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章

作品:海角七号|作者:|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1:26:49|下载:海角七号TXT下载
  「我……」助教受完训后,就只当了一个月的助教,一时也不知如何反应。

  「不用马上回答我,」主管笑道,「这样吧,这些学员给我带就好,你先回车上休息,好好想一下,明天之前给我答复就可以了。」

  「好……」

  助教看着主管走回学员群中,然后转身往停车场的方向去。停车场上观光客的轿车和休旅车三三两两,其间有着主管的宝马房车,和一辆上头漆了「马拉桑」字样、车顶还绑着一只「马拉桑」乳白色半透明酒瓶大气球的厢型车,早上他就是开着这辆车载着学员们上山。

  他又坐上了驾驶座。信义乡身处群山之中,即使是在夏天仍然相当凉爽,助教开着车门,让清新的山间空气吹拂着。

  该如何决定呢?

  高瘦男子又走下驾驶座,到厢型车后头,打开后车门,座椅后的空间,堆放着一些杂物、饮料,几瓶「马拉桑」,还有一大袋深黑色长型的琴套。

  里头装着的是一把电子低音大提琴,那是他的幸运物。由于他是驾驶的关系,有了这个小小的特权,可以在车上载自己的东西,因此他就把这把琴带在身边,虽然没插电就发不出声音,但是每当他犹豫不决时,总会想拨弄这把琴,看手感如何,来决定自己幸不幸运,这算是个小小的迷信吧,一个人在茫茫人海中,总得找个信心的来源。

  海角七号 南投(2)

  他拉开拉炼,抚摸着这把电子低音大提琴。

  当年,他只有十五岁,和老师学琴时,看到琴房中悬着一把硕大的乐器,不禁好奇了起来。

  「这叫低音大提琴……」老师说,它是最大的提琴了,全长约两公尺,琴弓长约七十公分,演奏者必须整个人站着才能拉弦演奏,它是从古代弓弦乐器中最低音的提琴演变而来,在早期,往往比大提琴低八度音演奏,所以称之为低音大提琴。

  当时他还是个少年,只因为它体积大而崇拜它,就好像小孩喜欢恐龙的心情一样,当他渐渐了解它的特性,就发现低音大提琴和他十分投合,它的演奏技术,受到本身构造庞大的限制,比其它弓弦乐器不灵活,但是声音庄重,它独奏时音声有些单调,但在管弦乐团合奏时,深沉的低音却是最佳的绿叶,低音大提琴也可以拨弦弹奏,在爵士乐等音乐中,衬托出主旋律。他也是这样的人,不爱出锋头,也不善钻营争斗,只要苦干实干,帮助团体成功,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但是现在主管却要求他独奏一曲。

  当年,他和老师学琴,凭着天分和苦练,很快熟练相当多种弦乐器,老师赏识他,就推荐他到一个学生乐团中担任贝斯手,着实过了一段风光的日子,每当练团结束,回到老师那边,他总是央求老师借他低音大提琴练习,他乐于身为贝斯手映衬全团,也努力精进贝斯技巧,但低音大提琴才是他的最爱。

  毕业后,有一天,他向团员们道歉:「今天是我最后一次表演了。」

  「要当兵的关系?」主唱问道,「没问题的,等你退伍了,我们再继续合作。」

  不,并不是这样子的,他很高兴与这么好的团员们合作,但是他们的缘分尽了,他不好意思批评伙伴们的梦想,但是毕竟他有经济的考虑,远在车城保力故乡的父亲收入不是很稳定,身体也不怎么好,他得为父母多赚点钱,寄钱回去孝敬他们,他是没有资格赌青春、追梦想的,他很明白这点,他决定签下志愿役,当个志愿役士官,等存了一笔钱退伍后,他会找一份平凡的、养家活口的工作。

