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卢江案件的事说了出来:“我听到可靠消息,说常委会就是以这个原推下他的。”
“真的吗?你不怕他报复?”
“怕什么?他整我们的时候没想过我们会反咬他吗?他干坏事我们还怕他不成,我向来不怕这种干坏事的,邪不压正,知道不?我还担心他不知道我是我在搞他呢!”
“那让人告诉他,恶心恶心他。”
雷鸣坏笑道:“出了一口恶气,真他妈的爽!”
“只要你爽就好”“好象你不爽一样!我再给点股份给你吧,你付出太多了。”
“我不要了,够了,反正花不了多少,再说,股份是你妈妈和爷爷的,你这样做不好,让他们怀疑。钱不于多少,有花就行,只要你过得好了,我就能过得好……你要是钱多扎手,就给你自己买部车,看你开那车,我都觉得不安全。”
“嗯……”
第219章包装宣传
进入年底,雷鸣各项工作很繁忙,但他仍然深入思考自己的事业发展问题。
刘梅是一个好女人,越是和她深交,就越发现她过人的智慧和纯美的品德。雷鸣和她的合作,就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要是离开刘梅,雷鸣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这种亦师亦友亦商亦伴的关系,让两人胶合而不可分离,人生之中,能有一个如此的知己,夫复何求?
当然刘梅的话也让雷鸣有压力,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占有多个女人的感情的同时,也要承担多个女人的保护责任。刘梅郑重地告诉雷鸣,他可以做得更加好,生意上的事他不需要操心,他先把自己的事业干好了,也就是对公司最大的支持。
以前,雷鸣总是有在床铺下劈柴使不出力的感觉,而一段时间以来,雷鸣感觉,床铺不是劈柴困难的绝对因素,把床铺掀开,不就利索了吗?
既然自己是干律师这一行,经费自收自支,也相当于干个体,就不能太拘泥于条条框框,张扬怎么啦?出名怎么啦?如果律师都干不好,还想从政,治理一方,拉倒吧!
一个自我发展的规划渐渐在雷鸣的心里成形。
在借鉴上海经天所的管理模式基础上,根据武县律师所的实际情况,雷鸣冥思苦想两天后,一个“内练能力、外树形象”的律师事务所发展方案出台了,他简单和和司法局的领导沟通后,直接给大家布置下去。这个方案包括规范内部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抗风险能力、改善硬件设施等环节。雷鸣亲自操刀,完善了近20个内部制度,给大家定制了制服,装修了办公场地,按人头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照相机,还认真编写了所情况简介、所经典案例简介,让人耳目一新。
先前,雷鸣对事务所也曾经进行了相当多的改革,但总是不彻底,前怕狼后怕虎,怕花钱,怕别人说三道四,怕下属反感。
这次雷鸣动用好几十万元资金,事前只向局领导送了一个简单的报告,他想过了,所里本来就有大部分财权,自己每事都汇报,是不自信,也是多余。如果领导反对投资那么多,自己就先垫支,再从明年的经费里开支,至于职工情绪之类的,雷鸣就不管了,别人能办好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能办好,这几年来,我雷鸣为所里局里做的贡献有目共睹,现在是到了你们付出的时候了!
当然,雷鸣也仔细推敲过这些措施,他认为虽然动作幅度大了一些,但对大家有利,应该不会有太大抵触。雷鸣也想和班子议一议,但班子就他一个人,就算了,谁不干,就让位吧!
在动员会上,雷鸣就把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预期目标、奖罚措施说得一清二楚,装模作样地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就具体布置下去了,最后强调说,这些措施完全从别人那里照搬,如果哪个人做不下去,趁早申请调离!
其实律师所也就那10来个兵,大家都在雷鸣的威名下享受改革开放成果,都没什么路子,现在事务所效益那么好,谁愿意离开?
