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爬。

  “等等。”潘金枝悄悄地拉了李剑生一把,轻声说道:“在车上搬运水泥又累又脏,还是别上去了。”

  第25章表现(三)

  李剑生见潘金枝关心自己,于是对她摇了摇头,感激地笑道:“没事。”

  说着,李剑生一边往车厢上面爬,一边对陈伟平说道:“陈技术员,咱们二人上车去搬运水泥吧。”

  “行。”陈伟平答应道,也爬上货车厢。

  李剑生和陈伟平一道,站在车厢上面,做好了往车下搬运水泥的准备。

  大队长罗明理第一个走到车厢下面,挺着高大结实的身板,对陈伟平和李剑生二人说道:“来,你们在我的肩头,放上二包水泥,我一次扛过去。”

  “不行!不行!”李剑生马上讨好地说道:“罗大队长,你年纪也不小了,这二百来斤重的水泥,会把你压坏的。”

  说着,李剑生和陈伟平一道,抬着一包水泥放在罗明理肩上。

  “好了,罗大队长,你可以走了。”李剑生笑着说道。

  “不行。”罗明理不走,笑着对陈伟平和李剑生说道:“小陈、小李,来,你们再给我加上一包水泥,没事的。”

  陈伟平看了罗明理一眼,见他执意要这样做,无可奈何地摇摇头,与李剑生一道,在罗明理那宽阔结实的肩头上,放上了二包水泥。

  李剑生和陈伟平二人在车厢上搬,大队其他人员在车下扛,把一包包的水泥运到大队仓库里面去。大家就这样热火朝天地干开了。

  这一袋一百来斤重的水泥,对于经常锻炼身体的李剑生来讲,开始并不当一回事。可是时间一长,他觉得二只胳膊又酸又涨起来,头上也冒起了汗珠,再加上水泥灰尘大,尽往眼睛里钻,粘住汗水就掉不下来,弄得李剑生双眼迷迷糊糊的。

  渐渐的,李剑生感到吃力起来,搬运的速度明显地慢了下来。

  对于李剑生来讲,干这种搬运水泥的体力活,还是头一回。他虽然已经觉得自己很累了,但偷眼向陈伟平看去,只见他脸色苍白,头上的汗珠比自己的还多,知道陈伟平现在比自己还要显得累,心想:“自己个子比陈伟平高,年纪比陈伟平小,总不能在这个时候干不过陈伟平,让潘金枝和大队的同事们笑话自己吧?”

  想到这,李剑生暗暗咬牙坚持着。

  大队长罗明理见陈伟平和李剑生,二人搬运水泥的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知道他们二个没干过体力活的小伙子已经累坏了,于是说道:“小陈、小李,你们下来休息一下,让我和马副大队长上去调换你们。”

  这个时候的陈伟平,虽然感到全身已经是筋疲力尽了,但他要在裘桂花面前充好汉,于是摇了摇头说道:“不用了,罗大队长,我能坚持。”

  李剑生听陈伟平说能坚持,心想:“你陈伟平能坚持,我就能坚持。我决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输给你!”

  于是,李剑生也对罗明理说道:“罗大队长,不用调换了,你们车下扛水泥的人也不够,我们坚持一下就把水泥搬完了。”

  “好样的!”罗明理看着李剑生和陈伟平,赞赏地点点头,大声对正在搬运水泥的人员说道:“同志们,我们要向陈伟平和李剑生二人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一鼓作气把卸水泥的工作完成!”

  这时,马鸣从扛水泥的人群中站了出来,挥动着手臂大声鼓动道:“革命的战友们,我们要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克服困难,打好搬运水泥的这一仗,以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

  说到这,马鸣停顿了一下,看着大家,大声问道:“大家有没有信心哪?”

  “有!”搬运水泥的大队机关人员齐声答道。

  “那好!我起个音,咱们唱首‘语录’歌曲。”马鸣深深吸了口气,大声唱道:“下定决心,预备——唱!”

  搬运水泥的大队机关人员齐声唱道:“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语录”歌曲的鼓舞下,李剑生只觉一股热血往上只涌,浑身上下立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一直坚持到把货车上的水泥全部卸完。

  这时,一直在仓库里点货入库的裘桂花,见水泥搬运完后,其他的人都回去了,只有陈伟平和李剑生,还在帮助打扫仓库里的卫生,马上倒好二杯凉开水,递给陈伟平和李剑生。

  陈伟平接过裘桂花递过的凉开水时,无意中碰到了裘桂花的手,不禁耳热心跳起来,不好意思地看了裘桂花一眼,客气地说道:“谢谢!”

