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支支吾吾道:“景升乃是备之同宗,就算是驾崩之后,备也应该尽心尽力辅助新的圣上。”
“主公不要担忧,刘景升驾崩之后,荆州势必会陷入动荡之中,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刘琮,而到现在,皇位的继承人还没有定下来,麾下的臣子人心惶惶,不知何去何从。”诸葛亮款款而谈:“而主公率领军队入主襄阳之后,不但能够帮助刘家稳定荆州,还会被赏赐大功名,到时主公在襄阳辅助圣上,岂不是痛快之事。”
“好,就以军师之见。”刘备沉思良久之后缓缓说道,诸葛亮指明的道路和直接将荆州夺取有着本质的区别,入主襄阳之后,明面上说是协助新的圣上,实际上是把握朝纲,而荆州的一切,也全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以说明面上荆州是圣上的,其实是自己的,有了荆州作依托,进可取益州天府之国攻打中原腹地,以荆州的底蕴,实力定然会出现飞涨的局面。
三日后,刘表突然驾崩,荆州家家户户披挂白布,皇宫之内,哀嚎震天。
不过到死,刘表都没有将继承人选定,他喜欢的是刘琮不假,但是刘琦却是长子,自古都是立长子为继承人。
大臣中支持刘琮为帝的不在少数,主要是因为刘表在位的时候,多少的一些暗示,让许多大臣转而投靠刘琮,蔡瑁是刘琮的舅舅,一时间,也是水涨船高,有了许多大臣的支持,在荆州的地位,瞬间超过了蒯家。
蒯家在这次争夺中,并没有参与到任何一方,而是静观其变,不管是刘琮还是刘琦登基为帝,蒯家都会尽心尽力辅助,不过这样的墙头草,却是不会让新的圣上喜爱。
手中有军权,而且长子刘琦也被刘表封为江夏太守,和黄祖同守江夏之地,还没有回来见到刘表最后一面。
蔡瑁手中有兵权,朝中又有官员的支持,在刘表驾崩的第三日,就辅助刘琮登基为帝,此时刘琦正在赶回襄阳的路上。
年幼的刘琮登基为帝之后,什么都不知道,只好有蔡瑁辅助朝政,蔡皇后也开始了垂帘听政,干涉朝纲。
刘琦回到襄阳之后,看守宫门的士兵将其拦住,不管说的是声泪俱下还是怎么地,始终不能进入皇宫。
在宫外嚎啕大哭一场之后,不能见到刘表的遗体,出城赶往江陵。
见到刘备,刘琦是一番大哭,将自己在襄阳的遭遇一五一十的道来。
诸葛亮微微点头,知道是时机来了,襄阳此时的防备应该是最松懈的,只要和守门的将领取得联系,稍微努力之下,就能入主荆州。
既然已经决定了,刘备也就不再犹豫,一面答应刘琦,一面开始厉兵秣马,准备为刘琦正名,不管怎么说,刘琦都是刘表的长子,按照祖宗定下的规矩,圣上之位也应该有他来担任。
荆州的守门将领见刘备带领百余人前来吊唁,不疑有他,立即放进,主要是这些日子,荆州官员前来吊唁的实在是太多了,而蔡瑁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措施,守门将领人微言轻,总不能得罪人家官员吧,现在将人家放进去,多少能够混个脸熟,以后求人家办事也好开口。
刚刚进城,刘备手中的一名骑兵就将守门将领控制了起来,在外人看来,就好像守门将领在和刘备谈天叙旧一般。
半个时辰之后,隆隆的马蹄声传来,整天蔽日的旌旗,让城中百姓惊讶之余,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中,有了守门将领的配合,刘备的大军轻易进入了襄阳。
入主襄阳之后,刘备立即为长子刘琦正名,立刘琦为帝,带领兵马浩浩荡荡的向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此时襄阳的守军也全部被刘备缴械,六座城门的守将也是刘备军中之人,城中全部在掌控之中。
刘琮只是一个孩子,如何面对过这样的情况,小脸煞白的站在一旁。
蔡瑁眼中厉色一闪而过,没想到刘备如此胆大包天,竟然打着这样的旗号,公然率领大军入主襄阳,明眼人都知道刘备打的是什么主意,就算是刘琦登基为帝,他也不可能将手中的兵权交出来,反倒会以荆州为依托,招兵买马,强大自己的实力。
