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5章

作品:西凉铁骑(全本)|作者:断崖路|分类:辣文肉文|更新:2025-05-12 14:47:49|下载:西凉铁骑(全本)TXT下载
  荣刘备三人之事,贾荣据实禀告;董卓听后喟然长叹,在董卓心里,真的很看不起刘备,感觉刘备此人太虚伪,要不然当ri也不会发怒,但他的那两个义弟,董卓还是很上心的,之前董卓之所以没有反对贾荣与他三人往来,就是希望贾荣能将那两员虎将留下为西凉军效力。

  贾荣回到原来自己的营地,看望留下来的那些士兵,张威也向贾荣详细说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

  自贾荣带领骑兵救援朱儁军之后,董卓率军与黄巾交战数次,但都是无功而返,士兵伤亡也不少,而今贾荣的部下剩余一千九百二十人,加上自己带回来的三百余骑兵,贾荣的部下还有两千二百六十人。

  刘备留下的一千余名士兵也被贾荣毫不客气的编入到了自己的营中,既然刘备不随自己回来,那自己就代他管理这些士兵了;刘备的那些士兵是很不错的,都是一个个jing壮的大汉,看着就有气势。

  对于贾荣将他们编入西凉军之事,他们也没有什么反抗的情绪,经过连ri来的相处,这些士兵能看出来,西凉军对自己不错,没有因为自己是外来军队而欺负自己,而且还处处帮着自己。

  整理好士兵的问题之后,贾荣亲自到士兵的住处进行慰问,拉近自己与士兵之间的距离,士兵对此也早已经习以为常,因为贾荣是时常来看他们的。

  之前刘备的那些士兵一阵惊慌,将军慰问,他们还是第一次经历,所以一个个显得十分的拘谨。

  贾荣安慰道:“不必紧张,你们与我在私下里就是兄弟,兄弟之间有见面紧张的吗?再说我长的有那么吓人吗?看你们一个个紧张的样子。”

  一番话说的原西凉军士兵哈哈大笑,刘备的那些士兵也跟着笑了起来,不知觉之间又和贾荣亲近了许多。

  郭汜听说贾荣回来的消息,急忙赶来,关怀的问东问西,贾荣耐心的一一作答。

  对于自己的这个兄弟,贾荣也是倾心相交,除了自己来自于未来这个秘密,与他几乎做到了无话不谈。

  郭汜也为自己的这个兄弟感到高兴,自己在军中也听说了贾荣在长社火烧黄巾之事,黄巾反贼提及贾荣,无人不怕;看到贾荣一步步的成长,自己心中也十分的欣慰,想当初,贾荣只是一县士兵的小小领军,没想到两年之后能有如此的成就。

  与贾荣攀谈至深夜,郭汜才离去。

  董卓并没有一味的率领大军向张角发起进攻,而是让士兵在大营里不断的cao练;明知进攻无效,还不如让士兵训练,朝廷的方面,急就让他急,打仗这事急不得。

  贾荣也得以腾出手来训练士兵,经过了一场场的战争,士兵们在战场的问题也纷纷暴露了出来,贾荣组织张威、姜羽,花了一天的时间,将士兵进行了详细的编制,对士兵在战场的问题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并想出解决的方案。

  由于战事比较急,之前贾荣只是匆忙的将战场的战阵教于士兵,这次贾荣向郭汜仔仔细细的请教了步兵的战阵问题,并邀请郭汜前来自己的军中任教;对于贾荣的请求,郭汜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贾荣将步兵按照原来的战阵进行训练,不同的是,需要士兵学会几人配合打法,所谓的几人配合打法就是即使士兵刚刚从战阵之中分离出来,也能迅速的做到几人配合着攻击敌人,给敌人造成最大的损失。

  三个、四个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肯定胜过一个人,若是在战场上几个人能配合的好的话,能起到平时杀敌的二倍不止;其次,让士兵几人配合的方法还能提高士兵战场的应变能力,比如遇到大规模的骑兵冲杀,士兵能立即的分离开来,给军队造成最小的损失。

  总体的方案定下来之后,贾荣立即着手实施,让士兵在组成战阵的时候,听到号令,立即分散,同时还能立刻几人组成一个小集体配合杀敌。

  一更奉上,,今ri加更!

  第四十二章:训练士兵(二)

  几次的训练之后,士兵们的配合还不是如同贾荣想象中的那么如意,让站整齐的士兵仓促分离之后,士兵需要很长的反应时间才能适应过来。[.

