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63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袁绍带领大军在曹军没有反应过来之时,迅速占领了平原郡,兵锋直指乐安国。

  徐州久攻不下,青州有袁绍带领大军杀来,曹操似乎只有撤军一途,此番出军,除了将徐州糟蹋的不成样子,损失了万余士兵之外,没有其他的收获了,曹操胸中的怒火依旧没有平息。

  曹操派遣将领镇守青州之地,才堪堪阻挡住了袁军的步伐。

  接连征战,让曹军好不容易积聚的物资付之一空,战争打的是金钱,没有钱,就没有兵没有粮。

  冀州军多次征战,去芜存菁,麾下士兵皆是精锐,乐安国守将于禁压力倍增,面对袁军的日夜攻城,苦苦支撑,等待着曹操大军到来,于禁不愧是曹军有名的将领,守城有方,多次将袁军击退,以数千兵力,硬生生将袁军的攻势阻挡了下来。

  在曹军中,曹仁于禁夏侯渊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其余人勇则勇已,却不足以托付重任。

  袁绍攻打青州,曹军回援之际,汉庭所在的兖州爆发的一场动乱,城中涌出数不尽手持兵器的武士,夺取城门攻打军营,声势凌厉无比,城中留守的军队并不多,若不是程昱居中调度有方,即使镇压暴动,兖州恐怕已经易主。

  曹操心惊不已,兖州是他的根本,不容有失,急忙带领大军赶回兖州,大军支援不够及时,乐安国在袁军的进攻下沦陷,于禁夺门而逃。

  更多最新章节请或直接访问.

  四四六章:玉玺

  回到兖州,听到程昱所述事情的经过,曹操的眼中闪过道道寒芒,又是朝中的官员,这些世家的实力当真是不容小觑,随便一家就能有数百私兵,接二连三的侵犯,让曹操怒了,因为朝中的事情,他失去了乐安国,让袁军接连夺取多座城池。

  “杀!”曹操重重的说道。

  丢失乐安国,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兖州有变,最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前往兖州,贻误战机。

  数百人被拉到街头,当众斩首,数百人头抛向高空,血柱喷涌,被曹操邀请前来观看的官员无不变色,曹操平日里很温和,但一发火却是诛杀全家,贾荣霸道,却有着一人犯罪不及妻儿家小之说,但曹操是完全的斩草除根。

  官员中的董承目光阴沉,这次斩杀的官员是行动中的中层官员,而他和黄琬王允才是主事人,世家的实力不容小觑,但曹军同样精锐,人数上超过了曹军,世家私兵的战斗力却有所不足,缺乏足够的战场经验和临阵配合能力,凭借的着完全是一股狠劲,这样的队伍在战场上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曹操表现出了强势,汉帝选择了沉默,多年的傀儡生活,让他明白自身的价值所在,是故之前才会奋力的组建军队,现在他的实力,不足以和曹操相抗。

  世家官员的再一次失败,让董承有些心灰意冷,而今曹操的实力,在整个大汉境内绝对是位列前三,他们有心振兴大汉朝堂,手中无有兵力,大汉多年的动乱,让官员意识到,只有手中有了军队,才能重振皇室的声威,凭借大义?只能让诸侯变的愈加猖狂,就拿四世三公的袁绍来说,心中真的有大汉吗。

  曹操斩杀官员,汉帝的脸色亦是有些低沉,手中有了些许的兵权,做事也有了些底气,不过依旧不能改变弱势的局面,在董卓手下如此,在贾荣手下如此,没想到在当初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治下也是如此,泱泱大汉竟然难以找到忠心之臣,年纪虽小,他却在这种颠簸流离的生活中心性变的更加坚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隐忍,他突然想到了勾践,那个卧薪尝胆,只为有一朝能够恢复昔日荣光的君主,勾践尚有谋士武将可以调度,而他身为大汉的主人,竟然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曹操和袁绍征战不休,昔日的情分在利益面前变的十分可笑,一场场的交战,让双方士兵早已是变的苦大仇深,底层士兵看的很浅,你伤了我,来日我就要你的命。