事实证明,雷鸣先斩后奏的做法是正确的,本来领导不想给他投入那么多经费,但见到他已经把生米做成熟米,也就认了。为什么?因为雷鸣平时已经把他们给服侍好了!司法局要是没了律师所供着,职工待遇、办公环境都会降好几个档次!光雷鸣为大家弄的宅基地,就让大家无形中赚了好几万元。
职工情绪也很平稳,私下肯定有人持怀疑态度,但都没有明显表现出来,都能按雷鸣的意图去办。
以前的制度是为了给大家看的,现在的制度是为了给大家紧张的,但有了效益为前提,一切都好办。
十月份的江宁,天气还是很热,很多部门还开着空调。武县律师所的所有员工都要穿制服、戴领带,办公场所全空调开放,当事人一走入大门,就会有年轻的引导员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有专门的人员考勤,有专门的服务员拖地、倒茶、打饭……
在局领导的支持下,雷鸣写了一份《一切为了法制--------武县律师事务所创优争先工作纪实》的新闻通稿,以县司法局的名义向各有关媒体寄送。
几天后,上午上班时间,武县县委书记李为民一上班,就把一份报纸递给秘书小石:“那篇我圈起来的文章,你去调查一下,看是不是事实。”
石磊接过报纸一看见,是《江宁晚报》圈起来的文章在二版,题目是《做老百姓的律师----武县律师事务所创优争先工作纪实》文章大约六千字,其中有几行字被划了红线:“三年来,律师事务所办案2200多件,其中法律援助案件超过300件,胜诉1700多件、通过代理申诉纠正民事行政生效案件31件、纠正已经生效刑事案件1件……开展公益性法制讲课36课时,免费调处各种纠纷136件……为县内外50多家单位提供法律服务、为20多名刑事案件被告人被害人家属提供帮助……”
石磊可不是省油的灯,他直接到县司法局,雷鸣正好不在单位,在司法局领导的陪同下,调阅抽查了相关材料,下午上班时,结果已经得到了。
“你确信这篇文章没有水份?”
李为民不动声色地问道。
石磊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查了原始资料,抽查了一些重要案件的案卷,还查了30件连号的案件,查看了工作日志,没有发现问题。”
“我知道了。”
李为民很纠结。作为一名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整个县里经济情况还不错,但这拥有百万人口、位于省城眼皮下的大县竟然不是全省的经济十强县,而市里又有意把仙湖开发区划归市里直管,如果真的把仙湖开发区划出去,县里的财政收入就要少两三成,财政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财政开支,这让他着急万分。如果不找一些新的亮点,就太容易让人诟病了。
律师所做得很好,但他不怎么雷鸣把雷鸣捧为典型,当年雷鸣把他儿子李金龙说成流氓,这对李金龙影响很大,李为民可不会那么容易忘记雷鸣的杰作。让他无视雷鸣他可以做到,让他利用雷鸣他可以做到,但要让他重用雷鸣,他还真没那气度!
县里没有动作,市里却有记者下来采访了,先是市日报和市电视台,接着是省政法报和省电视台,当然,雷鸣少不了说几句话。接着市宣传部就给县委来电话了,要求县委报关材料。
石磊不知道大老板对此事持什么态度,他把电话记录本直接送到李为民的桌面,然后退出去。
李为民没有在电话记录本上签字,他拿起电话,直接打了市宣传部长的办公室电话:“部长您好,我李为民,您好……您的指示我看到了,就是那个报送我们县律师事务所的,我没有意见……就是前段时间,这个所办案,挖出了李世才那个案,对,就他们办的……公安局进去五个人,我就担心政法系统那边有情绪……嗯,请部长有空下来指导工作……”
从大局来说,屡屡找公安法院麻烦甚至是给予致命打击的一个事务所确实不怎么应该浓墨重彩地宣扬,这明显是找虐的!
谁也不知道,李大书记一个电话,就把雷小主任的如意算盘打乱了,刚刚开始的宣传攻势渐渐平静下来,不过,先前的几个报道发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一个县级的律师事务所来说,已经足够了!
