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章

  ?br/>

  倒茶吃了,只觉满口甘醇清香。

  一时袭人进来笑道:“二爷醒了?”

  宝玉道:“饿了,有东西吃吗?”

  宝玉前世就有午休的习惯,一年四季每天必得歇中觉,且每每睡醒了必定肚饿得难受。没成想把这习惯带到这世来了。

  袭人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片时端了一盘精致点心来,笑道:“二爷才好了,不可吃荤腥油腻,这点心是素的,才刚老太太打发人送来的。”

  宝玉坐在桌边,看那盘子里,小小巧巧的六块点心,样子精致可爱,倒有点舍不得吃了。到底饿了,三两口一个,一顿就着茶吃了。

  那点心味道类似前世吃吃的绿豆糕,只是甜味大减,多了一股清香,口感更细腻。

  漱口毕,因说躺的浑身难受,要出去走走。

  这会儿晴雯麝月也进来了,三个人服侍宝玉穿衣梳洗。宝玉尽量自然的配合。

  实在是自己不是原版宝玉,不习惯人服侍。无奈古人的衣服发饰繁琐的很,根本理不清头脑,只好由着几个美少女摆弄。

  袭人道:“才二爷睡着的时候家里几个管事娘子来瞧二爷,周姨娘也来过了。”

  宝玉也不大在意,只盯着镜子里发呆。

  按原著里讲今年宝玉13岁,这个年纪在前世还是小小初中生。

  只见镜中少年果然“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好一个美少年。这在前世长大了绝对偶像派啊。

  算起来,此时离贾府抄家也没有几年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呢?自己有能力改变吗?

  宝玉正出神,忽觉颈上一沉,原来是袭人将那系着通灵宝玉的金螭璎珞给戴上了。

  宝玉道:“不戴这个,压的头晕。”一边伸手摘了。

  袭人道:“这可怎么样呢,这玉可是二爷的宝贝,片刻不得离身的。老太太知道了必不依的。”

  宝玉道:“那你找跟红绳来穿了玉,我单戴着它吧。金啊玉的,一股脑的挂在脖子上,多沉啊!跟个没见过世面的暴发户似的。”

  晴雯道:“暴发户是什么东西?”

  宝玉随口道:“久贫乍富的人大都爱……显摆,因此叫暴发户。”

  想说炫富的,及时收住改口显摆。想了想又补充道:“这是外头平民百姓的说法。”

  心道幸亏反应快,这原版宝玉果然是个高智商的。

  麝月笑说这个叫法有趣。少不得依他找根红绳子来穿了玉戴着。

  宝玉带着三人也不别处去,就在里随意走走转转,也算熟悉一下自己的领地。顺便打听一下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晴雯口齿伶俐,见问便从宝玉突然发病说起,一一道来。麝月有时补充一两句,袭人微笑着听她们说。

  此时宝玉方知自己昏睡了足足半个月,期间每日吃些参汤、糖水维持。

  听得说马道婆伏法,赵姨娘被逐,奇道:“怎么没有一个赖头和尚和一个跛足道人来救我吗?”

  麝月道:“倒是和尚道士请了不少,全不中用。并没有什么赖头和尚跛足道人。还是二爷自己说出赵姨娘来的。怎么二爷不记得了?那和尚道人又是怎么回事?”

  宝玉随口胡诌:“我那时头痛的厉害,忽的来了一个赖头和尚和一个跛足道人,和尚抬手把我的头一指,头痛立止。他两人就带着我飞上天去了。

  我在云彩上往下看,就看到里有另一个我和好多人。赵姨娘来了,偷偷的把不知什么东西塞到我被子底下就走了。

  后来我和林姑娘说话,好多恶鬼从床底下钻出来,拿刀拿枪的,围着我乱打。

  那道人袖子一挥,那些恶鬼都化作青烟散了。

  接着他二人不由分说带着我到了另一个地方,丢下我走了。

  我在那里待了十几年,有一天被一辆车给撞飞了,再睁眼看到林姑娘守着我哭。”

  一口气编完了,接过袭人递来的茶连吃几口。心里为原版宝玉的机智和自己的物尽其用点赞。

  忽听背后一人笑道:“这可奇了!”

