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6章

  虽然自以为做得干脆利落,难免心怀愧疚。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我怜香惜玉,美人为我黯然神伤。

  沿柳堤慢慢走来。心烦意乱,不觉来至潇湘馆外。

  此时静悄悄的没有声音,想是黛玉等歇午觉未醒。

  呆呆地盯着潇湘馆大门看了半天,心中慢慢平静下来,空落落的胸口一点一点的被满足温暖和安宁幸福填满了。

  不觉打个呵欠。

  困了,回家睡觉去。

  美美的歇了一个午觉,伸个懒腰,洗把脸。再吃点水果点心。

  吼吼,岁月静好啊,幸福人生啊。

  从袭人手上接过茶吃着,因问:“今天这茶味道有点特别,有一丝丝甜香。”

  袭人笑道:“这是二小姐亲手制的茉莉花茶,方才司棋送来的,我闻着怪好闻的。”

  宝玉又吃一口,点头笑道:“清香,甘甜,回味悠长,唇齿留香。味道不错,你们几个也沏一杯尝尝。”

  袭人笑着答应了。

  算起来吴松走了小半年了。不知道那便宜大师兄怎么样了。

  “师兄啊师兄,你可一定要早点回来啊。你若敢在外面找小三,哼哼,哼!”

  遥远的海边。

  海面上一溜露出几个脑袋。

  阿嚏!

  为首的一个精壮男子打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喷嚏。伸手抹把脸。

  阿嚏!阿嚏!

  不远处一个瘦高个子笑道:“大哥有喜事呀,是不是嫂子想你了啊?”

  另外几个跟着嘿嘿笑起来。

  吴松一瞪眼:“训练任务加倍!继续!”

  言罢复转身,领头朝大海方向游去。

  余下几个人苦哈哈的跟上,不约而同的齐刷刷瞪了那瘦高个一眼。

  瘦高个一脸无辜:“怪我咯?”

  作者有话要说:

  缘定三生!亲们有没有感动啊!收藏一下呗!

  第47章 宣威将军

  离开都中已经五个月,吴松由原来的旱鸭子,到今天的游泳健将,得力手下干将口中的大哥,付出的努力绝非一星半点。

  初来乍到第三天,那个比吴松略低一级的从五品草包平远将军汤大盛,仗着忠顺王府的裙带关系,在接风宴上拿矫装大,使下马威。

  吴松才进福建海防地面早已听说了这汤大盛的劣迹。遂顺带着查访了一番。

  此人公然以忠顺王小舅子自居,作威作福,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倘若不是他花天酒地,疏于职守,那区区倭寇怎敢横行无忌。

  倘若不是倭寇横行,我堂堂武状元怎么会撇下意中人来海边喝咸风!