第220章乡巴佬进城(大结局)
赵松他放下身段兼任公安局长,当然有政策的因素,就是组织部门要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长的规定,更加有深层次的考量。
赵松并没什么过硬的后台,从县委书记调任时,就有不同声音,他这几年也没什么大的成绩,想往上走一步很困难,如果不把这位子坐稳,可能就要去养老了!而以坐稳这个位子,又非兼任公司局长不可!而当公安局长,并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能有机会干一番事业。
赵松当过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人们认为,县委书记是权力最完整的岗位:除开军权和外交,其它权力县级基本上具备,就馢不具备,也得看当地的脸色行事,不然水都喝不上!
一个书记,下管论百万人,上面管理监督不严、下可一杆到底,手握上万人的升降大权,这是一个很能考验人的岗位,赵松在此岗位上浸淫五年并能提拨,又是科班的法律专业出身,他很清楚政法部门应该怎么调整、也清楚公安局长要怎么当。
要做好这一摊事,关键是人的问题!要用好人、管好人、治得人!
政法部门的整顿的关键阶段,就是队伍的问题,赵松拿出的杀手锏,就是对政法部门组织人事工作的强力介入!
一是把好入门关,未经政法委同意、政法部门不能进人,二是把好提拨关,政法部门考核提拨干部,必须经政法委的考核同意、三是把好监督关,每年的政法干部考核,政法委都要参与。
这些措施本来可有可无、可松可紧,但江宁市经过李世才案件一折腾,赵松乘机形成书面文件,经市委印发,就算师出有名了。
而在赵松直接管理的公安局,整顿动作更加大,市公安局的中层领导全部重新竞争上岗,一般干警实行双向选择,还实行有条件的末位淘汰。
形势也需要赵松这么做,黄江涛在市公安局根深蒂固、党羽遍布,要是不把这张大网破掉,把这股力量分化吸收,赵松也是无法掌握局面的。
另外,赵松把原来四名副局长中两名与黄江涛同穿一条裤子的两个副局长清理出局,一个任副调研员、一个任市调处办主任,提拨了两名没什么背景的副局长,至此,整个公安局的局面豁然开朗,完全掌握在赵松的手里。
不过,赵松还是感觉人才太少,体制内的人能力低,体制处的人用不上,这是新时期政法部门的新课题。
李世才案发后,公安部门是重灾区、法院居次,检察院还不错,基本上没司法局什么事。
法律规定,两院要独立待命职权,但国家政策也规定,党管一切,作为政法委书记,赵松虽然没有具体要求两院做什么,但原则上还是要求两院有动作。如果这是赵松一个人的意思,两院可能没什么积极性,但谁都知道他后面站着一个副省级的市委书记,自己的前途就在他手上,所以,两院的动作也不小,也学公安部门开展相当部分中层岗位的竞争上岗和一般岗位的双向选择工作。
市中院出现的情况让人啼笑皆非:行政庭庭长只有一个人报名参加竞争,他在演讲时说:“……我的演讲是多余的,我要是不报名竞争,这岗位就没上愿意上了,我不当庭长谁当庭长?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惹得下面的听众哄堂大笑。
而刑庭、审监庭领导岗位的报名人数也不多,院领导被迫动员一些人报名参加竞争,还临时改变方案,设置了院党组的调配权。
而办公室、行装处等非业务部门则报名众多,有的岗位有10多人报名,更是有几个老油条在演讲时扬言:要是领导不能安排我到这个岗位,请领导安排我到非领导岗位……
这两三年来,先是几起民事行政案件被迫纠正,接着是今年的刑事案件李世才案的纠正,其中有三人因枉法裁判被入狱,四人被调离,三人被调理岗位,终于让一直高高在上的法官们意识到,法官也是一个高危职业!
中院的院长也郁闷:自己刚刚交流过来任职一年多,这么多事都是以前院长在位时发生的,我却得抹屁股,直在倒楣!
症结在什么地方?
队伍纵然也有问题,但他发现,这些让法院脸面丢尽的案件背后,很多都和一个名字有关:雷鸣!
