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能够让寻常百姓生活半年,再也不敢轻言雪月楼之事,袍泽也都知道黄忠家的情况,没有强求。
“告辞!”黄忠抱拳道。
“将黄忠的住处打探qingchu。”等黄忠走远后,贾荣说道。
刘四躬身应诺,转身离开,暗中有孤狼士兵跟随,结合着襄阳仙恋阁的消息,打探qingchu黄忠轻而易举。
“走,去仙恋阁看一下。”贾荣向看一下襄阳的仙恋阁发展成什么样了。
一行四人来到襄阳仙恋阁,战火四起,依旧阻挡不住人们爱美的心思,仙恋阁声名在外,价值万钱,依旧是从者云集,每次仙恋阁里供应的仙恋都能被全部买走,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这股热潮也渐渐的淡了下去,不过仙恋依旧是供不应求。
贾荣站在仙恋阁外,细细打量了几眼,看门的小二不满的上前喝道:“没事不要站在仙恋阁的外面,买不起装什么大爷。”
贾荣转身看了一眼,才发现这个小二说的是自己,看了看自己的衣着,苦笑一声,连番的奔波,身上的衣服沾上的尘土,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破损。
赵云神色一厉,走上前去。
“子龙,何必和下人一般见识,我们进去。”
在小二“愤恨”的眼神中,四人走进仙恋阁,襄阳是荆州的州府所在,仙恋阁发展的也是比较好,里面无论是出售仙恋的地方还是客人休息的地方皆是安排的妥妥当当,整个过程显得有条不紊。
贾荣满意的点点头,如此来看经营襄阳仙恋阁的人还算不错,能够想到一些新奇的吸引客人的东西,对这样的行为要加以赞扬。
刚进入仙恋阁,就有一名妙龄女子上前接待。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断崖不断更新的动力!
三六五章:拜访黄忠
贾荣明显的从女子的神情上看到了一丝不满,嗔怪的看了一眼无奈的小二,在仙恋阁,苏双采取贾荣的建议,小二等多劳多得,虽然接待一名客人不见得能额外得到多少金钱,却能极大程度上刺激他们的热情,就像眼前的妙龄女子,在最多的一个月获得了两千钱的饷钱,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免费电子书下载//
贾荣不顾形象的弹了弹身上的灰尘,惹得赵云等人轻轻一笑,若是让人知道大将军还有如此一面,不知会作何感想。
端起为客人准备的水,贾荣一阵牛饮,完后,向女子示意了一下手中的空杯子。
王越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笑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雒阳城的官员都说贾荣狡诈,并且多谋,今日却展示出了可爱的一面,让人有些忍俊不禁。
笑声让女子知道贾荣是在故意为难自己,自然没有好脸色,心中不忿,倒水的时候,手微微颤抖一下,水溅洒而出,打湿了贾荣的衣衫。
“大胆!”赵云厉喝一声,吓的女子浑身一颤。
女子在仙恋阁的时间不算短,见识的人物也不在少数,终于忍不住了,嘀咕道:“没有钱还想来仙恋阁,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贾荣再次打量了一眼仙恋阁的布局,起身向楼上走去,女子欲要阻拦已是来不及,二楼是仙恋阁的主人所在之地,平时里接待重要的客人,闲杂人等是不能进去的,即使是女子想要上去,也要事先通报。
楼上闪出刘四,躬身哈腰的将贾荣迎了进去,看的女子目瞪口呆,以他的眼力自然认出刘四根本就不是仙恋阁的人,莫非仙恋阁的主人改变了?方才穿着破旧的人是仙恋阁的主人?想到这一层,女子的额头沁出丝丝汗水。
贾荣端坐在上首的位置上,打量了一眼左右,布局中规中矩,简单大方,附和贾荣的要求。
“主公!”一名穿着华丽的人跪倒在贾荣的面前,身体微微颤抖,若是楼下的女子看见定然会大吃一惊,此人俨然是仙恋阁的主人。
贾荣笑道:“在襄阳的生活不错啊,锦衣玉食,不知当初学的东西是否忘记了。”言毕冲刘四点了点头。
刘四会意,疾步上前,匕首横空而出,直取其脖颈,方才还一脸谦恭的仙恋阁主人,闪身躲过刘四的攻击,不知何时手中也出现了一把同样的匕首,欺身而上。
贾荣起身道:“好,看来你没有忘本,襄阳的事务就有你处理,荆州的大小事务整理之后要立即快马传给军师。”
“诺!”孤狼士兵语气激动的说道。
“八号,你是当初孤狼士兵中的翘楚,比刘四这个不成器的好多了,有空的话多多教导孤狼士兵的后生晚辈,不要忘了一身的本领,乱世中,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八号会意,再次跪拜。
贾荣将八号扶起,语重心长的说道:“大乱将至,仙恋阁就是西凉军在荆州的耳目,将来能打下荆州,仙恋阁功不可没,提拔为军中的将领也不是没有可能。”
“其实以你的功劳,足够成为军中的将军,你自己选择吧,是留在襄阳还是回到军中?”