  团员们惋惜,但也表示理解。

  「我的贝斯,」他想了想之后说,一边解下身上的贝斯,「就相当于是我一样,我想把它捐出来,请转交给下一位贝斯手。」就当作自己的一部分,留下来陪伴团员们吧!他想,另一方面,也就是把过去的自己留给过去,以后的他,将与音乐毫无瓜葛。

  但就在他入伍前,老师带着团员们来到他家。

  「这是……」

  「我们不能白拿你的贝斯,」他们笑着说,「收下吧!这把电子低音大提琴,要是你有空就拿出来拉拉,想起我们友谊长存。」

  退伍以后,他自问:能做些什么?除了音乐才能以外,他有的,就只有客家人的苦干精神而已。虽然说只要肯做,没有找不到的工作,但是骤然从军中踏入社会,还是让他觉得茫然。

  「你肯吃苦,不怕和人说话,这样就可以当个业务员,各行各业总是缺好的业务员。」本身是汽车业务员的叔叔说。

  「业务员最重要的就是心态,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业务员,不管什么产品,好的业务员都要找出它的优点把它卖出去,没有环境不好,只有自己不争气。要抱着这种心态!」

  然后叔叔又告诉他:不要去做大品牌、知名产品的业务,为什么?因为就算你卖得好,那也会被认为只是品牌的功劳而已,所以,应该去当小品牌、被市场视为较差的品牌、新品牌、新产品的业务。就像叔叔就是卖韩国车起家的。

  海角七号 南投(3)

  「但是,怎么会有人想买韩国车?」

  「我不是说不管什么产品,好的业务员都要找出它的优点把它卖出去吗?」叔叔骂道,他说:韩国车虽然形象不好,但是它的功能特色和价格取舍下,总是有需要它的人,就是要找到这样的客户,让他拥有需要的车,那么,客户将会很感激你。

  「口碑是很重要的,你卖的产品其次,你自己才是你最重要的品牌!」叔叔说,「一定要让客人很开心,才会『众口铄金』,我都嘛是靠客人一个拉一个,才有办法做业绩,就像那个什么成语……喔,对啦!『三人成虎』……我有一个客人,他『查埔人干哪剩一支嘴』,还在帮我介绍人……」

  叔叔……「众口铄金」「三人成虎」是不好的意思吧?应该是「有口皆碑」才对……算了,他也不敢纠正叔叔的用词。

  叔叔说的话有些很有道理,譬如说找小公司、新产品,他觉得这样的做法很对。但是叔叔有些观念他就不认同了,怎么可以不管什么产品都卖呢?要是自己都不认同的产品,那怎么去推销呢?

  所以,他决定到这家卖「马拉桑」的新公司应征,因为它是小公司、新产品;而且,他喝过「马拉桑」,甜甜的,不会太浓,公司说「马拉桑」在原住民语中,就是半醉不醉的意思,他很喜欢这个意境;「马拉桑」的包装,酒瓶的曲线圆圆的,很可爱,既有小米酒的感觉,又有时尚的现代感,花瓣一样的鲜黄色纸盒外装,本身很显眼,打开的方式也很特别;公司的口号也很响亮:「千年传统,全新感受」。

  他听过业务主管说,好营销的产品就是,从名字、到包装、到内容、到情境设计都一致,「马拉桑」就是这样的产品。

  这是他决定来当「马拉桑」业务员的原因之一。

  他下了决定。

  第二天,在高雄的总部,他带头喊完「马拉桑!马拉桑!马拉桑!」之后,就和业务主管报告。

  「我决定接受这个机会。」

  「但是,」主管彷佛在给他最后的考验,「屏东消费市场真的很贫瘠,环境很不好喔!」

  「没有环境不好,只有自己不争气。」他说。

  「很好!」业务主管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是希望你有这种精神,跟我来。」

  业务主管带他向总经理报告,然后到主管办公室。

  「公司能做的很有限,但是能给你的资源,我们尽量给,」他告诉他一些基本的支持,「……你得跑遍整个屏东,所以公司派给你一辆车,做为你的行动办公室。还有需要什么的尽量提。」