  青州之地,陷入战乱,数万百姓逃亡他乡,最多的却是向着长安的方向而去。

  长安三辅之地,经过西凉军的经营,渐渐恢复了繁华,百姓开垦田地,有着水利之便,不用为旱灾而担忧,赋税极低,百姓不用为生活担忧,脸上的笑容渐渐的多了起来,此时贾荣治下的百姓已经达到了二百多万,这还不算草原上的三座城池,当初接管这些地方的时候,百姓不到百万,有如今的成果,贾荣足以笑傲中原任何一家诸侯,相比于世家,贾荣更相信得民心者的天下之说,没有百姓,就没有士兵的衣食铠甲。

  局势依旧在胶着状态,冬日的一场大雪,让交战的曹军袁军罢战,这场雪十分的大,路上的积雪能够到腿根,百姓的房屋大多是随便搭建,如何经得起这般摧残,寒风呼呼,在雪地中瑟瑟发抖的百姓随处可见,连番的征战,兖州青州等地的百姓变的一贫如洗,家中没有余粮,碰到雪灾的年份,唯有等待官府的救济。

  曹操头大不已,兖州的流民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人无法应对,仓库中没有余粮,无法救济无家可归的百姓,但他却不后悔兵发徐州。

  无奈之下,曹操听从了谋士的建议,吸收其中的青壮加入军队,其余之人,赶往长安之地,这些流民能够加重西凉军的负担,使其无力攻伐,这也能为中原诸侯休养生息提供一些时间。

  凉州并州的雪灾似乎更大,搭建的木质房屋在雪灾之下,变的有些摇摇欲坠,见事情危急,大将军府一面调集士兵清扫积雪,另一面组织士兵为百姓修缮房屋。

  而今凉州的百姓已经达到了自给自足的地步,家家户户有余粮,不似并州,百姓不仅住的差,手中也没有钱,完全依靠官府的支援,西凉军不同于诸侯那一套大仁大义,想要吃饱饭,可以,付出足够的劳动力,现在凉州之地,还有很多道路需要修,许多房屋需要建筑,流民前来投靠,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够安身的地方,长安的官吏做起这些事情,游刃有余。

  一笔笔的资金迅速到位,房屋倒塌的百姓被聚集到紧急住宅之中,紧急住宅皆是由石头搭建,保暖不怎么地,但是稳固程度比那些茅草屋木质房强了不知几何,灾民过的虽然清苦,但胜在能够保全性命。

  贾荣带领士兵行走在临行清扫出来的道路上,看着忙碌的百姓,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而今的西凉军,什么事情皆是走向了正轨,一旦有战事,也不用贾荣亲自上战场,麾下的猛将谋士正好派去历练。

  扬州的袁术收到了一个神秘的木匣子,匣子上面写着很小的四个字“袁术亲启”,统治扬州,袁术手中有钱有兵有粮,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老天似乎颇为照顾扬州,并没有太大的灾害。

  目光扫视过屋内的众人,袁术轻轻的打开匣子。

  映入眼帘的是一件黄色丝绸包裹的事物,止不住心中的好奇,袁术将其黄布一层层的揭开。

  仅看了一眼,袁术就再也不能将目光挪开,嘴巴惊讶的能装下鸡蛋。

  “众将都回去吧,本将军有些累了。”袁术反应过来之后,急忙将黄布中的东西收了起来,这种东西,越少人看见越好。

  众将纷纷起身告辞。

  此事屋内仅剩下李丰“不知主公得到的是何物?”他是袁术的主薄,深得重用,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出谋划策,大部分出自于李丰之手,是袁术军的重要谋士。

  袁术止不住脸上的笑意,将匣子轻轻推到了李丰面前。

  李丰细致观察了片刻,脸上的神色和袁术如出一辙,不过惊讶之余,心中却充斥着担忧,玉玺来路不明,像这种东西,绝对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只不过是给心中有野心的人一个借口罢了。

