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4章

  嗽声,咳嗽了半天,只听老人说:“谁呀?芳兰下地干活去了,有什么事吗?”

  晓峰一听赶紧说:“大叔,您好,我也没什么别的事,我是芳兰在外打工的同事,我也是从广东刚回来的,所以顺路回来看看她,既然她不在家那我就改天再来看他吧,大叔再见”有点失望的晓峰离开芳兰家,守在李家村的村口,李家村的村口是李家村村民出去回来的必经之路,芳兰干活收工回家是肯定要经过村口这条路的。

  晓峰在村口路旁把行李放下,坐在行李上傻傻的等待芳兰收工回家,他等了两个多小时太阳落山了,李家村的村民也陆陆续续收工回家了。

  晓峰打起精神站起来紧盯着收工回家的村民们,只见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收工后,走在回家的路上。

  在金色的夕阳下:有行色匆匆赶着回家做饭的村妇,有唧唧喳喳边说边笑交头接耳的姑娘们,有大声喧哗眉飞色舞的小伙子们,有步履蹒跚抗着锄头的老人们,有推、拉、担的中年男子们,有骑在牛背手舞足蹈的娃娃们。

  看到这些晓峰顿时羡慕和留恋起这种田园生活来,幻想自己与芳兰你抗锄头,我挑犁,孩子以牛当马骑的回家景象。

  当晓峰正陶醉于个中景象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熟悉而悦耳的声音:“晓峰,真的是你呀,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晓峰顺着这熟悉的声音闪目定睛观瞧,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天使芳兰吗,他激动的张开双手就要过去抱芳兰,芳兰赶紧闪身躲开。

  晓峰这才想起此时是在老家农村,他这才想起在农村老家乡亲们都很保守,都崇尚男女授受不清的古训。

  所以在农村老家公众场合,你是基本看不到单独的青年男女说话的,更别说拥抱了,这时芳兰躲开晓峰后赶紧说:“此处并非讲话之所,你在这里不宜久留,既然你来了,我就好好跟你谈谈,你明天上午十点到县城的农贸市场大门口等我吧,我们到时再聊,我回家了,再见”芳兰说完就急匆匆的走开了。

  晓峰看着芳兰头也不回,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有种莫名的酸楚,怅然若失的晓峰,只好无奈的提起行李离开李家村,离开李家村的晓峰并没有马上回家看望父母,而是直接来到县城找了家旅馆住下。

  从广东回到家乡,一路上坐了近20个小时车的晓峰,在旅馆洗完澡,这才感觉的又困又乏,躺在床上都来不解思绪万千就呼呼大睡了。

  一觉醒来就天光见亮了,看看时间已经早上八点五十了,赶紧起床漱洗已毕,跟旅馆老板打了个招呼,把行李留在旅馆房间,就直接赶往农贸市场大门口,找了个地方蹲下来等待芳兰。

  差不多九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芳兰就提前来到了农贸市场门口,晓峰一看芳兰迎面过来了,赶紧起身相迎,看到芳兰憔悴蜡黄的脸色,他心如刀割。

  第19章无数辛酸无数泪

  几天不见伊人如此憔悴,这怎叫晓峰不心疼呢。他过来就要抚摸芳兰憔悴的脸庞。

  芳兰避开说:“我们换个地方说话吧,这里有时会碰到熟人。”

  晓峰说:“不然我们去旅馆吧,我昨晚没有回家,就住在县城新兴宾馆,我还没退房,我的行李还在旅馆”芳兰一听面带怒色:“不可以,万一让熟人看到,我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做人呀。”

  晓峰点点头:“嗯,那我们到别的地方去坐坐吧。”

  于是晓峰,芳兰一前一后离开了农贸市场,来到了一个较为偏僻的小树林中,一到树林晓峰四处打量下,见四下无人,这才张开双臂紧紧的抱住芳兰,这次芳兰没有躲闪,也是紧紧的抱着晓峰,他亲吻着芳兰的脸颊,不停的吻干芳兰脸颊的泪水。