  裘桂花摇摇头,平淡地笑道:“不客气。”

  此刻,陈伟平虽然口渴,但觉得心里就像灭火似的更渴,一口气就喝干了杯中的凉开水后,接着把茶杯递还给裘桂花。

  当裘桂花伸手接茶杯的时候,陈伟平趁机抓住裘桂花又白又嫩的小手,舍不得放开。

  这时,潘金枝拿着一条自己的毛巾走了进来,正巧看见陈伟平拉着裘桂花的手站在那,含情脉脉的看着裘桂花,于是假装闭上眼睛,开玩笑地说道:“喂,我可什么都没看见哪!”

  潘金枝这样一说,吓得裘桂花赶紧从陈伟平手中抽回了手,脸儿红红地笑着对潘金枝说道:“你这个死丫头,就知道装神弄鬼的。”

  “裘姐,你们继续,我不看。”潘金枝笑道,走到李剑生跟前,递给他一条自己的毛巾,温柔地说道:“瞧你,赶快擦一下吧,都变成大花脸了。”

  李剑生拿着潘金枝递给他的那条雪白的毛巾,闻着毛巾上散发出的少女气息,呆呆地站在那里,竟忘记了往自己的脸上擦洗!

  “我说小潘哪,你这样做可就偏心了。”陈伟平见抓住机会了,马上报复性地开着玩笑说道:“我和李剑生干同样的活,你也应该给我送一条毛巾来擦一下呀!”

  潘金枝看了裘桂花一眼,笑着对陈伟平说道:“你等着吧,待会就有人给你拿毛巾来,还轮的上我吗?”

  说完,潘金枝看了李剑生一眼,脸儿红红地跑开了。

  第26章观察(一)

  这段时间以来,大队材料员裘桂花,将罗平火车站工地施工的水泥、木材、钢筋等主要施工材料运往工地后,罗平火车站的工程就正式开工了。

  为了做好这个工地的技术管理工作,熟悉施工情况,陈伟平和李剑生在工地住了一个多星期,总算把前期工作理顺了后,才回到大队部。

  这天上班后,李剑生在办公室里看了一会图纸,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便开始分析起办公室里的这几个人来。

  记工员潘金枝去公司财务处办事去了。近段时间来,李剑生和她的关系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二人虽然还没有到达“谈情谁爱”的地步,但李剑生觉得,有时在办公室没看见这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

  材料员裘桂花的座位上也是空着的,李剑生知道,她是到楼下的仓库里发放施工材料和备品去了。因为在计划经济年代,各种施工备品都由公司统一调配,然后大队根据施工需要从公司领来后,存放在仓库里面,再由各中队的施工人员根据施工需要,随时前来领取,所以,裘桂花坐在办公室的日子很少,一般情况下都是待在仓库里面的。

  对于这个比自己大二岁的裘桂花,李剑生觉得她虽然身材显得胖了点,但胖有胖的特点:大而高耸的乳房、厚实的屁股、粗粗的大腿,这一切都是显得那样的性感。再说,她人长得也不错,圆圆的脸上,总是白里透红的,一笑二个酒窝,可爱极了。

  她虽然谈不上有“闭月羞花”之貌,但打个七十分以上,李剑生认为还是可以的。还有就是,她在为人处事方面都显得比较稳重,平时对李剑生也很关照。

  李剑生很尊重她,拿她当姐姐来看待。

  技术员陈伟平坐在李剑生旁边,正低着头,在看着罗平火车站工地施工的图纸,一本笔记本摆放在他的面前,手中拿着钢笔,边看着图纸,边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这些天来,李剑生通过对陈伟平的了解,得知他是省内一所工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南城铁路局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六大队来当技术员,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他平时不爱多说话,在钻研业务方面比较刻苦,为人处事也比较谨慎,大队工程师周海英比较看重他,二人的关系也很好。

  这时,陈伟平抬起头,对李剑生说道:“小李,我发现罗平火车站工地施工图纸中的基础部分,在钢筋配置方面好像不对,你再核算一下。”

  “好的。”李剑生点点头,对照着罗平火车站工地施工图纸上的数据,仔细计算了起来。

  李剑生对大队的技术员陈伟平,还是很尊重的。他认为,陈伟平学历也比自己高,参加工作时间比自己早,年纪也比自己大,资格比自己老。这些条件摆在这,李剑生能不服吗?