  “真是天助我也,昔日曾闻‘代汉者,必涂高也’,我袁家是本是陈姓,陈乃舜之后裔,如今天降玉玺,天命所归啊!”袁术喜形于色,他一直痛恨袁绍事事压过他一头,而今占有玉玺,登基称帝,袁绍还能怎样,乖乖的俯首称臣,想到这里,心中舒爽不已。

  李丰眉头微皱,劝道:“主公,不可啊,扬州虽然富有,但有荆州刘表虎视眈眈,刘表乃是汉室宗亲,得知主公手中有传国玉玺,定然会兴兵来犯,江东孙策也不是易于之辈,不过数年,统一江东,兵精粮足,屡次与刘表交手,皆不落下风。”

  袁术拿起玉玺,看了玉玺下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和玉玺一角镶嵌的金边,不以为意的笑道:“刘表、孙策,岂能阻挡我军!不过是土鸡瓦狗!”

  “去岁,兖州凉州并州等地皆是遭受雪灾,唯我扬州未有,这就是天命,本将军乃是天命所归之人,大军到处,定然是一片臣服之声。”袁术冷哼道,犹自沉浸在玉玺带来的巨大愉悦中。

  李丰见袁术已经被玉玺迷得失去了理智,劝道:“将军,玉玺事关重大,不知将军怎么处理?”从之前袁术口中的‘代汉者,必涂高也’李丰就能揣测出个大概,不过依旧有些不死心,诸侯现在表明上平静,恐怕只要袁术称帝,那些沉静的诸侯立即会跳起来和袁术划清界限。

  “汉室衰落,而今天下大乱,当登基为帝,而后让各路诸侯来寿春朝见,若是不从,大军到处,不留活口。”袁术丝毫没有注意到李丰口气的变化。

  “冀州袁绍,兵精粮足,同为袁家之人,若是能够得到他的相助,必定能够事半功倍。”李丰道,相比于袁术的半吊子水平,袁绍才是真正的强盛,手握雄兵,麾下文臣武将如同过江之鲫,不过这些话只能在心里说说,袁氏二兄弟不和,众人皆知。

  袁术的脸色当即拉了下来,他最恨的就是别人在他的面前提起袁绍,同为袁家之人,那袁绍是庶出之子,为什么能够成为联军盟主,为什么能够占据冀州繁华之地,这一次,得到玉玺,定然和袁绍的距离瞬间拉大,想到袁绍将会卑躬屈膝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心中格外的痛快。

  李丰见袁术主意已定,不断的劝谏,耐不住李丰的劝导,答应其一月之后再做定夺,不过暗中却在筹备着登基称帝的事宜,江东孙氏荆州刘表,都成为袁术拉拢的对象,许以重官,何愁不能得到兵马相助。

  四四七章:称帝

  贾荣看了一眼手中的情报,脸上露出冷笑,玉玺是刘四从防备森严的江东偷取,而后送给袁术的,其目的昭然若揭,而今天下的局势虽然混乱,汉室始终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是大义之所趋,若是袁术得到玉玺之后称帝,则汉室的这种影响将会瞬间降低到最底层。.

  而孙策失去了玉玺,也不敢声张,毕竟当年他老子可是在所有诸侯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没有见到玉玺,只能吃哑巴亏。

  袁术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想要做这个皇帝,甚至连睡觉的时候都抱着玉玺睡,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中怕丢了,玉玺让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彻彻底底的激发。

  扬州之地的军队向着边界靠拢,防备荆州徐州豫州之地的兵马,一面派遣使者出使江东孙策,一切都在为袁术登基称帝做准备,另一面修建宫殿,既然要登基称帝,自然不能住而今的州牧府了,扬州之地财力有限,袁术横征暴敛,到处抓民夫修盖宫殿,惹得民怨载道,不仅如此,袁术还命令官员准备后宫的佳丽,荣登九五,岂能没有佳丽三千,直接导致,百姓将女儿涂上锅底灰,以免被闯进屋中的兵士抓走。