一朝的疏忽,让一头猛虎闯进了襄阳,蔡瑁的心中可谓是百味陈杂。
“将蒯大人请进皇宫,要偷偷的去。”蔡瑁道。
刘备将整个皇宫彻底的围了起来,就算是飞出来一只苍蝇,也会被发现,何况是一个急匆匆的小黄门,得知蔡瑁要见蒯良后,刘备任其离去。
襄阳的大局已定,就算是蒯良也会分清局势。
果然,蒯良托病不出,任凭局面的发展。
一瞬间,蔡瑁的心中闪过了无数道念头,看着坐在皇帝宝座上的外甥,他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很想带领军队和城外的刘备军交战一番,哪怕是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最终,理智战胜了热血,蔡瑁等人打开宫门迎接刘备等人入内。
见到皇宫的布置,就算是诸葛亮也忍不住惊叹了一声,就算是雒阳的皇宫,也差不了多少吧,若是刘表将这些钱财全部用来打造军队和城池,荆州将会何其强盛。
宫殿的占地面积,自然不能和雒阳相比,不过也算是浓缩版的,一应具有,宫殿楼台,来来往往的宫女不计其数。
刘备没有忘记此番进宫的目的,刘琦如愿成为了荆州新的圣上,厚葬刘表,而刘琮也被封为王爷,被拘谨在了城内。
此时,贾荣已经从冀州回转到了长安,荆州的事情,通过情报,已经悉数得知,刘表死的太过仓促,而刘备的准备又太充分,以至于将襄阳顺利的夺取。
“拥有了荆州之地,又有诸葛亮相助,刘备将会变成大敌。”贾荣喟然长叹道。
“主公,刘备屡战屡败,乃是不祥之人,就算是拥有了荆州之地又能如何,益州刘焉尚在,手中有十万兵马,兵精粮足,地势险要,刘备岂敢轻易进攻,江东孙权,历经三世,兵强而民附,与荆州水军多次交战,不分高下,想要进攻江东,也是不可能的,曹操就更不用说了。”贾诩道:“刘备只能偏居一隅之地,若是刘备没有雄才略,唯有败亡一途。”
贾荣微微点头,自己喟然长叹,主要还是因为名人效应,谁知道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会在绝处创造出怎么样机会,就拿这次刘表驾崩来说,刘琮登基为帝,蔡瑁辅助,大好的局面,就因为城门的疏忽,让刘备得以入主襄阳。
“密切关注荆州的动向。”贾荣道。
现在最不慌的莫过于西凉军了,治地广袤,兵精粮足,就算是曹操也不能相比,一旦兵出雒阳,逐鹿中原,掀起的就是阵阵的腥风血雨。
自从鲁焕来到匠作坊,熟悉了里面的规矩之后,似乎就被里面的东西彻底吸引了,除非吃饭的时间,其余匠人能够见到他,其他的时间,则是很少见面,不过鲁焕来到匠作坊之后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加强版的连弩车就不用说了,这种随时能够快速调整角度的重武器,在而今这个时代,估计还是第一家。
见到霹雳车之后,鲁焕是双目泛光,将霹雳车改动了一下,射程倍增,连贾荣这个未来人,也不得不承认鲁焕确实有能力,鲁家在匠作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跟随鲁家的许多工匠,没有被安置在匠作坊,而是在城外单独建造了一个地方,重兵把守。
六四三章:安置
鲁家不仅是家眷,还有鲁家的弟子,跟随鲁家学习手艺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是这些人平时不显山不漏水,倒是让人无法查找他们的踪迹,而当鲁家选择了西凉军之后,家族中的事业,开始向着冀州还有长安雒阳等地靠拢,一开始,贾荣并没有意识到,一个鲁家会有这么大的能量,等到实际见识过之后,才明白一个家族的底蕴,究竟是多么的可怕,不说其他,凭借着鲁家的实力,就是投靠任何一名诸侯,都会受到很好的待遇,这是不争的事实。