  “罗大队长,您来了?”李剑生正低着头,在集中精力地工作着,突然,坐在他旁边的陈伟平站起身来,热情地说道。

  李剑生抬起头,只见大队长罗明理已经走进了办公室,于是赶紧站起身来,微微地弯着腰,面带微笑地打着招呼:“罗大队长,您好!”

  “哈哈!”罗明理看了陈伟平和李剑生一眼,爽朗地笑着说道:“我又不是外人,你们不必客气,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吧。”

  罗明理是从工程部队的一名连级干部,转业到南城铁路建筑工程公司来的。他开始是在建筑六大队干副中大队长。由于他工程建筑方面的业务比较熟悉,能吃苦耐劳,加上为人诚恳,所以很快就由副中队长干上了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

  十多年来,罗明理在工作中,不摆官架子,平易近人,经常深入施工一线,与职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是因为他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因此在大队里的威信很高,职工对他都很尊重。

  陈伟平赶紧走到罗明理跟前,笑着问道:“罗大队长,你找我有事?”

  “没有。”罗明理摇摇头,对陈伟平说道:“小陈,你忙吧,我到这里随便看看。”

  这时,罗明理已经走到李剑生的办公桌前,随手拿起他办公桌的一份图纸看了看,笑着说道:“小李呀,正在钻研技术业务知识,好哇!”

  李剑生看了罗明理一眼,谦虚地说道:“罗大队长,我来大队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对大队的工作还不是很熟悉,今后还请领导多多帮助才行。”

  “好,年轻人就应该有上进心。”罗明理满意地说着,在李剑生的办公桌前坐下,然后关切地问道:“小李呀,来大队工作后,有什么困难吗?”

  大队长罗明理也是个爱才的人。自从李剑生来大队上班后,他就已经在暗中留意他了。罗明理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特别是通过上次搬运水泥的事情后,发现在李剑生的身上有股积极向上的劲头,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今天他到李剑生办公室来,主要是想找他谈谈。

  “报告罗大队长,我来大队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同志们对我很好,帮助也很大。”李剑生说到这,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陈伟平,继续说道:“特别是陈技术员,在工作中关心我,帮助我,使我感受到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我很感谢他。”

  听见李剑生在罗明理面前为自己说好话,陈伟平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想:“李剑生够朋友,我也帮他说几句好话吧。”

  于是,陈伟平看着罗明理说道:“罗大队长,李剑生同志来大队工作后,一直是认真努力地学习业务,勤勤恳恳地工作,表现不错!”

  “嗯。”罗明理听陈伟平说完,满意地点了点头,看着他们二人说道:“小陈、小李,我们大队的工程技术工作,今后就靠你们几位秀才给我把关了,我希望你们团结一心,继续努力,共同把大队的工作做好。”

  第27章观察(二)

  李剑生是个聪明人,知道新来乍到,很多事情都需要得到陈伟平地帮助,于是进一步吹捧他道:“请罗大队长放心,我一定会在大队领导和陈技术员的带领下,不折不扣的完成组织上布置的一切任务,齐心协力地把大队的工作做好。”

  “小李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李剑生的话令罗明理很是满意,他微笑着对站在李剑生身边的陈伟平说道:“小陈,你是个老同志了,在工作上要多多帮助李剑生同志,让他尽快地熟悉本大队的业务情况,尽早地投入正常的工作。”

  陈伟平笑着看了李剑生一眼,对罗明理说道:“请罗大队长放心,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将李剑生带好,使他尽快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好,有你们的这种态度,我就放心了。”罗明理说完,满意地走出了李剑生的办公室。

  望着大队长罗明理离去的身影,李剑生站在那沉思起来。

  李剑生自上班以来,经过一段时间地观察和了解,对大队长罗明理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队长罗明理是个不错的领导,他的业务熟练,作风正派,性格稳重,为人厚道的人。这在全队都是有目共睹的。他主要的精力是放在抓大队的工程技术和业务上,在他的领导下,李剑生觉得肯定可以学到不少的东西。

  但是,李剑生觉得,他致命弱点似乎就是对政治运动不感兴趣,缺少一定的政治敏感度。这种人,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是吃不开的。

  “小李,站在那想什么呢?”陈伟平高兴地拍了一下李剑生的肩头说道。

  李剑生回过神来,看着陈伟平感慨万分地说道:“罗大队长可是个好领导哪!”