  在战场上,瞬息万变,不可能给士兵留下反应的时间。

  这时,贾荣想到了让士兵们进行接力比赛、几人配合翻高墙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相信士兵训练起来一定会更快一些。

  当天,贾荣组织士兵进行接力比赛、翻高墙,为了士兵能更好的比赛,当ri贾荣亲自在场组织。

  贾荣的要求是士兵配合一定要默契,战场不是演戏,每个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任何几名士兵都能迅速的配合起来,在战场上才能真正的做到应变。

  虽然之前贾荣说这是游戏,但士兵们都没有把他当做游戏来看,因为贾荣在旁边看着,他们必须拿出全力,贾荣就是他们心中最崇敬的人。

  如火如荼的比赛开始了,贾荣亲自指导一些士兵应该如何做才能将比赛的成绩提升的更快;贾荣原先的部下习以为常,不过刘备的那些士兵可就感觉不同了,以前自己训练出错的时候,负责训练的将领非打即骂,从没有见过像贾荣这样和蔼的将军;虽然贾荣没有骂自己,但自己更要努力,争取做得更好,有时不斥骂比斥骂更有效。

  接力比赛相比较还是容易一些,翻高墙就有一定的挑战xing了,若是几人配合的不够好,很难翻过去。

  见士兵们的配合还是有很大问题,贾荣干脆决定目前就让士兵训练接力、翻高墙,虽然是训练,但贾荣也规定了严格的规则。

  贾荣将士兵分为好几支队伍进行,每个队伍都有总负责人,总负责人下管好多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一个负责人,负责指导整支队伍的士兵的配合问题,各个负责人都很努力,因为贾荣在士兵集合的时候说过,若是自己负责的队伍在五ri后的比赛之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自己也会升官,这才是令他们最兴奋的。

  总负责人一般都是队伍的百人将,而小队的负责人则是伍长什长。

  几ri的比赛、训练过去后,士兵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接力、翻高墙也能很迅速的完成。

  贾荣对这样的训练效果并不满意,贾荣想要的结果不是固定的几个士兵之间的配合,而是任何几名士兵在一起都能够默契的配合。

  五ri后,贾荣组织所有的士兵举行了一场比赛,比赛的项目仍旧是接力比赛、翻高墙,奖励也很诱人,若是士兵表现的好,可以根据情况提拔为伍长,伍长表现好,可以提拔为什长,什长可以提拔为百人将,百人将就是目前贾荣军中士兵封顶的官了。

  听到这个消息,士兵的热情空前高涨;所有的队伍负责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顿时沸腾了,当兵为的就是升官。

  士兵的配合较之五ri前有很大的进步,没有了之前的生疏,翻高墙时都很做到很熟练。

  虽然士兵这几ri没有进行战事训练,但较之战事训练的运动量更大,而且士兵也都很兴奋,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了比平时的训练更重的任务。

  此次比赛,贾荣奖赏了几支队伍的负责人,每人官升一级,百人将则极一军功,不过光是有奖赏还是不够的,贾荣提拔了几个在这次训练中表现好的什长担任百人将,而那些表现不好的百人将直接被替换了下去,也就是降职,一些表现优秀的士兵也被贾荣直接提拔为伍长。

  贾荣这么做也是为了鼓舞所有的士兵更加努力的训练,封赏这些负责人和士兵也是为了给所有的士兵一个榜样,所谓千金买马骨就是这个意思。

  接下来的训练里,每个负责人、士兵都尽心尽力,绞尽脑汁的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队伍训练好,达到贾荣和他们说的目标:“即使在混乱的情况之下,任意的几名士兵组织起来也能完成配合。”

  半月之后,贾荣对训练的士兵进行了检查,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依照之前的诺言,奖赏了表现好的负责人、士兵;这些负责人也十分的不容易,为了将士兵训练的达到贾荣的要求,整天想着法的训练,士兵也是竭尽全力的配合这些负责人。

  接下来,贾荣将全体的士兵整合到一起进行训练,这次的规格就比较严了,若是哪个士兵不迅速的找到配合的人,就要进行处罚,处罚的不仅仅是士兵个人,还有负责训练这些士兵的伍长什长。