鲁家安置好之后,贾荣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现在西凉军的地方大了,再次感受到了治理政务的困难之处,以往只有凉州和长安的时候,政令很容易就能下达,而今则不同了,仅是各个地方的文书就要看上好久,所以,贾荣还是打算将手中的权力分出去,让手下的官员,感受到上面信任的同时更加努力,也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天罚随时在监控着他们的举动,而贾荣,只要坐镇中枢,让这个庞大的集体,有条不紊的运行下去就行了。
贾荣可不想学古代的皇帝,明面上掌管着整个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实际上,只能困在一宫之内,天下出现变动的时候,连皇宫以外百里地方的事情都不知晓。
而贾诩也在忙着登基称帝的事宜,在洛阳城内的皇宫开始准备,毕竟之前雒阳的皇宫是聚集了大汉很多皇帝的心血,不用西凉军耗费资金去建造,长安也会作为陪都存在,可以预见,一旦雒阳成为都城之后,该会有何等的繁华,听到风声的商人,开始将生意向雒阳倾斜。
登基为帝,不是封王封侯那么简单了,礼仪繁多。
还有就是甄家前来长安,让贾荣颇为头大,主要是甄逸这家伙总是爱闲着没事把自己的女儿往外推,口中还振振有词,什么为了西凉军着想,便于西凉军在冀州的统治等等,反正到了这人嘴里,什么事情都能说成一朵花,甄宓这个超级美女,也如甄逸的愿望,进入了贾荣的眼线,做起事来,更是不遗余力,恐怕这个时候,谁要是伤害?伤害西凉军的利益,他会第一个跳起来。
甄家始终是个商人之家,多年来在冀州虽然有着超然的地位,在官场上,依旧是低贱的商人,一旦入围官场之后,凭借着甄家的实力,绝对是鱼跃龙门。
雒阳,是和曹军交接的地带,许多大臣是不同意定都雒阳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在当年多被摧毁,若是重建的话,需要一大笔资金,而这笔资金,是断然不会有人同意拿出来的,冀州刚刚平定,虽然这两年,西凉军治下取得了大丰收,难保西凉军什么时候都会问鼎中原,要随时做好准备,因为登基的事情而耽误大事,贾荣也不愿意看到。
大兴土木,将宫殿装饰了一番,倒也没有费上多大的功夫。
贾荣来到雒阳之后,见到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雒阳本身作为大汉的都城,城高墙厚自不必说,城中的百姓也是不在少数,比之长安,毫不逊色,主要是西凉军占据雒阳之后,让很多商人百姓心中安稳了很多,纷纷赶往雒阳,经商贸易等,一时间,雒阳给人的感觉就仿佛是在盛世一般,和雒阳临近的曹军,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畏惧。
最不愿意碰见的人,是不能避免见面的,这不,贾荣刚刚出门,就碰到了急匆匆而来的甄逸,老远见到贾荣的时候就行礼,你说贾荣也不能视而不见吧。
“甄家主行色匆匆,不知所为何事?”贾荣停下脚步,脸色平淡的说道。
“启禀凉王,草民乃是为了甄家之事而来。”
“哦,说来听听。”贾荣饶有兴致的看了甄逸一眼。
“这......”甄逸打量了一眼左右,支支吾吾的说道。
“哦,随我到府上一叙。”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凉王府。
在冀州的时候,甄家没少为西凉军出力,这些贾荣都是看在眼里的,而且临走的时候,贾荣也和陈震打过招呼,能照顾就尽量照顾一下。
在甄逸看来,凉王府必定是繁华无比,实际上的情况却不是那样,外表庄严,里面的装饰却连袁绍当年的府邸都略有不如,心中对贾荣的敬畏再次提升了一个层次,能不沉浸在权势和富贵之中的人,将来的成就必定是不凡的。
“凉王,不知草民两个贱子和女儿在府中怎样?”
“这二人都不错,而今正在一些官员手下历练,如能有成就的话,就可以被委以重任,甄宓嘛,在学堂中。”
“多谢凉王栽培。”甄逸沉默片刻之后道:“听闻凉王想要定都长安,登基为帝,草民斗胆,不知是否属实?”