  “那当然。”陈伟平无限敬佩地说道:“论工作能力,他在全公司的大队长当中,是个数一数二的人物。论为人处事,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你有困难,找他帮忙,他能办到的事情,就一定会跟你办。我们跟着他干,绝对是没有亏吃的!”

  “嗯。”李剑生心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李剑生和陈伟平从新坐回到办公桌前。

  陈伟平看着坐在旁边办公桌前的李剑生,心中充满感激地说道:“小李,今天你在罗大队长面前说了我的好话,够朋友!我谢谢你!”

  “哎呀,小事一桩。”李剑生豪爽地说道:“你不是也帮我在罗大队长面前说了好话吗?咱们兄弟之间,谁跟谁呀?”

  “好!够朋友!”陈伟平也仗义地对李剑生说道:“你今后在单位上有什么事尽管说,如果能帮忙的,我一定尽力!”

  李剑生清楚,自己在大队工作的好坏,顺利不顺利,在很大程度上都少不了陈伟平的帮助,所以这个人是不能得罪的。

  “那就谢谢陈哥了!”李剑生马上跟陈伟平套起了近乎,称兄道弟起来。

  二人又聊了一会,马上又坐回到办公桌前,继续工作起来。

  下午上班,陈伟平到大队仓库,帮着裘桂花发材料去了。潘金枝到公司办事没回来,办公室里,只有李剑生坐在办公桌前,正在计算着图纸上的一些数据。

  这时,副大队长马鸣走了进来。他对李剑生笑笑说道:“小李,正忙着呀?”

  “马副大队长,你好。”李剑生赶紧起身说道。

  马鸣点点头,对李剑生客气地说道:“你坐。你坐。”

  他见李剑生坐下后,便在陈伟平的办公桌前坐下,看着李剑生桌上的图纸,笑着问道:“小李,正忙罗平火车站工地的事情吧?”

  “是的。”李剑生看着马鸣,认真地说道:“陈技术员让我复核一些图纸上的数据。”

  “嗯。”马鸣笑着点点头说道:“小李呀,你来队里工作已有一个多月了。这段时间的工作,职工们反映还是不错的,今后可要继续努力呀!”

  说着,马鸣用赞许的目光看了李剑生一眼。

  李剑生听马鸣表扬了他,心中暗自一喜。他心中十分清楚,自己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大队没有任何根基,只有紧紧的依靠大队领导的提携,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

  于是,李剑生看着马鸣,态度诚恳地说道。“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好好工作,”

  李剑生见马鸣那黄黑的四方大脸上,挂着笑意,一双小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身上还是眼下最流行的打扮,穿着一套草绿色的的军装,风纪扣一丝不苟地扣着。

  马鸣的家是在农村的,八年前,他从部队退伍后,分配到南城铁路局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六大队工作。由于他年轻、思想活跃,上进心强,加上能看风使舵,又有点文化,所以在小队职工中显得很突出,一年后便从一个泥工,提拔到了小队长的岗位上。

  随后,他又逐步被提升为副中队长、中队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马鸣变得非常活跃起来,与公司一些人一道,加入了造反派组织。由于马鸣能说会道,办事有股冲劲,他很快便成了公司造反派中的骨干份子。造反派在公司夺权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马鸣也就由建筑六大队的一名中队长,提拔成了副大队长。

  马鸣在建筑六大队干小队长的时候,罗明理就是他的中队长,而当马鸣提升为中队长的时候,罗明理已经是大队长了。因为罗明理一直是马鸣的上级领导,所以马鸣平时很尊重他。

  对罗明理来讲,因为马鸣在干小队长和中队长的时候,是一位工作积极,有一定能力的同志,将小队和中队的工作都抓得不错,所以罗明理对马鸣的印象不错,二人关系一直很好。

  现在,马鸣被提升为副大队长以后,罗明理就让马鸣主管大队里的政治学习和宣传工作,自己一心一头的去抓大队的安全生产和业务工作。

  到目前为止,二人配合得还算不错。

  第28章观察(三)