八号思虑良久,回道:“主公,卑职愿意留在荆州。”
贾荣赞许的看了八号一眼,示意他坐下,王越孙策被留下了楼下,像这等机密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关键时刻,仙恋阁就是西凉军手中的杀手锏,即使是西凉军高层,也仅是知道贾荣和仙恋阁的主人关系密切。
“对待客人,不能仅靠外表,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来了仙恋阁,就要当做大爷对待,违反原则的事情不做,但也不能给人以倨傲的感觉,商人讲究的就是和气生财。”
八号虽不明白贾荣说的是什么意思,连连点头称是。
贾荣去里间休息的时候,刘四将楼下发生的事和八号说了一遍,作为第一批从孤狼里面走出来的人,刘四和八号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八号听说了这件事后,义愤填膺,当即将二人从仙恋阁中踢出,连带着整顿了一下仙恋阁的风气,作为城内的领头商家,仙恋阁的待遇远超其他的店铺,百姓全以能够进入仙恋阁工作为荣,被开除,也就意味着从中等人一下子成为了下等人,不为生活担忧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
仙恋阁的环境比客栈好多了,贾荣好好休息了一晚,穿上仙恋阁准备的衣服,再次游荡着街上。
一身上好蜀锦的贾荣出现在街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样一件衣服足够平常百姓半年的开销,当他们知道贾荣是仙恋阁实际上的主人,穿这样的衣服显得理所当然。
赵云王越亦是诧异的打量了贾荣一眼,不得不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穿上上好的蜀锦之后,贾荣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贵气,不是富家公子身上的纨绔,那是长时间身处高位才能拥有的气势,一举一动给人以不怒自威的感觉。
“登徒子,不知在哪里偷来的衣服。”不远处的角落传来轻声嘀咕声,若贾荣在此定会一眼认出此人是江陵多次和自己有冲突的公子。
“公子,还别说这个人穿上这件衣服后,丝毫不比颍川书院的那些士子差呢。”家丁的眼中流露出异样的光彩。
公子毫不客气的说道:“当初在江陵,蔡中没有什么权势,哼,如今在襄阳,我倒要看看这个登徒子是何方神圣。”
“小公子,不可胡来,当初大人可是一再叮嘱不要在襄阳城内惹是生非,不然我们就再也出不来了。”
“没事,你就看着吧。”公子对家丁的怀疑似乎很不满,摆手说道。
贾荣毫不知情,已经再次被人盯上了,不过孤狼士兵会毫不客气的将这些暗中影响贾荣的钉子毫不犹豫的拔除。
根据孤狼是把那个传来的情报,贾荣买了一些礼物来到黄忠的住处。
破烂的街道,歪歪扭扭的住房,街上不乏衣衫褴褛的孩子在奔跑玩闹。
“没想到繁华的襄阳城还有如此一面。”贾荣感叹道。
“主公心忧天下,是大汉百姓之福。”赵云道。
贾荣诧异的打量了一眼赵云,没想到赵云也会阿谀奉承了。
王越似乎对这样的情况早已麻木,双眼不断打量着四周,作为一名剑法高深的剑客,时刻想的是如何占据有利地形,危急时刻逃脱,在贾荣身畔依旧没有改变他身上的江湖习气。
街头的角落里,一个孤单落寞的身影闯入贾荣的视野。
“这位小哥,你知道黄忠黄校尉的住处吗?”贾荣问道。
青年闻言抬起头来,木讷的看了贾荣一眼,点了点头。
看到这张不属于年轻人才有的肤色,贾荣眉头微微蹙起,面色黄的有些吓人,身材用皮包骨头来形容亦毫不过分,双眼有些内凹,这样的人放到未来世界绝对是拍鬼片的最佳人选。
“能带路吗?”贾荣轻声问道。
青年的眼珠缓缓转动了两下,点头答应了。
贾荣跟在青年的后面,走在破旧的街道上。
一袭锦衣的贾荣吸引了大部分的视线,不少百姓对着贾荣的方向指指点点,就像后世荒芜破败的农村突然出现了一辆奔驰轿车。
“你叫什么名字?”贾荣跟随着青年的脚步。
“黄叙。”青年的话没有丝毫的多余,非常的简练,看向贾荣的目光也有些不善。
贾荣“哦”了一声,感受到青年不善的目光,反复看了他几眼,继续向黄忠的住处而去。
走进黄忠的住处,黄叙并没有打招呼就将门给推开了,印证了贾荣的想法。
黄忠有一子,身患重病,四处投医,皆不得治,不然以黄忠校尉的身份,也不会住在这样破败的房屋,黄叙的病态附和黄忠之子的身份,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受到伙伴的欢迎。
“叙儿,你回来了?”年纪大约三十开外的妇女放下手中正在摆弄的物事抬头问道:“这四位是?”
