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7章

作品:宫斗 完结|作者:痛罚|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10:15:11|下载:宫斗 完结TXT下载
  其实如熙也没等太久,王爷和郎孜来的时候,桌上的早点还冒着热气。

  看到如熙仍旧是按老习惯分了两间雅间,王爷立马转头就让店小把贰号雅间的早点全部换到壹号雅间来,三个人同桌吃饭,不分主仆。

  “除了睡觉、洗澡、方便等等其他不能与人同行之事以外,其他时候咱们三人都要同进同出。”一落座,王爷就交待起新的规矩。

  “是,少爷。”如熙不问不好奇,王爷怎么说,她就怎么做,她是个本分的丫头。

  嗯,本分的丫头,没有未来的丫头,除了本分,还能有什么呢?

  吃罢早饭,王爷一扬头,带着郎孜和如熙又往街上跑,说是带他们去和德楼听戏。

  王爷爱去的地方一定是品味高尚之所,所以这和德楼用脚趾头想也一定是这清州府最好的戏园子,只是这大早上的,戏子难道不用吊嗓子练功吗?听的什么戏?

  可是说是去听戏,王爷却并不着急,而是沿着堤岸慢慢溜达着,跟撑着小船的船娘买些新鲜的水果,然后三人找了一处有树阴的堤岸边的台阶坐下一通大嚼,敢情王爷也知道现在时间早的过分,所以需要找些事情来打发时间。

  将吃剩的果皮果核扔进清河里,就着河水洗了个手,王爷继续带着两人漫步溜达,日头越来越热,先前吃下去的水果没多久就化为了汗水从身上跑了个精光。

  步上几级台阶,离开堤岸,进入喧闹的大街,直走了大概两百米,如熙一下子就认出这正是昨晚来过的地方,前面满月楼那迎风招展的大幡,哪怕是个高度近视的人也看得到。

  继续向前,满月楼所处位置正是一个三岔口,在走过那个路口的时候,如熙下意识的往右边张望了一眼,然后惊得下巴掉了都不知道。

  右边正是那烟花巷,巷头上的就是这清州府最大的妓院——凭栏院。

  也就是说——如熙快速的转动脑筋,昨天在满月楼刚坐下来,摘星楼和凭栏院的楼主、头牌就陆续过来报到,今天再看这满月楼和凭栏院的位置,已经完全可以确定,那个摘星楼也一定是在凭栏院的隔壁,只是那天晚上从这烟花巷过的时候,她没有过多留意罢了,谁会想到这烟花巷里会有一家象姑馆呢。

  怪不得昨天在这满月楼里走了那么久才坐下来,敢情这三家店的内部其实是互通的,大堂后面的那些个院子其实并不是什么雅间,而是派特殊用场的。

  来满月楼吃饭的客人,只要有需要,可以随时从凭栏院和摘星楼请到想要的姑娘和公子过来陪席,同时晚上的娱乐活动也有了。

  啧啧,那个七长公主真是赚钱有方,这种招都想得出来,虽然在一个现代人眼里看来这招有点损,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了不起的了。祝大家新春愉快,明年见喽。

  下面是广告时间:穿越是一种流行;只是为什么她却穿成了那个著名的祸水呢?演绎完全不同的妲己;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寻找自己的真爱;请看《绝色倾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手机小说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第七卷 故人 第5章

  “看什么呢?”走在前面的王爷发现了后面心不在焉的如熙。

  “奴婢在找首饰铺。”如熙反应迅速的扯了个借口,但这也是事实,她的确需要去首饰铺一趟,她还输给小翠一对耳坠呢。

  王爷立刻想起昨天的事,脸色就拉下来了,“你跟人打赌还讲那么大声。”

  如熙摸摸鼻子,微微吐吐舌头,低头不敢做声。

  昨天是做得过分了,当着自家主子的面与人拿主子打赌,这可不是一个本分丫头能干的事。

  但同时如熙也在警醒自己,出宫还没满一个月,自她重生以来到现在,她克制了多年的本性竟然在这短短几天里开始蠢蠢欲动,看来来到清州的这几日过得实在是太悠闲了,悠闲到她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见如熙一副认错相,王爷也没再追究下去,他就知道和那个女人沾上边就没好事。多好一孩子,就这么生生给带坏了,真是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啊。不,是学坏两天,就前儿和昨儿两天!

  王爷一边在心里诅咒那个带坏他家丫头的扫把星,一边继续在前面带路,走过这条长街,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了清州最大的戏园子和德楼,门口有人招呼着每一个进去的客人,听着有不少人都是老票友了。

  戏园子也是个女人免入的公共场合,大户人家的女眷想要听戏,只能请人去家里唱堂会,她们是不能抛头露面到外面的戏园子来听戏的。

  好在下人不在此列,否则如熙也得被拒之门外。

  进了门。才知道这和德楼果然是大得不比寻常,光戏台子前就有一百多张桌子,楼上还有雅座。装饰得也挺精美,来来往往上茶招呼的伙计也都是个个衣衫干净整洁。言语客气,看上去挺训练有素地。

  这是上午的第一场戏,来的人很多,一片嘈杂声,叽叽喳喳地。比菜市场还热闹。

  王爷皱了皱眉,不乐意与这些人一道坐在楼下,看了看楼上雅座有不少的空位,于是就直奔了楼上,挑了个正中地位置坐下。

  居高临下视线好,价格也贵,不过王爷不在乎。

  楼上的当班伙计立刻送上茶水零食,这茶水和零食都有上好的细瓷杯细瓷碟装着,桌椅也都是上好的木料。以衬托出楼上客人的身份地位。

  如熙想起她上次在茶馆里听地那曲子,对即将开场的戏剧没有半点兴趣,反正听不懂。听了也白听。

  虽说上午就来听戏的有钱人不多,但也不是没有。有着良好生活习惯的人还是有的。所以在王爷他们三人落座之后,又陆陆续续的上来一些人。

  (bsp;不得不说有钱坐雅座的人素质就是和楼下的不能比。楼下嘈杂声声,楼上安安静静,杆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绝不骚扰影响其他地客人。