“嗯?”贾荣疑问道:“不知你听何人提及?”自己登基为帝,是何等大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传出去,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而今甄逸竟然知道。
“凉王恕罪,这也才草民猜测,雒阳最近大兴土木,又将皇宫重新整理了一番,前往雒阳的商人也不在少数,带去的物资,多为建造所用,是故草民才猜测,凉王的意思。”
“呵呵,你说的没错,不过这件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说吧,你这次来的目的。”处理了一天的公务,贾荣正想出去走走呢,被甄逸拦住,心中多少有些不耐。
“凉王,草民欲要在雒阳城内购置下一块土地,而后开酒楼做生意。”甄逸道。
“哦,原来是这件事,你和张大人说就是了,本王不负责这个。”贾荣推脱道。
“凉王,草民......”甄逸面露难色。
“对了,你不知道张大人的住处,可不要走错了,长安有两位张大人,不过目前有一位正在雒阳主持事务,出了凉王府之后随便一打听张大人,会有人为你指明道路。”贾荣耐心的解释道,商人购置土地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过问的。
出了凉王府,甄逸脸上了露出不甘之色,也知道贾荣说的完全是推托之词,在来长安之前,甄家曾经试图在雒阳购买土地,均失败,他是商人,自然能够看出雒阳蕴含的巨大商机,一旦贾荣定都雒阳,哪里的繁荣将会远远高于而今的长安,至于和曹军接壤,完全不在商人的考虑之内,话说自从西凉军和曹军开战以来,曹军向来没有沾过便宜,甄宓虽然成功走进了贾荣的视野,如今却在学堂中,虽然和凉王府几位夫人的关系很好,事关婚嫁之事,那几位夫人肯定是有很大成见的,而甄逸也是兢兢业业,意图在贾荣的庇护下,能够为贾荣获取更大的利益,其实以甄宓的美貌,想要找一户好人家,是很简单的事情,主要是有人曾言自己的女儿会有皇后命,而甄逸正是因为这一点,对这个女儿倍加重视,贾荣成功攻占冀州之后,他更是不遗余力的将甄宓推荐给贾荣,表现的很急切。
没有购买成功,甄逸只能归结于自己在凉王府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像卫家还有糜家,在雒阳已经购买店铺,以甄家刚刚在长安的底蕴,根本不可能和两家有什么交集,在商会中,也没有什么发言权。
“看来要加把劲了。”甄逸嘀咕道。
甄家是商人世家,和其他的商人世家自然多有来往,似河东卫家,徐州糜家,都是由来往的,不过近年来,糜家和卫家投靠了西凉军之后,和冀州的来往愈发的少了而已,但可以肯定的是,两家获得的利益是巨大的。
一路上,甄逸都在思考,如何将女儿给推销出去,让贾荣接受。
曹操仔仔细细将手中书信看了一遍之后,喟然长叹:“贾荣之心不小也。”
“主公,贾荣之意昭然若揭,雒阳城内出现兵丁匠人,开始整理皇宫,定然是贾荣想要定都雒阳。”戏志才道。
“嗯,这一天早晚都会到的,只不过是没想到这么快,西凉军定都雒阳之后,我军就不得安宁了。”曹操语重心长的说道,任谁和西凉军这样的对手为敌,都不会有半点高兴之感的。
“主公,何不向天下人宣扬此事?”
“呵呵,贾荣乃是非常人,岂会因为外面的流言蜚语而有所改变,难道你忘记了水舟之说?”曹操面露苦色。
西凉军定都雒阳,曹军是有大把的机会可以直接威胁贾荣,但前提条件是你能够靠近雒阳,雒阳周边关卡,皆是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贾荣能够通过汜水关而后占据雒阳,都是存了很大的侥幸,而贾荣登基称帝之后,定然会引来许多人的投靠,从龙之臣,意义非同凡响,至于这天下是谁的,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时代,分明是谁的拳头大,谁说的算,贾荣称帝,荆州刘琮最多在朝堂上大肆批斗一番,至于出兵讨伐贾荣,曹操倒是愿意为荆州军让道。
六四四章:田丰降
“荆州刘备,非同小可,入主襄阳,把持刘琮,将会是我军之大敌,只不过前番在江陵城下损兵折将,想要再和刘备一较高下,有些困难。”
曹军在天下人的眼中是无比强大的,仅次于西凉军,但是十万大军的覆灭,却让曹操有些举步维艰,各地驻守的兵马是万万不敢调动的,而且刘备在江陵囤积了不少的兵马,南阳郡需要大将镇守,曹操更是将曹仁留在了南阳。
雒阳大兴土木,不少商人纷纷前往,而今水泥路已经取代了昔日的土路,不论是雨天还是晴天,长安的商人都能够很快的抵达雒阳,但是走这样的水泥路,商人的车队是要交钱的,不然水泥路的维修等都是钱,不过商人也乐意交钱走这样的道路,前提是肯定安全,其次是快捷,之前两日才能走完的路程,在水泥路上,一日就能到达,有了这样的速度,获取利益也就变得更快,与交的那一点钱相比,算不得什么,经过凉王府的逐渐修改之后,商人的经商,变得更加正规化。
“主公,田丰在狱中要求见主公。”郭嘉行色匆匆的赶来。
“田丰?”贾荣疑问道:“走,带我去看看。”
冀州的一干不投降的将领谋士,均被贾荣带到了长安,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行动被限制,只能呆在黑暗的小屋内,不过书籍是随便翻阅的。
田丰是冀州的大才之士,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惜的是袁绍不懂得赏识,屡次重用小人,才会被许攸轻易得手,否则以冀州军的兵力,西凉军想要攻下冀州,也是伤筋动骨,更别提想要有现在的局面了。
“不知草民投靠凉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职务。”田丰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思量,袁绍为何和曹军战斗的时候能够取得上风,在西凉军的兵锋下,很快的败亡,思来想去,就是因为袁绍仗着四世三公的名头罢了,当年正是因为这个名头,投靠了袁绍。
而贾荣是从一介平民百姓起步,逐渐有了而今的势力,两相比较,袁绍就落了下风,而且贾荣重用人才,不拘一格,这些田丰都研究过,就连贾荣手下的人才,他都仔细的观察过,似贾诩张立,以前都是没有什么大的名声,却在贾荣的手下如鱼得水。
“元皓,西凉军的制度想必你也明白,在这里,只要你是人才,就会受到重用,但前提是让其他的同僚能够信服,而不是仅仅依靠本王的一句话,你就能成为手握大权的官员,如果是那样的话,不光是手下的其他官员,就是元皓也不会赞同的吧?”