  四人都唬一跳,回头看时,却是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并三春姊妹都来了,清一色大美女几乎不曾亮瞎了于青版贾宝玉的一双眼睛。

  原来宝玉聚精会神的编故事,袭人等听得入迷,连她姊妹们几时进来的都不曾察觉。

  宝玉笑着问好,让诸姊妹进屋吃茶。

  袭人笑道:“姑娘们来了多久了?这可真是怠慢了。那起小丫头子又偷懒了,也不通报一声。”

  薛宝钗笑道:“我们早来了。倒别错怪了小丫头们,是云丫头淘气不让她们说的,说是要听听你们说什么体己话儿。”

  史湘云嘻嘻的笑道:“二哥哥,才刚你说的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宝玉故意问哪个地方,史湘云忙道:“就是赖头和尚跟跛足道人带你去的那个地方啊!”

  宝玉笑道:“我不爱说了。谁让你唬人来着。”心道我还没编好呢怎么告诉你。

  湘云不依,还欲说时,薛宝钗笑道:“宝兄弟才刚好了,哪里像你精神头恁足。有话也不急在这一时。且养养精神要紧。”

  史湘云方不催了。

  姊妹们又闲话几句作辞散了。

  晚饭前贾母王夫人凤姐又来了一趟,薛姨妈也一起。

  晚饭仍是袭人等拿来房里吃,还是清粥小菜。

  饭后凤姐打发人送了一个食盒来,里面是几样细巧素点。

  晴雯道:“这可是没有过的事。”

  袭人想了一想道:“是了,白天老太太问二爷可曾好好吃饭,我说起二爷起晌嚷饿,吃了几块素点心。当时琏二奶奶也在。”

  晴雯麝月笑道:“这就是了。”

  宝玉暗喜。

  于青版的宝玉前世就是个爱美食的吃货,而且是怎么吃都不胖 。

  今天一整天,一来大病初愈不敢多吃,二来新来乍到一时放不开。只晚饭那点清粥小菜哪里吃得饱。

  正担心半夜饿得睡不着怎么办,可喜凤姐雪中送炭。

  大家连日忙乱忧心,今天总算放下心来。

  晴雯麝月眼巴巴的不时偷偷的瞅着宝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袭人只瞅着她俩抿嘴笑。

  宝玉只装看不见。

  大家早早洗漱睡了。

  半夜里宝玉果然饿醒,悄悄披衣起来找东西吃。

  晴雯夜里警醒,听见动静也起来了,服侍宝玉吃了几块点心。

  漱口吃茶毕,晴雯终是忍不住,悄悄问道:“二爷,你去的究竟是哪里?怎么就待了十年?”

  宝玉打个呵欠道:“困了,赶明儿说吧。”

  自己偷乐,心说明天就编好了。

  各自睡下。

  于青版宝玉在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6章 初步筹谋

  次日一早起来梳洗了,摆上早饭,还是清粥小菜。宝玉不喜。

  宝玉前世是个爱青菜也爱肉食的主,每天两样不可或缺。正版的宝玉大概更偏爱荤腥。

  晴雯笑道:“小祖宗,好歹忍耐些,过几天就有肉吃了。”

  袭人麝月都笑了,宝玉也笑了。

  饭毕漱口吃茶,宝玉吩咐袭人等出去逛逛,自己要一个人静静待一会儿,“养养神”。

  把人都支开了,坐在床沿上发呆。

  因想着,按原著算起来,贾府这时候已经是个花架子,内里已是渐次亏空下去,终至后手不接。

  而原著中的一僧一道居然没有出现,不知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这只小蝴蝶一翅膀给扇没了?还是这二人知道我是个冒牌货不屑一顾呢?