  当然,袁术的这种想法,只有袁术军的核心人物才能知道,李丰,被袁术直接封为司徒,大将张勋被封为大将军,纪灵被封为骠骑将军,一切就在等待着袁术登基。

  可怜张勋和纪灵还在为到手的官职感到兴奋,试想整个扬州就巴掌大的地方,还有部分被孙策占据,即使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有什么用,纪灵张勋正在做着从龙之臣的春秋大梦呢。

  兴平三年,新年刚刚过去,来自扬州的一件事,震彻了整个天下。

  “袁术称帝!”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反应就是目瞪口呆,汉室凋零,但余威仍在,袁术这一做法不异于将自己推向了风头浪尖,引得天下诸侯的口诛笔伐。

  袁术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一切完全是按照皇室的标准来。

  称帝之后,袁术大封手下的将领官员,广纳妻妾,后宫佳丽数百人,夜夜笙歌,生活不堪,扬州在去岁没有遭到雪灾,却因为袁术建造宫殿,而变得灾民便处都是,路有饿死骨,百姓易子而食,随处可见。

  为了彰显身份,宫中佳丽使用的皆是出自仙恋阁的仙恋,袁术出门,更是需要规模浩大的车队,百姓不敢在明面上说,心中早已将袁术杀死了不下于万万遍。

  同年三月,江东孙策宣布讨伐袁术,和袁术脱离关系,丹阳太守吴景,将军孙贲,投靠江东孙策,袁术的实力大为削弱。

  五月,兖州曹操起兵五万,讨伐袁术,昔日的盟友刘表亦是出告示和袁术没有任何的瓜葛,一时间,扬州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刘表袁绍没有明面攻打袁术,但曹军乃是百战精兵,岂袁术军猖狂。

  身处长安的贾荣亦是以大将军的身份宣布讨伐叛逆,点齐兵马一万,亲自带军,杀向中原,让中原的各路诸侯瞠目结舌,西凉军远在长安,而扬州则是在中原,中原的诸侯哪会放心让西凉军通过,毕竟丁泰的事情还是历历在目呢,贾荣也只能带领大军在函谷关摇旗呐喊,不过声势是做足了,也算是给了天下诸侯百姓一个交代。

  西凉军出军,袁术彻底了慌了起来,昔日虎牢关外,西凉军的强大烙印在袁术的脑海中,左思右想,将张勋的大将军职位贬低到骠骑将军,大将军之职仍有贾荣担任,这种滑稽的做法,闻者无不大笑,貌似袁术毫不客气的将自己放到了皇帝的职位上。

  袁术虽然是名义上的扬州牧,但实际掌控的扬州只有三郡之地,庐江郡九江郡还有丹阳郡,丹阳郡太守吴景已经投靠孙策。

  曹操手下皆是精锐之士,袁术哪能抵挡,第一战,手下的六万精兵大败亏输,讨回来的仅有四万余人,精锐士兵损失近一半。

  此时兖州的汉帝才是真正的皇室正统,岂会由着袁术胡作非为,曹操奉旨亲征,身兼大义,袁术是皇帝,但这个皇帝却是所有诸侯嗤之以鼻的皇帝。

  袁绍在袁术称帝的那一刻,也和其脱离关系,表明了立场。

  其后的两战,袁术连战连败,无法抵挡曹军,国都寿春也被曹军攻陷,带领后宫佳丽及一众官员狼狈而逃。

  接连的大战,曹操军力亦是有所不足,庐江郡被袁术治理的民不聊生,流民遍野,建造的皇宫也被袁术临走一把大火付之一炬。

  曹操率军驻扎在寿春,按兵不动。

  天下混战已久,各诸侯的军力都是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时西凉军治下的长安和益州成为安乐之地。