  不少的伍长、什长因为训练不力,而被那些表现好的士兵所替代,虽然不是战场,但到处充满着竞争,这就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贾荣的这种策略,给予了普通士兵很大的机会,表现的好直接提拔,这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士兵们知道这一举措之后,一个个都鼓足了劲儿的努力;士兵们努力,那些伍长什长的自然也不甘示弱,自己不愿意被那些士兵所替代,只有更加的努力,自己努力了,或许还能被提为百人将。

  百人将们的压力就更大了,贾荣只将军队中士兵的官职定位到百人将,他们没有提升的空间,但是他们也不愿意因为不努力而被降为什长、伍长,以至于成为一名普通士兵,所以他们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大棒槌加甜枣,果然将士兵们的训练热情都给提了上来,士兵不再是单纯的为了训练而训练,而是为了升官而训练,训练起来也不像之前的那样感觉到累。

  这一天,郭汜来到了贾荣的军中,见到军中士兵训练的热情劲儿,十分意动,若是自己队伍里士兵也像这样训练,何愁jing兵不成。

  于是向旁边的贾荣问道:“二弟,不知你是如何训练这些士兵的,为兄训练士兵的时候,都是不断的打骂,这些士兵才肯好好的训练。”

  贾荣如实以告,将自己实施的方法详细的和郭汜说了一遍。

  郭汜听后不断的点头称是,声称贾荣的方法的确能够达到这种效果,不断的夸奖贾荣心思灵活,连士兵组合翻高墙的训练方法也能够想出来,对于接力跑步比赛之事,郭汜也连声叫绝,声称回到自己的队伍之后,一定执行,增加士兵之间的团结。

  郭汜踱步深思一会儿之后说道:“二弟的这种方法好是好,但还是有缺陷,军中难免会有投机耍滑之辈,若是他们因为表现的好而被提拔为百人将,容易让那些沙场拼命获得功名而在训练中丢掉的将领心生不满。”

  贾荣听后深以为然,感激的说道:“若非大哥教我,险些误事,只是军令已下,恐难以改变,以大哥之见,该怎么办才好?”

  郭汜深思良久,缓缓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军中向来以强者为尊,当一个什长达到了升为百人将的要求之后,二弟可以给这个什长一个挑战百人将的机会,若是这位什长胜利,那么就让他代替这名百人将;若是失败,什长、百人将依旧是原来的官职,不做改动。”

  “至于普通士兵与伍长之间的替代问题,就不用采用这种措施,什长的选拔也一定要慎重,什长是战场上作战的主力,不可或缺,人选一定要慎重。”郭汜继续说道。

  贾荣这次真算是开眼了,郭汜果真是一个将才,这么一个难题被他几句话给解决了。

  匆忙和郭汜告别之后,贾荣立即来到校场,将所有的士兵集合在一起,而后将新的措施分布了下去。

  不少的百人将听后,长舒了一口气,自己的位置来之不易,若是因为训练不力而被别人替代,他们的心中难免会有愤懑之情;对于贾荣所说的挑战一事,这些百人将自然不惧,能做到这个位置,那也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拼杀过来的,每个人都有一身不错的武艺,若真为部下的什长所败,丢掉官职没有一点的怨言。

  虽然士兵提拔的难度加大了,但是没有影响到士兵训练的热情,不少的什长挑战百人将被打回去了,还是一个个的什长发起挑战,机会难得;也有一些之前被替换掉的百人将达到了要求,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官职,失去才知道珍贵,这些百人将倍加珍惜自己现在的地位。

  丢掉百人将的地位之后,不少的士兵看向自己的眼神都充满了不屑,努力的将之前的位置再次得到之后,他们是更加的努力。

  又是十天过去了,汉军和黄巾之间依旧没有任何的战事发生,双方似乎达成了某种协议似的,互不侵犯。

  贾荣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加紧的训练士兵;士兵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彼此之间配合的非常好,相信在战场之上也没有问题,即使面对突发情况,也能够迅速的应对,不在局限于之前的战阵,而是能够迅速的从战阵之中分离,组成新的战斗方式。

  加更送到,求打赏!您的支持将是作者的最大动力!

