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陆大姐、陆三姐他们都已经回县城了;族里各位族老请了陆父、陆昳父子俩过去吃饭,说是还有些事情要商量;祁安回来这几天根本不需要贾萱插手,要么是跟着石头等人一起满村子疯玩疯闹,要么就是陆母这个一直没怎么机会见小孙子的祖母带着,只有晚上睡觉需要贾萱操操心;贾萱这一整天下来,还加上昨天一点功夫,也就收获了一只绣着金橘的荷包,往里塞上一些提神醒脑的花草,给陆昳带着倒也合适……
☆、第 25 章
“怎么这么晚?”近亥时,陆昳才架着有点喝醉了的陆父回来了。
将贾萱准备好的一碗醒酒汤灌下去,洗漱了一番,躺到床上,陆昳这才开口道,“我中举后,可以给八十亩地免税,家里只有三十亩良田,剩下的,之前因为也受了族里不少照顾,这次去赶考,族里也是各家各户也都资助了一些的,所以我便把剩下的五十亩免税田名额给了族里,由族老们来安排,今天族老们都在,考虑到以后……族里想在村里开个蒙学馆,蒙学馆的费用各项支出,从这五十亩地的税里面出一份,他们出一份……爹又拿了一些出来……”
“够吗?要是不够,我也可以出一些……”为了孩子读书识字,这点钱,贾萱愿意拿出来。
“暂时还不用,给几个蒙童上课要不了多少银钱,以后他们若是能都出来,能有出息……”到时候陆昳自然不会让他们上不了学,“娘本来想让我把你的嫁妆田挂在我名下免税的……只是我觉得,族里有几户人家比我们更需要……当初我去参加乡试,虽然族里各家各户过得也得紧巴巴的,却也都尽他们所能伸了把手,如今我有能力了……”
“别说了,我懂。”贾萱伸手放到陆昳的嘴上,没有让陆昳再往下说,也不想要陆昳为难,“如今家里有庄子上的收益,铺子每个月也有一些进账,足够我们花用了,家里的叔婶子们过得也都不容易,咱能帮就多帮一些,我明白的,你不用特意给我解释……”
呼,陆昳心下大大松了口气,有个善解人意的娘子,真是他的福气。这么想着陆昳就顺势吻上了贾萱堵在他嘴上的小手……
陆昳两口子并没有在陆家村呆太多,商量好族里的事情,拜访了先生故友,两口子带着小祁安就回了县城,毕竟县城还有生意在。
*
京城,林如海府上
林如海刚刚收到陆昳寄过来的书信,知道陆昳中了举人,第二十七名,林如海心下也是颇为满意。他这个连襟,虽然资质算不上太好,却也还不错,而且为人务实肯学,他个人很是欣赏。
对于陆昳跟他说,想要三年后再考的事儿,他原本倒也觉得不错,只是今儿当今叫他进宫提了件事,若是这事儿定下来……
看来他得给陆昳去封信,提点一下,至于最终如何选择,就要看他自己了。铺纸挥墨,洋洋洒洒写了三页纸,林如海才放下笔,旁边小厮见他落笔,将信吹干叠好,放到信封里封好,这才赶紧上前道,“太太派人过来问了几次了,说是后头太太亲自下厨给老爷炖了鸡汤,请老爷过去尝尝呢。”
“那就过去吧,这信,你现在就找人送出去,尽快送到。”
“哎,小的立马去办。”
小厮毕恭毕敬的取信离开,林如海则转身往内宅去。
林家人口简单,几代单传,如今这府里大大小小也就林如海夫妻俩并老太太三个主子,偌大的宅子,颇有些冷清。
“太太,老爷往这来了”
林如海刚进后院,贾敏就得了消息,忙让人准备好洗漱的热水毛巾。
“老爷今儿看着心情不错?”林如海刚一进门,贾敏就迎了上来,又是亲自伺候换衣服,又是递毛巾,伺候的颇为殷勤。
“还真有件好事,刚刚接到三姐夫的来信,三姐夫中举了。”
“三姐夫?哪个三姐夫?”贾敏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还能有哪个三姐夫?”林如海奇怪的看了贾敏一眼,他家几代单传,别说姐夫了,连个实在表亲都没有,除了她那边的陆家三姐夫还有哪来的三姐夫?
“哎呦,瞧我这记性,都差点给忘了,三姐……确实好像今年要考乡试,这是考上了?这么大的喜事,怎么三姐也没来封信说一声?”
“三姐夫给我写信也是一样的”只是若是实在亲近的姐妹,三姐那边肯定也会单独有一封信过来,“回头你收拾点贺礼给三姐送去,中举是大事,万不能轻忽了。”
“行,我会记在心上的。我们先吃饭吧,我特意炖了汤……”不就是中了一个破举人嘛,当多大事儿似的,她家相公还是探花郎呢。他们家这样的人家哪儿会去在乎一个小小的举人?转脸,贾敏就把备礼的事儿交给下面人打发了。
再说贾萱两口子,回到县城后,就又过起了一个种花逗孩子,一个老老实实读书做文章的日子。
原还以为两口子会以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过年前,没想到,林如海的一封信就把这种情况给完全打破了。
“听妹夫的意思,他的职位好好要动一动,估计最迟明年,可能要外放”
“所以?”这跟她们有什么关系吗?林家远在京城跟她们完全牵扯不上吧?
“妹夫并没有明说,不过信里的意思却也表达的很明白,他现在还在兰台寺,如果我明年侥幸得中,后面候缺的时候,他还能帮帮忙,可是如果三年后他外放出去了,他再想帮忙就难了,所以……”最好是他明年就去考,并且最好还能直接中个进士。
贾萱并不蠢,她只是政治觉悟不高,陆昳这么跟她一掰扯,她就完全懂了,“那你这一届去考的话,有把握吗?”