  袁术称帝,也就意味着,皇室的皇权彻底沦陷,在民间的影响力一去不复返,即使曹操将袁术击败,也只能很少程度的挽回。

  在长安待了这么久,陪着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贾荣的心也是蠢蠢欲动,他本是武将,如何经得起这般的寂寞,除去陪妻儿的时间之后,每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军营,和士兵待在一起,训练士卒,一身的武艺倒是没有落下。

  赵云被调到了代郡,血卫的统帅换成了赵范,赵范此人的武艺虽然不怎么地,但为人沉稳厚重,用赵云的话说就是能够担重任,身为血卫统领,并不一定说武艺有多么的高,而是要时刻保护好贾荣的安危。

  与鲜卑大军的交战,马超的武艺在军中崭露头角,被调到血卫中,让马腾老怀大乐,家中有虎子,何愁门楣不兴。

  “顺子,近年在函谷关怎么样?”此时屋内只有贾荣李顺还有张绣,赵范在门口守卫着。

  李顺毕恭毕敬的回道:“尚可!”

  贾荣大笑着拍了拍李顺的肩膀道:“什么叫做尚可啊?带我去军中看看,名震西凉军的陷阵营是否还如往昔一般。”

  李顺身躯一震抱拳道:“诺!”以往贾荣刚刚组建陷阵营的时候,时常去军中巡视,那时的陷阵营是所有士兵打破头都向加入的队伍。

  贾荣和李顺并肩走在前列,后方跟随着赵范和张绣。

  “顺子,以后私下里就我二人时,称呼我为大哥即可,你我同出李家村,对了,当初李家村跟我出来的士兵还有多少?”

  “我,李虎李力李飞。”

  “来时的士兵就剩下四人了!”贾荣感慨道。

  “在函谷关感觉怎么样?若是不满意的话,我就把你调到其他地方。”贾荣关切的问道。

  沿途的士兵见李顺和贾荣并肩走在一起,心中骄傲不已,已经很直的身躯还是挺了又挺,主将在大将军面前受到重视,他们也感觉倍有面子。

  身后的张绣和赵范听到贾荣的这番话,无不心中大震,在西凉军中,一切以执行命令为天职,镇守在哪里,除非有大的变动,不会有改变,而贾荣竟敢会为了函谷关守将李顺做出这么大的让步,而李顺不过是营将级别的人物。

  李顺抱拳道:“主公,函谷关乃是我军扼守诸侯的重要关卡,事关西凉军的安危,卑职愿意承担此重任,为主公排忧解难。”

  “我李顺当年也不过是李家村的一个无知少年,自从跟随主公,才有了今日,这条命早已是主公的。”

  贾荣心中微动,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李顺能够说出这番话语,着实不易。

  “放心吧,不会调你走的,函谷关位置重要,再调来三千士兵镇守。”

  张绣躬身称是,贾荣轻飘飘的一句话,将李顺的职位由营将提升到了团将的级别,此时函谷关的守兵就有将近三千,李顺实际的职位就是团将了,再来三千人,李顺的地位直追师将。

  正在训练的陷阵营士兵见到贾荣亲至,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的名号就是贾荣所取,被赋予了极大的厚望。

  少数没有见过贾荣的陷阵营士兵翘首观望,被队伍中的老卒制止。

  贾荣看着不动如山的陷阵营士兵,露出满意的神色。

  李顺大声喝道:“陷阵营,拒敌!”