“凉王所言非虚,能者上弱者下,西凉军的规矩,这些草民都知道。”田丰道。
“既然如此,元皓就先在雒阳令陈震的手下办事吧,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陈震的为人还是很不错的,你们两人肯定能够合作愉快。”贾荣道。
田丰拱手道:“多谢主公信任。”言毕,俯伏在地。
贾荣急忙上前将田丰扶起,道:“元皓有王佐之才,只不过是昔日在袁绍帐下不受重用,不然就算是本王倾尽西凉军兵力,料想也难攻下冀州,西凉军,必将会成为元皓绽放光芒的地方。”
贾荣这番话,田丰听了很受用,这说明自己在贾荣的心中还是有很大的分量的,而且田丰自信,以自己的才能,很快就会受到重用,雒阳,会成为他一步步走进西凉军中枢的起始。
“元皓,你看沮授之事?”得到了田丰,贾荣自然不会满足,沮授同样是大人物,昔日在冀州的时候就是冀州别驾,职位高,比之许攸毫不逊色,如果不是因为性格太过刚强,岂会有冀州许攸在袁绍手中屡屡责难的事情。
“他,卑职没有信心。”田丰道:“不过卑职可以尽力一试。”
“嗯,此事就劳烦元皓了。”得到田丰这样的人才,贾荣心情大好,最好能够通过田丰之手将其他的武将劝降,至于这些武将掌权之后会不会叛变,贾荣倒是不惧,西凉军有一套趋近于成熟的体制,就算是武将有心叛乱,也难以调动很多的兵力,士兵入伍,不是为了简单的听从将领命令那么简单,若是平时训练,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听从,而征战沙场,依旧需要上面的命令,这个命令,就是来自于贾荣,成为一名军中大将,就想要左右军事是异想天开。
以武将起家,贾荣自然明白将军权牢牢掌控在手中的重要性,政事上的问题,他可以不插手,但是军中之事必须要过问,而贾诩等人也明白这一点,他们在政事上和军事上有发言权,却不敢牵扯军权。
沮授见田丰投靠了西凉军,眼中露出惊异之色,以他对田丰的了解,没有直接绝食而亡,已经是超预料的了,而今竟然反过来劝导自己,一番痛骂之后,田丰神色自若的离开了关押沮授的地方,转而来到关押颜良之地。
冀州武将之中,和田丰交厚之人,唯有颜良一人了,当年两人配合,可是在战场上屡次建功立勋,而颜良更是对田丰言听计从,就算是许攸多次挑拨都没有改变。
“颜将军在长安可好?”田丰带来一些酒食,放在地上之后问道。
“田大人,莫非你已经投靠了西凉军?”和沮授一般,颜良语气中充满了不相信。
“没错,凉王对待百姓仁义,天下诸侯,无人能及,且凉州并州幽州此等贫瘠之地,在凉王的手中,百姓变得衣食无忧,就连昔日纵横草原的鲜卑,也被凉王统一,在草原上建立了三座城池,这样的气魄和手笔,放眼整个天下,何人能及,正所谓良臣择主而事,凉王值得投靠。”
“田大人既然投靠了西凉军,为何还要前往本将军的住处,莫非是想要炫耀一番?”颜良语气不善的说道。
“颜将军,你一身武艺,放眼天下,也是猛将般的人物,难道就甘心这样死在狱中,最终一事无成?”田丰道:“大丈夫存于世间,就当建立功勋,名留青史,以颜将军的一身武艺,若是加入西凉军,定然能够闯出一番名声,到时你我二人联手,纵横天下,何其快哉。”
颜良眼中闪过一道向往之色,旋即被内心的怒火所替代,没错,田丰说的很对,不过袁绍对他的恩情不能忘记,在投靠袁绍之前,他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将领罢了知遇之恩不能忘。
田丰劝道颜良和沮授都以失败而告终,只好悻悻的回到住处,次日来到张昭处报道一番之后,赶往雒阳。
洛阳令陈震,也是寒门士子,当初和郭嘉一起投靠西凉军,凭借着过人的能力,很快就受到了重用,掌管长安三辅之地。
洛阳令比寻常的郡守官职还要大上一分,而且贾荣将会定都雒阳,这个差事就变得让人瞩目,所以在雒阳的时候,陈震接管上一任雒阳令之后仔细认真的完成每一样工作。