  搬倒赵姨娘倒是个大好事,想来贾府的未来大有转机也未可知。

  将来诸多大不如意之事,金钏儿投井,晴雯遭逐病夭,迎春误嫁,黛玉郁郁而终,探春远嫁,这些痛心之事都要想法子避免,才不枉我穿越一场,也不算给穿越者脸上抹黑。

  原版宝玉之所以痛彻心扉却无可奈何,一是他本人太过懦弱无能,再者,恐怕是本身既无功名又无丁点的实权,在这个大家庭里根本没有发言权。

  要想改变,首先要从功名如入手。想来以原版宝玉的聪慧,只要肯用功,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问题不大。

  再下一步,就是争取到至少一部分的管家权,跻身贾府的领导班子。

  宝玉是贾政的唯一嫡子,最合法的接班人,将来的一家之主,这点应该不过分吧。

  思忖一回,起身去案上找纸笔,想着捡紧要处记下来。

  忽又想到,以上两项虽要紧,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目前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林黛玉的身体。

  说起来林黛玉也真是薄命,神经衰弱、抑郁症、肺病,都占全了。

  至于病因,首先可能有遗传因素,原著中林如海也是多病的。

  其次后天失于调养,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娘,别人再怎么周到小心也比不过亲妈照顾的好。

  再者林黛玉性格使然,敏感要强,思虑过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代大家闺秀养在深闺,娇生惯养,缺乏锻炼不说,恐怕也没有多少娱乐项目,难免闷出病来,闲出病来。

  要想调理,首先是改善睡眠,不知道贾府的主子们喝不喝牛奶?

  再就是疏散心情,开心。

  最好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弄几只小猫小狗来养。那些小萌物,天生治愈系的。让林妹妹做个快乐的铲屎官,不比“阶前闷杀葬花人”要来得高明?

  林黛玉住的院子里种着许多竹子,届时几只可爱的小猫小狗同着一个仙子般的少女,在青翠的竹林间追逐穿梭,笑声朗朗,多么温馨美妙的画面啊!

  或者想法子寻只国宝熊猫来养在林间,岂不是堪称完美?

  正想到得意处,互听外间吵吵嚷嚷的。

  听得一个声音恨恨道:“我不信宝玉就这样坏了!都是你们这起子狐媚子小妖精挑唆的!我只和你们算账!”

  作者有话要说:

  有朋友说,你写的小说太过平淡无奇。我想说,这样的生活不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吗?岁月静好,也是很幸福的的人生啊。

  新文【梦幻西游之猴哥爱上喵】更新中,多多支持。

  第7章 怒怼李嬷嬷

  宝玉一听,便知道是原主的自幼奶娘李嬷嬷来了。

  那一句“我的血变得奶,吃的长这么大”,在拥有现代人的灵魂的宝玉听来,尤其可笑又扎心。

  想也不想,掀帘子出去,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老人家!你老原比别人有体面,比老太太面子都大,在我的屋子里大吵大嚷的!

  我也知道是我得罪了你,你老也别嗔着丫头们。你老也仔细想想,纵使我小时候吃了你几口奶,说到底还是你老人家的造化。

  总是咱们家待下人宽厚仁慈是有名的,好歹我也是主子,没有你便饿死了我不成!”

  这席话在李嬷嬷听来实在是句句诛心,细思量偏偏一个字也反驳不得。一时瞠目结舌呆愣在当地。

  原来这李嬷嬷来探望宝玉实是出于一片好心。盖因她素习仗着身份,倚老卖老,每每拿大,挑丫头们的毛病,,故不得人心。

  这回宝玉苏醒竟没有人去送信儿与她,今天一早来瞧瞧宝玉才听说了,心里就不满。

  可巧宝玉饭后要一个人静一静,一时晴雯去黛玉处找紫鹃问句话,麝月去秋爽斋探春处取东西。袭人独自在外间做针线,因想起一件事情要去宝钗哪里请教莺儿,料着片时便回的,遂叫了两个小丫头嘱咐了几句一经去了。

  袭人出去没多久,李嬷嬷一头走进来。

  小丫头子因说:“二爷在房里歇着呢,花大姐姐说了,不教人打扰。”李嬷嬷当时就恼了,嚷嚷起来。

  也怪李嬷嬷运气不好。

  若是原主,要么婉言劝解,要么装睡不出来,少不得忍耐。

  如今于青版的宝玉,早在前世看原著的时候就对这位讨厌的很,就是原主也是一肚子的不满由来已久。

  这会子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