  越想越气 ,早憋了一肚子的火。

  既然渣男作死,吴松也不含糊。单手发力掀翻了桌子,杯盘酒菜砸了汤大盛一身。汤大盛,秒变汤一身。

  一个箭步上前,好巧不巧一脚踏在汤一身裆下。

  掀桌,跃步,脚踏。

  一连串的动作眨眼之间完成,兔起鹘落,行云流水。

  那胖子“嗷”了一嗓子,当场晕死过去。

  吴松也不含糊,大手一挥。

  跟来的小副官柳湘莲,从怀中掏出一纸文书,不慌不忙的展开,清清嗓子,不徐不疾的高声诵读。

  整整十五条恶状,条理分明,听得一众副将和小头目冷汗涔涔。

  罪状陈述完毕,也不等汤大盛清醒,直接打入大牢,三日后处斩,允许沿海百姓观礼。

  在场的几位副将早被那几下震慑住了,哪里还敢违谬。且素日被欺压苦了的,暗道痛快。

  还有那干脆利落的一脚,看着都疼啊。

  只有两个汤大盛的心腹,回过神来哆嗦着腿肚子想开溜。早被柳湘莲一脚一个放倒在地,抱着小腿哼哼唧唧。

  那些吃过亏的百姓奔走相告 ,无不欢欣鼓舞。甚至有人在家中立了定远将军的长生牌位供奉。

  短短一个月,好汉吴松在冷面郎君柳湘莲的协助下,以压倒性的优势收服了一众部下。

  接下来就是精兵简政,整顿军风。

  老幼病残发抚恤金、安家费,批准回家。同时招收一些有志青年入伍,补充新鲜血液。

  严明军纪,不得扰民,不得侵犯渔民百姓的利益。

  加强操练,抓紧练兵。

  柳湘莲高高兴兴的接了这项差事,每天指挥例行的操练之外,额外传授些粗浅的拳脚功夫。

  狠狠的过了一把当官的瘾,直说此生无憾了。

  除此之外,吴松极为大胆的设置了“全民皆兵”的作战路线。海边处处设防,渔民聚居的村庄处设哨卡。倭寇来犯第一时间鸣锣报警。

  渔民出海打鱼以一个或数个村庄为单位,集体作业,并一定有军船护卫。

  如此一整治,整个海防打造的有如铁桶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临行前宝玉将素日积攒的体己通通换作银票,都交于吴松带着。正是这笔钱帮了大忙,许多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另外,宝玉厚着脸皮撒娇卖萌,从干娘兼职师叔李采药手中得来的好多灵丹妙药和解毒良方也没浪费,多次破解了无耻倭寇投毒的阴损招数。

  这倒不是宝玉深谋远虑,而是前世历史课本上记载的小鬼子那些丧心病狂的细菌战、生化武器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那些倭寇起先是小股作案,吃过亏后自动的联合成一股。可惜不同心,经常窝里斗,战斗力大打折扣。

  到深冬时节,海面冰封。倭寇走投无路 ,终于团结在一起,准备背水一战。

  哪知这正是吴松和柳湘莲的瓮中捉鳖之计策。

  请君入瓮,关门打狗。

  倭寇全军几乎覆没。少数精英逃脱,大头领束手就擒。

  要说为何大头领没有逃脱,倒不是他本人有牺牲精神,实在是柳湘莲早早盯上了他。

  等到肃清倭寇残存势力,返回都中,已经是十月深秋。

  勇者归来气盖世,万人空巷接英雄。

  场面空前的盛大。

  当今龙颜大悦,加封宣威将军从四品,赐将军府。

  自从得知吴松活捉了倭寇大头领押解回都,忠顺王府就开启了高压模式。

  主子不开心,天天拉着脸;奴才们动辄得咎,人人自危。

  忠顺王府的噩梦开始了。

  第48章 忠顺王倒台

  雪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清甜。

  街道上的积雪早已打扫干净。

  寒冷并没有影响人们的热情。马上又要过年了。人人都在为迎接新年而忙碌。

  醉仙楼。

  吴松,柳湘莲,宝玉。

  吴松经过了一番铁血历练,比先前越发显得稳重干练,举手投足颇有大将风范。

  此时吴松加官进爵,又蒙皇上亲口赐婚,可谓春风得意。

  只有宝玉心中明白,贾府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忠顺王府倒了。

  满门抄斩。

  吴松在捉获的倭寇头领身上搜出了忠顺王的亲笔信。

  原来此处次倭寇犯我边境,完全是内鬼所致。

  忠顺王勾结倭寇,暗里提供了不少的好处,又指使心腹伪暗里纵容,一面伪造贾政与倭寇的往来书信。吴松不过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利用贾府出来的人,亲手毁了贾府。

  打得好算盘。

  可惜天不遂人愿。

  忠顺王的亲信,就是那个草包汤大盛,。这人是忠顺王府大公子的第十一房小妾的亲哥哥,依靠裙带关系上位,惯会溜须逢迎。

  吴松铲除了汤大盛,伪造的书信自然落入吴松手中,。后又多方查访,直到擒获倭寇首领,方真相大白。

  汤大盛死后三四个月,忠顺王才得到消息。此时海军那边已经打造的初具规模,插不下手去。

  吴松返京面圣将人证物证承上,龙颜大怒。

  本来皇上念及忠顺王曾有功于社稷,网开一面,贬为庶民,不伤及性命。

  偏偏好巧不巧的,在忠顺王大公子房中密室里搜出了私制龙袍。

  抄家变抄斩,血流成河。

  可怜忠顺王府一世荣耀,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人人都道忠顺王谋反,死有余辜。拥有现代人灵魂的宝玉却看得清楚。

  龙袍怎么出现的这么巧?老狐狸会这样弱智吗?