就算是西凉军排挤世家,治下也难免会有世家之人,而寒门士子在这些年里逐渐掌控了许多重要的地方,成为一郡之首的也有,在西凉军中,隐隐的能够压制世家一头,比之那些世家中人,寒门士子更加懂得这一切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做起事来更加的小心翼翼,才有了西凉军目前的繁荣景象。
西凉军治下的世家和其他诸侯的世家不同,世家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照顾自家,而是要做到公平一致,虽然看似不可能,在这么多年的治理下,倒也是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在天罚的监视下,官员循规蹈矩。
甄家这段时间不断在长安运作,倒是联系上了之前的卫家和糜家,不同于甄逸想象中的,攀上凉王府之后,卫家糜家反倒变得更加的小心谨慎,事事都要考虑到影响,让甄逸小小的惊异了一下,长安可是西凉军完全当家,没有人敢冒犯,按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卫家和糜家应该是快速发展才对。
渐渐的,甄逸发现了长安和冀州的不同之处,那就是所有商人井井有条,没有说什么蛮横无理之类,不管是哪个人,很快就会喜欢上这里的气氛。
“女儿,明日你就以探访昔日故人为名,进入凉王府,一定要多住一段时间。”甄逸叮嘱道。
甄宓脸上露出不悦之色,不过在面纱的遮掩下倒也没看出什么,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出门,甄宓都要遮掩面纱,因为但凡是见过她容颜之人,皆是难以忘怀,甚至为之疯狂。
一身白衫的甄宓出现在凉王府,的确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许多过往的行人投来诧异的目光,凉王府周围居住的大多是长安的官员,很快这件事就在官员之中流传开来,不少人甚至暗自揣测,这个女子和贾荣会有怎样的关系,之前甄宓也曾多次出入凉王府,不过都是十分小心,没有引起其他人的重视。
六四五章:入王府
进入凉王府,见到卫芙之后,甄宓没有一点的生分,说起话来十分的热情,给人的感觉就仿若是一家人一般,甄逸将贾荣夸赞的是天下少有之人,而甄宓则有些不以为然,在她看来,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是一样的,父亲屡次在凉王面前提及婚事,皆是被拒绝,甄宓也隐隐有些怒气,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孤身走入凉王府,也是为了出现在贾荣的面前,当初在冀州的时候,她可是从贾荣看自己的目光中寻找到了很大的自信。
“甄家妹妹客气了,来都来了,还带那么多的礼物干什么?”卫芙作为家中的大妇,凉王的正牌夫人,自然要表现出一番气度来,虽然对于甄宓来到凉王府有那么一丝不快,也全部放在了心中。
“夫人,小妹多年未见姐姐,自然要礼仪周全,府中的几位姐姐全部都有。”甄宓轻声道。
就连同为女人的卫芙听完这番话,也心中舒爽不已,清脆的声音,如同珠落玉盘,听过之后,让人浑身上下舒爽,对于贾荣,卫芙有些不自信了,而她也不能在贾荣纳妾方面多做管制,这在古代是极为忌讳的。
贾荣已经是凉王,不日将会在雒阳登基称帝,拥有的将会是整个天下,而她母仪天下之后,更要表现出相应的胸襟。
“甄小姐客气了,不必多礼,你我两家本就相识,就当这里是自己家即可。”卫芙道。
“如此,民女就托大了。”甄宓也是打蛇随棍上,既然卫芙说出了这番话,以后出入凉王府,将会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甄小姐,我见你怎么出门带着面纱?”卫芙不解的问道,似乎没有察觉方才甄宓话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