  第四十三章:兵种搭配

  贾荣又将自己军中记战功的方法给做了改动,以前的记战功方法是将杀死的敌人的头颅给割下来,计算军功;但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说不定你在个杀死敌人的头颅之时,却被另一个敌人所杀,而且携带着一个敌人的头颅作战,极为不便。\\..\\

  针对这一情况,贾荣采用了比较简洁的方法,割下所杀敌人的右耳朵用以计算军功,这种方法十分简单。

  方法是好,但也要经过董卓的批准方可,这是在军中,一切还是要听统帅的,虽然董卓经过这些事情之后,

  十分的信任自己,自己也不能以此而骄纵,更要遵守军中规矩,为其他的将领做好榜样。

  贾荣来到中军大帐,看守营门的士兵直接就让贾荣进去了,并没有以往的禀告,这也是董卓给予贾荣的特权,不用禀告可以随意出入董卓的营帐,现在连华雄都没有这种待遇。

  见到董卓之后,贾荣将自己的方法如实向他说了一遍;董卓听了之后,没有立即应允贾荣,考虑良久之后说道:“志远的方法好是好,但军中规矩乃是朝廷所定,我也不可擅自更改,否则是要犯杀头之罪的。”

  贾荣也知道自己草率了,没有考虑到汉庭的问题。

  董卓想了一下,缓缓说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如今反贼猖獗,汉帝也不可能采用查人头以记军功的方法,以后志远你的队伍就采用这种方法,我也会慢慢的将这种方法实施到整个队伍之中,便于计算军功。”

  贾荣拜谢道:“多谢将军厚爱!”

  董卓将贾荣扶起,说道:“志远不用如此,好的意见本将军是会采用的。”

  “志远军中的训练方法不错,值得让大家学习,以后志远有什么好的意见,尽管来提。”董卓接着说道。

  贾荣拱手答道:“卑职谨遵将军之命!”

  董卓佯怒道:“以前不是和志远讲过,私下不用如此客气,怎么,不听从本将军的军令?”

  贾荣连道不是,这其实也是董卓对自己信赖的一种表达,贾荣也就欣然接受了,不然董卓也不高兴。

  董卓对着诺诺称是的贾荣说道:“我见志远军中的士兵官职只定到了百人将,这样,你回去之后,立即完善你部队的建制。”

  贾荣感激的对董卓说道:“多谢将军!”

  见董卓又要发怒,贾荣急忙止住将要行礼的身体,董卓这才露出笑容。

  董卓让自己完善自己部队的建制,也是承认自己部队的存在,也就是说只要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自己的部队就会一直的存在下去。

  董卓思考了一下说道:“志远军中现在还有多少骑兵?”

  贾荣不知董卓何意,如实禀告道:“尚有三百四十骑。”

  “志远军中尚有三百四十骑,我再送给志远一百六十匹战马,让志远组成一部五百的骑兵建制。”董卓说道。

  贾荣大喜,自己虽然训练步兵如此的卖力,但最喜欢的还是骑兵,喜欢骑在战马上纵横驰骋的感觉。

  急忙拜谢董卓。

  出了贾荣大帐之后,贾荣立即回到大军之中,让姜羽再选拔出一百四十名骑兵。

  骑兵的训练,贾荣也没有落下,在自己训练步兵的时候,贾荣也吩咐姜羽认真的训练骑兵,战场冲杀,骑兵的作用十分的重要,尤其是在古代,骑兵的机动能力很强,劫敌军粮草,追击敌人,骑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骑兵也有着冷兵器时代的坦克之称,不过指的是重甲骑兵。\\..\\

  同时贾荣也找到华雄,让他多多指导姜羽骑兵的训练问题,华雄对此欣然答应,经过驰援朱儁的事情之后,华雄对贾荣不仅敬服,也更加的佩服;贾荣不仅待部下仁厚,而且有着一身不俗的武艺,更为令自己佩服的是,通过火烧长社一战,华雄更加的推崇贾荣,华雄是个粗人,不懂得谋略,但这并不能阻挡他敬服有才之士。

  华雄也曾和姜羽共事过,对姜羽武艺、领兵能力都比较满意,虽然姜羽曾是羌人的将领,华雄也没有在意,对于指导演练骑兵之事也很爽快的答应了。

  深夜,贾荣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现在贾荣时刻都在想着如何将步兵训练的尽善尽美,在战场上每个士兵都能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自己记得三国演义上记载高顺的八百陷阵营不惧骑兵冲杀,步兵冲击亦不能破,高顺曾以八百陷阵之士杀的诸侯胆寒。

  想了许久,贾荣也没想出个所以然;突然,贾荣的脑中灵光一现,士兵之所以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其实质就是兵种的搭配问题,自己来自于未来,冷兵器已经不适用与那个时代,所以也没有朝这方面细想,自己时常想着每名士兵都有一把冲锋枪,将来犯的敌人一一击毙,无论骑兵与步兵,不过也只能想想了。

