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章

  璋偌迫盟妗s惺焙蛩镒油盗诰蛹叶鞅蝗俗降搅耍思液眯暮靡饫此羌宜蹈棠烫嵝阉棠套14夤芙蹋狗22衔鹑松厦啪褪瞧鄹核恰:19拥秸蛏仙贤r拱肴换兀思宜蹈伊思复危也换兀膊唤榭黾笆蓖ㄖ改福嫠谕庠趺匆啊r淮迕袼担飧龊19釉谕饷嫫绞蹦训酶怂狄痪浠埃凰祷埃炖锞筒桓刹痪唬匀俗苡械幸猓杂胁凰常投匀恕霸摇鄙弦痪洌耗阒慌慢3缘每鳎?br/>

  学校抓德育的老师说:“听说过他抽烟、喝酒、打牌、上网、偷窃,但在学校从来没有被老师抓到过。还听说放假后,他经常跟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学校更是鞭长莫及,只能家长管,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能管在校的日子。”学校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庭教育不能缺失,孩子出了学校,恶习全部暴露,家长难逃其责。

  血案已成事实,宁某的奶奶还是不相信经她一手带大的孙子会杀人。就在公安干警带走孙儿时,她还不停地在喊冤。而如果她看见孙儿在看守所里的笔录,相信她一定会不寒而栗:“我还准备杀四个人,邻舍?菖?菖从来不把家伙我吃……”

  我见到宁某的奶奶时,她正缩在邻居家靠角落的一张椅子里,一双枯瘦的手在不停地抖动,枯干的白发蓬乱地散落在额头与脸颊上,蜡黄的脸像刚生了一场大病。她不停地重复着这几句话:“要吃给吃,要穿给穿,要钱给钱。我不相信我的孙子会杀人。我晓得他会杀人的,我变成一只蚊子叮他一句也好哒!”我眼中的宁某奶奶,已寻不出半点村人们描述的精明强悍的影子。她已经几天几夜不吃不睡,几位老人轮流着看护她,怕再出意外。

  此案发生后,尽管县镇村三级组织倾其全力处理善后事宜,安抚死者家人,但一桩由农村留守孩子制造的杀人案给当地带来的伤害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它留给社会的思索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妈妈你看了信不要跟我一样哭。你好久没有给我打电话了,你要给我打电话,我不想在电话里哭,妈妈我好想你们。爸爸我不会玩火、玩水的,你们放心吧!

  你们只要快乐,我们也会快乐。

  我的家庭作业有很多优,就是优秀,你们知道我会好好学习的,谢谢教过我的老师帮助我的同学。

  这是八岁的受害人小小于国庆前夕寄给父母的最后一封信。信的后面,是画着的两颗心,上面写着“爸爸”“妈妈”,一支爱之箭穿过两个名字。之后,是一幅题为《我们的家会变的(得)很高》的彩图:三层大楼房顶层,一家四口在太阳伞下看风景。楼房前,是六株漂亮的花卉。彩笔写着“这是我美丽快乐家”。再后,是小小将“父(夫)妻心”、“姐姝(妹)心”、“爷爷奶奶心”分别用一支长长的爱之箭穿起来,题字为:你们要幸福。

  代管,一个沉甸甸的话题(5)

  留守家中的娇儿就这样活生生地被人乱刀砍死,早已为之痛断肝肠的父亲母亲,在未竟的余生,还能有言及“幸福”两字的时候吗?!

  在讲述这个案件的最后,我还想提及那位在这起惨案中同时失去了母亲与女儿的男人。

  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案犯家举着一条长条凳砸向凶手家的桌椅,一张悲愤至极的脸,像是刚用血水抹过,眼里满是血丝,整个面部被不匀称的血色涨满,嘴里发出的一声声吼叫,听起来,像是一头兽,一头失去了理智的兽。那些声音不像是从一个人的喉咙里发出来的,而是从一头兽的胸腔里轰响出来的。摔打过了,男子将头撞在墙上咚咚地响。几个壮年男人赶紧去拉,但任谁都拉不住。谁劝谁遭打。面对一个同时失去了亲生母亲和女儿的堂堂男子,用什么样的言语可以说服他节哀顺变?用什么样的力量可以阻止得住他心中的悲愤不去排山倒海?除了摔打自己,摔打这些不值钱的家具,他能怎么发泄?