  李剑生是大队的技术员,来大队工作的时间不长,加上马鸣是主抓政工的副大队长,平时除了大队的政治学习以外,李剑生跟马鸣基本上没什么过多地接触,所以李剑生跟马鸣不是很熟悉。

  但是,自从李剑生来大队上班后,副大队长马鸣却在暗中一直留意观察着他。

  通过一段时间地观察,马鸣发现这个新来的技术员李剑生,到目前为止还是一张白纸,并没加入到派系斗争之中去,也不属于是谁的人,这让马鸣感到高兴。

  说实在的,马鸣对李剑生的印象还算不错,工作能力也还可以。马鸣觉得自己当这个副大队长不久,在大队也没有得力的帮手,如果能够把李剑生拉到自己这一边来,那么自己在大队里就多了一个技术骨干,这对于今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马鸣是有野心的,在公司里也是有后台的。

  现在的官场之中,谁都多多少少的有点后台,就算你真的没有后台,那也会尽量想办法,找出一个后台来做自己的靠山。问题是你的后台有多硬,实力有多强之分而已。

  一个没有后台之人,你如果想在官场中立足,想在官场上有所发展,那肯定是不行的。

  马鸣现在的后台,就是个很硬的后台。公司现在的革委会主任薛先军,与马鸣是表亲的关系。当然,这事在公司里并没有几个人知道。

  “文革”前,薛先军是南城铁路局建筑工程公司的保卫处长。“文革”后,公司成立了造反派组织,薛先军当上了公司造反派组织的头头,马鸣也是其中的骨干份子。他们虽然认识,但交情不深。

  今年春节,马鸣回乡下老家过年时,碰上了大家族十年一次的大聚会上。在聚会中,马鸣遇见了公司革委会主任薛先军,两人才互相知道了这层关系。

  在薛先军和马鸣没有拉上关系之前,马鸣是建筑六大队的一个中队长,在薛先军的运作之下,马鸣才成了建筑六大队的副大队长。

  当然了,薛先军提拔马鸣也是有原因,

  薛先军之所以帮马鸣的原因,一是双方都是表亲关系,二是薛先军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亲信班底。

  当然,薛先军在提拔马鸣之前,也对马鸣的工作进行过调查,知道马鸣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当中队长的时候,把中队各方面的工作都抓得不错,,是一个可培养之人,否则的话,薛先军也不会将马鸣提拔起来。

  按照薛先军的要求,他希望马鸣能够尽快在建筑六大队抓住骨干,控制住局面,将来一有机会,就将罗明理换掉,让马鸣来当建筑六大队长的大队长。

  可是,马鸣用了近半年的时间,还是没能控制住大队的技术骨干,这让薛先军很失望。

  为此,薛先军多次将马鸣找去,商量对策,可马鸣也没有办法。

  这也难怪,大队长罗明理是公司原经理,现在的革委会副主任顾建明的人,平时根本不卖薛先军的帐,对马鸣这个上任不久的副大队长,就更不会放在眼里。

  大队工程师周海英,依仗着自己学历高,技术上有一套,只听罗明理的,对马鸣这个副大队长根本就瞧不起。

  技术员陈伟平,别看年纪不大,可就因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中傲气得很,只听罗明理和周海英的。

  现在,马鸣只有打新来的技术员李剑生的主意了。

  今天下午,马鸣见李剑生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觉得是个好机会,于是决定找他谈谈。

  马鸣坐在陈伟平的椅子上,态度和蔼地看着李剑生,关切地问道。“小李,你在工作中,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忙吗?”

  “没有。”李剑生摇摇头说道:“我的工作在周工程师和在陈技术员的领导下,一切都还顺利。”

  “唔,这就好。”马鸣点点头,笑着说道:“现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自开展以来,全国的革命形势一派大好,作为一个年轻人,要积极投身到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当中来,多多关心国家大事,加强政治学习,争取做个又红又专的革命战士,千万不能走‘白专道路’,只顾着埋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呀!”