  贾荣不断的演练着各种士兵结合到一起的情况,以及这些组合起来的士兵到战场上能发挥出多大的战力,怎样组合才最合理,直到夜很深了,贾荣才睡去。

  第二天,贾荣来到郭汜的营中,和郭汜说了自己昨晚的想法,以及自己昨晚推演的一些结果。

  郭汜听了贾荣的想法之后,并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而是皱眉深思,良久,郭汜才说道:“此事我也不知,军中还从未有这种先例,只是志远可以挑出部分士兵进行训练,根据士兵训练之后的效果,再决定是否在你的军中实行。”

  郭汜的意见很中肯,没有让贾荣盲目的实行,现在正是国家危难之际,训练的成效好的话还行,若是训练结果不尽人意,汉帝知道肯定会责罚。

  贾荣虚心的接受了郭汜的意见,而后又和郭汜仔细的商讨士兵组合里面的不足之处,对贾荣的训练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出了郭汜的营帐,贾荣一路来到了中军大帐。

  贾荣到时,董卓正在处理军务,见贾荣前来,放心手中的事情,亲切的招呼贾荣坐下。

  从董卓的平时的言行之中,贾荣能感到董卓对自己的诚意,自己暂时也没打算离开董卓,如今自己和董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要为军中的事情尽心尽力。

  虽然董卓一再的对自己申明私下不用那些繁琐的礼节,贾荣还是对董卓一拱手恭敬的说道:“启禀将军,卑职想到一种训练我部士兵的方法,还请将军指点一二。”

  董卓点点头示意贾荣继续说下去。

  贾荣整理了一下思绪说道:“卑职想到的训练方法是:将我部擅长不同武艺的士兵组合在一起进行训练。”

  然后贾荣将自己的想法向董卓详细的阐述了一遍。

  董卓听了之后,也是一阵深思,毕竟行军打仗不是儿戏,自然要百分慎重。

  良久之后,董卓才说道:“志远啊,你说的这个事情,有一定的可行xing,不过志远还是要以平时的训练为主,把握好轻重缓急。”

  贾荣听出了董卓话语之中的担忧,说道:“将军所虑甚是,卑职打算将一部分士兵投入训练看过效果之后再做定论。”

  而后贾荣又将训练士兵所需的武器装备都一一的讲于董卓,董卓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贾荣发现,董卓并没有历史记载的那样的残暴,那样的冷血,相反贾荣觉得董卓从善如流,或许是自己屡次的帮助董卓,董卓才能够如此待自己。

  回到校场之后,贾荣立即命令张伟带领士兵前去将所需的兵器配备取回来。

  贾荣将张威、姜羽还有所有的百人将召集到了一起,共同商讨训练士兵的问题,还有的就是关于提拔将士的问题。

  见所有的人都已到齐,贾荣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道:“今天将诸位召集在一起,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诸将安静的看着贾荣,静等贾荣接下来要宣布的事。

  长时间的身为一军统领,贾荣站到那里也有一股威严之气;贾荣缓缓说道:“董将军已经同意让我军完善建制,也就是说你们的官职也能够向上提了。”

  贾荣话音刚落,下面的诸将低声讨论着,看着他们一个个脸上的激动神se,贾荣轻咳了一声说道:“当然,此次所有将领的升职也不会盲目的提拔,军中真正需要的是有才之士,不是无能之辈,相信诸位也明白这个道理。”

  一番话说的众将深以为然,身在军中,自然明白这些。

  贾荣接着说道:“你们也放心,近段时间以来你们的表现我也看在眼里,你们跟着我的时间也不短了,我的为人相信你们也清楚。”

  众将诺诺称是,对于贾荣言必行,赏罚分明的xing格诸将还是有所了解的。

  接下来,就是所有将领的任命问题,张威的职位依旧是自己的副将,姜羽则直接被贾荣提拔为骑督,对此,也没有人反对,姜羽的能力诸将都是有目共睹的。

  各位读者大大在阅读之余,不要忘记支持断崖一下下,!您的支持将是作者写作的最大动力!

  第四十四章:八百陷阵士

  贾荣又将自己准备训练组合士兵的方略和诸将说了一下,征求诸将的建议,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贾荣还是明白的。..