  被害人小小的家,离凶手家只有两百米之遥,当我来到小小的家门前时,屋坪中央,一把磨得泛紫的小木椅,上面搁着一个碰得凹凸不平的双层钢碗。门墙边,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像一座雕塑,眼睛痴痴地望向那只碗和木椅的方向。这是我看过的最令人窒息的画面;看到的第一眼,一股寒气就堵在胸口,至今都散不去。女人说:“这是我的小小最喜欢坐的凳,我小小吃饭的一只碗,这个地方就是她坐的。”小小母亲抱起这只碗,哭了起来:“我三十一岁才生下她,千难万难带到这么大,从来没有丢过手。去年,我们想出门打几年工攒钱给她读大学用,哪晓得出门不到两年,小小却被人杀了。”“上次出门,小小还追着我哭了半里路。我早就放心不下了。10月3号,我还打了电话给她。4号那天睡到七点半,娘家妹妹忽然来叫我的门,过后,妹夫又来叫我的门,要我回来,说是婆婆病了,我说,这么远,小小她爸爸回去就行了,我不去。妹妹做我的工作,说,媳妇不去别人会说的。我疑心是不是婆婆的病太严重,就收了两件换洗衣服往回赶。刚到县城,看到伯伯坐了面的车来车站等我们,我还在说笑话,说还包车了来接啊。车不是往医院里开,是回家的路,我觉得奇怪,就问,不是在医院抢救吗,怎么回家了?他们说,抢救不过来,已经‘放寿’。到了家门口,伯伯才告诉我,是我的小小被人杀死了……

  “好乖的一个伢儿啊!我的小小。在班里当了组长,还只读小学三年级。她3号还在外婆家玩,我恨外婆怎么不留她住了这一晚,躲了这场灾难啊!我的妹子还说假期接她到街上照相的,要早接走也好啊!迟回了几天,就遭人杀了!

  “我原来只担心她玩水,不注意车,哪个晓得……”

  留守孩子留守家中托人代管,很多“想不到”的危险,就这样悄悄临近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

  而任你痛断肝肠,远去的生命也不能回返。

  代管,你怎么管

  “妈妈——”在几年前一个寒风呼号的冬夜,在沱江边居住的农民田某刚想拉紧被子入睡,忽然听到呼啸的风声里夹杂着一个女孩凄厉的哭声。他出门望了望,什么也看不见。风太大,天太冷,就这样他又回到床上,疑疑惑惑地睡下了。第二天早晨,住河边的几户人一碰面,不约而同地说起晚上的事,大家开始疑心真的发生了什么事,便一起来到河边查看,果然就看到了一具女孩的尸体。女孩看模样有十四五岁,经警方初步认定为自杀身亡。然而尸体捞起在堤坝上搁了三天,还没有人来认领。民警到附近的学校排查,才搞清楚死者正是学校高二的一名学生。通过学校,警察终于联系到了女孩在当地的唯一亲人——姑母,姑母赶到后,对侄女的死十分震惊,认为死得奇特。在女孩姑母的要求下,法医进行了尸检。检查结果,女孩已怀有身孕。没有人知道这件事,老师同学不知道,姑母不知道,接到噩耗后姗姗来迟的父亲不知道,一直等到女孩入土也未联系上、女孩生前最后深情呼唤的妈妈,更不知道。