黄忠在军中不过是校尉,襄阳作为州府,最不缺的就是大官,黄忠家贫苦,很少有人愿意上门,就是和黄忠交好的人来到黄忠家也不好意思吃饭,长此以往,登门造访之人愈来愈少。
将礼物递到黄叙手中,贾荣拱手道:“大嫂,我是黄忠的兄弟,日前已经和他说过会来蔽府看望一方。”
“叙儿,快将客人带到屋内。”妇女急忙说道。
黄忠家虽然破旧,但很整洁,这是贾荣的第一印象。
黄忠不在家,黄氏和贾荣随意的聊着,黄氏姣好的容貌经历了岁月逐渐显露出皱纹,但隐约可以看到当年的风采。
“嫂子,不知黄兄什么时候回来?”
“再等一会就回来了。”黄叙插话道。
待黄叙出去之后,贾荣轻声问道:“嫂子,叙儿这是怎么了?”
黄氏打量了贾荣一眼,这个贵气逼人的年轻人想来也是刚认识黄忠,不然不会有此一问,黄校尉有个病儿子在襄阳城中不是什么秘密。
“叙儿自幼身体弱,为此夫君花费了不少钱,依旧不见好转。”提及此事,黄氏的语气中难掩忧伤,黄忠每月的饷钱根本不够黄叙吃药之用,亲戚提起借钱都会摇头躲避。
贾荣点头道:“嫂子,我认识一个名医,颇具声名,不知是否能够治好叙儿的病。”
三六六章:水镜山庄
黄氏面露喜色,语气激动的问道:“当真?”
贾荣点点头,长叹道:“不过他所在的地方距离此地有千里,路途遥远。”
黄氏因为激动而双眼有些模糊,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坚定的说道:“就是有万里,也不远,能治好叙儿的病,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黄忠家仅有一子,黄叙若是因为疾病而身亡,也就意味着黄家到黄忠这一代就断了香火,古人十分重视传宗接代,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断了香火就是最大的不孝。
“此事我会和黄兄商议,嫂子但请放心。”
话音刚落,黄忠走进正堂,看到上首的贾荣,神情微微一滞,语气不愉的说道:“你是谁?为何到此?”
贾荣笑道:“黄兄莫非不认识我了,当日小弟放到襄阳城,黄兄曾见过小弟一面。”
黄忠恍然道:“原来是荣公子。”穿上这身衣服后,黄忠差点没有认出来是贾荣。
“黄兄莫要客气。”贾荣起身迎了上去。
“去安排一下饭食,我要和荣公子畅饮。”黄忠豪气的说道。
黄氏面露为难之色,没在言语,转身离开。
贾荣对赵云道:“你去街上买几坛好酒回来。”
赵云打量了一眼黄忠家的布置,明白了贾荣话中的意思。
黄忠面露尴尬之色,客人登门还要人家破费买酒,传出去徒惹别人笑话,不过家中的情况却容不得黄忠去挥霍。
黄忠家的饭菜很简单,全是自家种的蔬菜,还有一些事从地里挖的野菜,就这黄叙还频频举箸,黄忠不由怒斥道:“叙儿,在客人面前不得无礼。”
贾荣摆手道:“无妨无妨,叙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一点饭有好处的。”
赵云带着两坛酒和一些从街上买的吃食回来了,带回来的菜不说很贵重,却是黄忠家近一年吃到最好的东西,如此一来,黄叙在酒桌上的表现更加的欢快了。
黄忠无奈的看了贾荣一眼,见贾荣并未生气,继续和贾荣攀谈着。
“黄兄,适才听嫂子提及叙儿的病情,我认识一位医术超绝之人,说不定能够治好叙儿的病。”喝了几盏酒之后,贾荣和黄忠的关系拉近了很多,言语上少了刚见面时的警惕。
黄忠双目中闪出灼灼精光,身体微微前倾道:“不知此人现在何处?”