  不过是水渊借机发挥,斩草除根,一举除掉这个讨厌的老东西罢了。

  恃宠而骄,狂妄自大,暗里培养势力,说到底还是自己找死罢了。

  既然倒的是忠顺王府,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荣宁二府就保住了呢?至少短期内是没有什么祸患了。

  算了,不管那么多了,先顾眼前吧。

  念及此,宝玉举起酒杯向吴松、柳湘莲道:“小弟敬二位哥哥一杯!”

  仰头一饮而尽。

  好酒!

  吴松亦喝干杯中的酒,向柳湘莲笑道:“二师弟,你真不愿在军中效力?说句托大的话,师兄我现在罩着你还是不愁的。以你的智谋身手,将来或在我之上也未可知。”

  宝玉深以为然:“大师兄所言极是。”

  柳湘莲笑道:“我的性子你们还不清楚,玩玩还行,哪里是当官的材料。”

  说起来,前年秋柳湘莲与吴松同行实属一时兴起。宝玉也是后来才知道消息。

  至于原因,风言风语听起来,却是因薛蟠而起。

  原来薛蟠偶然在一场饭局上见过柳湘莲一面,遂动了龙阳之兴 ,一时三刻念念不忘。多次找机会意图亲近。

  柳湘莲是再高傲不过的人,哪里受得了这种腌臜气。一不做二不休,将薛蟠骗到郊外通打了一顿。

  恰逢吴松奉旨前往福建沿海清剿倭寇,索性同行。一来避祸,二来出门疏散疏散。

  及至到达福建海军驻地,吴松新官上任,诸多难处。柳湘莲不忍弃之而去,遂充当副官。

  师兄弟联手,倒也闯出一番名堂来。

  说来好笑。在南方几乎一切顺利,只有一件:柳湘莲如此聪慧人物,平生没有为难之事,偏偏天生旱鸭子,待了一年,硬是没有学会游泳。

  这也算不得什么,除了吴松也没人敢取笑于他。

  如果说还有第二个人,那就是宝玉。

  宝玉拍着桌子大笑,眼看着柳湘莲一张俊脸越来越黑,心里那个乐啊。

  素来这柳二爷就是一副超然洒脱的高人形象,哪里这样糗过。

  笑得差不多了,也就见好就收。整理一下面部表情,咳一声,清清嗓子,言归正传。

  “二哥今后有何打算?”

  柳湘莲哼哼道:“能有什么打算,讨个老婆,过子日呗。”

  宝玉笑道:“真心话?”

  柳湘莲扭头不答。

  吴松笑道:“二弟常说,这么多年萍踪浪迹,也乏了。不如找个好人家女儿成了家,安心过起来。”

  瞅了柳湘莲一眼看,又向宝玉道:“二弟立志定要寻一个绝色女子。小舅子,你可有人选?”

  宝玉不由翻个白眼,很不喜欢那句“小舅子”,难听!

  还是皇帝姐夫有涵养的人会措辞,内弟,高雅多了。

  不过说到绝色美人……还真有那么一位尤物。

  而且宝玉也深知道,虽然有了“假”宝玉这只小蝴蝶之后,许多事情偏离了原著的轨道,但那尤三姐痴情不改,依旧心中记挂着当年的柳二郎。

  第49章 尤氏姐妹

  今年五月期间,一心向道的贾敬殡天了。太医和仵作说“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大丧期间,外面贾珍贾蓉父子料理,贾琏帮衬;在内尤氏一人支撑,凤姐也时常过来相助。

  因事务繁杂,尤氏又接了老娘带着两个女儿看家。

  宝玉天天在宁府走动,厮混了两个月,俱皆熟惯了。

  得了机会,宝玉假借同贾琏等说话,当着尤三姐的面说出“柳湘莲”三字来。

  尤三姐果然上了心。后来无人处假装无意悄悄打听。宝玉自然是乐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着姐妹二人,笑说:“我这位朋友最是心性高傲不过的,立志要娶一位绝色女子为妻。我替姐姐做媒如何?”

  尤三姐飞红了脸,转身就走,回里间去了。

  以尤三姐的泼辣性子,没当面抢白一顿,可知心中是欢喜的。

  倒是尤二姐将妹妹的心事细细说了。盖因宝玉性子温厚随和,有美人缘,也是尤二姐病急乱投医的缘故。

  且说柳湘莲听说,便问是哪家女子,何样人物。

  宝玉说了,柳湘莲大惊失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