营帐之内反复踱步,想着白天失踪的三名斥候,孙坚还是心神不宁,始终不能入睡。
李文侯看着远处的汉军营寨,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汉军营寨可谓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防守的十分严密。
今ri失踪的三名斥候令孙坚不安,他亲自监督汉军营寨的防守问题,将汉军营寨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李文侯对身边的将领分布着作战命令,片刻之后,羌人骑兵向着三个方向奔去。
即使汉军的防守再严密,也挡不住李文侯打败汉军的意志,攻打这支人数约为两万的汉人军队,是李文侯听完斥候禀报的消息之后决定的,今ri汉军失踪的斥候,自然也是出自李文侯之手,相信以自己的两万骑兵能轻易的完败这支汉人军队,骑兵自古以来就是步兵的噩梦。
看着身后眼神里流露出弄弄战意的士兵,李文侯拔出腰间的佩剑,对着汉军营寨一指,一马当先向前汉军营寨杀去,一万羌人骑兵嗷嗷怪叫着紧随而至。
看守营寨的汉军士兵发现不对,刚刚敲响手中的铜锣,就被一阵密集的箭支she成了刺猬。
李文侯率领的一万骑兵拨开拒马,势如破竹攻入汉军营寨,羌人骑兵在汉军阵营内纵横驰骋,击杀着一名名汉军士兵。
孙坚闻听帐外的动静,急忙走出营帐,听见不远处的喊杀声,其中隐约的夹杂着嗷嗷的叫声;结合白天发生的事情,孙坚意识到事情不妙,立即将本部人马组织起来向袁滂所在的中军靠拢而去。
孙坚的本部人马有一千五百人,跟随孙坚平定黄巾之乱,是一支百战jing锐,也是孙坚从家乡带来的子弟兵。
袁滂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打蒙了头,见孙坚带领士兵向自己的方向靠近,急忙带领亲随上前会合。
战事紧急,孙坚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代替袁滂发号施令,命令将中军大旗高高举起,惊慌的汉军士兵向着孙坚的方向靠拢而来。
远处的李文侯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命令士兵纵火焚烧汉军营寨,而后带领三千余骑向着孙坚的方向呼啸而去。
孙坚不愧是百战宿将,慌乱之间组织士兵抵御羌人骑兵的进攻,将李文侯带领的羌人的骑兵阻挡在外围,边战边退。
一时间战事陷入了胶着状态,正在此时,汉军的后方突然出现一支人数几千人的骑兵,向着汉军冲来,听着骑兵发出的嗷嗷怪叫,没有人会把这支骑兵当成汉军的援兵,左方也出现了一支同样的骑兵。
两拨箭雨呼啸而至,汉军士兵死伤大片,如同割麦子似的忽的倒地一大片。
求打赏!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就是铁骑不断进步的动力!
把您的红票、收藏尽情的砸向铁骑!
第六十九章:援军失利,皇甫嵩败退
孙坚急忙组织士兵阻击即将冲来的两支骑兵,带领袁滂向右方退去。
眼看着汉军战阵在羌人骑兵的冲击之下岌岌可危,孙坚焦急不已,如今己方军队处在劣势,无法阻挡羌人骑兵的攻势。
看着前方的士兵不断死在羌人的马下,孙坚心如刀绞,没想到自己就这么败了,自己根部就阻挡不住羌人骑兵进攻的浪chao。
个人的武勇始终阻挡不了大军的败势,在羌人骑兵的三面围攻之下,汉军节节败退,无奈孙坚只好带领着骑兵当先向外突围而走,留下一部汉军将士阻挡羌人骑兵的步伐。
阻挡的汉军将士也是血xing男儿,见无法生还,大叫着向羌人骑兵冲去,那一部汉军没多久就被羌人骑兵消灭殆尽,而汉军的牺牲也成功换来了袁滂、孙坚等人的逃离。
听到身后的呐喊声,孙坚的留下了两行浊泪,头也不回,毅然向外逃去,他不能辜负了手下将士的牺牲。
李文侯以以有心算无心,即使在黑夜,骑兵的作战能力也不是步兵能够企及的,骑兵纵横捭阖之间杀的步兵丢盔弃甲,无力应对。
这一战,汉军死伤无数,损失粮草兵器不计其数,看着不断燃烧的汉军营寨,李文侯的脸上露出属于胜利者的微笑。
孙坚收拢士兵之后,带领着残军向北地郡赶去,同时派兵向皇甫嵩传达自己这一路大军败北的消息,也做好了被斩首处决的打算。
皇甫嵩收到孙坚的快马传书,十分愤怒,他没想到李文侯竟如此的狡猾,更恼恨孙坚这一路大军的败北,损失了八千多名士兵,孙坚是百战宿将,袁滂是大汉执金吾,怎么就这样败了,败的那么彻底。
廉县的北宫伯玉也是一块硬骨头,见汉军来攻,听从李文侯的嘱托,死守城池,任凭汉军在城外怎么叫阵,就是不出城门,汉军尽皆jing锐,羌人也不差,羌人稳守城池,根本不给汉军机会,汉军几战不能下,双方各有损失。