黄叙也情不自禁的放下看筷子,将目光投向贾荣,从小就困扰着他的病或许就能得到解决,听起来就感觉兴奋。
贾荣清了清嗓子说道:“此人身在长安,与我有一面之缘,医术之高平生仅见。”
黄忠不疑有他,起身道:“多谢荣公子告知,他日必有厚报。”
高兴的神情没有持续片刻便缓缓消失,即使知道有人能够治好黄叙的病又能如何,军中的饷钱有限,四处投医,让黄家已是家徒四壁,就是将房屋给卖了,恐怕也不够去长安的盘缠,既然是医术高超之人,那么要的钱也必定很多,想到这里,黄忠脸上兴奋的神色减少了很多。
黄叙似是想到了这一点,双目再次变为呆滞。
贾荣道:“黄兄若是不嫌弃,小弟家中尚有些许家资,暂时借给黄兄如何?”
黄忠面露为难之色,有心拒绝,看到黄叙一脸渴望的神情,将话又咽了下去,厚着脸皮说道:“如此就多谢荣公子了。”事关黄叙的性命,黄忠也是豁出了老脸。
“黄兄需要尽快赶往长安,否则小弟也不能保证此人是否还在长安城内。”贾荣劝道。
依依惜别之后,贾荣离开了黄忠家,留下了十金当做资助。
“黄兄到长安之后,先给叙儿治病为重,不用操心钱的事。”看着将自己送到街头的黄家父子,贾荣说道。
拿人手短,贾荣如今是黄家的大恩人,黄忠表现的十分客气。
待黄忠父子走远之后,贾荣轻声道:“让长安的贾诩想办法留住黄忠父子。”
不知何时出现在贾荣身后的刘四抱拳应诺。
王越看向贾荣的目光包含不解之色,黄忠是一员武将,难道值得贾荣费劲心力如此讨好,反观一旁的赵云,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实际上赵云已经对贾荣的怪异行为适应了,在他的认知里,贾荣不会做折本的买卖。
“子龙,你觉得黄忠如何?”回到住处之后,贾荣问道。
赵云思虑片刻,语气凝重的说道:“若是与云交手,胜负当在五五之数。”
贾荣大笑道:“来日你和黄忠交手之后就不会这样说了,你看到他家的那棵树了吗?”
赵云面露沉思之色,不解的看着贾荣说道:“主公此言何意,云不解。”
“黄忠箭法超绝,百步穿杨,即使放眼西凉军也是首屈一指,据说那颗树就是他练箭的时候射的。”
赵云沉默不语,西凉军中箭法高超者不知几何,就连自己也是百发百中,吕布一手箭法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没想到贾荣会给黄忠如此高的评价,心中对黄忠的敬重再次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出所料这件事之后,黄忠就会成为西凉军的人,拿了贾荣的金钱不单单是偿还那么简单了。
次日,一行五人走出客栈收拾行李向城外走去,在荆州耽搁日久始终不是长久之事,路过水镜山庄,贾荣仅仅是站在不远处看了几眼,正欲离去,忽听身后的林中传来说话声。
为首一人生的是龙凤之姿,给贾荣的感觉就是洒脱,那种飘然世俗之外的人,这种气质,在张昭和张立的身上贾荣也没看到,以贾荣的半吊子水平也意识到了眼前人的不凡之处,荆襄果然多人才,似这等人物放到凉州,绝对能够值得贾荣亲自上门拜访。
林中走出的青年也发现了贾荣等人,止住了讨论声。
其中一人上前问道:“敢问水镜先生可在庄内?”
贾荣摇头道:“不知。”
“莫非你不是从水镜山庄出来?”青年是众人中表现最活跃的一位。
贾荣再次摇头。
“不如一起到庄内一叙如何?”青年邀请道。
贾荣点了点头,和这些的士子站在一起,贾荣感觉到淡淡的不适,就像是后世的普通本科生和北大清华毕业的学生站在一起一样,有一种来自心底的自卑感。
赵云王越孙策沉默的下马跟在贾荣的后面。
“奉孝,你还没说如何理解贾荣那句谁能载舟亦能覆舟呢?”