  “当的一声锣响,好戏上场,热闹如菜市场的楼下大堂就像同时失声一样,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丝竹声响起,悠扬婉转,戏帘撩起,走出来一白面;电脑站bsp;那男子最后站定,念完引子、定场白和坐场白,交待他的姓名、籍贯、身世和故事过程,念完,又是绕着戏台子一通走,最后在戏台一侧站定,这才开始唱。

  头一个字刚出来,下面又是一片地叫好声和掌声,直接就把那个角儿唱地头一句给掩盖掉了,楼上的如熙一个字都没听到。但其实她听不听地都没关系,因为听不懂啊,可是偷眼看王爷一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的样子,如熙也只能强打精神坐着。

  戏台上的男子终于唱完,下了台去,然后出来一个女子,又是照着刚才的程序把引子、定场白和坐场白依次念完,依依呀呀唱了一段,以袖掩面下台。

  之前下去的男子复又上来,曲调也跟着高昂起来,那男子一副苦大仇深一言难尽的表情,唱罢后,站在戏台一角做颓废状。

  那女子也再度上场,唱了一小段,绕着戏台走了一圈,装作陌生人一般惊遇那身上可长蘑菇的男子,两人首次的对手戏在一问一答中开始。

  王爷听得津津有味,郎孜怀抱双臂面无表情,如熙以手托腮昏昏欲睡。如果换上武戏,如熙还能看个热闹,碰上这文绉绉的文戏,想看热闹都摸不到门道。

  在二楼的楼梯拐角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公子,穿件青色的绸衣,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仰靠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目,右手端杯香茗,左手在腿上轻轻的扣着节奏,像是也陶醉在优美的唱段之中,但那没有闭紧的目缝中,他的目光却是始终停留在二楼正中位置的那个公子所带的丫头身上。

  这名公子的位置很巧妙,既可以看到楼下戏台上的表演,又能把二楼的大半情景尽收眼底,所以就连那警惕性极高的郎孜都没有发现他们其实已经落入别人的监视之中。

  男女主角下场,戏演完一幕,换上新的布景,摆上桌椅,布置成室内的样子,一个老妇颤颤微微的拄着拐杖上来,又是照着程序先介绍一下自己,然后坐到椅子上念白,生气自己的媳妇出去洗个衣服怎么还没有回来。

  正念着,那女子回来,唤了一声母亲,却得老妇一声喝斥,结果把已经陷入半梦半醒之间的如熙给吓醒了过来,四处张望一番,却得王爷白眼一大枚。

  “去去去,忙你的去吧,郎孜你跟着一起去。中午去飘香居定个雅间,点只酥皮鸭,其他的让他们看着上。你们要吃随便自己点。”王爷跟赶鸭子似的。

  “少爷,您一个人?”早上还说三个人要一起行动。这中午还没过呢。

  “无妨,让郎孜给你带路,你要是走丢了找起来可麻烦,去吧,我一人能过去。”

  “是。奴婢多谢少爷。”王爷那句话简直就是一道特赦令,如熙飞快地应了一声,转身就往楼下走,郎孜迈着不徐不急的步子跟在后面,倒也不怕如熙一下子就跑没了影。

  郎孜对清州也是很熟悉的,知道如熙要去地目的地后就直接带着她穿大街走小巷,来到一家叫金满楼地金饰店。看都不看那些漂亮无比的各种金饰,如熙直接招过来一个伙计。说明来意后,伙计把如熙拿出来的四粒相思红豆拿进了后堂。盏茶工夫后就出来,四颗红豆已经钻好了眼,自己拿回去用线穿起来。是做项链还是做手镯或者做耳坠再要不做簪坠那就随便了。

  当然,如果觉得单串红豆太单薄的话。这家金饰店还售卖一些专门与这种相思红豆搭配的小玩意儿。材质也是五花八门,金、银、铜、木、玉、骨、宝石。大小都与红豆差不多,或圆或扁或方或角,另外还有五彩丝线和一些小工具、辅料,客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地需要随意挑选搭配购买。

  哈哈,diy真是无处不在。

  如熙一时心痒,又让伙计再给她钻几颗红豆,而她则挑选起那些配件,只要她的财力负担得起的,她都一样拿了几个,付了钱,用块手帕把这些零碎物件包好揣进怀里。

  忙完这些,如熙才出了店与郎孜一道又赶往那家飘香居,郎孜不喜聊天,如熙也不爱聒噪,两人走了一路都是默默无言。

  飘香居是鼎鼎有名的一家鸭子楼,就像那北京的便宜坊一样,能把一只鸭子做出108种吃法,全鸭席是他们这的招牌。当然,那个鸭子108吃是听店小介绍的。

  如熙才刚要了一个雅间,说了酥皮鸭三个字,那个店小就直夸如熙会点菜,然后开始叽叽呱呱的介绍其他与鸭子有关的菜色,可是任如熙想破头,她也想不出一只鸭子怎么能做出108种吃法,全鸭席她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

  最后实在受不了店小地聒噪,逮住店小换气的间隙,如熙终于说出了第二句话,搬出了商十三少的名头,店小立刻闭了嘴,再不多一句废话,很利落地转身给如熙和郎孜送上茶水,然后下去准备去了。

  商十三少的名头在清州府还真是响亮啊。

  趁着时间还早,如熙掏出她刚才买地东西就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