  晓峰:“兰,你好狠心,把我一个人丢下不管,我真的好想你,我不能没有你,我要和你永远在一起”泪如雨下的芳兰擦干泪水口打唉声:“我们今生是不可能在一起了,我们只好等待来生吧,因为我马上就要和别人订婚了”晓峰就像被高压电电击了一样,条件反射的把芳兰推开,蹬蹬蹬倒退了几步,瞪得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了的晓峰,如同五雷轰顶:“你……你……你……你说什么?你马上要和别人订婚了,不可能,这绝对是不可能的,我们分开还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你到家也才两天时间,你怎么可能会马上和别人订婚呢,要订婚也是和我订婚呀,对对对,我知道了,你是跟我开玩笑的,你是跟我闹着玩的”晓峰语无伦次跌跌撞撞的上前几步,再次抱着芳兰哭着乞求道:“宝贝,你告诉我你是骗我的,你告诉我你是开玩笑的,宝贝,求求你了,你快说呀,你快说这不是真的呀”芳兰趴在晓峰肩膀上哭着,摇了摇头:“我没有骗你,我不是跟你开玩笑,我说的都是真的,我真的马上要跟我们邻村的黄大牛订婚了,我们订婚的日子是下个月的初五。”

  晓峰听完顿时四肢无力,抱着芳兰的双手不由自主的分开,双腿打颤,一时站立不稳,腾的一声一屁股跌坐在地,两个拳头像雨点一样锤着草地,声嘶力竭的吼着:“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呀”,这时芳兰蹲下来抱着晓峰的两个拳头,哭的像泪人一样:“晓峰,你不要这样子好吗,事到如今我也是没得选择呀,怪只怪我命苦,没有那个福气和你在一起呀”晓峰:“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告诉我好吗?求求你马上告诉我吧”芳兰扶着晓峰站了起来,擦擦眼泪这才说:“我的郎呀,真是一言难尽呀,你就听我慢慢道来吧”芳兰这才道倒出了心里无数辛酸无数泪,这才道出原来芳兰是被养父母捡来做童养媳的悲惨身世……

  原来芳兰刚出生不久被狠心的生身父母遗弃在李家村村口马路上。

  李家村有对夫妻男的叫李有根,女的叫张凤英,李有根比张凤英大六岁,李有根体弱多病,患有肺结核(这种病在当地称痨病鬼)常年无法正常下地劳作。

  张凤英虽然身材矮小,奇貌不扬,但是性格豪爽,做事风风火火,农村里男人干的重劳力活她都能干,张凤英每天早出晚归里里外外都是把好手,整个家完全就靠张凤英那瘦小的身躯支撑着。

  张凤英的能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她的能干也成了李家村男人和女人吵架时,男人攻击女人的杀手锏:“你这个臭娘们,这么嚣张干什么,你看人家有根老婆多能干,男人做的事他都能做.虽然模样长的丑了点,但关了灯还不都一样,而你却是半斤鸭子四两嘴,你除了这张嘴还剩下什么?”

  每当李家村男人向老婆使出这招杀手锏的时候,女人基本就没声音了。

  虽然李有根常年体弱多病无法正常下地劳作,但由于张凤英的能干,使的两口子在在村里过的也是有滋有味,生活也算比较红火。

  张凤英30岁这年生了个儿子,取名叫李添财,两口子乐得合不拢嘴,给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对未来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添财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眼看着村里和添财同龄的小伙子们一个个都相继结婚生子,张凤英愁的是两鬓斑白。

  张凤英每天四处托媒婆给添财介绍对象,每次托媒婆的时候媒婆都会说:“难呀,难呀,要想找到和添财般配的对象真的好难呀,虽然天才这孩子不疯不傻,人又老实勤快,但是长的实在是太难看了,个子连一米四都没有,又黑又瘦的,22的小伙子长的跟10岁的小孩差不多高,你说哪家父母能忍心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呀。”