当中院院长在院党委会上提出要调进雷鸣为审监庭副庭长时,党委委员们神态各异,心情复杂,但没人发言。
“虽然我和雷鸣没有接触,但我发现,我们院被检察院抗诉而改判的11个案件中,有7个是他代理申诉的,李世才案件,也是他申诉的,他法律专业出身,现在已经考取律师资格证,我个人认为,我们院在审判监督上力量薄弱,我想把他放在这个岗位上,这样就更加推进我们院的案件质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也没征求他的意见,大家议一议,都说一说,你们可能比我更加熟悉他。”
院长虽然说没有接触过雷鸣,但委员们宁愿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如果雷鸣没什么后台,过来后就可冷藏他,少了一个敌人,何乐而不为?就怕院长嘴巴上这么说,但私下却有私心,雷鸣过来后作威作福,那就太让人难受了,简直和被人出卖了还帮他数钱的味道!
但是,能反对吗?如果雷鸣不调过来,以后他再捅出什么蒌子来,后悔都来不及!
9个委员,有三个持赞同意见,其他人不发言,最后举手表决,同意院长提出的系列进人计划,雷鸣只是其中一个。
不几天,法院的请示送到市政法委,赵松发现,市中院申请调入的7个人中,竟然包括雷鸣这个混小子!
赵松能不知道中院院长是怎么想的吗?
作为江宁市的领导,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雷鸣也就不正常了,而市领导中,赵松可能是最了解雷鸣的,也多次接触雷鸣,虽然雷鸣没有机会直接向他汇报过工作(按级别也不可能由也由雷鸣直接向他汇报)赵松到江宁市后,和雷鸣接触多次,江滨小楼拍卖移交、小楼火灾等多起重要案件中与雷鸣多次接触,他感觉雷鸣还在经商,水平不错,完全是个可用可造就的人才……赵松也曾经让雷鸣有事就找他的秘书王恒,但这小子就是不解风情!
兼任公安局长以后,赵松一下子就感觉身边能用的人太少了,以前在县里是有不少能用的人,但几年来也调动五个过委里来了,再调动人,可能就让人诟病了,县里也没什么自己能用的人了,这次公安局大地震,他把三个人安插到公安局,又安排一个人去乡镇任职,手上一下子就有可用的人了。
几个副书记倒是想塞自己的人进来,但赵松哪会让他们在自己的小菜园里胡来,他就是宁愿帮他们安排到公检法去也不让他们放人到政法委来,这毕竟是市委啊。
赵松想了一会,叫王恒给雷鸣打电话,让他过来一下。
雷鸣第一时间赶到市委,领导招见自己,说尽快过来,他直接从法请假过来了,律师袍还在车上,幸好他在市司法局办了一张通行证,不然市委大门都进不了。
王恒已经知道雷鸣马上从中院过来了,路不远,所以他就站在三楼楼梯间等候雷鸣。
“王哥,您太客气了,老板找我有什么事?”
“不知道,你先坐一下,我看老板方便了没有。”
赵松一直在盯住法院的请示思考问题,听说雷鸣来了,就叫王恒让他进来。
雷鸣风风火火地进来了,赵松示意他在对面坐下,王恒递上一杯茶水,然后就出去了。
赵松认真地盯着雷鸣,好几分钟不发话,雷鸣心里有些发毛,心想我是不是把他给得罪了,又不敢造次,就一边喝水,时而盯着赵松的胳膊看,这样即不逾越礼数又不冷落对方。
雷鸣衣着外表还算沉稳,神情也不卑不亢,还不错。
许久,赵松才说话:“雷鸣,工作几年了?”
“报告书记,我工作四年半了。”
“还不到5年?”
“不到。”
“在县里工作还顺心吧?”
“还行,我想下乡锻炼,但没机会。”
“谈一下你对政法工作的看法。”
“我……我没什么准备,不过我想,政法工作在内容来说是一是人的问题,素质要符合工作要求,其次是制度问题,以人治人不如以制度管人……”
“写过什么文章吗?”