  话音刚落,只见校场上的士兵立即动了起来,瞬间合成了一个八百人的大阵,刀兵枪兵弓兵盾兵之间配合严谨,即使敌人一阵箭雨袭来,队伍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在张绣赵范诧异的目光下,陷阵营的对面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弓箭兵,搭弓上箭,遮天蔽日的箭支对着陷阵营士兵而来。

  这分明不是演练,而是战场,张绣看到这些箭支就是正常战斗时的箭支,也就是说,若是陷阵营的士兵躲避不及的话,他们面临的将是死亡。

  不用李顺命令,盾兵立即将盾牌架起,火花飞溅,密集的箭雨没有一支射进去,这种训练,对士兵的反应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就死在自己人的手中。

  四四八章:出函谷

  贾荣微微点头,虽然对于李顺训练士兵的做法有些不赞同,但不可否认,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兵战斗力将会更加的强悍,战场上对敌之时,将会更加的灵活。

  “陷阵营,格杀!”

  八百人的队伍立即分为一百人战斗小组,刀兵枪兵盾兵弓兵紧密配合,给人以无懈可击的感觉,尤其是目光炯炯的盾兵。

  “冲杀!”

  陷阵营士兵迅速的汇合在一起,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弓兵手中的弓箭早已上弦,盾兵神色警戒的看着前方,盾兵身上装备的乃是重铠,能够抵御很大的强度的冲击,就是面对骑兵,李顺也有胜算,盾兵手中精铁打造盾牌足以抵挡,而后依靠枪兵刀斧兵弓箭手,足以将骑兵抵住。

  张绣的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他统帅的孤狼士兵是西凉军中当之无愧的翘楚,每名士兵是从十几万人的军队中挑选出来的,经过严格残酷的训练,但面对陷阵营,张绣自问讨不得什么好。

  贾荣大笑道:“陷阵营果然是名不虚传,当为步兵之中第一军!”

  李顺抱拳拜道:“多谢主公赐名号!”

  自此以后,整个西凉军都会知道陷阵营是西凉军中步兵第一军。

  贾荣打量了一下李顺给自己安排的住处,微微点头,朴素而不失典雅,不错。

  要了一瓶葡萄酒,招呼张绣和李顺坐下,无论怎么劝,赵范就是不肯上前饮酒,还据理力争的言称是贾荣的护卫,不能饮酒。

  贾荣也不勉强,和李顺张绣边喝边聊,倒也别有一番滋味,三人在军队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已经在一起,在军中的地位非是赵范可以比拟的。

  从言语之中,贾荣也捕捉到二人对自己的恭敬,想起自己的身份,只好释然,当年称兄道弟的战友袍泽,而今都是渐渐的疏远,这就是上位者的悲哀吗,但平日里,他又不得不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和李顺在一起,似乎又找到了当年在李家村校场训练这群小子的感觉,那日去往集市,路途上遇到劫匪,贾荣将劫匪打晕一群小伙子欢呼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日。

  想到这里,贾荣不可遏制的又想到了秀儿,李家村那个清秀的小姑娘。

  “将烈酒拿上来!”贾荣的眼睛微微有些通红。

  最后,贾荣喝的酩酊大醉,一向是千杯不醉的贾荣也是在李顺的搀扶下回到住处。

  “秀儿”贾荣轻声呢喃道。

  李顺身体微微一颤,轻声道:“主公,好好休息,明日就好了。”不知为何,双眼竟是充满了泪水,这一刻,更加坚毅了心中追随贾荣的想法。

  次日,贾荣揉了揉昏迷而又疼痛的脑袋,起床稍作洗漱之后来到军营。

  “张绣,你看我们出去走走可好?在长安实在是闷得慌。”贾荣悄声道。

  张绣脸色微微泛白“主公,这样不好吧,军师在临行之前,反复叮嘱一定不能让主公前往中原的。”

  贾荣不以为意的摆手道:“军师那是迂腐,我们去中原,不惊动任何人,悄悄的去,再悄悄的回来,军师还以为我们依旧停留在函谷关呢。”

  “就这样说定了,不能告诉任何人,后果你是知道的。”贾荣脸上露出得色“去准备一下吧,记得带足金钱啊。”