  每当这个时候张凤英都会认真的说“谁说我儿子没有一米四,我儿子都一米四二了,你不想介绍就算了,还来毁坏我儿子的名声”每次这样气呼呼的说完后,张凤英都会毫不气馁的转身离开,再不厌其烦的去托其他媒婆。

  当然也有碰到不少好心的媒婆会安排添财去相亲,但不管相亲的对象是丑还是傻,是疯还是癫,每次相亲的结果都是告吹。

  第20章常常是无语问苍天

  那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每年过年那一天,张凤英都会呆呆的自言自语:又过年了,添财又老了一岁了,老天爷呀,我们老两口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缺德事呀,难道你就真的忍心让我们李家无后吗”为了儿子的婚姻大事,老太太常常是无语问苍天。

  在添财25岁那年的七月二十三日,张凤英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下地干活,刚出李家村口就见到路旁有婴儿的滴哭声,张凤英走进蹲一看,一件破旧的棉袄包裹着一个刚出生的赤婴。

  女婴的旁边放着一个红包,张凤英把红包打开一看,红包里面包着十快钱,红包上是这样写的:希望能有好心人收养我苦命的女儿,我保证这辈子不来相认,我女儿出生日期是七月二十三日子时,谢谢收留我女儿的好心人。”

  好心的张凤英站起身四周张望,看看遗弃女婴的亲生父母是不是还没走远,从远到近没有看到一个人影。

  张凤英看着可怜的女婴,担心有狗或者其它动物伤到她,所以张凤婴不忍就这样离开,于是就一直守在女婴旁边。

  希望女婴的生身父母能够良心发现,能够回来把女婴抱回去,张凤英傻傻的等了一个多小时。

  没有把女婴的生身父母等来,却等来了陆续出门下地干活的村民,这时女婴的周围围满了七嘴八舌的大姑娘、小媳妇们,有摇头叹息的大妈们,有同情落泪的老太太们,也有充满好奇的娃娃们。

  这时有个老太太说:“真是造孽呀,凤英,你是第一个发现这个女婴的,看来这个女婴和你有缘呀,你就干脆抱回家去养吧”,接着有个小媳妇也说“是啊,真可怜,刚出生连衣服都没穿,就被父母抛弃”这时有个小姑娘也是开玩笑的说;“大娘,你家添财不是还没媳妇吗,正好带回去给你家添财做童养媳,这样过个十几年,你就有希望抱孙子了。

  “是啊,是啊,大娘你就把女婴抱回家收养”这时有不少人附和着。张凤英这时也耳软心活了。

  张凤英犹豫了片刻,最终打定主意把女婴抱起来,于是俯身用那件破棉袄把女婴包裹好抱了起来,然后跟大家说:“既然大家劝我收养这个孩子,那我就把她抱回家了”张凤英说完抱着女婴就回家了,并给女婴起名叫:李芳兰,自从张凤英收养芳兰后,对芳兰便悉心照料,养父李有根对芳兰也是视如掌上明珠。

  李添财更是一有空就抱着芳兰到处转悠,李添财每次抱着小芳兰出去玩,都会有人调侃:“添财,抱着老婆出来溜呀”李添财每当面对这样的调侃的时候都会很认真的说:“她不是我老婆,她是我妹妹,我就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会让我妹妹做我老婆”

  第21章过的其乐融融

  尽管李添财经常这样解释加保证,但是芳兰从小还是被村里人称呼添财媳妇。

  自从芳兰来到了这个家,张凤英对儿子添财的婚姻大事也没那么愁了,一家人也逐渐逐渐的脸有了笑容,一家人过的其乐融融。

  收留芳兰对于张凤英来说心里还是有那么点私心的,虽然她心里没有认定芳兰长大一定要做添财媳妇,但是在她心里一直在想芳兰长大至少可以给添财换个媳妇回来,因为在当地有个换亲的陋俗。