“奉孝?莫非是郭嘉?”贾荣将目光投向郭嘉。
“百姓为水,君王是舟,舟凌驾在水上却不能离开水,秦朝为何二世而亡,究其原因,没有真正理解君王和百姓的关系,也就是水舟之间的关联,不能将百姓当做一味压制的对象,要真正的去重视他们,其实这句话和‘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有相同之处,不过较之更为深刻,对君民之间的关系阐述的更为透彻。”
贾荣微微点头,这个青年虽然相貌不及为首那位出众,也不失为一人才,分析的头头是道,再次看向那双灵动的眼睛,贾荣越发觉得这个青年有大才。
“不知这位公子如何看?”青年突然将目光投向贾荣说道。
自从碰到这些士子之后,贾荣就一直保持缄默,沉默的走在队伍中间。
“奉孝分析的有理!”贾荣缓缓说道。
青年大笑道:“怎么样,贾荣的那番话绝对有可取之处,是你们没发现罢了,哈哈哈……”由于笑的有些过于激烈,青年咳嗽个不停,脸上因为咳嗽过度而有些病态的红晕。
“非也,贾荣乃是大汉的臣子,食君之禄而不知为君分忧,实乃逆臣,把持朝纲,欺凌天子,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奉孝以后切莫说这样的话,小心遭到有心人的算计。”为首的中年转身说道,语气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贾荣再次恢复沉默,不过换来的却是方才那个青年的套近乎,不断和自己谈话。
见惯了后世太多的骗子,青年的这些小手段自然入不得贾荣的法眼,每个问题贾荣都回答的滴水不漏。
突然,青年盯着贾荣的双眼道:“你在说谎。”
贾荣神情微微一滞,大笑道:“为何有此一说?”
青年哈哈大笑,不作言语。
水镜山庄的布置让见怪了奢华的贾荣感觉耳目一新,整个庄园上下透露着清爽的气息,不愧是文雅之人,就是懂得享受,像征战沙场的武夫,能想到的也不过是封妻荫子,光耀门楣,有钱也不知道该怎么花,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百姓突然拥有了数亿元,恐怕只会去大街上买回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王越赵云孙策刘四默默的跟在贾荣的后面,不发一言,对这些儒生,他们也没什么好感。
庄内走出一名头发发白的老者,人未到声先至,让贾荣想起了红楼梦上的王熙凤。
“哈哈,奉孝、仲德,老夫等待多时了。”
“水镜先生!”贾荣跟着这群士子一起行礼道。
庄园内树上的几只雀鸟扑棱棱飞上天空,迟迟不肯落巢。
水镜先生面露不喜之色,将目光定格在贾荣五人身上,“不知将军来此地有何贵干?”
贾荣笑道:“先生好眼力。”
三六七章:山庄论贾荣
“荆襄之地何人不知水镜先生,晚辈也是仰慕已久,特意前来拜访,唐突之处,还望先生见谅。”
水镜见贾荣回答的中规中矩,神色恢复正常“如此,请进吧。”
水镜在荆襄的名声虽然很高,却没有自大到和军中之人做对,眼前之人说不定和刘表有什么关系,得罪了也不太好。
王越孙策刘四赵云被留在了门外,贾荣孤身一人跟随水镜等人进入,对于名满天下的水镜先生贾荣很放心,即使自己的身份泄露,在山庄内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分宾主之位坐定之后,水镜开始和先前遇到的士子讨论学术上的问题,其中一人最为引人注目,发表的言语时常让人耳目一新,引得贾荣侧目。
从此人的言行中,贾荣感受到不是儒生的翩翩气质,而是包含一股锋芒,就如同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张昭张立是难得的内政人才,此人没有那样的气质,却有一种更为吸引贾荣的地方。
“不知这位将军对如今天下大势有何看法?”水镜将目光投向贾荣问道。
听的有些昏昏欲睡的贾荣猛然惊醒,稍微整顿了一下思绪道:“还请水镜先生明示,晚辈愚钝。”在这些自命不凡的儒生面前一定要保持谦恭,贾荣深深明白他们那张嘴有多厉害。
“将军但说无妨。”水镜温和的说道。
“而今天下,祸害最深的莫过于黄巾之乱,让无数的黎民百姓失去了家园,很多无处可去的百姓落草为寇,劫掠过往的商人和行人,羌人鲜卑之祸已经得到了极大的遏制,这要归功于大将军贾荣和汉阳太守韩遂;天下诸侯经过联盟讨伐之后,分崩瓦解,不思报国,互相侵吞,百姓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可以说是‘民不聊生’。”
