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艺术成为了佛像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
克孜尔石窟深受犍陀罗艺术,甚至希腊艺术影响。后世毁坏得一个不剩的佛像,就是犍陀罗佛像的典型代表。椭圆形面容,眉目端庄,鼻梁高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袒肩大褂,还雕有胡须。而壁画里的佛、菩萨、飞天等,很多是半裸,甚至全裸,体态优美,身上的衣着、饰品、绸带无一不描绘得入木三分。
我正在临摹一幅宫女诱惑图。这幅图表现的是佛还是太子时因看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恼而决定出家。其父净饭王为留他继续继承王位,便有意在其周围营造一个纸醉金迷的环境,使他对世俗产生留恋。我正全身心地描着,突然感觉身后有些异样。回头,看到罗什正站在我身后,眼光盯着我的素描本,脸色异样地红。我看了看自己的图,突然明白过来。我正在摹的是最靠近太子的一个全裸宫女,一只手托着丰满的乳房,另一只手撑在丰腴的大腿上,上身前倾逼近太子,两腿叉开,一副绯糜的模样。这幅图在整个石窟壁画中只是几千个人物像里很不起眼的一个,如果不是我拿出来放大的话,恐怕没人能看得那么仔细。而宫女的这个姿势,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情欲的意味弥漫在整张画纸上。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56节:二十一 克孜尔千佛洞(2)
我也有点脸红起来,赶紧合上素描本,问他有什么事。他是来叫我吃午饭的。这十天来,我都拒绝跟他同进同出,吃午饭我也宁愿跟着画工一起。现在他来叫了,才突然注意到我画得太入神,周围人已经走得一个不剩。我无法再拒绝,只好跟着他一起去吃饭。
这些天他经常跟寺主跑进跑出,还拿着图纸跟寺主对着周围的崖壁指指点点。我好奇地问过他,他说打算用雀离大寺近年来从王家得来的布施在此开凿一个大型佛陀立像。我看了看图纸,居然有十五米高,在佛的头光和背光光环中,还有一圈圈的小立佛。这种形式的佛像塑像,与小乘佛教只重涅槃像不同,倒像是后期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流派〃。
犍陀罗艺术朝着丝绸之路一路东进,先是在三世纪后向贵霜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发展,被塔利班炸掉的巴米扬大佛就是这种艺术流派的典型代表。罗什少年时跟母亲到过克什米尔的罽宾,那就是犍陀罗的中心地区,他肯定看到过这种巨型造像。难怪克孜尔千佛洞也有大佛窟,这么巨大的工程没有他这样的高僧倡导是很难完成的。
罗什无法知道的是,他把这种印度石窟建筑和犍陀罗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创立石窟佛像的方式引入了克孜尔石窟,不仅影响了龟兹一地,对后世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心里不禁对他又敬仰几分。可是在看他忙碌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那些一天到晚窝在僧房窟里的僧人们。他们吃饭时也不出来,由小沙弥端着饭盒一间间地送进去。这些举动真的太奇怪了,肯定在举行某种仪式。吃饭时问罗什,他只淡淡说那些僧人都在打坐,没什么好奇怪的。我知道他不想说的话再问也没用,只好下午跟着画工一起工作时,向他们询问。
〃那是法师们在夏坐。〃
夏坐?听上去很耳熟。想起《法显传》里提到过法显西行过程中好几次停顿三个月时间,就是为了夏坐1。
〃法师们每年夏天都要净心修道,待在屋子里不出来。〃
〃对呀,他们可不能出来,必须出来的话,还要跟寺主请假呢。〃
〃是啊是啊,就这样坐一个月时间。道行高的法师,要坐三个月呢。〃
七嘴八舌的讨论听不进耳里了。我的鼻子又开始泛酸。佛弟子在雨季中集合栖止于一处,净心修道。因为这是万物生长的时期,不外出便避免了无意杀生的可能。难怪那些僧人看他的眼神有点鄙夷。应该乖乖待在寺里的时候他却公然带着个女子出行。虽然他来这里是为了建大佛之事,但他何必一定要夏坐时期来?他将清规戒律至于何处?他是为了我么?