  换亲的情况一般都是这样的,双方家庭都有一儿一女,双方的儿子都属于老大难找不到对象,然后双方达成共识(应该说双方讲好条件更适合)自己的儿子娶对方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嫁对方的儿子,这样的换亲不但解决了双方老大难的问题,而且相互不会要什么彩礼。

  对于这样互惠互利的陋俗,在当地农村有些父母为了儿子的幸福,不顾女儿的死活,可谓乐此不疲的不断在延续这个陋俗。

  自从张凤英打定主意把芳兰抱回家那一刻起就有了这个打算,张凤英就这样把芳兰当成了将来儿子能够成家的一个希望,她是日日盼夜夜想的盼望芳兰快快长大,长大以后给添财换个媳妇回来。

  芳兰就这样在张凤英的盼望中,在一家人的呵护中渐渐长大,芳兰在14岁那年就出落的亭亭玉立,无论是那个身材,还是那个脸蛋都称得上是一个标准的美人坯子。

  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称芳兰是添财媳妇了,因为芳兰和添财站在一块,如果芳兰是鲜花的话,添财就是牛粪,虽然自古有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美丽传说,但是在现实中这种美丽传说永远只能是传说。

  在芳兰十六岁的时候就有不少媒婆登门提亲,不过媒婆们都是高高兴兴来,悻悻然去,因为张凤英对每个来提亲的媒婆提的第一个条件是:对方必须要有一个女的可以嫁给添财,否则免谈。

  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条件,难倒了无数媒婆的智商,很多媒婆被难住后都会挑大拇指对张凤英说:高,实在是高。

  是啊,张凤英煞费苦心制造了四十多年的门槛(添财41岁了)对于这么高的一个门槛想要跨过去,这对于那些半斤鸭子四两嘴的媒婆们来说无疑是比登天还难。

  就这样尽管随着芳兰年龄的增加,尽管登门的媒婆在成递增形式增长,但是都未能跨过张凤英苦心经营了40多年的那道门槛。

  就在芳兰十八岁那年(芳兰十六岁初中毕业后就呆在家里帮养父母干农活)受初中同学清风的多次热情邀请,最后在养母张凤英勉强的点头下,芳兰终于得以前往南方打工,芳兰这才有机会和晓峰撞出了爱情的火花。

  芳兰随清风,晓峰,如花来到了繁花似锦的广东,在广东半年的日子,是芳兰最快乐的日子,清扬的呵护,清风的痴情,小鄢的热情好助,如花的天真烂漫都让她感到无比的温馨.

  第22章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特别是晓峰的幽默风趣,勤劳善良,深深地吸引着芳兰,与晓峰相知相爱的那段日子,令芳兰刻骨铭心,芳兰是那样的爱着他,芳兰是那样的在乎着他。

  在芳兰的心里晓峰的好就是芳兰的好,晓峰的快乐就是芳兰的快乐,晓峰的不快乐就是芳兰的不开心,芳兰对晓峰的爱是那样的纯,那样的真。

  芳兰在每次拒绝同学清风的爱意表白后,芳兰都会充满歉意,充满无奈,清风一直以来对自己是那么的好,没有清风,自己就不可能来到广东,不来到广东自己就不可能认识晓峰,不认识晓峰,自己就不可能享受到爱情的甜蜜。

  无奈的是自己对清风真的没有一点感觉,尽管清风是那样的爱自己,那样的在乎自己,但是感情这东西真的很奇妙,对对方没有感觉,对方就算做出再多的努力,付出再多的感情,仍然还是没感觉,所以芳兰对于清风的爱只有说抱歉。

  晓峰请客吃饭那天,清风与晓峰酗酒的场面,以及清风骂晓峰的那一幕,令芳兰痛彻心扉,芳兰知道这都是自己惹得祸,如果不是自己,晓峰和清风兄弟之间就不可能反目,如果不是自己,晓峰就不会被人骂忘恩负义,如果不是自己,晓峰更不会被人骂不如。

