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章

作品:一位父亲的札记月子|作者:飘雪的季节|分类:其他小说|更新:2025-05-12 02:52:57|下载:一位父亲的札记月子TXT下载
  礼节,才慢慢地把人与人拉得更近。

  晚上,我又先后收到三位朋友的贺信,一位是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老师,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擎,再一位是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其中,朱老师的信,内容颇让人感动——

  保印:

  哈哈;多谢!这些银子;都要捐到新教育基金会去的。希望老兄的女儿;能够享受到新教育的恩泽。我回送你一个儿童书包。

  永新

  由这封信来看,朱老师把自己所有的稿费,都捐给了新教育基金会。这样的作风,实在令人敬佩。而他所提及的,让天天沐浴新教育的恩泽,这也正是我想要的。事实上,对朱老师的新教育运动,我是十分欣赏和赞成的。等天天长大以后,我会努力使她能从新教育运动中,真正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健康。所以,我的回复是:

  ▲book。hqdoor▲虫工▲木桥▲书吧▲

  第33节:吃奶与读书 铁蛋的机灵 贺礼与贺金(3)

  朱老师:

  您好!哇,原来,您写东东挣的银子,要捐到新教育基金会呀!代我的才刚刚七八天的女儿,向你致以她最高的敬意,呵呵。我会学着慢慢用新教育之水,浇灌她这棵幼苗。切盼你这位新教育“元首”的指导呀。感谢您回送儿童书包,代女儿谢谢你。等着您的美好礼物!

  祝您快乐!

  保印

  刘老师的信,写得尤其有趣,不妨全文照抄如下:

  保印:

  首先,祝贺你做了父亲,也祝贺你们生了女儿(为扭转中国人口的性别失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因为9月初去美国访问一年,手上有许多事务要处理。一直没有写稿,很惭愧。但我周二会交一篇短文(不超过12字)给你,以表庆贺祝贺。

  问候你妻子!夏祺。

  刘擎

  刘老师的文风,一向非常有个性。写信也是如此。

  晚上下班回家时,天天已经睡了。所以,便没有抱她。从前,我回家时,铁蛋总是会又叫又蹦又踹我,让我抱它一会儿,但是,今天,却只是蹦和踹,并没有叫。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难道它知道天天已经睡了,不能打扰她吗?

  写这篇记录时,天天中间曾经醒来过一次,也“哼哼”了两声。等我抱起她,在屋子里轻轻走时,只是一会儿的工夫,她就又睡着了。现在,这篇记录就要结尾时,我转过头,看着穿得像一只大青蛙似的她,小小的身子,躺在大大的双人床上,真是很好玩。而这时,我听到了她翻身时,嘴里发出的“嗯嗯”的声音。不过,也仅仅只是“嗯”了两声,就又转身,摊开两只小手睡去了。小鼻子里,响起了轻轻、轻轻的吸鼻涕声。

  再回过头看铁蛋,它已经长长地侧躺在地板上,肚子轻轻起伏着,也睡着了。我实在不忍心打扰它的好梦。可是,只要我一站起,它就会迅速站起来,然后,睡眼惺忪跟在我的身后。等我躺到了床上,它才会轻轻跳上床,在我的头边卧下,有时会在脚边卧下,很快再次进入梦乡。

  27年7月23日凌晨3时03分写

  之一:关于血乳。“血乳”,真是一个好词儿,它可以让人即便从字面上,就可以读出其中蕴含着的深情。母亲是以血为乳,养婴儿的。对此,等孩子长大后,需要当成一个故事,讲给孩子听,效果一定会很不错。但是,“血乳”的形成本身,还是有非正常原因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必须注意观察,及时咨询医生。“血变乳”之说,从科学上讲,是讲不通的,因此,不可为风俗所惑,贻误病情。但是,作为一种纯粹的民间思维,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说法。

  下载

  之二:关于阅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一书在手,认真阅读还是必须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需要读大量的书,这不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还是为了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热爱书。

  从这一点上来说,家庭里必须为书腾出一个专门的位置,如果能够有一个安静的书房,当然更好。遗憾的是,现在,城市家庭里的书越来越少,几近于无,但是,各种电子游戏软件却越来越多,以至于书房变成了电子游戏房。

  之三:关于礼尚往来。在中国社会里,在礼这一点上,是讲究有往有来的。此所谓:“有来无往非君子,有往无来是小人。”我虽然对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太感兴趣,但是,在一些传统礼仪习俗上,还是比较注意遵守的。

  毕竟,有往有来的“礼”,也是巩固老朋友、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礼尚往来本身,在现代社会也还是有大价值在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带有江湖味道的话,就说出了它的真谛。

  在带有很大“陌生人”性质的现代社会里,朋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此就更需要通过往来之“礼”,交好朋友。正如一首歌所唱:“交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好朋友越积越多,你的财富,自然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升值空间。

  bsp;第34节:吃药 照相 小推车 两个小故事(1)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11

  27年7月23日:

  吃药 照相 小推车 两个小故事

  吃

  药

  凌晨4时,我刚躺下一会儿,天天又“哼哼”起来,这是要吃奶的信号。于是,妻子抱起她,先吃母乳,我赶紧去调制奶粉。天天是个能吃的孩子,将近60毫升,居然一口气全喝了。吃完奶,自然又沉沉睡去了。我也跟着睡去。