  果然不出所料,有一个百人将提出了一个很值得参考的建议:士兵的身高,士兵的身高搭配自然能影响到战力的发挥,若是身高的搭配得当,战场之上,0必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听到了这个百人将的建议之后,贾荣十分高兴,直接将这名百人将提拔为部曲督,以示奖励;看到那名百人将只不过提了一个好的建议就被贾荣直接提拔为了部曲督,诸将顿时活跃起来,贾荣的军队共有三十多名百人将,而部曲督、骑督等高一级的官职却只有六人,僧多肉少,诸将也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虽然诸将也提出了很多无良的建议,但还是有一些建议值得参考的。

  将诸将遣散之后,贾荣将姜羽、张薇、李顺留了下来。

  贾荣示意二人坐到近前来,对着姜羽说道:“姜兄,我最近一直忙于步兵的训练,很少照顾到骑兵的问题,骑兵的训练就有劳姜兄了。”

  姜羽抱拳答道:“将军请放心,此乃卑职分内之事,卑职必定尽全力训练骑兵。”

  贾荣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姜兄办事,我最为放心。”

  一席话说得姜羽感激万分,为人手下,最希望得到的有时并不是功名利禄,却是长官的信任,

  贾荣对着张威说道:“你也是我军中的老将领了,跟随我的时间也很久了,这一次我训练八百名步兵的期间,你就负责训练其余的步兵,一定不要懈怠,虽然现在看似平静,大战一触即发。”

  张威拱手俯身答道:“卑职必定尽心尽力为将军分忧解难。”

  贾荣示意二人回去之后,对着身边的李顺说道:“李顺,想家了吗?”

  李顺立时一愣,没有反应过来,在军中贾荣向来都是比较严厉的,李顺维诺的说道:“启禀将军,卑职不想家。”

  贾荣拍拍李顺的肩膀说道:“什么将军不将军的,你我本都是李家村之人,何必如此客套,其实我早就想回去了,也不知道你秀儿姐怎么样了?”说完,贾荣低头想着李家村的秀儿。

  李顺哽咽着说道:“教练,我想家了。”

  反应过来的贾荣摸着李顺的头说道:“是啊,等战事结束我们就回去,跟着我们的五十多名李家村的少年,而今只剩下了十三名,想着那一个个在战场死去的少年,我也十分怀念在李家村那无忧无虑的ri子。”

  李顺被贾荣的一席话,说得留下了眼泪。

  贾荣语气心长的说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哭泣是最愚蠢的办法。”

  李顺擦干了将要流下的眼泪,然后静静的看着贾荣。

  “以后没人的时候就叫我大哥,对李家村的另外十二名少年,平时能照顾的也尽量多照顾一下。”贾荣说道。

  李顺恭敬地答道:“卑职领命。”

  贾荣看着每次见到自己都恭恭敬敬的李顺,心中也一阵无奈,说道:“李顺啊,你负责军纪的问题也有一段时ri了,把你现在的工作交给许强来做,你到我的身边。”

  李顺激动的说道:“卑职领命。”李顺最喜欢的还是跟在贾荣的身边,只是贾荣将军纪问题交给了自己,自己必须每天尽心尽力的完成,李顺时刻都想着为贾荣分忧解难。

  许强,就是原来的那个故道县的领军,贾荣当初为了安抚故道县的士兵,将许强的职位安排为与李顺一起掌管军纪问题,而今一年多过去了,许强跟随李顺,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壮汉了,相反倒是学的十分的jing明,将军纪问题交给他也没有什么差错。

  军纪的问题,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只是如今是身在大营,军纪的问题相对来说就比较的少了,所以贾荣暂时也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贾荣另外又派李飞做许强的副手,李飞是李家村的少年,在这几次的战斗之中表现的都比较优秀,如今已经是贾荣军中的什长。

  安排好李顺的问题之后,贾荣开始着手士兵组合训练的问题。

  贾荣初步的想法是从士兵里面挑出八百名士兵训练,八百名士兵又分为一百个小队伍,每个小队伍里有八名士兵,两名盾牌兵、两名长枪兵、两名弓箭手、两名刀斧手,尽皆装备盔甲;每个小队伍里选出一名什长,负责管理组织这些士兵的战场攻击,这些士兵都是在之前的一场场比赛以及训练之中表现优秀的士兵,可以说贾荣军中的步兵jing锐尽在八百人之中;什长也是队伍以前的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