“五五之数吧。”实际上可能更大一些,不过陆昳说的比较保守。
“那……”
“容我这几天好好想想”
实际上陆昳并没有考虑多久,当然也没有太多时间给陆昳考虑了,只两天陆昳就有了决定:参加明年二月的春闱
“现在已经都九月了,还得上京,决定去考的话,我们最晚十二月份初就得走,年后再去的话,时间上太赶了一些。”住处什么的,都不好安排。
“咱们十一月就走,早点过去,还能六点时间读读书,只是住处……得要让如海帮帮忙了”
☆、第 26 章
原本,陆昳的意思是想让林如海帮忙租个安静一点的院子,谁知道林如海直接让贾敏准备了客房,然后贾敏回娘家把这事儿说给了贾母听,被贾赦给知道,贾赦当即就让人在外院备了院子,并且让人分别给陆昳、林如海带了信,让陆昳两口子带人到时候住到贾府来,理由也很简单,这有现成的娘家不住,哪有去住姐夫家里的道理,传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这事闹得陆昳两口子颇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贾赦说的倒也没错,因此两口子虽然不太愿意跟贾府有太多牵扯,却也不好拒绝。就这样,住处就这么定了下来。
这次因为要在京城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两口子商量后决定这次把祁安也带上,再带上□□、跟庄子上送来的两个十来岁的小丫头舟儿、船儿。
舟儿、船儿是贾萱从庄子里挑出来,两个小丫头虽然看着不大,却一个机灵,一个沉稳,也都有带弟弟的经验,□□之后,贾萱把稳重的船儿放在祁安身边照顾小祁安,机灵一些的舟儿则放在了自己身边使唤。
十一月中贾萱一行人安顿好家里出发,十天之后到了京城。
进城之前,贾萱特意让家里上上下下都换了一身好衣服,就连她自己头上带的,都换成了压箱底的好首饰。
“原来你提前置办这些是这跟意思啊?也好,古语说的好‘先敬衣裳后敬佛’”陆昳作为一个读书人,骨子里虽然有一些清高,却也因为他身在底层农家,对于人情世故更多了一分体悟,是以对于贾萱的这一番动作,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用实际行动,予以了支持。
贾萱她们比林黛玉初次进贾府要幸运一些,最起码城门口有贾府、林府的人来接,到了贾府,贾赦贾政也都等在家里。
贾萱一行人还带着孩子风尘仆仆的,贾赦亲自将人带到外院安顿好,又留了身边的一个顾婆子在这边帮忙,才离开了,离开前说好,稍晚些时候带着她们去给贾母请安。
贾赦安排的这座小跨院不大,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外加两间厢房的简单布局,她们人不多倒是也住的开,只是跨院里没有小厨房,以后怕是不好自己开伙。
“船儿,把里间先收拾一下,先让哥儿小睡一会儿,等会儿要道后院去请安,怕是就睡不成了。”祁安平日里是睡得早,只是今儿情况特殊,估计贾母会留饭,还会留着说说话,等回来怕是比较晚了。
“哎”船儿答应一声,就往里面收拾东西去了。舟儿则主动领了跟着顾婆子去大厨房领热水、煤炭的事儿。
贾萱叫住舟儿,当着顾婆子的面给了珠儿十两银子,这才打发珠儿去了。
那顾婆子原本对贾萱这个三姑奶奶是有些看不上的,毕竟三姑奶奶在还没嫁出去之前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大家都知道,而且听说三姑爷虽然中了举,家里却是个农户、穷鬼。
可是今儿一看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看三姑奶奶的气度做派,倒不像是那上门打秋风的破落户。这么想着,顾婆子脸上便也恭敬了几分,带着珠儿去大厨房的路上也还算热情。当然,路上遇到的小丫头、婆子也不少。
三姑爷要考进士,三姑奶奶一家子要来府上借住几个月的消息早就在府里传开了。
大家好奇心不小,府里又一项没什么规矩,这不,舟儿这去大厨房一路上就遇到了好几拨过来打探消息的。
“那舟儿看着说的虽然赶不上府里的大丫头,却也不算太差,想来三姑奶奶的日子应该也没有她们传的过得那么难吧?”小丫头甲躲在假山里跟另外一个躲懒的小丫头咬耳朵。
“那你得看跟谁比啊,比我们肯定要好上很多,但是跟二太太比,那可就差远了,听说当初三姑奶奶的陪嫁可没多少实在货,怕是连一千两银子都不值呢……”
“这么少?”小丫头吸了口凉气,“这老太太跟前的大丫头都该有这些身家了吧?你听谁说的?”
“我听我表妹的婶子的侄女的表嫂说的,错不了,当初三姑奶奶的嫁妆她还经手了呢……说不好,还真没大丫头的身家多……”
“啧啧……”
贾府中因为她们而引起的风起云诡,贾萱并不知道,当然就算是知道,恐怕也不会放在心上。她现在正在换衣服准备去后院给贾母请安。
今儿是她们到的第一天,而且陆昳又是因为要参加进士考试才进京的,贾母今天应该不会发难。
申时末,贾萱一行人收拾好,贾赦过来带着贾萱一家三口去给贾母请安。
路上,贾赦跟陆昳走在前面,说些科举方面的事儿,贾萱拉着祁安的小手跟在后面。祁安还不满两周岁,说话还说的不是很利索,小短腿却很有力气,倒腾的很快,贾萱走慢一点,他倒也跟得上。等到祁安走累了,贾萱就把祁安抱起来。
荣国公府的宅子很大,贾母住的更是五进的大院子,贾萱她们从前面的跨院,沿着抄手游廊众人足足走了差不多两刻钟还多,这才到了贾母住的院子。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