  那时的芳兰心在滴血,那时的芳兰下定决心为了晓峰而离开,于是因清风与晓峰的反目,闹的大家不欢而散后,芳兰把晓峰送回宿舍。

  芳兰回到宿舍含泪地给晓峰写着离别信,顿时与晓峰相处的一幕幕浮现在芳兰的眼前,芳兰就这样边哭边写着晓峰的好,边哭边享受和回忆着与晓峰相爱的日子,芳兰对晓峰的爱是那样的深,芳兰对晓峰的爱那样的浓。

  芳兰就这样写着与晓峰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就天光见亮了,尽管芳兰对晓峰有写不完的爱,但是芳兰已下定决心天亮就离开,于是草草的把信收了尾。

  为了防止晓峰来找自己,芳兰请求如花在帮忙把信转交给晓峰前,向自己承诺一定要在当天晚上,才能把信转交给晓峰。

  开始如花不但没有答应,而且是再三挽留芳兰不要离去,如花在再三挽留不见效的情况下,一抬腿走出宿舍,打算立马去找晓峰来挽留芳兰。

  芳兰一看急了,近乎哀求的对如花说:“如花妹妹,离开这里,我意已决,谁也无法改变,如果你现在去告诉晓峰的话,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晓峰和我一起离开,难道你忍心让晓峰,就这样放弃这得来不易的优越工作吗?你应该知道他能有今天真的很不容易,他很珍惜,很在乎现在的这份工作。”

  如花一听,犹豫地停下了脚步无奈的说:“话虽如此,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就这样离开的话,你知道晓峰会有多伤心,多痛苦吗,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去找你”芳兰悲痛欲绝地说:“这些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不会让他找到我的,不瞒你说,我跟晓峰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我们是注定要分手的,所以长痛不如短痛,现在的离开应该是我最好的选择”芳兰:“所以你可以答应我晚上再把信转交给晓峰吗?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现在就把信撕掉”

  第23章感性善良的女孩

  如花听了心情沉重地说:“既然这样,我只好答应你,我到晚上才把信给晓峰,希望你能多保重,另外你可以告诉我,你离开后要去哪里吗?”

  芳兰无奈的摇摇头:“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里”.如花见芳兰无意说出去处,也就不便追问,只好眼含泪水地说:“芳兰,你稍等一会再走,我去买点东西给你带在路上吃,你放心,我暂时不会去把你要离开的消息告诉晓峰的”如花说完抹了下眼泪就出去了,没过多久如花就提了一大袋水果,矿泉水,八宝粥等食物过来,芳兰接过如花送的食物连身称谢,于是提起收拾好的行李就要往外走,边走边说:“如花妹妹,再见,请代我向清扬、清风、小鄢、晓峰他们问好,请他们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和大家在一起的半年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日子。”

  如花边擦眼泪边点着头,默默地帮芳兰提起一箱行李,把芳兰送到厂门口,帮芳兰叫了辆摩的,把芳兰送到小金口汽车站,看着芳兰伤心落寞离去的背影,如花非常难过,如花非常痛心,如花诺守着对芳兰的承诺,白天没有告诉任何人芳兰离去的消息。

  如花是个感性善良的女孩,芳兰的离开令她非常难过,想想与芳兰情同姐妹的日子,往日的甜蜜欢笑,不禁一幕幕地涌上心头.终于熬到下午下班,如花这才心急火燎的找到晓峰,把芳兰托付的信交给晓峰,如花不忍看晓峰心碎的样子,把信转交给他,简单的说了几句芳兰离开的大概情况后,就转身离开了。

  再说芳兰,一大早坐摩的到小金口镇汽车站,坐上开往惠州汽车站的车,再从惠州汽车站转车去广东中山,投奔在广东的唯一一个亲戚表姐李香兰.芳兰见到表姐香兰后,并没有把离开惠州的原因告诉表姐,只是说在那里做的不开心辞了职来投奔表姐,请表姐帮忙找找工作。