  早上8时,天天又基本上准时开始“哼哼”。像她这么大的婴儿,每四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中间,还需要加喂白开水。这时,我起来烧水、调制奶粉,已经有些迷迷糊糊,好像随时都会撞到什么东西上。

  还好,慢慢地大脑清醒了一些,看着天天又喝完所有的奶,我才迅速躺倒在床上继续睡,一直到上午11时才被叫醒。周一,是报社最忙的时候,我12时30就要出发,这之前还要到楼下去遛一会儿铁蛋。尽管很不情愿,但还是起来了。这时,天天也醒了,妻子抱着她,让她先吃一点儿母乳。

  吃奶的婴儿,起床之后是不必洗脸、刷牙的,直接就可以进早餐。这是婴儿才有的特权,如果是成年人那样做,一天两天可能还没有什么,时间长了,估计脏的程度,堪比街头的流浪汉和乞丐。此外,婴儿空腹喝奶也不会拉肚子,而成年人喝鲜奶时,却必须先吃点儿面包等干货,这也是婴儿可以省掉的过程。

  不过,晚上从报社回来,妻子说,天天今天吃的奶没有平时多。她猜想可能是吃了母乳的缘故。因为和平时相比,今天吃母乳的次数比以往多。这是极有可能的。这几天来,妻子一直在吃乌鸡汤、鲫鱼汤、猪蹄汤,乳汁比以往也多了一些。当然,就是再多,也还没有多到可以完全不用奶粉辅助的份儿上。

  即使如此,我还是稍微有些担心,是不是天天吃了别的什么东西,或者身体不舒服。一问妻子,果然如此!妻子说,她喂天天吃了一点儿出院时,儿科医生给开的“妈咪爱”,就是“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这种药的适应症是: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腥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还没等妻子解释,我就急了,对她说:“我不是不让给她随便吃药吗,为什么还给她吃?今天喝水了吗,是不是炕住了?”

  妻子说:“这本来就是医院开的药,李坚(妻子的一位孕友,经常与妻子一起,到医院做检查,因为羊水少,本来比妻子的预产期晚一周,却比妻子提前一周做了剖宫产,生了个大胖儿子)的孩子一直在吃。而且,天天今天拉的屎也稍微有点儿稀。”

  听她这么说,我再次认真看“妈咪爱”的适用范围,稍稍放宽了一点儿心。

  照

  相

  下午,因为一直在照顾天天的妻子的二姐,还有妻子大姐的儿子和小女儿、三姐的女儿要回河南去,所以,他们就给天天照相,要把照片拿回家,给家里的其他人看。于是,妻子就给天天化了一点妆,打扮了一下。所谓化妆,其实也就是用妻子最好的、据她说可以吃的口红,在天天的额头上,点了一个红点。所谓打扮,就是给天天穿上了一个绿色调、黑线条的虎头肚兜。

  我看了看天天头上的红点,虽然的确很好看,但是,考虑到这么小的婴儿,皮肤不宜接触任何化学制品,我便立即抽出湿巾,轻轻地给她擦拭干净。同时,我告诉妻子说,以后不要再轻易这样做,即使是用好的“可以吃”的口红。我之所以会这样做,这样想,主要是因为,我对化学制品,有一种心理上的不舒服,觉得它们都可能会或多或少地伤害人的身体。

  从前,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由于看到这方面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慢慢地便对化学制品产生了抵触心理。一般来说,不要说药品,就连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的大宝日霜、冷酸灵牙膏,我也不怎么放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悲哀。至少,对我来说,这种不信任心理的形成,主要还是由于社会的因素,而并非对科学本身的不信任,更具体点说,并非是对化学制品不信任。

  ←虹←桥书←吧←bsp;第35节:吃药 照相 小推车 两个小故事(2)

  在给天天擦拭干净额头上的口红之后,由于妻子说,她肚子上包扎的纱布,因为汗水的缘故,胶布掉了,纱布跟着也掉了,我便有些担心,怕会因此而引发感染。于是,我便去察看伤口。伤口有将近10厘米,是横切的,并没有东西流出来,说明已经基本上长好了。而且,妻子也说,没有任何疼痛和不舒适的感觉。尽管如此,我还是决定用脱脂棉,蘸75%的医用酒精,擦拭她的伤口。这样,一连擦了三遍,妻子还说没有疼痛,或者酒精刺激的感觉,我就彻底放心了。

  由于按照医生的说法,一周以后才能自行拆掉纱布,而妻子是在出院后的第五天,纱布自行脱落的,所以,我决定在此后的几天里,每天都给她擦拭一下,以保证伤口部位的卫生,从而促进伤口的彻底痊愈。同时,给天天擦拭肚脐。本来我已经嘱咐妻子,由她每天给天天擦肚脐,但是,由于她害怕这样做,所以,这个任务还是得由我来完成。这样,我似乎成了一名男护士。

  天天穿的虎头肚兜也很有意思。在写这篇记录时,我专门停下来,去观察已经睡着的她。我发现,她的肚子在呼吸的作用下,一起一伏,于是,紧贴在肚皮上的虎头虎脸,也就像活了一样,上上下下地起伏着。恍惚间?