  「主管……」他举起手,「车的话,我可以要我这两天开的,上头有『马拉桑』气球的那辆吗?」

  「没问题,」主管笑了,「开那辆车在街上相当于活广告,你真会想哪。」

  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对了,」主管翻了翻抽屉,「我有个朋友,在夏都,」主管交给他一张名片,「黄主任,我和她联络过了,你可以在夏都设点宣传,算是一个开始,我能帮的就这么多了,」他拉了拉领带,「接下来,就看你了。」

  * * *

  佐藤先生的房间也像父亲的一样,小小的,相当整齐,老先生也和父亲一样独居,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当她说明来意后,佐藤先生慎重的看完了信,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南,妳有空陪我这老头子到外头走走吗?」

  佐藤先生就住在紧邻名古屋城的名城公园附近,小时候栗原南也来过名古屋城,那是在樱花盛开的四月,人潮比花海还汹涌。但此时绿荫正浓,非假日的名古屋城只有三三两两观光客。

  海角七号 南投(4)

  「佐藤先生,」栗原南提出了她的疑问,「父亲是不是自以为是了呢?他说舍不得友子女士,可是,总觉得,他又好像是在反复的说服自己,就算那个时代真的很困难,难道他就不能争取什么吗?」当初,她私奔离家,也经历相当多困难。

  「南,」佐藤先生说,「妳父亲,从来没有和我讲过这位友子女士的事,所以,我没办法代替他回答,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自己的过去。」

  两人绕过庭园,眼前是一大片排满大石头的开阔空地。说明上写着,这本来是名古屋城的本丸御殿,在大战中,遭美军轰炸,与天守阁一起化为灰烬,只留下石头地基。如今名古屋城的大小天守阁已经以钢筋水泥重建,但本丸御殿还保持被轰平的样子。

  「我在台湾时,隶属于空军的维修厂,到了大战末期,美军大举空袭,我记得那天我维修过的飞机一架架起飞,我不顾危险观战,只见飞机一架接一架的掉了下来,」佐藤冷静的说,接着苦笑道:「过了一会儿我才发现,原来落下来的全都是我方的飞机。」

  「战后很久,我看了一些书,才知道在美军大空袭台湾后不久,就发动了进攻菲律宾的作战,打起雷伊泰湾海战,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佐藤老人说,「对我来说,我维修过的飞机一架架出动了,去支持海军作战,其中,有一些是『神风特攻』机,不论如何,它们都没有回来。那时候,我就感觉我们要战败了。」

  「终战以后,我们被国民党士兵押送,『引扬』回国,」佐藤老人回过头来,「南,妳只看了信,可能以为妳父亲只是搭免费渡轮回国,要搭不搭是可以自己决定的,但并非如此。」佐藤缓缓说道,「当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规定滞留台湾的日本军民,除了少数他们想留用的技术人员以外,都要强制遣返,而且,当年国民党士兵身分检查相当严格,台湾人其实不可能混上船。」除非是已经入了日本籍的配偶。

  若是这样的话,那友子女士希望能登船,也只是终将破灭的幻想而已了,栗原南心想,又或是,明知不可能,却抱着总还是要试一试的心情呢?

  「遣返的日本人上船时,身上只能携带随身物品,和一千日圆,其余在台湾的财产,都一律没收充公。」佐藤说,一千日圆在战后,也相当于一无所有,「当我回到日本时,本来想借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到名古屋这个工业城市讨口饭吃,没想到,当我到了名古屋,整个城市就像妳眼前的本丸御殿一样。」

  原来大战末期,美军对重工业基地的名古屋进行大轰炸,每次都有上万枚的炸弹倾泻而下,到最后,名古屋各工厂、数万栋民宅,甚至整个市中心都被夷为平地,受创程度远甚于台湾,可以想象当年佐藤看到时有多么震惊了。

  佐藤流浪了好一阵子,有很多时候,被迫偷窃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