皇甫嵩在书信中安慰了孙坚几句,让他帮助北地郡太守守好城池即可,同时命令留守的三万名汉军士兵立即赶往廉县,协助自己攻打北宫伯玉,只要将廉县拿下,在配合西凉军,也能将羌人赶出大汉的疆土。
几ri后,皇甫嵩又收到自己留守的三万名汉军士兵在赶往廉县的路上遭遇了羌人骑兵的埋伏,损失一万一千多名士兵,领军大将无奈退回北地郡。
意识到战场形势不对的皇甫嵩,立即下令三军撤退道北地郡防守,皇甫嵩暗暗的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听从贾荣的建议,羌人骑兵较多,机动能力强,这样的贸然前进只会让羌人一一击破。
但是皇甫嵩想退军已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李文侯已经带领着泥阳的羌人骑兵、步兵赶往廉县,城中的北宫伯玉出城攻击汉军,对汉军造成里外夹击之势,声势浩大,汉军一时难以阻挡,节节败退。
士兵上万,无边无沿,几万羌人骑兵一起冲锋,那场景极其壮观,若是从上方观看,就会发现股股黑se洪流想着一个方向迅速冲击而去,漫天尘烟遮天蔽ri。
皇甫嵩不愧是大汉名将,组织汉军且战且退,这里的汉军都是大汉最jing锐的军队,虽然李文侯率领的羌人军队进攻的很激烈,却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只能任凭皇甫嵩率领大军离去。
李文侯嘱咐北宫伯玉守好廉县的城池,让泥阳县的守军在自己心腹将领的带领下连夜返回泥阳,防止狡猾的汉军趁虚而入。
而后,李文侯这才将目光转向在灵州的西凉军。
西凉军的统帅董卓,李文侯还是略有耳闻的,在羌人中威名远播,李文侯就是不想招惹董卓,才选择先击破赶往泥阳的汉军再击破皇甫嵩。
李文侯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董卓啊,董卓,既然你不识抬举来进攻我,就别怪我手下留情了。”
于此同时,董卓率领的西凉军仍在灵州城下,并没有发起进攻,董卓的兵力只有一万六千人,而城中的羌人士兵有几万人,兵法云:十而围之,何况董卓的兵力少于城内。
这也就加大了董卓对皇甫嵩的怨念,这不是把西凉军往火坑里推吗;之前的广宗之战,白白的让皇甫嵩捡了一个天大功劳,董卓的心中就对皇甫嵩颇有不满,没想到这老小子又来yin自己。
军令难违,董卓只好把大军驻扎在灵州城外,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
实际上皇甫嵩派出西凉军孤军的目的也就是让其起到一个牵制作用罢了,利用的正是这些年来董卓在西凉的威名,震慑一下城内的宵小。
袁滂部遭受羌人的袭击,败退北地郡的消息传到西凉军中时,董卓更加的谨慎了,营寨的外面是重重的鹿角,士兵的巡守更加的严密,就是飞进来一只苍蝇,也能立即被西凉军发现。
是ri,正在姜羽军中参与骑兵训练的贾荣得到这一消息之后,意识到了情况的不对。
按照皇甫嵩的行军方略,不可能有一股游荡在战场的羌人骑兵,而这股羌人骑兵更是决定这场战争的不确定因素,就是一个变数,很可能左右这场战争,思来想去,贾荣始终想不明白。
于是,贾荣来到了李催的营中,与李催商议这件事,目的自然是为了听听贾诩的意见,由于二人的关系暂时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二人每次的会晤都十分的谨慎,外人根部看不出来任何的蹊跷,外人看来就是贾荣找李催商讨军事。
李催对贾荣来与自己商议军事自是十分的高兴,自从与贾荣走近之后,华雄那个整ri不将任何人放在眼中的猛将见到自己竟然能谦让几句了。
李催不懂,就将自己唯一的谋士贾诩请了出来,情况紧急,贾诩当仁不让,听完贾荣的分析之后,略作沉思之后缓缓说道:“李将军,战场上的骑兵可能是灵州城中的李文侯统领。”
贾诩的话令贾荣如醍醐灌顶,对李催说道:“将军有如此谋士相助,真是幸甚!”
李催谦虚的推辞了几句,但脸上的洋溢的笑容却表现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贾荣告辞之后,急忙赶向董卓所在的中军,按照贾诩说的,如果李文侯真不在灵州城,那才是大大的不妙,袁滂的军队刚刚遭到战败,那么李文侯的下一个目标会不会是西凉军,想到这一点,贾荣是脊背发凉。
难怪城中的军队多于己方,却始终坚守城池,不见有任何动静,任由一万多西凉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贾荣急匆匆的来到中军大帐时,董卓正在与李儒商议军事。
董卓问道:“志远,为何如此匆忙,莫非有什么情况?”