  死去的女孩叫莲子。莲子五岁时,父母出门打工,后因为长期分居,感情出了问题,离异,孩子判给了父亲。离异后的父母继续外出打工,父亲再娶,便把孩子托给老母照顾。而莲子奶奶年事已高,自己照顾自己都困难,带了两年后,便把孩子交给了看起来家境不错的姑母代养。姑母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开着两个铺面,生意并不景气,两口子长期吃住在店里累死累活地做生意。偶尔从店里回家,也难得跟孩子们说上几句话。姑母的两个孩子是男孩,与莲子倒还相亲相投。平时三个人一起读书,尚属相安无事。莲子成绩也一直是班上中等水平。

  代管,一个沉甸甸的话题(6)

  只是莲子思念母亲,一次莲子在电话里向父亲问起母亲,父亲抛下一句“她死了!”便挂断了电话,留下莲子一人在那里手捧电话泪流满面。后来的日子,莲子喜欢上了班上的一男生,但两人确定关系没多久,莲子却看见了他和另一女生在学校林阴深处小道上散步。从母亲的长久不归,到小“恋人”的“背叛”,莲子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了。

  莲子完全变了,话开始变多而且逻辑混乱,外出也频繁起来。这时候的莲子实际上已经出现精神疾患,但家里和学校没有人想到这个,只是认为她人大心大,不好管了。倒是莲子自己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去过一次心理老师办公室,也得到一时的调适,可当她第二次去找那位老师时,老师却直接把她叫到了政工室准备问话,看到政工室门牌,莲子吓得立马跑了出来……

  再以后,社会青年辉哥闯进了莲子的生活。两人一起到饭馆吃她喜欢的饭菜,一起去歌舞厅唱歌跳舞,一直得不到母爱的莲子对辉哥产生了深深的依赖感。辉哥开始和她谈婚论嫁,并顺理成章地要了莲子的身子。和辉哥在一起的日子,莲子的精神压抑有所减轻,不再出现幻觉,学习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她不爱与同学说话,还总疑心同学在讲她坏话,回家后,也不理家人,直到一次生气把姑母家里的暖瓶全部摔坏了离家出走,自己住进了一间搭建在乡村水沟边的草棚里。

  再以后的事,谁也说不清楚了。反正跟莲子交往的男人开始不固定,在莲子死前的几晚,有人看见莲子与不同的男人在草棚里频繁出入,哪怕草棚里只有她一个人,也会从里边传出她的笑闹声。办案组根据乡亲提供的线索来到草棚,只见莲子睡觉的床木板已经塌陷,十几个残破的方便饭盒胡乱丢弃,引得蚊蝇狂飞乱舞。

  莲子是到妈妈离家时的船码头投水自尽的,毫无疑问,那无比凄惶的一声“妈妈——”,道出的是她心中至死难忘的痛。半年后,莲子的母亲风风光光回乡来,要接女儿去深圳读书,撕心裂肺之后,终究难以接受女儿已逝的现实,披头散发赤身裸体在外跑了月余,被人送入省精神病院。

  莲子的故事是我在莲子曾经就读的学校进行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时得知的。也正是这个叫莲子的女孩的死,刺痛了我这颗母亲的心,让我坚定了继续调查,写出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态的强烈欲望。

  冷静下来分析莲子的悲剧,其中既有代管监管不力的问题,也有孩子不服管教的责任。留守孩子因缺少父母关爱,极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如变得忧郁、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等,从而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判断。

  2004年6月2日,湖北省某村发生了一起命案,村里十二岁的女孩小洁被自己的奶奶杀了。惨剧发生的那天,孩子父母亲都在外地打工。当夫妇俩赶回家的时候,都还不知道,杀死自己女儿的,正是自己的母亲。原因是一个要管,一个不服管,盛怒之下的奶奶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2004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小洁早上起床后发现红领巾不见了,于是划了根火柴在一个房里找,哪知一不小心,就把房里的东西烧了。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奶奶发现后,就说了小洁一顿。哪知第二天下午小洁竟没有去上学,还玩到很晚才回家。一直在为小洁担心的奶奶又说了她,并怒其不争,作势要打她。谁知小洁回敬奶奶的竟是:“你不要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