水镜先生微微点头,不过眉头却是微微蹙起,贾荣的分析条条有理,但却在围绕着百姓来说,战乱之时而不顾及皇室的尊严,朝中就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大将军贾荣,而且此人将羌人之乱平息的功劳放到贾荣和韩遂的身上,多少让场中的士子觉得有些不舒服。
水镜虽未见过大将军,但有关他的事迹却在荆州一带传的沸沸扬扬,挟持汉帝迁都长安,在任何一名臣子看来都是大逆不道的举动,种种欺凌天子霸占朝纲的行径,简直是罄竹难书,可怜有些儒生还不断为贾荣开脱,甚至有些人前往长安投靠,水镜实在想不明白这些儒生学的东西都忘到了哪里。
“乱世将至,尔等儒生,应当思虑如何报销国家,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只有百姓强大了,一个国家才能称的上富强。”贾荣的语气不知不觉将这些儒生当成的教育的对象。
“这位将军谬矣,皇室乃是国之根本,只有扶持皇室,才是正道,大汉江山已有四百年,我大汉的百姓也以身为一名汉人而自豪,似将军这等人物,应该思虑征战沙场,建功立业,以图他日振兴大汉,而不是在此夸夸其谈。”一名儒生头头是道的说道。
“将军可谈一下对贾荣的看法?”水镜打断了儒生的问话。
贾荣拱手道:“先生称呼我荣谷即可。”
儒生对水镜打断他的话没有丝毫的怨言,只是看向贾荣的目光有些不善,他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看不得皇室的尊严受到任何的侵犯,和当初太学的那群儒生持有相同的意见,董卓的血腥残暴更能让他们的忠心被天下人知晓。
“大将军贾荣,论其功绩,足以流芳百世,以微弱的兵力大破黄巾,杀的黄巾落荒而逃,以致于有了张角之死,黄巾之乱平息;以数百骑兵奔赴战场,屡次击败羌人骑兵,大胜而归;以数千人的微弱兵力守住韩遂十万大军锋芒之下的平襄城,奋力一击,将金城收复;近日又以三万人抵挡鲜卑十四万大军,俘获鲜卑主将慕容枫,让边境的百姓避免了战火;此等功绩,放眼历代,也是其中翘楚,乃是武将中的楷模。”贾荣如实将自己的战绩说了出来。
屋内儒生纷纷交头接耳,贾荣的功绩足以笑傲大汉,特别是那一场场以微弱兵力取胜的战斗,听着都让人感觉触目惊心,特别是近段时间贾荣以三万兵力大败鲜卑十四万军队,使得其名声大噪,不过这样的人依旧吸引不了这些儒生前往,否则他们也不会在这里有闲情逸致讨论天下大势,贾荣的功绩虽多,欺凌皇室这一条就足以抹杀他所有的战功。
“荣将军可曾知晓贾荣把持朝纲,欺凌皇室,使得汉室的尊严丧尽,此等逆臣,纵有盖世功勋,与禽兽何异?”一名儒生语气刻薄的说道。
贾荣也不细究,微微一笑,人嘴两张皮,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不过自己的功绩却是不能抹灭的,西凉军善待百姓之举得到无数民心,自古得民心者的天下,微弱的皇室能给百姓带来的只有灾难,而百姓需要的是强大的庇护,这也是为何长安的百姓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我观将军言辞之间颇多偏袒贾荣之处,莫非将军与长安的贾荣有旧?”水镜问道。
贾荣哈哈大笑道:“似我这等小人物,若能得到大将军的青睐就是三生有幸了,身为一名武将,应当想着如何驱逐外敌,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水镜眉间露出不喜之色,眼前之人虽能称的上一员良将,却对贾荣有向往之意,假以时日,定会去长安投靠贾荣。
荆州多世家,即使贾荣兵临城下,城内的世家也不会投靠,他那一套治理措施,极大的压制了世家的发展,当百姓都和他们有着相等的身份,还谈什么超人一等。
儒生之中世家子弟占有多数,纷纷指责贾荣。
只有郭嘉和程昱看向贾荣的目光含有一丝凝重之色,程昱作为水镜先生口中能有大才之士,不仅善于谋略,更善于治国,他崇尚依法治国,颇有当年商鞅的风范,在颍川学院中颇有声明,刘表当初也曾招纳与他,被其拒绝,贾荣身上隐隐有一股东西吸引着他,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