贾荣一五一十的将贾诩猜想的说了出来,期间包括自己的分析。
董卓听后说道:“志远,你说的情况军师也想到了,正在与我商议对策,李文侯啊,李文侯,欺我太甚,丝毫不将我西凉军放在眼里,哼。”
董卓身边的李儒听完贾荣的分析之后,也是对着贾荣赞许的点点头,现在李儒完全是把贾荣当做董卓的心腹来看待,对他也没有了以往的反复责难,听过贾荣的分析反而露出一丝赞赏的神se。
李儒问道:“此前情况,志远有何良策?”李儒似是在考验贾荣。
贾荣还真没想到这一筹,自己得知李文侯或许不在城中就急匆匆的赶来,贾荣反复思量的一会对李儒说道:“军师,而今敌我情况不明,李文侯又不在城中,我军大有可为。”
李儒听到贾荣的话之后,眼中jing光一闪。
董卓急忙问道:“志远有何良策赶紧说出来。”起身来到贾荣的身边,小眼露出渴望的神se。
“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猜想,李文侯打败袁将军部之后,将会袭击我们还是皇甫将军。”贾荣说道。
董卓听完的话之后一阵郁闷,为什么贾荣也变的和李儒一样婆婆妈妈的了,有什么结果直接说出来不就行了吗,不过董卓却是没有丝毫的怨言,贾荣的能力越强,自己的实力就越强,也就多了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这对自己来说是好事。
看着董卓求救的目光,李儒说道:“李文侯或许会袭击皇甫将军,只有将皇甫将军逼退,他们才算是打赢了这一仗。”
贾荣似乎忘记了李儒的可怕,款款而谈道:“李文侯无论击退击不退皇甫将军,下一步都会攻打我军,将我军击败之后,皇甫将军就被孤立了,再难有作为。”
李儒说道:“那么我军就可以趁此良机。”说完,目光灼灼的看着贾荣。
贾荣口中缓缓吐出四个字:“攻击泥阳!”
二人的对话董卓听的不大明白,但贾荣最后一句攻击泥阳,董卓却是听的真真切切,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既然军师和贾荣一致认为可以这么做就一定行。
求打赏!铁骑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您的每一个意见都是铁骑进步的阶梯!
第七十章:计谋泥阳
贾荣也从刚才与李儒的分析之中清醒过来,意识到刚才自己的行为有点唐突了,急忙将自己的想法一一向董卓道来,贾荣心下大寒,若是李儒趁机找自己的茬,可是栽了。
出乎意料的是李儒丝毫没有责怪贾荣的意思,反倒是更加的欣赏贾荣了,李儒可以肯定,刚才贾荣的想法绝对出自于他自己,完全是临场应变。
贾荣的想法是现今灵州城中的羌人士兵并没有异动,而李文侯却不可能将灵州城的大军带走过多,击败了袁滂部之后,只会把泥阳的羌人军队调走一部分攻击皇甫嵩,而到时泥阳城中必定兵力空虚,而西凉军就可以趁此良机攻下泥阳县。
董卓听完贾荣的话后哈哈大笑道:“志远真乃吾之良将,李文侯啊李文侯,让你敢小觑我军。”
李儒看向贾荣的目光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觉得贾荣只是一员武将,颇有点谋略,没想到胸中有如此韬略,更是对贾荣刮目相看。
“主公,我军向泥阳进军一事,一定要瞒过城中的羌人军队。”李儒补充道。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贾荣心中暗暗想到。
当天夜里,一更时分,董卓带领西凉军悄悄的离开了灵州,战马裹足衔铃,急速向泥阳进发,汉军答应的旌旗依旧竖立在那,给城内的羌人造成汉军仍在的假象。
次ri,ri上三竿,城中的羌人士兵的一员将领见城外的汉军竟然没有生火做饭,心中诧异不已,正要带兵前往看个究竟。
一名羌人将领劝阻道:“将军,不可,汉人狡猾,李将军临走时反复交代守好城池,将军还是以大事为重。”
那名羌人将领想了想觉得也对,或许这是汉人的yin谋,素问汉人狡猾无比,果不其然,羌人将领一阵心惊,说道:“险些上了汉军的当。..”
可是到了傍晚时分,汉军阵地依旧没有生活做饭,羌人将领在城中呆不住了。
见手下的将领反复阻拦,羌人将领怒道:“我们羌人个个是勇猛的壮士,何惧城外的汉军,即使是汉军的yin谋,我尽起城内的两万羌人士兵也能将汉军打的落花流水。”
其余的羌人将领见首领发怒,一个个也不再劝阻。
这时一名将领建议道:“将军,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可以派遣几名士兵前往查看,将军完全不必以身犯险。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