晚上我坐在木扎特河边发呆,他就在离我不远处静静地望着我。我向他招手,他怔一下,缓步踱到我身边。我拍拍一旁的石头,他有些犹豫地坐了下来。
〃罗什,你不该夏坐时跑出来的……〃
他身子微微一颤,眼光移向粼粼河水,语气仍是淡淡:〃来此是为建造大佛,更是对佛陀的尊敬,有何不可?〃
〃那就不能多等一个月么?〃
他突然看向我,夜空下,他眼中波澜翻涌,却瞬间隐入沉沉的眸子中。
酸楚涌入喉中,我不敢看他的眼:〃罗什,我已经画得差不多了,明天就可以离开。〃
他不言语,又转回头盯着河面,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我咬着嘴唇,狠了狠心:〃罗什,我不属于这里。〃
〃我知道。〃他猛然站起身,腰挺得笔直,胸膛有些起伏。他真的长太高了,仰着头看他,脖子累得撑不住头。我的头,真的太沉了……沉得不停往下坠……
〃明日我们便离开。〃
苦苦撑起沉重的头,我看到褐红色的僧衣迅速朝客栈方向前行。不一会儿,转个弯角,便消失不见。
那夜,从客栈房间的窗口望出去,泛着银光的河边,月光拉出个长长的身影。风吹过,宽大单薄的僧衣迭迭,越发显得孤独寂寥。我怔怔地盯着那个瘦长的身影,半晌觉得前襟有片凉。胡乱摸了摸脸,冲出房间。夜色孤清,水声潺潺,河边却已不见人影。那夜,我几乎睁眼到了天明。
§虹§桥§书§吧§bsp;第57节:二十一 克孜尔千佛洞(3)
回去时我们几乎不言语。他的眼圈发青,堆在深陷的大眼窝下,格外明显。我呢?照过铜镜,也好不到哪儿去。他眼望外面,我也一样。我们都是成年人了,不可能的事情,何苦多做无谓挣扎?趁现在,好歹还能收手。回到二十一世纪,我自有我的日子要过,也许找个人谈个恋爱。比我高一届的师兄一直对我有那么点意思,可以考虑再往深发展。就算师兄长得不如他帅气,不如他聪明,不如他温和,不如他……我当然知道,师兄什么都不如他,可是,师兄是个真正现实中的人。而他,对我来说,不过是个研究资料,故纸堆里的几个字而已……
我们就这样沉默着回到了苏巴什故城他的小院里。他回寺里前盯着我看了好一会儿,眼神复杂,终于还是叹气:〃商队我会去安排。这几日要夏坐,晚上就不来了。〃
我垂着眼,点点头。
半晌,他还是没走。脚步在门口盘旋,始终没挪出去。
〃再过十日就是苏幕遮了。你说过想看苏幕遮,不如……〃他犹豫着,〃结束后再走吧……〃
我抬头,跌进两汪深不见底的潭泽,仿佛有磁力,将浑身无力的我吸进。平时伶俐的嘴此时笨拙地只剩一个字:〃好……〃
他的嘴角往上挂了挂。这么多天了,第一次看见他笑。可是,我不是为了你多留这几天的,我实在是因为想看东方式的狂欢盛典……苏幕遮。我是个好学生,好学者,好劳模,可我不是一个……好恋人……
注解
1夏坐:就是结夏安居,日期为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解居则于农历七月十五日。另有冬安居,是于每年十月十五日至隔年一月十五日解居。夏坐是佛弟子在雨季中集合栖止于一处,净心修道的生活行事。结夏安居的时间不一定三个月,最虔诚的是三个月。地点不定,小屋、树下、山林、石窟、床上、聚落皆可。《五分律》规定,不可在没有救护的地方安居(恐毒蛇、虎豹之类的侵袭)。安居期间若要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允许,始可离去。丛林中,律寺很注重安居生活。安居中,如遇起火燃烧、毒蛇骚扰、水淹、国土不准处、盗贼、眷属骚扰处、有女难处等情形,则可迁移,否则犯戒。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58节:二十二 出去走走吧(1)
二十二 出去走走吧
那晚他走之后,果真没再来。我以为我能平静,结果每天晚上从五点钟开始,我就一直待在屋里,盯着门,直到城中灯火尽灭。我每天白天拿着素描本在苏巴什故城转悠,走着走着总是会晃到雀离大寺门口,直到认识我的看门僧人朝我打招呼,才猛然醒悟落荒而逃。我的心无比难受,似乎有千万只小手在抓着,扯着,让我捧着素描本在工作时总是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描绘他的模样,然后一遍又一遍地擦掉。
离苏幕遮只有两天了,依旧不见他的踪影。苏幕遮结束后,我无论如何得离开龟兹。唉,离开之前,还能见上他一面么?其实心下明白的,不见,才是最好的方式。离开了,就会忘了……
晚上我蜷在床上依旧盯着门发呆,那堆曾经让我无比着迷的书摆在眼前也提不起兴致。十点了,二十一世纪时十点钟夜生活才刚开始,而在这个时代,十点是真正夜深人静时。我叹气,又是一夜过去了。
突然院门敲响,声音不重,却格外响。然后院子里响起了摩波旬与人说话的声音。是梵语!是他!
我的心咯噔一下,立马跳下床飞奔了出去。他站在院子里跟摩波旬说话,昏暗中看不出他的表情。我的疑惑越来越大,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不会这么晚还来。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摩波旬搓搓睡眼又回屋了。他向我走来,步伐缓慢,好像沉重地抬不起脚步。
〃如此深夜,罗什不该来的……〃他的声音,居然有丝颤抖,〃只是,心中积郁,到处闲走,竟然走到了这里。在门外徘徊已久,终是忍不住敲门了。〃
他抬头看我,屋里的灯光透出,照见他脸上的悲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从来都是淡定的罗什,有如此的悲伤神情?
看看站在院子里有些手足无措的他,我用最柔和的声音说:〃罗什,我们出去走走好不好?〃
他不自信地看向我,眼里,流过一丝感激,旋即垂头:〃你,披件外衣吧,夜凉……〃
整个苏巴什沉寂着,街上早已万灯皆灭,幸好月光莹亮,还能照见脚下的路。我们一路走着,仍是沉默。想来,这是我第一次那么晚跟他在一起。他恐怕,也有一些拘谨吧。
苏巴什只是个附属小城,宗教意义大于军事意义,所以,没有通常城池必有的城墙。走出几步路,就出了城,走到了城外的铜厂河。正是夏季,河水湍急,哗哗声在寂静的夜显得分外清晰。
我们在河边找了块大石头坐下。我蜷着膝,静静看他。月光洒在他身上,渲出一圈华晕。
〃我在罽宾习小乘的师尊来了。〃
〃盘头达多?〃传记里有鸠摩罗什为自己的小乘师父盘头达多说大乘教义的记载。
〃你怎知他的名字?〃
〃啊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