  李香兰在广东中山三乡镇宝元鞋厂上班,这个鞋厂是一家台资企业,有三万多人,香兰来宝元鞋厂已经两年多了,香兰见到芳兰,知道芳兰来意后,轻松地笑了笑,安慰芳兰说:“你放心,我们鞋厂有几万人,人事部长期在招人,你坐了一天的车也累了,先好好休息,我现在就去找我们主管,请我们主管帮忙跟人事部打个招呼,明天我们先跟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后再去人事部应聘”芳兰听了这才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第二天一大早,香兰就领着芳兰来到公用电话旁,给芳兰的妈妈张凤英打电话。

  可是令芳兰万万想不到的是妈妈一接电话就急促的催促芳兰赶快回家,芳兰问有什么事,为什么这样急着需要自己回家,芳兰妈妈也不说让芳兰赶快回家的原因,只说要芳兰赶快回家。”

  第二卷换亲陋俗

  第01章有一个阴影缠绕着她

  尽管这个时候的芳兰很不愿意回家,但是听到妈妈急切而哀求的声音,芳兰不得不跟表姐香兰说:“表姐,我先回家吧,家里肯定出了什么大事了,等我回家把事情处理好了后再来找你,好吗?”

  香兰也很无奈的说:“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你先回家吧,把行李就放在我这里,你也不要担心,估计也没什么大事的。”

  于是芳兰当天就在三乡坐汽车赶往广州火车站,从广州火车站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在回家的路上芳兰的心一直在扑通扑通的急速的跳着。

  芳兰心里隐隐约约有种不祥的预感,来了,终于来了,真是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呀,要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在芳兰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阴影缠绕着芳兰,芳兰知道自己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给遗弃,知道自己是被好心的养母张凤英捡来的。

  芳兰从小就被人称呼为哥哥添财的媳妇,从小就被人当成童养媳,从小性格开朗要强的芳兰,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冷嘲,怎样的热讽,都是一笑而过。

  芳兰从小就在村民们的风言风语,同情而怪异的眼神中长大,芳兰的苦,芳兰的泪一直是流在心里,芳兰知道虽然养父养母以及哥哥添财没有要让自己做添财媳妇的想法,但是芳兰深深的知道,养母张凤英一直希望芳兰能给添财换个媳妇回来。

  尽管芳兰自己内心,也一直愿意为哥哥添财换个媳妇回来,以此报答养父养母的养育之恩,除此之外自己对养父养母的大恩大德,也是无以为报,这就是当时芳兰悄悄离开惠州,坚决不让中天知道的主要原因。

  芳兰知道自己无福消受这美好的爱情果实,芳兰知道自己注定与中天有缘无份。芳兰就这样一路上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家里。

  一进家门口,养母张凤英看到芳兰终于回来了,扑上去抱着芳兰抱头痛哭,张凤英边哭边说“兰兰,妈可想死你了,你终于回来了。”

  这时养父李有根也是在不停的咳嗽中,颤颤巍巍的走到芳兰近前,拍着芳兰的肩膀说:“小兰你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呀”添财也围在抱头痛苦的母女身边,喜形于色地说“小兰妹妹,你回来了,太好了,实在是太好了,你一回来我就可以娶上媳妇了”尽管芳兰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芳兰听了哥哥添财这句话,仿佛万箭穿心,抱着养母的双手也顿时颤抖起来,抱着养母的双手,无力地松了开来,此时芳兰的心在滴血,此时的芳兰头晕目眩。

  芳兰强打精神,明知故问地哭着问养母:“妈,家里到底出什么事了,这样让我急着让我赶回来。”

  第02章换亲陋俗在行动

  张凤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擦擦眼泪,笑容可掬地说:“兰兰,家里一切都好,家里不但没有出什么大事,而且是出了大大的好事呢”,芳兰假装开心地说:“妈,我们家出什么大大的好事了,快告诉我吧”张凤英:“兰兰,你不要急,听妈慢慢跟你说……”