“平时所里的公文、我自己办案的法律文书我都自己写,所里也没人能写了,也写了些论文和新闻稿件,发表的有10来篇吧。”
“都自己写?”
“自己写。”
“你办了不少申诉案件,多次纠正法院判决,你有什么感想?”
“没、没什么感想,我的工作需要我这么干,职责所在。”
“想不想去法院工作?”
“啊……以前很想,现在没感觉了,我想下乡镇去干点事业。”
“律师所就不是事业吗?王恒就要去市公安局任政工科科长了,你有没有兴趣来当政法委办公室主任?”
“书记,我、我可没敢这么想。”
“我是认真的,你想去公安局也行,我现在兼公安局长,你要是真下乡镇,一两年后就安排你下去。”
雷鸣的脑子闪过无数念头,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书记,要是您觉得我能行,我一定努力适应新岗位,不让您失望!”
“知道政法委和政法委办公室的性质和职能吗?你要知道,我们委机构不全,办公室的工作基本上包括了政法委的全部工作。”
“知道一些。”
“知道就好,调动的事,你需要考虑时间吗?能不能现在就定下来?”
雷鸣感觉幸福来得太快了,喉头有点发紧:“书记,我不需要考虑了,十分愿意调过来工作!”
赵松满意地点点头,让雷鸣到王恒的办公室等候,他马上叫王恒通知几位副书记开会,正好几位领导都在家,会议只开了10多分钟,就结束了,王恒拿着大笔记本过来,二话不说,抓住雷鸣的手就一个劲地摇:“兄弟,我可把你盼来了!书记叫你过去。”
赵松正在轻松地和几位副职聊天,办公室里到处是烟味,见到雷鸣过来,赵松马上热心介绍:“雷鸣同志过来了,我介绍一下,这是李副书记,也是市综治办主任,这是杨副书记,也是市调处办主任,这是张副主任,这是雷鸣雷律师,武县律师事务所主任,可是我们市的名人了,比我们谁都有名!”
雷鸣一一和领导们握手:“您好!请多关照!您好……”
认识完毕,赵松示意雷鸣在沙发上坐下:“雷鸣,经过委领导讨论决定,调任你到委办公室工作,接替王恒任办公室主任,正科级,张副书记是你直接领导,张副,麻烦你和办公厅通报一下,然后马上叫人事局办雷鸣的调动和任职手续,县里要是有意见你就协调一下。雷鸣你赶紧移交业务,两边的业务都要移交,下星期一你要报到上班,下星期你要参加市委组织部去市检察院做院中层领导考核工作。我们希望你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新岗位,发挥你的专业优势,努力工作,开创性地开展工作,不要辜负委领导对你的期望!今天会议至此结束,雷鸣你去张副那边,张副对你的工作有具体交代……”
中午11点半,雷鸣从市委大院出来,坐上他那陈旧的蓝鸟车,把车开到西江边。
仲秋的江宁,天高云淡风轻。雷鸣高举双手,振臂高呼“嗬——嗬——嗬——”
发泄一通后,雷鸣回到车上,给何真真打电话,这时她已经下课了。
“真真!”
“哎,明明!老公!”
“下课了?”
“下了,你呢,下班了?”
“我在西江边哪,上课累不?”
“不累!”
“想我不?”
“不想——那是不可能的,你呢?”
“这周能回来吗?”
“嗯,你想让我回去,你来不行嘛,我爸妈可能过来处理开办事处的事。”
“我忙呢,我工作有变动了。”
“老公,是不是有好事?”
“我准备调到市政法委了,当办公室主任,下周一就要上班了。”
“啊!政法委是干什么的,你升官了没有?”
“政法委是管全市政法部门的,就是公检法司都管,是市委的一个部门,我当这个主任,是正乡科级,升了一小级。”
“哎呀,太高兴了,你这乡巴佬终于进城了,香你一个!”……
(第1部小说,送给我亲爱的元元!)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