  李剑生听马鸣这样一说,面孔微微一热,心中不由得紧张起来。

  自从参加工作后,李剑生总认为自己是个技术人员,应该在钻研技术业务上多下功夫,因此对政治方面的事情确实是很少关心,除了大队组织的政治学习外,他几乎是一有时间就看业务书籍。

  现在,经过马鸣这一提醒,他觉得自己今后在这方面是得多注意。如果能在政治上、业务上双向发展,这不是更好吗?再说,自己在大队里无依无靠的,就像是棵无根基的小树苗,经不起一点点的风吹和雨淋,唯有认认真真地做事,小小心心地做人,谁都得罪不起呀!

  “马大队长,请你放心!”想到这,李剑生看着马鸣,态度坚决地说道:“我今后在工作中,一定多多加强政治学习,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出力,争取做个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

  李剑生在称呼马鸣职务的时候,特意把前面的那个“副”字去掉了。

  “好!小李,听着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马鸣听李剑生直呼自己大队长,心中果然高兴起来。他微微一笑,看着李剑生,话语中透出了一股亲切感。

  李剑生见此,心中十分高兴。他知道,今天自己与马鸣地谈话很投机,觉得自己与马鸣的距离拉近了一大步。

  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想要得到很好的发展,不靠单位领导的帮助是不行的。眼下,马鸣已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这事对他是个绝好表忠心的机会,他不想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第29章观察(四)

  李剑生对马鸣找自己谈话,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在经过一番思前想后地考虑之后,他决定不放过眼前这样一个效忠领导的好机会。

  于是,李剑生双眼看着马鸣,嘴中信誓旦旦地说道:“马大队长,今后在工作中,你只要有用得上我李剑生的地方,你就直接下命令,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马鸣听李剑生说得如此的干脆,心中一阵大喜,“哈哈”大笑着说道:“小李,不错!”

  对于李剑生的答话,马鸣还是满意的。他知道这个年轻人已倒向自己,这是非常难得的。当然了,对于李剑生这个人,马鸣也并没有真正纳为自己的人,能否融入自己的圈子还需要进行继续地观察。

  为了继续拉拢李剑生,马鸣没有摆出领导的架子,这使李剑生在心中对马鸣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

  接下来,马鸣再也没谈工作上的事清,而跟李剑生聊起了写作方面的话题。

  马鸣在家乡时,只读完了小学后就没有再去读书。自从参军后,马鸣感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所以抓紧时间进行了刻苦的学习。从部队退伍后,马鸣的文字功底提高了很多,一般的文章还是可以写下来的。

  可李剑生就不同了。他在学校读书的时侯,就是个爱好写作的人,平时在报纸、刊物上发表一点小文章。两人很快就有了共同的语言,越聊越亲热。

  今天的这件事情,对李剑生来讲感到很突然,也很意外。说句心里话,李剑生就是做梦也没想到,这个副大队长马鸣,会对自己这样好,而且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说实在的,李剑生虽然平时和马鸣接触不多,但拿马鸣跟罗明理做个比较,李剑生总的感觉是马鸣要比罗明理厉害。自己目前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技术员,但将来肯定是要发展的。一个人想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他就得找靠山。

  根据李剑生观察,罗明理与马鸣二人在工作方法上大不相同。罗明理虽然在工作中务实、求稳,但在公司领导薛先军那里,好像并不是很吃得开。马鸣的工作方法,尽管有些务虚、浮夸,但在现任的公司领导眼里,好像是并不在意,而且还很欣赏他。

  现在,罗明理和马鸣的矛盾已渐渐显露出来了,虽然他们二人对我都不错,但真正到了他们关系破裂的那一天,自己究竟应该站在哪一边,才会对今后的发展有利呢?

  李剑生在心中,暗暗思考着这件决定他将来命运的大事。经过反复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马鸣胜出的可能性比较大。

  人活在世界上就得讲现实,在官场更是如此,太过讲感情的话,自己就容易吃亏!最后,李剑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谁的势力大,我就必须紧紧跟着谁!

  李剑生知道,自己只有投靠了马鸣,才能在仕途上对自己有帮助。但是,自己能否得到马鸣的信任,这以后还得做几件让他满意的事才行。

  他主意定下来之后,态度变得更加恭维的与马鸣聊上了。

  马鸣正跟李剑生聊得火热时,陈伟平和裘桂花从外面走进了办公室。

  裘桂花看见马鸣在自己的办公室,于是对他笑着点点头,招呼道:“马副大队长来了?”

  “嗯。”马鸣点点头,从陈伟平办公桌前站起身来,看了裘桂花和陈伟平一眼,笑着说道:“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