  芳兰不听则已,一听当场就昏厥过去……

  原来张凤英急着让芳兰回家的原因,是让芳兰回家订婚,前几天黄家村的村委书记黄冬生,托媒人到张凤英家,为自己的儿子黄大牛向芳兰提亲。

  黄大牛比芳兰大五岁,长的是人如其名,长的是高高大大,壮壮实实,他读初一开始,就和一些社会的小地痞交往甚密,什么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无一不知无一不干。

  到了高中更是变本加厉,经常逃课在县城,与一些无业游民干些欺负老实人,踹寡妇门的勾当,以鸡鸣狗盗为荣,以善良本分为耻,黄冬生对儿子的这种行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黄冬生看儿子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恶劣,知道长此以往儿将必毁,他想到此只好牙一咬心一横,罢了罢了,既然我管不了他,只好交给国家去管了,于是黄冬生凭借自己的关系,托人给儿子大牛搞了一张高中毕业证,把还没有读完高二的他送去了参军入伍。

  黄大牛入伍三年退伍回家后,整个人简直就像是脱胎换骨,为人处事显得成熟老练,也不屑再与之前的狐朋狗友为伍,而是自己开始创业致富,以父亲给的五万块钱起家,搞了个生猪收购站,到四乡八邻收购农户养殖的生猪运往广东去卖,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黄冬生见自己的儿子当兵退伍后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正道,可谓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看儿子也老大不小了,于是四处开始为儿子张罗起了婚姻大事。

  也不断有媒婆上门说媒,无论对方是高的,还是矮的,无论是胖的,还是瘦的,都一一被大牛给拒绝了,最后黄冬生急了,开门见山地对儿子说:“你小子到底怎么回事呀,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个女孩能入你的眼吗,你这样挑来挑去的,过几年就该人家挑你了。”

  大牛见父亲急成这个样子,鼓了鼓勇气终于说出了心里话:“我…我…我看上了李家村李有根家的芳兰。”

  黄冬生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芳兰这孩子确实不错,而且我也有托媒婆去提过亲,可是芳兰的养母张凤英二话不说,首先就提出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提亲的男方,必须要有个女的可以嫁给添财,否则免谈,你想想添财那个模样,他二十多岁的时候都找不到对象,更别说现在四十多岁了,有哪个父母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呀,所以对芳兰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这时大牛的妈妈秦香莲对黄冬生说:“老头子,既然咱家大牛认定了那个芳兰,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那咱们就想办法给芳兰的哥哥添财找个对象吧,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选,就是我远房的一个侄女叫秦金枝,她今年也快三十岁了,她在十岁那年发高烧得了脑膜炎,一直以来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把金枝许配给添财的话,这不就妥了吗?“黄冬生惊喜地说:“那你赶快去说说看吧,只要金枝的父母答应让金枝嫁给添财,我们可以给她家一笔钱。”

  秦香莲听完赶紧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正准备出门,大牛急切地说:“妈,路途蛮远的,还是我骑摩托车带你过去吧。”

  第03章有钱能使鬼推磨

  秦香莲:“也好,那我们赶快走吧”,秦香莲母子很快到了秦金枝家,见到金枝父母说明了来意,金枝母亲刘莲香的头摇的像波浪鼓一样:“不……不……这绝对不行,几年前就有媒婆提过这门亲事,那个李添财我们也见过了,实在是太丑了,长的还没有桌子高,咱家金枝虽然傻了点,可长得却还不错,我们怎么舍得把她嫁给李添财呢,就算让金枝在我们身边做一辈子老闺女,我们也不会让金枝嫁给那个小矬子的”秦香莲:“嫂子,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必成仇呀,金枝都块三十了,你再不让她嫁出去的话,你可是要毁了她的终身幸福呀”任凭秦香莲的两行伶俐齿,三寸不烂之舌如何游说,刘莲香心想不管你是如何的巧舌如簧,总之我只坚持三个字:不可以。此正是你纵有千条妙计,我却有一定之规。

  秦香莲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使出最后一招了:“嫂子,我知道你不同意金枝嫁给添财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