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6章

作品:太子为何一直耿耿于怀|作者:啊雨|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6:45:02|下载:太子为何一直耿耿于怀TXT下载
  一张,犹豫道:“就一个也没有看上的?”

  “嗯。”

  皇上沉吟,“那这事便先放一旁,衡儿的当务之急也不是感情。衡儿什么时候遇上喜欢的了一定要告诉父皇。”

  太子微愣,脑海中闪过二少的脸庞。太子点点头,问:“要是我喜欢的父皇您不喜欢怎么办?”

  皇上摩挲下巴,“那我就拆散你们。”

  太子一惊,“啊?”

  皇后笑道:“衡儿别担心,你父皇说笑呢。你喜欢的总不至于是民间女子吧?”

  “好了,父皇开玩笑,只要衡儿喜欢,父皇都答应,民间女子也无妨。”

  皇后脸色微僵,只是笑了笑。

  太子窃喜,面色保持冷静,“父皇你可要记住自己说的话。”

  太子走后,皇后忧道:“衡儿莫非真是喜欢上哪个民间女子了?”

  皇上淡淡道:“他喜欢就好,一切以衡儿的喜好为上,你不可妄动。”

  “……是。”

  回东宫,太子收拾东西,打算即刻动身去赵州。

  皇帝戏谑道:“衡儿的心上人可是在赵州?”

  太子正色道:“才没有呢,我不过是听说赵州燕奇山风景秀丽,想去取景而已。父皇,你别派人跟着我。”

  “父皇是为了保护你。”

  “那反正你不许偷偷监视我。”

  皇帝笑道:“看来衡儿是真的有心上人了,以前你可没说过这样的话。”

  太子背过身去,不肯理会皇帝。皇帝见状,爽朗笑出声,“放心吧,父皇不监视你,你自己带着几个侍卫,此去小心。”

  太子点头,低声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第9章第9章

  二少早就想去赵州拜访闻名天下的文学大家韩纠了,只是苦于不得空,如今考试已过,闲在家中,正是时机。

  韩纠原在朝为官,居高位,任右丞相一职,后年长,也无心庙堂之争,遂辞官回乡,退隐江湖。韩纠学识渊博,通晓古今,其文风格流畅潇洒,最擅剖析议论。二少极其敬佩这位老先生,任教国子监时,他也曾教授过自己的父亲,父亲对他是赞不绝口,极其恭敬。

  赵州这块偏僻单调的土地因韩纠而生辉见灵。

  燕奇山脚下,一座小木屋,山环水绕。二少正与韩纠畅谈文章。先生虽年老,亦不减往日风采。

  韩纠抚须笑道:“你爹柴靖行文严密,但困陷啰嗦;林照措辞精巧,却无意中华而不实;宗厉风格豪迈,难免流露傲慢狂放;靳叙中规中矩,朴实平凡。文学家都有各自的缺陷。我也不例外,我啊和你爹有一样的毛病,也不知你爹是不是把我这坏毛病也给学去了。”

  二少道:“可我读先生的文章并不感到啰嗦。”

  韩纠笑道:“那是因为我那些啰嗦的文章都被我藏起来了,哈哈。”

  二少失笑道:“老先生......”

  韩纠又道:“年轻人,我看你的文章叙述灵动不失严谨,诗作清新雅致,风格与现如今不同,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二少谦逊道:“谢先生赞誉,先生能否指点一二?”

  “虽说你年纪轻轻能写出这样的诗文,已经不错了,但有些字句的雕琢痕迹过重,推敲适宜,称奇,推敲不当,反坏了平衡。”

  二少闻言思索,“先生有理,晚生确有这样的毛病。”

  韩纠说:“最初文乃心生,乃意生,乃情生。随后加以修改,雕饰,点缀,使其能锦上添花。”

  二少心中大喜,反复咀嚼韩纠的话,笑道:“多谢先生指教,晚生铭记在心。”

  “既要铭记在心,也要落实于笔。”

  二少更加尊敬,“是。”

  韩纠大笑,抄起一壶酒,将两人面前的杯子满上,道:“我朝文才众多,如珍宝,国之大幸。老夫欣慰,来,喝酒。”

  二少也不扫兴,端起白瓷酒杯,温声道:“敬先生,福寿安康。愿我朝,繁华昌盛。”

  韩纠又是放声大笑,“好好好!愿我朝,繁华昌盛,陛下万年。”

  昔日的丞相,虽退离官场,只身一人,以文为伴,依旧心系国家。二少不由感动,对这位享誉天下的名士,心中充满了敬佩与羡慕。

  太子跋山涉水来到赵州城。

  “你们先在这候着。”太子对侍卫说。

  走近前方若隐若现的小木屋,便听见了一老一少的笑声,老者沧桑却也爽快,少者清脆而沉稳。太子微怔,在门前站了一会,听两人谈论文坛趣事。太子对这类东西一向无感,听得迷迷糊糊的。无意中碰到了门,木门咯吱一声。

  太子索性敲门。

  二少见到太子,一愣,惊讶道:“太子殿下?”

  太子看了眼他,心脏跳动,清了清嗓子,“......是我。”太子看向韩纠,“老师好。”

  韩纠笑道:“该是老夫向太子殿下行礼......”

  太子扶起他,“不必了,老师年长,多注意身子。”

  “多年不见,太子殿下也会关心人了。对了,殿下如今学习可还认真?是不是还逃课,惹先生生气呢?”

  听韩纠打趣,二少弯起嘴角,笑了笑。太子无奈道:“没有。”

  二少道:“殿下书画可厉害了。”

  韩纠摇头道:“未来天子,光是书画厉害有什么用?殿下最该学的应是治国之道,史学,法儒以及帝王之术。”

  太子道:“先生我知道了,您就别说了吧。”

  韩纠啧啧:“还跟以前一样。我猜,你此行也不是来找我这个老头子的吧?”

  太子下意识瞄了二少,“我来燕奇山作画。”

  韩纠笑道:“燕奇山?殿下是画厌了天下第一山了吗?不远万里来赵州这个小地方画燕奇山这座小山?”

  “世间山水,各有千秋。”

  二少轻笑。

  “殿下说得好,我这个老头子倒狭隘了。”

  离开的时候,韩纠叫住二少,“你将来若是入了官场,必定是个好官,良臣。可若是将来风云变幻,也切不要失了胸中大义。”

  似是赞许,又似是期盼。

  二少笑道:“柴温谨记。”

  第10章第10章

  离开后,太子忽然问:“去年误了殿试,你一定觉得很遗憾吧?”

  二少微愣,点了点头,“那也没办法,我偶感风寒,头昏眼花,实在没法参加考试,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身子差。”

  “要是你安好,状元不出意外便是你,而不是张行平。如你的才华,父皇肯定会安排你进入翰林院,迈入官场,和一群花白老头共事。”太子皱了皱眉,“......不过你若真的中了,我是绝对不会让你娶清阳的。”

  二少好奇:“殿下为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