  张绣急匆匆的向外走去,贾荣想要前往中原保护的力量自然是要筹备齐全。

  赵范张绣贾荣,三人混在一队来自长安的商人中,向着中原而去。

  当李顺知道这一切之后,已经是半日之后,只能急忙通知长安的贾诩。

  贾荣出行,暗中守护的孤狼士兵多达百人,而今中原并不太平,商队自长安而来,大多会请军队护送,这支商队也不例外,护送的士兵多达百人,在商队中也属于财大气粗一类的,毕竟选择西凉军护送的价格不低。

  三人皆是仆人的打扮,倒也没有引起什么怀疑,这支商队的人数多达千人,是由三家商人联合起来组成的,似这等商队,在长安很难得一见,出行上千人,每日的消耗也不低,一来一往,还能有什么利润,贾荣匆忙之下,哪顾得了那么多。

  贾荣已经做出了决定,赵范张绣只能应允,赵范突然明白临行之前,贾诩的那一番话语之后的意思,感情他早就明白贾荣会耐不住寂寞前往中原,不过张绣还是尽职尽责的将贾荣离开函谷关的消息通过特殊渠道传送到了贾诩的手中。

  商队缓缓的前进着,贾荣混迹在一堆仆人中间,和他们东拉西扯,哪有一丝大将军应该有的风范,不过这样一来,张绣赵范也能放下心来,不引起商队的注意。

  刚刚登上这辆马车,张绣就将周围打量了一通,不过是一群仆人,倒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物。

  “你是哪家的仆人?”一名面容粗犷的仆人拍了拍贾荣的肩膀说道。

  “连家的,你呢?”贾荣回道。

  “我也是连家的,怎么没有见过你?”仆人疑问道。

  张绣赵范神情一滞,没想到贾荣在李家的仆人中间能够遇到连家的仆人,真是点子背到家了。

  “我在长安刚刚被招纳进来,当然没有见过我了,我叫贾亮,你呢?”

  粗犷汉子急忙回道:“蒋飞,别人都称呼我飞子。”

  “飞子大哥好。”贾荣拱拱手说道。

  蒋飞面色微红,羞赧道:“好,好。”

  “你不是连家的仆人,怎么来到李家的马车了?”贾荣疑问道。

  “闲着没事,出来和一些兄弟们聊聊这趟长安之行的见闻,你呢?”蒋飞道。

  “我也是,在马车中憋得紧,出来透透气。”

  见贾荣三言两语将蒋飞打发,赵范不禁无语。

  “飞子大哥,我还不知道这商队是去哪的呢?”贾荣捋了捋袖子问道。

  蒋飞诧异的看了贾荣一眼,说道:“这是徐州的商队。”

  “徐州?是陶谦治下的徐州吧?”贾荣继续问道,不过还是解释道:“小弟是在长安被招纳进来的,知道的东西不多,以后的路上,还望飞子大哥多多照应一二。”

  “没想到亮子兄弟懂得还挺多嘛!”蒋飞笑道,心中的一丝疑虑也随即消失。

  贾荣笑道:“我在长安也是一个仆人,只不过平时听得多了,自然就知道了这些。”

  “额,长安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亮子兄弟要到徐州去呢?”蒋飞疑问道。

  其他的仆人闻言,纷纷将目光投向贾荣,在他们看来,能够留在长安当一个仆人是多么的好,长安仆人的待遇比他们好了不知多少。

  贾荣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低声说道:“我告诉你们,千万不要说不去。”

  其他仆人纷纷点头,就连赵范和张绣也是一脸好奇的看着贾荣,看贾荣倒是能编出个什么理由出来。

  “实不相瞒,我是偷看我家小姐洗澡,被老爷发现了,然后将我卖到了商队。”贾荣脸色微红的说道。

  “哦,原来是这样,你家小姐长得怎么样?”蒋飞问道。

  贾荣将目光投向一脸不可置信的张绣和赵范道:“这两位兄弟也是同道中人,你问问他们吧。”

  张绣赵范大惊,疾步走到一边,不顾好奇的仆人,满脸通红的直摆手。

  成功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